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语文大三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二十七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练习

2023-02-23 来源:易榕旅网
特色专项训练二十七 语基+语用+文言文+名句

(时间:45分钟,分数:50分)

一、语言基础(14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苻坚的人生剽(piāo)悍而无奈,他前期安邦定国,文治武攻,彪炳一时,最后却在淝.水之战中遭遇人生最大败绩,身死国灭,只留后人空嗟(jiē)叹。 .

B.科教片《美丽星球》为我们捕捉到地球的许多瞬间,从清晨形如金色弹(dàn)丸的美.丽星球,到夜晚人世间的斑斓(lán)灯火,无不美得慑人心魄。 .

C.下雨的日子,平时紧张忙碌得快要绷(bēng)断了那一根根弦,这会儿全放松下来,心.绪便开始信马由缰一无羁勒地恣(zì)意驰骋。 .

D.在阅读浩如烟海的经典作品时,切勿把大师的思想奉为圭臬(niè),不知不觉画地为.牢,让自己变成面目可憎(zèng)的教条主义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懂韬光养晦,....不能自用其才。而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洞明,在《贾生》诗中他提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乙]他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这是很有见地的经验之谈,显然,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邃,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 ..

[丙]透视贾谊的人生际遇和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诗作情怀,我们可从中受到启迪,那就是要学会刚愎自用,方能成才。今天我们生正逢时,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以“入世”情怀,....自用其才。

2.文段中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韬光养晦 C.深邃

B.何啻 D.刚愎自用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大范围、强力度的审计整改,向那些潜在的违规者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并对他们起到震慑作用:不仅任何违规行为要被发现,而且也要被切切实实地进行整改。

B.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将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编织更加结实细密的社会保障网,让全省城乡各类困难户总数在原有基础上减少一倍。

C.“江西风景独好”旅游推介会彻底抛弃传统推介手段,采用视频短片、民俗表演等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形式,让观众们身临其境地领略江西旅游魅力的美好体验。

- 1 -

D.职工公积金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低收入人群更希望看到的公积金政策变化是提高贷款额度,降低使用公积金贷款的难度。

5.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山和谷都是绿的,但绿得不一样。浅黄的、浅绿的、深绿的。每一个山头和山谷都是一种绿法。大抵越是低处,颜色越浅;越往上,越深。新雨初晴,日色斜照,细草丰茸,光泽柔和,在深深浅浅的绿山绿谷中,星星点点地散牧着白羊、黄犊、枣红的马,十分悠闲安静。________。这是一个仙境。

A.迎面陡峭的高山上,密密地矗立着高大的云杉。一缕一缕白云从黑色的云杉间飞出 B.高大的云杉就密密地矗立在迎面陡峭的高山上。云杉在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分外嫩绿 C.瘦削陡峭的高山上,孤独地矗立着高大的云杉。一缕一缕白云从黑色的云杉间飞出 D.在夕阳的烘托下,白云如狂野的孩子从云杉间奔出。云杉就矗立在迎面陡峭的高山上 二、语言运用(10分)

6.欣赏下面这幅漫画,完成相关题目。(5分)

(1)这幅漫画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

答: (2)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要求:不得使用“草船借箭”“无题”。(2分) 答: 7.某位市民昨天发了一条关于“幸福”的微博,内容如下:

在火红的夕阳下,遥远的小山包上,坐着两位老人,他们的脸上雕刻着岁月的痕迹,头发染上了时间的颜色,可是他们的手却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互相依靠着,彼此相视发出会意的一笑。

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见闻吗?请你也写一条这样的微博。要求:①不得少于60字;②要有细节;③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5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吴 之 癯 龚自珍

癯不知何辈流,其籍吴中,大略生乾隆时,卒嘉庆时。读其言,百忧之所窟,众香之所宅。

- 2 -

其行无有畔涯,其平生甚口,其言尽口过也。

过其里之子弟曰:“若为子弟,而清淳之质亡矣。”过其父老曰:“负所见闻。”之都市,益过其父老曰:“上古饲狗之盆,万年犹不以荐器。” .

之其州之大聚,曰:“州将溃。”或问之曰:“贫者诈升斗乎?富者膳飞走乎?事令长不父母乎?”皆曰:“否。”“然则州何为溃?”曰:“父老死矣,子弟不得为他日父老。”...问:“何为?”曰:“无积,不以。”

读大聚之条约,则哦《礼经》之文曰:“土敝故草木不长,水烦故鱼鳖不大。” 之京师,过其郎曹曰:“古也刚愎,今也柔而愎。”过王公大人清正而俭者曰:“神不..旺,不如昔之言行多瑕疵者。”

尝怒人而弗绝也,曰:“容之甚于绝之。”过愿者,诵《巧言》之五章。当此时,天下....闻此癯言如此矣,顾癯少年受人片誉越五十年遇其曾孙于市脱百金之裘赠之亲为驾载之归舍。

龚自珍曰:予不识癯,识其弟子,数数称慕其师。予曰:“从子之师之道,逐道也。”客于门窬,逐于巷市;客于巷市,逐于州都;客于州都,逐于朝。凡七见逐,而终不怨其师。

(选自《龚自珍文选》)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之京师,过其郎曹曰 .B.事令长不父母乎 ..C.尝怒人而弗绝也 .

D.过愿者,诵《巧言》之五章 ..

荐器万年犹不以.A.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然则州何为溃.B. 念谁为之戕贼 .柔而愎今也.C.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绝之容之甚于.D.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过:指责 父母:父母官 怒:谴责

愿者:(伪善欺世的)乡愿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文以叙、议结合的手法称颂了一位奇人,他生活在吴中,瘦不胜衣,却笃厚直率,忧国伤时,愤世嫉俗,以尖刻的言辞批评官场黑暗、人情虚伪。

B.本文并没有刻意描写主人公的“清癯之态”,而是将浓浓的笔墨用于记录主人公的妙语严词,其批评直言不讳、无所顾忌,涉及面极广。

- 3 -

C.本文通过描写主人公牢记别人的称赞,几十年之后,还能礼待其曾孙一事,证明主人公的批评精神完全出自其赤子之心,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D.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与现实世界存在着明显的冲突,但作者慨然引吴之癯为同道,通过叙述其特立独行的故事、跟随着的弟子无怨无悔,表现了追求美好事物的信念。

1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顾 癯 少 年 受 人 片 誉 越 五 十 年 遇 其 曾 孙 于 市 脱 百 金 之 裘 赠 之 亲 为 驾 载 之 归 舍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读其言,百忧之所窟,众香之所宅。(4分)

译文: (2)予不识癯,识其弟子,数数称慕其师。(4分)

译文: 四、名句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盖均无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2)古之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3)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5)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特色专项训练二十七

1.解析:选C。A.文治武攻—文治武功;B.慑人心魄—摄人心魄;D.憎(zēng)。 2.解析:选D。刚愎自用:倔强固执,自以为是。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感情色彩不对。

3.解析:选A。“贾谊”后的冒号应删去。

4.解析:选D。A项,“任何违规行为”应放在“不仅”前面。B项,不合逻辑,减少不

- 4 -

能用倍数,可改为“减少一半(或二分之一,或百分之五十)”。C项,成分残缺,应在“观众们”后面加“获得”。

5.解析:选A。本题考查语句衔接连贯的能力。从意境、情调以及逻辑角度来判断。B项,上文说颜色越往上越深,所以“分外嫩绿”不合情理,也不能与“密密”相照应;C项,此句意境清冷,情调凄凉,与原文不吻合;D项,“奔出”与原文清新、闲适的意境不吻合。

6.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漫画是对“草船借箭”的新解,“草船借箭”说明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漫画中士卒回报“曹兵射来的是火箭”,三个人的表情都很吃惊,尤其是诸葛亮的表情可以说是目瞪口呆,形势的变化让他始料未及。抓住了漫画中的细节之后,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原计划在实际操作中发生了变化,给漫画加标题就要扣住漫画的细节,所谈启示要体现漫画的寓意。

答案:(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2)计划没有变化快。

7.解析:所给微博内容很好地诠释了“幸福”的含义,“脸上雕刻着岁月的痕迹,头发染上了时间的颜色”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他们的手却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互相依靠着,彼此相视发出会意的一笑”则是运用细节描写。作答时,要符合这些条件。

答案:(示例1)修鞋工在快乐地鼓捣着那台有点破旧的补鞋机,滴滴答答响个不停,仿佛一支酣畅的旋律在流淌。即使从早到晚一桩生意都没有,他也总是笑呵呵的。

(示例2)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少妇,静静地坐在草坪上织毛衣,嘴角挂着知足的笑意。线和针在她纤细白嫩的手指间欢快地穿梭。这种穿梭,明显不同于熙熙攘攘的人群或者首尾相继的车队所形成的那种。

8.解析:选B。父母:像对待父母一样。

9.解析:选C。A项,动词,做/介词,用,凭。B项,介词,因为/动词,给,替。C项,均为助词,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D项,介词,表比较/介词,引出动作的范围。

10.解析:选C。C项这个事例不是为强调主人公的知恩图报,而是其以真诚笃厚的行动对抗虚伪人情的集中体现。

11.顾癯少年受人片誉/越五十年/遇其曾孙于市/脱百金之裘赠之/亲为驾/载之归舍 12.解析:翻译时尽量以直译为主,要关注重点词语、特殊句式,强调字字落实,力求表达通顺。在理解并译出句子大意的前提下,要推断并把握翻译要点。第(1)句的翻译要点是“言(文字)”等重点词语和“百忧之所窟,众香之所宅”。第二句的翻译要点是“数数(多次)”“称慕(称赞)”等重点词语。

答案:(1)读他的文字,其中充溢着深重的忧患和高洁的理想。

(2)我并不认识这位先生,只认得他的弟子,听见此人多次称赞自己的老师。 [参考译文]

有个清瘦的人,不知他是做哪一行当的,只知道他的籍贯是吴中,大概生于乾隆时,死

- 5 -

于嘉庆时。读他的文字,其中充溢着深重的忧患和高洁的理想。

他行为狂放,无所拘束,一辈子心直口快,得罪了不知多少人。

他指责同乡的年轻人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古来流传的清淳气质到你们这一代会丧失殆尽的。”又指责那些老年人道:“(你们的所作所为)对不起你们这么多年的见闻阅历。”到都市游历后,更激烈地批评那些老辈道:“上古时给狗喂食的盆子,一万年也成不了祭祀的礼器。”

来到州里的大城市,(清瘦的人)说:“这个州快要完了!”有人问他原因说:“是穷人在升斗等衡器上做手脚,坑害顾客吗?是富人烹食飞禽走兽、山珍海味吗?还是百姓不像侍奉父母那样侍奉地方长官呢?”(清瘦的人)都回答:“不是。”“那么为何你说这个州要完了呢?”(清瘦的人)答道:“今日为我所不满的父老虽然鄙贱,但他们死后,今日的少年人他日变成老人,连今日的父老也及不上呢。”别人再问道:“何以见得?”(清瘦的人)回答:“他们毫无积蓄,不事生产。”

他读到大城市的某些规条,就吟哦《礼经》里面的句子讽刺道:“土敝故草木不长,水烦故鱼鳖不大。”

到了京城,(清瘦的人)批评郎曹说:“古人有刚愎的缺点,今天的郎曹表面柔顺,内心固执任性。”又批评那些清正俭约的王公大臣道:“他们精神萎靡,还不如昔日那些言行上有瑕疵(但特立独行)的人。”

(清瘦的人)曾经谴责某人但不与之断绝来往,(申明理由)道:“能宽容他要好于断绝关系。”批评那些伪善欺世的乡愿,他就背诵《诗经》中《巧言》篇的第五章来进行讽刺。当时,大家听到了清瘦的人的这些言论(,都以为他是个刻薄的人)。但是,清瘦的人在少年时期受到别人一两句称赞,(便一直记在心上。)五十年之后,在街上遇见了那人的曾孙,就脱下身上贵重的皮裘赠给那人的曾孙,还亲自赶车载着那人的曾孙回家。

龚自珍(补充)道:我并不认识这位先生,只认得他的弟子,听见此人多次称赞自己的老师。我(曾对其弟子)说:“你追随老师走的路,是一条到处被驱逐厌弃的路啊!”当时,这位清瘦的人寄居在贫穷人家,被市井之人驱赶;寄居市井,被州府都城之人驱赶;寄居州府都城,被朝廷的大人物驱赶。这样总共被驱逐了七次,这位弟子一直追随着他,从来不对老师发怨言。

13.解析:这里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如第(2)句的“矣”易误写,第(3)句的“犹”易误写,第(4)句的“辰”和第(5)句的“阑”需要引起注意。

答案:(1)和无寡 安无倾 (2)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3)犹抱琵琶半遮面 未成曲调先有情 (4)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5)雕阑玉砌应犹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6 -

- 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