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而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目标 1、学习略读,能快速捕捉阅读重点; 2、理清全文思路,赏析精彩语段,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3、学习叶圣陶先生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 2、理清全文思路,赏析精彩语段。 教法、学法分析 合作探究 读书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教师活动 节 第一课时 有句话说:一种习惯,会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设置情一种性格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以我们要一、导入 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展现了一位教育倾听 境,激发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
家在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中体现出的伟大。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张中行:原名张璇,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 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 二、 文学》、《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 走进作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了解作者及家 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写作背景 了解背至人、超人”。 景 叶圣陶: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 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 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先后出任教 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 素养 积淀文学3
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写作背景: 作者与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三、整体 略读课文 整体感知 : 感知 (一)积累生字词: 展示预习成果 4
修润xiū rùn 生疏shē ng shū商酌shāng zhuï 恳切k ěn qiâ 譬如pì rú 朦 胧
mãng lïng
累赘
lãi zhu
发挥多维互动的学习优势,促进阅读,促进交流,促
ì 别扭biâ niu 拖沓tuō t à 妥帖tuǒ tiē 诲人不倦hu ù rãn bú juàn 不耻下问bù ch ǐ xià wân
颠沛流离
diā
n pâi liú lí 以身作则yǐ shē
n zuî zã 丁卯年dīng mǎ学生通读课o nián (二)速读课文:
1)读完用一句话概述课文内容。
文勾画圈点 进读书能理清文章思路
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 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 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 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 2)请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叶老去世自己内心的悲 哀。
5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 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待小组合作 人宽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8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 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三)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1、概括文中写了关于叶圣陶的哪两种过人品行,然后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1)待人厚: 修改文章 恭送客人 真诚复信 (2)律己严: 写文章用写话风探究问题 格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2、回忆先生的身影 : 6
(1)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治学严谨 (2)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待人宽厚 3、回味先生的语言 (1)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待人平易,为学谦虚。 (2)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待人真诚,关怀备至。 四、课文今天这节课我们从《叶圣陶先生的二三倾听思考 在思考中7
小结 事》一文,从这些小事中洞察到叶先生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格,也学习到了叶先生为人谦和诚恳、平易近人,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深刻感受了叶圣陶先生的人格魅力和作为一个大儒者的风范,希望同学们也能向这些优秀的前辈学习,学习他们为人处事的方式并努力实践。 1、整理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写在生提升 五、布置字本上。 作业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检查字词注音,温故知新 展示 温故知新 课后完成 1、品读评价(议论)性语句——体会其在结以小组为单构上的作用 位讨论,就文 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1)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章内容和形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第一个方面领起式提出自己句) 的疑问 二、赏析(2)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 课文 之,宽厚待人。 (3)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 8
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阅读课文 正心修身 。 (承上启下过渡到第二个方学生思考回面总起 )
答
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完成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2、品读评价(议论)性语句——体会作者情 感
(1)读出深情的赞美:
①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 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阅读课文 表。” ②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思考回答 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 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2)读出深切的怀念:
①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 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 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 的悲哀。
②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思考回答 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 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探讨
③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
9
业绩。
(3)理解先生的苦心
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完成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 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 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 心。
——写文章用写话风格,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3、品析文中表意含蓄、内涵深刻的语句 (1)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 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 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 层的悲哀。
作者得知叶圣陶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讨论 新的鞭炮声倒传来不幸的消息。乐景反衬哀小组交流 情,倍增其哀,故说是“双层的悲哀”。
(2)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 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 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致付之一笑。 “宣扬朦胧”与“简明如话”对立,前者是
10
让人看不明白,后者是要让人看得明白,大 约宣扬朦胧的人认为让别人看明白是不高明 的写作,所以才会嘲笑简明如话的佳文。“顺 势朦胧”指并不推究用语,只是跟着感觉走,其实是一种不认真的写作态度。这里作者表达含蓄但褒贬分明。 4、领会叶圣陶提出的“写话”主张,进一步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 (1)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2)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 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 叶圣陶的“写话”主张即强调语言的简明、顺畅、通俗、质朴。 通过品读重点字词、句子等来赏析、展示文章的美 11
(3)“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 “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随意中透着亲切;“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三层意思用三个短句表达,语气舒缓,读来顺口,如同日常说话一般。 总结全文:叶圣陶先生以他宽厚的人格感染着我们,以他严谨的治学引领着我们,以他 三总结深重的苦心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不负先贤,倾听 归纳 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规规矩矩作感悟 文。 感悟 的能力 总结归纳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