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

2023-05-06 来源:易榕旅网
第34卷第4期2014年11月 Vo1.34 No.4 NOV.2014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 王 军, 周长会, 佛 丽, 于 兵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 式。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面临挑战,发展过程中管理暴露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学生社团发展趋势的基础 上提出了创新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研究 中圈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63(2014)04-0092-03 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 面的重要作用,在政策扶持和实施保障方面难以到 位。一些高校在学生社团建设上片面强调“管理与控 制”,这与学生社团“自发性”的特征相违背,导致学 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社团是由 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 展活动的学生组织”。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 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生社团“自主发展”与学校“管理约束”相抵触,从而 限制了学生社团“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的实施,使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缺乏主动性、创造 性,活动的开展单调、雷同,没有差异,更没有新意。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 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高校学生社团建设面临的挑战 (二)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单一 通过对高校调查研究表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高校成立社团联合会,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伴随 着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价值观 念的多元化,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更务实并趋向 般隶属学校团委领导;二是高校在学生会下设社团 部,具体负责各个社团的日常管理和运作工作;三是 学校所成立的学生社团联合会,直接隶属学生工作 部或党委宣传部(极个别隶属党群工作部)。这样的 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单单依靠学校某一部门,在人员、 多元化,高校大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网络 社团、跨校社团”等新型社团,并呈现出与社会联系 日益密切等新情况和新趋势,同时加之高校大学生 社团在建设中出现“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模式单一、 制度建设滞后、投入不到位、特色不鲜明、发展不均 衡”等问题,从而导致传统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经费、设施等方面难以得到保障,很难形成合力,从 而影响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 (三)学生社团制度建设滞后 面临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陈旧 目前,部分高校主要领导者对学生社团管理念 陈旧,没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为先”的教育 学生社团的管理制度建设是保证健康发展的前 提和基础,只有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制 度,才能保证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一些多高校在学 理念,对学生社团的地位、作用及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生社团建设没有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没 有列入学校党委主要议事日程,没有认识到学生社 生社团管理体制建设上严重滞后,在学生社团“社准 入制度、激励制度、维权制度、评价制度、淘汰制度、 活动开展“等制度等既不完善,也不规范。从而,出现 团在学校“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培育人文素养”等方 学生社团“成立时轰轰烈烈、活动时松松散散、评价 时平平淡淡、退出时无声无息”的短命效应。 (四)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特色不鲜明 目前高校已有的学生社团主要包括“理论研究 型、专业知识型、文艺活动型、体育运动型、社会服务 收稿日期:2014-o6-25 作者简介:王军(1964一),男,河北保定人,河北民族师范 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13JD— SZ2077)阶段性成果。 一型、信息传递型”等类别,但主要集中于“专业知识型、 文艺活动型、体育活动型和社会服务型”这四种类型, 92一 王军,周长会。佛丽。于兵/著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 活动内容也局限于“知识讲座、文艺演出、体育竞技、 社会劳动”等方面,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目的不明 来,高校学生社团至少覆盖一半的在校学生,多姿多 彩的大学生社团在引领着校园文化的潮流,大学生社 确、特点不突出、组织不规范”等原因,其“专业性、理 论性”科技含量较低,致使一些社团在开展工作中鱼 龙混杂、活动的针对性不强、特色不明显等问题。 二、高校学生杜团的发展新趋势 团因而被称作高校的“第二基层组织”。由共青团中央 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截 至2005年,全国高校有59.7%的大学生参加了校内 社团,平均每人参与的社团数为1.8个。在大学的校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大到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 快速发展,高校学生社团向雨后春笋般崛起和壮大, 园中,有占在校学生数一半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大学生 自己的团队组织“大学生社团”。高校学生社团参与人 以其“自发、开放、包容、多样”为特点,学生社团的影 响力和凝聚力逐渐增强,学生社团在学生与社会之 间搭建了一个接触社会的平台,学生走入社会需要 掌握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学生社团活动中都能得到 培养和提升,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竞相参加群众团 体,给校园文化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了生机与 活力,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社团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伴随 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世界 各国之间联系与沟通日渐紧密,信息与网络技术的 迅猛发展,文化彼此交融的大环境下,高校学生社团 活动精彩纷呈,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在学生社团类别和活动内容上呈现出由单 一到繁杂的变化 随着科技发展和大学生知识的增多,高校社团 活动逐步由校内走到校外、走向社会,学生社团类型 繁多,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从学生社团类 别和活动内容上看,学生社团由娱乐性向知识性方 向发展,涉及经济、科技、文化、体育、军事等领域,出 现了如“创业、理财、环保、航天、军事”等类型的专业 社团,社团活动已经浸润到学校各个层面,从大学校 园的课堂、图书馆、宿舍、餐厅、网络空间、校园传媒、 文化活动等各个领域,到学校其他院系、校区,甚至 校际的互动,无不体现着学生社团活动广泛性和复 杂性,同时大学生社团活动综合化水平也明显提高, 呈现出特色化、专业化,并含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学 校中“研究、科技、创业”等性质的学生社团增加,表明 大学生对先进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这与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和关心未来发展相关。 (二)从学生社团数量和规模上呈现出由少到多 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各个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加,近几年学生社团 以较快的速度实现了规模化发展。每年九月的大学校 园到处充满着生机勃勃的景象,学生社团纷纷搭台纳 新,竞相展示社团风采,成为大学校园一道靓丽的风 景线。从学生社团的数量和人数、类别变化来看,近年 数不断激增,社团的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老牌社团 的规模日益壮大,各类新社团竞相涌现。据统计,2010 年至2014年几年间,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新增社团6o 个,社团注册学生3.2万余人次,占学院人数的68%, 目前,全院共有学生社团102个。 (三)在学生社团涉猎内容上呈现出专业化水平 不断提高 在当今高校校园内,学生社团少则十余个,多则 近百个,涵盖文、理、工、医、农等学科门类,而且科技 类的社团逐渐增多,专业化更加明显。随着各个高校 对大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视,在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 又要增补课外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根据学生社团 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鼓励学 术科技型社团,积极倡导志愿服务型社团。充分调动 知名教授和专业指导教师对参与学生社团活动主动 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选择有专长和责任心强 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建设,做好课堂知识与课外内容 的衔接,将知识消化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之中,从 而达到学生社团活动与学校教学工作的相互促进, 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从而 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学生社团从发展上激烈竞争,优胜劣汰成 为一种常态 大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涌现的同时,也有相当 一部分社团“昙花一现”,退出校园舞台。高校学生社 团良莠不齐、发展不均的状况仍非常明显,有的在壮 大,成为品牌社团,有的在萎缩甚至消亡。 每个学期中南大学都会有十几个社团注销,注 销的原因有多种,有的是社团活动一直处在较低层 次的水平,重复性活动太多,无法吸引会员;有的是 社团骨干成员更换频繁,产生巨大波动;也有的是因 为组织不力导致生存困难等。而是多数高校学生社 团的常态,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社团竞争激烈、优胜劣 汰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社团活动总体质量不 高、资源整合水平较低的现实。要构建适合优秀学生 社团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绝非易举。 一93— 王军,周长会。佛丽,于兵/著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 (五)大学生社团社会化程度提高,活动经费来 源广泛 许多社团在走出校园,开展社会活动的同时,也 学生社团的工作,实现其工作目标,使学生在社团中 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锻炼,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 和生活中更好、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积极与社会上一些企业加强联系,利用自身的智力 (三)充分发挥学校相关部门的协同作用 和专业优势为社会内和企业发展作贡献,同时也得 到了社会和企业的资助。许多社团积极广泛地接触 社会,借助社会力量,扩大社团的活动范围,提高社 团的层次,保证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新时期高校社 学校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大 学生社团工作。在学生社团建设中,紧靠领导重视及 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还不够,必须用相应的 制度加以保证。学校要整合教育资源,明确任务分 工,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提高工作效率,转变 团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走社会化的道路。高校 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四个渠道:学校拨款、社 会赞助、社团会费、自身创收。虽然学校每年都会给 予社团一定的经济资助,但数目很少。 三、创新大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对策研究 在新形势下,各地各高校要从加强和改进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 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 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 生社团工作。如何深入研究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存在 的问题,理清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现状,进而探索并构 建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创新管理模式,更加科学有 效地管理和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使其在全面服 务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己经是新形势下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我 们认为高等学校为保证大学生社团作用的充分发挥 和健康成长,应采取“党委领导、职能部门主导、学校 各方协同、师生参与、学生社团依章运作”的管理体 制,形成职责明确、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调控体系, 更好的推动和促进学生社团繁荣发展。 (一)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为确保其作用的充分发挥,高校党委要认真 分析自身特点,科学定位,明确发展方向,采取切实 措施,保证学生社团健康发展。一方面学校党委要加 强对学生社团工作的领导,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发挥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确保学生社团工作的正确 方向。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团基层组织建设,使基层 党团组织有效把广大学生凝聚起来、组织起来,为学 生社团活动开展排忧解难,在政策和人员、设施等各 方面给予保障。 (二)充分发挥学院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 学校团委和学生工作部基本是学生社团的主导 部门,要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 能、依规照章”的要求,健全服务体系,促进学生社团 快速健康发展。各高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应切实加强 一94一 、 工作作风,形成高效运转的合力,使分工协作、齐抓 共管落到实处。 (四)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作用 高校学生的广泛参与是学生社团工作开展的基 础。大量学生社团工作不能全靠学校党委和职能部 门,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能 做好的事情一定要交给学生自己去办。学生社团是 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的群众组织,学生社团 有自发性、自主性、群众性、目的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学生社团要发挥这些特点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理 能力。学校要为学生参与社团创造条件,拓宽参与渠 道,健全参与机制,把广大学生有效动员、组织起来, 形成人人参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大 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规章制度保障作用 依规管理是高校现代大学管理的基本方式,一 切学生社团活动都要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要全面落 实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把依规管理的理念根植于 高校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广大师生的头脑中,善于用 制度的思想管理学生社团活动。要加强学生社团规 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努力把学生社团活动纳入规范 轨道之中,同时也要注重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宣传,弘 扬制度建设的精神,使高校每个成员都自觉依章办 事、按规行为。 高校大学生社团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建设的过 程,社团的地位已被越来越多人所重视,需要我们不 断地给予支持、倾注热情、共同努力。随着社会的发 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需要 不断适应时代变化、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趋势,在学校 党委领导下,紧紧依靠学校党政各部门大力的支持 和帮助下,对高校学社团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逐步 实现学生社团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更好的发挥学 生社团的积极作用,探索出适合我国的学生社团的 管理模式,保证高校大学社团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和壮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