外国语
JournalofForeignLanguagesJanuary2011Vo.l34No.1
文章编号:1004-5139(2011)01-0093-04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
语言与认知的语际影响述评
江静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200433)
AReviewofCrosslinguisticInfluenceinLanguageandCognition
JIANGJing
(CollegeofForeignLanguagesandLiterature,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语际影响(或语言迁移)成为应用语言学、
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
课题至少已有一百年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很多语言学家认为一语的习惯是干扰二语学习的最大因素(如[1]),因此二语学习被看作是不断克服一语习惯建立二语习惯的过程。行为主义迁移理论的盛行在60年代达到顶峰,之后心灵主义的创建和发展使很多学者开始对此提出质疑,例如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认为二语习得与一语习得的机制完全一样,这样一语的干扰作用被大大降低甚至被忽略。从70年代末期开始,语言迁移研究重新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形势,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从认知学角度对迁移进行的探索,例如语言显性特征和迁移关系的研究,心理距离与可迁移性的研究等。虽然这些研究的侧重不同,但本质上一致肯定了学习者的认知心理比一语和二语的语言差异要重要得多。语际影响更多发生在概念层面而非仅仅语言层面已成为语际影响研究的新趋势。
1989年,Odlin[2]曾经对语言各个结构层面的迁移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展望,但他很少提及当时崭露头角的语际认知影响研究。鉴于此,2008年Jarvis和Pavlenko[3]合作出版了语言与认知的语际影响一书。这本书的首要目的是对过去语际影响的
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尤其是1989年以后的许多重大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和总结。[3:xi]作者提出,对语言迁移的考察自1989年后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新时期体现了区别于以往研究的四大特征:(一)判断语际影响存在与否的标准确立;(二)语际影响从干扰学习行为的某个解释要素变为一个重要的待解释现象;(三)语际影响不再是缺乏理论地位的模糊概念,而具有了跨学科的理论影响;(四)对语际影响本质的探究已超越语言知识层面进入认知层面。其中,作者尤其强调了第四个特征,从语言迁移延伸到概念迁移是此书的一个重要目标[3:xii]。1.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七章,作者主要考察成年人的二语习得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定义为受制于认知、语言、社会、情境等各种因素影响的心理语言现象。
第一章概论,作者简要回顾了迁移现象的研究历程。以1989年为界,作者将迁移研究的发展进程分为前期和后期分别进行了总结。作者提出根据研究重点将迁移研究的发展重新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作者承认这种划分可能没有明确的时间分界,某些阶段会互相重叠,但这四个阶段的更替使我们了解迁移如何逐渐被确定为一种心理语言现象。目前,我们
93处在从第二阶段(将迁移作为独立现象进行研究)向第三阶段(考量迁移与其他变量的互相作用并做出适当的理论解释)的转型时期。作者还就不同的语言领域对语际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分类。
第二章语际影响的识别主要探讨了在语际影响研究中所使用的不同研究手段和方法。因为一些其他因素的干扰,语际影响常常难以捉摸,有时似是而非,有时似非而是,仅仅依靠研究者对语料或数据自省式的观察很难得到可靠的结论。如何将这些干扰因素剥离开来准确无误地识别、确认以及分析语际影响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然而,当前关于迁移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仍争议颇多,一些根本问题仍悬而未决,为此,作者进行了新的探索和解答。作者按照研究范围的大小将语际影响分为个人心理语言现象和社会现象两个研究层次,并着重就第一个层次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比如个人心理语言现象可用主体内(intrasubjective)和主体间(intersubjective)两种方法来研究适用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识别语际影响的三重标准;干扰因素的检测;最小样本数的使用,等等。
第三章语言迁移介绍了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各个语言知识领域中主要的迁移研究成果。语音迁移因为极易被人察觉很早就受到关注,但大多集中于个别音素的研究,对音节和韵律的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后才出现的。此外,作者还特别提到了字法迁移,这是近期几位研究者对二语和多语迁移研究中的新发现。词汇迁移可分为词形迁移和词义迁移,目前研究的热点集中于词汇表象、词汇可接近性和词汇激活三个方面,即一语词汇和二语词汇是如何在头脑中互相关联互为影响的。作者之一Jarvis本人正在参与词汇选择的迁移研究,即来自于特定一语背景的二语使用者是否会有使用某些特定词汇的倾向。研究者通过语体分析和数学建模能够有效地识别写作者的一语背景。因为能够克服字迹辨认的某些弊端,此项研究成果已初步运用于法庭取
证。句法迁移包含形态迁移,比如时态、体、格的迁移。有时,迁移会超越字句的限制,在语篇、语用以及社会语言领域内得到体现。
第四章概念迁移。第三章是通过一语和二语间结构特征的异同来解释迁移现象,而这一章指出了迁移研究的另一潜在核心,即与结构范畴相对应的概念范畴在一语和二语中的特征及其异同。首先,概念是指某一物体类别的心理表象,这些概念在人的头脑中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呈现不可分离的网状结构,概念与概念之间互相牵制互相关联。概念发展是一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会导致两种概念的获得:不受语言影响的绝对概念(languageindependentconcept)和易受语言影响的相对概念(languagemediatedconcept)。目前,语言学界考虑的主要是易受语言影响的概念以及语言和概念的内在联系。语言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概念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在研究语言使用的语义表象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探究语言学习者头脑中与之对应的概念表象,要把语义迁移和概念迁移区别开来。时至今日,对概念迁移的研究集中于人类认知的八个概念域中:物体、情绪、人物、性、数、时间、空间和运动。这些概念域在不同语言中所体现出来的心理表象差异明显,所以二语学习者需要改变母语习惯思维,对世界观念进行概念重组,从而赋予物体和事件新的概念特征。
第五章概念变化。与第四章讨论一语在二语学习中的概念迁移不同的是,这一章作者将论述重点转移到二语对一语的概念影响,或者说是反向迁移。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人们学习除母语以外其他语言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对世界经验进行概念重组的过程,随着二语系统的逐步建立,原来的概念表象会发生调整和转换,这就不可避免地对母语或一语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造成母语或一语概念系统的变化甚至部分损耗。本章在Pavlenko[4;5;6]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将概念变化归纳为五种认知转化过程,这五类过程并非互相排斥,很有可能同时发生或者连续发生。但是,目前对这一
94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作者提出,要揭示概念变化的具体过程,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语言和非语言任务的历时研究,即考察在二语社会化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者在推理、演绎、分类等认知模式的变化。
第六章可迁移性与影响迁移的因素。迁移研究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是从研究迁移到研究可迁移性的转变,从此研究者不再拘泥于记录迁移个案,转而调查更基本的问题是什么导致了迁移的发生。决定迁移存在与否或其特征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大体可以分为:语言与心理语言因素;认知发展因素;与语言经验和语言知识积累相关的因素;与学习环境相关的因素;与语言使用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不仅作用于语际影响,他们之间亦互为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因素对语际影响的作用可大致分为学习类影响(learningrelatedeffects)和行为类影响(performancerelatedeffects):前者是指某些因素会使学习者在头脑中形成两种或多种语言间的心理联系从而发生概念上的改变;而后者是指某些因素使学习者在实际语言使用中产生短暂的行为上的迁移。研究者应该对此加以区分,从而避免对某些迁移机制的错误解释。
第七章总论总结了在过去两年中语际影响的主要研究成果和争议,简要地介绍了几个关键的理论假设,讨论了语际影响理论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际应用,分析了双语或多语处理模式对语言能力、语言存储和语言间互动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2.简评
这本书不仅对近期迁移研究进行了详实回溯和客观评论,还就迁移问题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传统意义上的迁移研究是对诸如句法和语义等语言层面的研究,研究语料大多是第二语言的生成行为。如今,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拓展了迁移领域的研究范围,表明迁移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生成,而是更多地发生在语言理解
中,能够在各种语言心理过程中体现出来。这本书顺应潮流,从认知角度讨论了迁移问题。据笔者所知,本书作者之一Jarvis可谓概念迁移研究的鼻祖之一,他在1998年的博士论文中率先明确提出了概念迁移这一术语[7],之后陆续有很多研究者对此进行过讨论[如4;5;8;9;10]。但遗憾的是,这些讨论大多旨在描述概念迁移这一现象,并未真正地从理论上解释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此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概念迁移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初步建立了概念迁移的理论框架。
概念迁移的理论基础来源于SapirWhorf假设,即语言相对论。早在1956年,Whorf[11]就提出语言会影响思维,但之后很多学者错误地将语言相对论解读为语言决定论,即语言决定思维,直到Lakoff[12]一书的出版才引起了大家对语言相对论的重新关注和审视,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重新阐释使传统意义上的迁移研究有了新的理论视角。Kellerman[13]和Odlin[9]最先提及SapirWhorf假设对迁移研究的启示,但他们没有能够将两者系统地结合起来。这本书尝试着解决这一问题,更深入地剖析了SapirWhorf假设的真正含义,指出Whorf曾提出多语意识,并且Whorf相信多种语言的习得会改变或提升学习者的概念系统,这些观点为用相对论方法研究迁移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对研究方法的规范是此书对迁移研究的另一个贡献。目前,关于语际影响的本质和特点仍存在广泛的分歧和争议,比如一语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二语的理解和运用,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们仍未达成共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迁移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外就是研究迁移问题的方法各不相同,因此本书作者提出要建立一个统一、科学、严格的标准来研究迁移现象。这一标准包括三个方面:迁移的客观定义;充分证明迁移发生的有力证据;迁移研究过程中必须控制的变量。其中第二个方面尤为重要。过去研究者大多执着于两种证据,即学习者的
95一语和中间语(interlanguage)的相似性和不同一语背景学习者的中间语的差异。除此以外,作者提出了第三个重要证据相同一语背景学习者之间中间语的相似性。这一证据能有效证明具有相同一语背景的学习者在学习二语过程中受到的一语影响绝不仅仅是个体现象,而是大多数学习者表现出的集体特征,所以迁移的发生并非偶然。三重证据的提出为以后研究迁移现象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持。如要证明迁移的存在,研究者应至少拿出其中两个证据,这样才更可信更有说服力。
同时这本书亦有美中不足之处。这本书提到了迁移研究目前的一个热点问题反向迁移和一语损耗(attrition)。在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尤其是像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很多移民的第二语言得到飞速发展,但母语或一语却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和损耗,久而久之,第二语言成为了他们的主要语言,而母语或一语却成为了次要语言,二语概念系统在与一语概念系统的博弈中渐渐处于上风,在这些移民的母语使用过程中第二语言的痕迹日益明显。但这种反向迁移并非是一语损耗的唯一原因,有可能是因为使用频率和语境等因素导致的普遍性的自然损耗。对于儿童移民来说,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一语的不完全习得(incompleteacquisition)。因此,要把反向迁移和一语损耗区分开来。可以说,反向迁移和一语损耗为研究双语或多语的语言储存、处理和互动,以及普遍语法的生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作者专辟概念变化一章对反向迁移和一语损耗进行了论述,但令人遗憾的是,作者定义模糊,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的区分。并且,对认知转变过程的描述大多数是一些语言学者的假设,提供的证据也比较间接松散。另外,作者可能考虑到篇幅和受众面,没有能够更广泛的介绍一些心理语言学界和神经语言学界的新发现。笔者认为这些跨学科研究可以为今后的迁移研究开拓思路,指出新的发展方向。
最后,这本书的语言平实流畅,结构清楚。但作者如果能提供更多的图表说明,阅读效果可能会更好。
参考文献:
[1]Lado,R.LinguisticsAcrossCultures:AppliedLin
guisticsforLanguageTeachers[M].AnnArbor: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57.
[2]Odlin,T.LanguageTransfer:CrosslinguisticIn
fluenceinLanguageLearning[M].Cambridge:cup,1989.
[3]Jarvis,S.&A.Pavlenko.CrosslinguisticInfluence
inLanguageandCognition[M].NY:ledge,2008.
[4]Pavlenko,A.Newapproachestoconceptsinbi
lingualmemory[J].Bilingualism:LanguageandCognition,1999,(2):209-230.
[5]Pavlenko,A.L2influenceonL1inlatebilin
gualism[J].IssuesinAppliedLinguistics,2000,(11):175-205.
[6]Pavlenko,A.Bilingualismandemotions[J].
Multilingua,2002,(21):45-78.
[7]Jarvis,S.ConceptualTransferintheInterlingual
Lexicon[M].Bloomington,[8]Kecskes,
IN:
IndianaUniver
sityLinguisticsClubPublications,1998.
.&T.Papp.ForeignLanguageandI
MotherTongue[M].Mahwah,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2000.
[9]Odlin,T.Languagetransferandcrosslinguistic
studies:relativism,universalism,andthenativelanguage[A].Kaplan,R.TheOxfordHandbookofAppliedLinguistics[C].Oxford:oup,2002.[10]Odlin,T.Crosslinguisticinfluenceandconcep
tualtransfer:Whataretheconcepts?[J].AnnualReview(25):3-25.
[11]Whor,fB.Language,ThoughtandReality[C].
NewYork:Wiley,1956.
[12]Lakof,fG.Woman,Fire,andDangerousThings
[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13]Kellerman,E.Crosslinguisticinfluence:Transfer
tonowhere?[J].Annual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s,1995,(15):125-150.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5,Rout
收稿日期:2010-04-07
作者简介:江静(1979-),女,江苏扬州人,博士,
讲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二语习得。
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