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继成 蔡文春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20年第19期
摘要:通过对川东北经济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总结了该地区融合发展的四大模式:城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农业产业型和民俗风情型。结合地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旅游景点旅游要素、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以及调动多方力量加入农旅融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川东北 中图分类号:F592.7;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0)19-0118-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in Northeast Sichuan Economic Zone, four modes of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were summarized: City based, scenic area based, agricultural industry based and folk customs based. Combining with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Improving infrastructure, enriching tourism element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actitioners and mobilizing various forces to join in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Key words: agriculture; tourism;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model exploration; Northeast Sichuan
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指出:促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推动农村农业的发展,符合国家战略。而且,随着城市居民对多元化旅游需求的增加,景点游玩这种单一的旅游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无疑能够起到很好的补充和完善。所以,本研究通过对川东北经济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调研,以期探索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研究添砖加瓦,为川东北经济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1 研究综述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指的是农业资源与旅游业进行的一种交叉融汇的发展模式(以下简称“农旅融合”)。目前,学术界提出的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农庄旅游,其本质也是农业资源与旅游业的融合,所以它们都是本研究的内容。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陆续出现了水果采摘和花卉赏析等乡村旅游活动,农旅融合发展的研究也不断涌现。目前,关于农旅融合路径和模式探索的文章已经相当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以不同的观察视角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从文献研究的情况来看,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1.1 理论研究方面
一是从产业融合的角度进行研究。林茜[1]以产业融合为背景,对农业旅游发展的新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杨阿莉[2]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提出了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农旅融合优化升级路径。二是以生态农旅与生态旅游为出发点进行研究。王世峰等[3]提出培育农业生态旅游消费观念等建议。魏玲丽[4]则提出加强农业生态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新型经营体系建设等建议。三是基于乡村旅游结构优化的研究视角进行探索。江东芳[5]详细论述了产业类型结构优化、空间结构优化、旅游要素结构优化和旅游时间结构优化。曹雯[6]结合旅游休闲消费的变革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提出农旅融合应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 1.2 实证研究方面
一是以某个乡村或景点为对象对农旅融合进行研究。丁雨莲等[7]以芜湖大浦乡村世界为例,系统探讨了农旅融合各种要素的关系。张白平等[8]研究了黄果树景区,总结了该景区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2種模式。杨惠玲等[9]研究了四川省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二是以某个地级市或省级区域为研究对象。聂磊等[10]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等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海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相互关系。周蕾等[11]以四川省为例,通过构建农业与旅游业二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了四川省农旅融合发展情况。王琪延等[12]、唐书转[13]、刘红等[14]、王丽芳[15]、张健翎[16]、张莞[17]分别研究了北京市、河南省、江苏省、山西省、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农旅融合情况。三是从国家层面进行研究分析。袁中许[18]提出在异质地理、文化与农业资源基础上,以差异品牌战略为重心推动农旅耦合模式。王中华[19]、王彬[20]、徐斌[21]、冯娟[22]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综上所述,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关于农旅融合的探讨都已经非常丰富了,这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川东北经济区农旅融合发展良好,但针对该地区相关的研究检索为零。为此,本研究基于川东北经济区农旅融合发展现状,探讨其农旅融合的模式和路径,以期丰富农旅融合研究的内容,并为地区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2 川东北经济区农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模式分析 2.1 川东北经济区农旅融合发展现状
川东北经济区包括了广元、巴中、达州、南充和广安5个地级市。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该区域通过大力发展农旅融合经济,现已初见成效。通过实地调研和各地区政府官网的数据得知,目前,川东北经济区共有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7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4个,省级示范鄉镇50个,省级示范村83个。其中,南充市已有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233家,吸纳就业逾5万人,2018年全市乡村旅游总收入近83.50亿元,接待游客1 738余万人次[23]。巴中市2018年1—10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 09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1.25亿元[24]。 2.2 川东北经济区农旅融合模式研究
通过对获取的一手资料分析发现,川东北经济区许多农村或借助地理优势或借助独特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其农旅融合已初步形成了4种模式,分别是城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农业产业型和民俗风情型。
2.2.1 城市依托型 城市依托型是指城市的近郊区域通过利用农业农村资源发展休憩娱乐景点,以吸引城市居民周末或空闲时间前来放松娱乐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该模式源自环城游憩带理论[25]。该理论指出,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居民的游憩市场具有向郊区转移的趋势。南充市西充县的田园印象酒店就是例子。该酒店购买了距离县城7 km的双龙桥村10 000余m2土地的使用权,打造出集自然风光、住宿、餐饮、娱乐、观光旅游和度假等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项目。高峰期时,最多可接纳130人住宿、600人用餐以及2 000人旅游观光。该酒店现已被评为四川省五星级乡村酒店。阆中市的独秀山庄也是如此,距市中心9 km处的金鼓村,现已被评为四川省四星级乡村酒店。这样的城市依托型农旅融合景点在川东北经济区各城市四周比比皆是,为城市近郊的农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
2.2.2 景区依托型 景区依托型是指景区边缘或内部的贫困村以景区为核心并依托景区的客源和乡村特有的旅游资源开展乡村旅游活动[26]。川东北经济区景点众多,景区依托型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也大量存在。巴中市通江县王坪村利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国家4A级旅游景点,大力发展红心猕猴桃、中药材、茶叶等现代农业项目吸引景点游客前来采摘和购买,目前王坪村逐渐由传统农业转向了现代服务业[27]。南充市五龙村位于阆中市天宫院风水文化景区西北1.2 km。2016年,当地村民利用比邻景区的优势,大力发展沃柑、智能蔬菜、瓜篓、水产等产业,同时沿村修建玉龙河骑游道,兴建农耕文化博物馆,改造和新建川东北独树一帜的民宿,吸引大量的景区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和消费,2017—2018年,五龙村吸引游客近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2 700元增加到2018年的12 000元,并被央视《乡约》采访报道[28]。
2.2.3 农业产业型 农业产业型是指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吸引游客前来观赏、采摘、游玩和消费的农旅融合模式。川东北经济区农业面积广阔,农业产业型农旅融合模式正在蓬勃发展。广安市邻水县通过打造桃、李、梨、脐橙等果品采摘和花卉观光等特色产业,建成集观赏、采摘、垂钓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四季采摘园[29]。南充市西充县大力发展香桃产业,其香桃醋在2019年桃花节展销7 d内,销售额达17万元[30]。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和羊木镇分别栽种樱花和油菜花,至2019年3月以来,朝天区已吸引赏花游客23万人,实现赏花综合收入7 600万元。其中沙河樱花被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收录在《2019年四川省第三期花卉观赏指数》[31]。
2.2.4 民俗风情型 民俗风情型是指利用村庄特有的农业文化打造吸引游客的景点的农旅融合模式。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川东北经济区富有农业农村特色文化的山村众多,现已打造出不少这样的景点。南充市玉兰村充分挖掘客家文化和其背后的故事,打造出富有特色的客家水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2019年6月被《人民日报》以《大美乡村,养眼更能养心》为题报道[32]。广元市苍溪县利用梨树文化打造出集梨文化展示区、梨乡民俗与农耕体验区、梨休闲养生文化区、梨水上游乐区4个主题展示区的观光园,汇集了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梨文化、生态水文化及现代科技文明。达州市宣汉县大渔池村利用当地建于1908年的任家院子,打造农耕文化旅游景点。同时改造和修缮旧房,并发展莲藕333.33 hm2,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体验于一体的“川东莲乡”旅游品牌[33]。
城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农业产业型和民俗风情型这4种农旅融合模式并不是非此即彼,它们很多时候是相互交叉的。比如,城市依托型景点其吸引游客的内容也可能是依靠特色农业或特色民俗风情,也就是农业产业型或民俗风情型;同理,景区依托型也可能是农业产业型或民俗风情型。川东北经济区各地方通过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探索,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 3 川东北经济区农旅融合发展思路
川东北经济区虽然利用城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农业产业型和民俗风情型这几种农旅融合模式,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动力,但也存在诸多影响其更好发展的问题,诸如基础设施落后、旅游体验单一、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等。为了促进川东北经济区农旅融合更好的发展,应努力解决以上问题。 3.1 完善基础设施
川东北经济区不少乡村景点基础设施落后。比如,有些旅游景点虽然山花烂漫,但道路却是土路,一旦下雨就泥泞一片;或者很多草莓采摘点没有公用厕所,很不方便,或者没有停车场,游客到景点后无处停车,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体验。所以,川东北经济区应当努力完善这些基础设施。一是完善道路设施。努力提升农村的公路硬化水平,完善景点内部的道路设施,解决游客游玩的行走忧虑。二是完善公用厕所。景点内修建距离相对合理的公用厕所,并
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清洁卫生。三是完善停车场基础设施,使游客到景点后能够便捷停车。四是完善网上购票和信息获取渠道。各景点应与各大旅游网站合作,拓展网上购票渠道。同时,在网上及时发布景点景色、天气、民宿、餐饮等信息,为游客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五是完善网络设施。方便游客拍照和录像后上网分享。 3.2 丰富景点旅游要素
旅游业有六大基本要素:吃、住、行、游、购和娱。景点想要增加游客回头率,就得想办法在各个方面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川东北经济区大部分农旅融合景点目前还仅停留在或采摘或观赏或卖门票的单一模式上,以致错失了许多机会。应努力完善景点的旅游要素以增加客户黏性。在吃的方面,应围绕地方特色挖掘独有菜肴,让游客吃出只有当地才能吃到的味道,如山涧野菜、农家土鸡等。在住的方面,修建有地方特色和农家特色的民宿酒店,让游客充分感受乡村美景。如在农田旁修建乡村宾馆,开窗就能观金黄稻谷和听清脆蛙声。在行的方面,围绕村庄修建硬化道路,增添骑行项目、观光车项目,如果有河流,可以在河道里放置农家小船增添水上旅行项目。在游的方面,增加能够与游客互动的项目,如土地认领项目。在购的方面,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进行较好的加工和包装,并开设专门的特色产品购买点,同时在淘宝或京东上售卖。在娱的方面,结合农村特色,可以增加饭后唱歌跳舞或捉萤火虫等富有田园特色的节目。 3.3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川东北经济区农旅融合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大多都是农民,综合素质相对不高,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高的经营管理能力,所以应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一是加强上岗培训,提升服务能力。让农民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避免在工作中因为随意谈吐或者口吐脏话而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传授语言沟通技巧,提升其服務能力。二是开展经营管理培训。对有开设酒店、饭店或者组成合作社开设旅游景点想法的农民进行市场分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培训,提升其经营决策的能力。 3.4 调动多方力量加入农旅融合
农村地区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资金资源都相当稀缺,而且川东北经济区农村面积广阔,发展难度更大。所以,要想推动川东北经济区农旅融合再上一个台阶,就必须调动各方力量加入。一是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农旅融合产业。农村相对贫穷,政府应当大力推动农村发展。首先应当投入资金改善农村的道路、厕所、路灯等基础设施;其次,为农村引入优秀人才,目前的大学生村官政策为农村农旅融合发展带来了活力,值得继续推进;再次,政府应当努力破解农旅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土地转让体制机制问题,为农旅融合发展扫清政策障碍,同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各方力量加入。二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他们对当地的资源情况非常了解。可以成立合作社,选出村里有致富经验的农民带领大家发展。三是调动
企业的力量。企业往往拥有雄厚的资金以及优秀的人才,对如何搏击市场有着相当的经验。如果企业能够大力投资农村,这将极大地促进农村农旅融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 茜. 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发展新模式[J].农业经济, 2015(9):61-62. [2] 杨阿莉. 从产业融合视角认识乡村旅游的优化升级[J].中国旅游发展研究, 2011, 26(4):9-11.
[3] 王世峰, 李进军,刘 婧. 乡村城市化背景下生态旅游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发展[J].商业时代, 2013(11):131-132.
[4] 魏玲丽.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研究[J].农业经济, 2015(10):84-88. [5] 江东芳. 产业融合趋势下乡村旅游结构优化[J].农业经济, 2018(4):50-51. [6] 曹 雯. 乡村旅游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路径[J].农村经济, 2015(5):61-65. [7] 丁雨莲, 马大全. 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融合路径实证研究——以芜湖大浦乡村世界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14):157-163.
[8] 张白平, 彭 瑛. 自然旅游区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以贵州黄果树景区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7):203-205, 211.
[9] 杨惠玲, 江 雨. 创意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证研究——以四川省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为研究对象[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7):226-231.
[10] 聂 磊, 范芳玉. 自贸区背景下海南农旅融合绩效协整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37(2):63-69.
[11] 周 蕾, 段龙龙. 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以四川省为例[J].农村经济, 2016(10):40-45.
[12] 王琪延, 徐 玲.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北京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研究[J].旅游学刊, 2013, 28(8):102-110.
[13] 唐书转. 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河南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3):221-224.
[14] 刘 红, 张 岚. 江苏农业与旅游业产业关联融合度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8(4):152-156.
[15] 王丽芳. 山西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J].农业技术经济,2018(4):136-144.
[16] 张健翎.西部地区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建设耦合发展刍议——以贵州省凯里市为例[J].农业经济,2018(10):35-36.
[17] 张 莞.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农旅融合提升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9(4):44-46.
[18] 袁中许.乡村旅游业与大农业耦合的动力效应及发展趋向[J].旅游学刊,2013,28(5):80-88.
[19] 王中华.基于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8(2):40-42.
[20] 王 彬.生态经济视角下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J].农业经济, 2018(3):60-61.
[21] 徐 斌.休闲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动力机制[J].农业经济, 2019(4):29-30. [22] 冯 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 2018(9):55-57. [23] 杜 杰. 留住乡村好风景,提档升级迎客来——南充市乡村旅游发展纪实[N].南充日报,2019-04-01.
[24] 巴中市旅发委.巴中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EB/OL].http://www.cnbz.gov.cn/xxgk/1/4/3/2018/11/1541033933118 141.shtml,2018-11-01.
[25] 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1, 21(4):354-359.
[26] 黄凯丽.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的路径探析[J].农业经济,2019(7):70-71. [27] 通江县政府办.通江县王坪村被推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EB/OL].http://www.cnbz.gov.cn/cybz/3/2019/06/156168341713 4697.shtml,2019-06-28. [28] 张亚斌.五龙村人新生活,家家吃上旅游饭[N].南充日报,2019-07-04.
[29] 广安市政府办公室.广安市实施“旅游+”行动推动旅游市场“升温”[EB/OL].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465/10595/2017/7/24/10428794.shtml,2017-07-24. [30] 马玉竹.南充这里10万亩花海如云似霞,吸引游人纷至沓来[EB/OL].http://lyj.nanchong.gov.cn/news/show/5ad13952-a1f5-11e9-a584-fa9ed39ba9ff.html,2019-03-29. [31] 朝天区政府.朝天区“以花为媒”做靓春季乡村旅游[EB/OL].http://www.cngy.gov.cn/govop/show/20190321092848-32930-00-000.html,2019-03-21. [32] 齊志明.大美乡村,养眼更能养心[N].南充日报,2019-06-19. [33] 王兴寨.农耕文化为宣汉乡村旅游升温[N].达州日报,2014-08-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