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传统节日“敖包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敖包节”
敖包节是蒙古族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节日,每年七八月份,蒙古人常常欢聚一起,欢度此节日。喀纳斯湖畔的 敖包节图瓦人,虽然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但庆祝节日与蒙古族各有不同,当山花烂漫、青草覆盖时,图瓦人以家为单位,自备酿造的奶酒和烤肉聚集在一起,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体育活动之后,全村男女各分一堆,围坐在一起,享用奶酒、烤肉等食品,欢度节日。
敖包节又称“塔克恩”节,这是蒙古族图瓦人祭祀天地日月大自然的节日,一般都在农历
五月至七月举行,而在喀纳斯湖畔的图瓦人,虽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但节日的庆祝却与别的蒙古人略有不同.
敖包不是住人的,是祭神的石头堆。“敖包”蒙古音译,意思是“堆”。
敖包本源于萨满教,玛尼堆源于苯教,佛教传入西藏之后和苯教在斗争中结合,形成当地特色佛教叫做藏传佛教,玛尼堆就是一个例子。藏传佛教在蒙古大地上盛传之后,敖包崇拜也与玛尼堆崇拜有了相似之处。例如都会插经幡、树枝,人们路过的时候会跪拜、转敖包转玛尼堆祈福。在标志性地形上面,会有敖包或玛尼堆。蒙古民族会在辽阔的草原上砌一个敖包,藏族会在湖边、山口上堆一个玛尼堆。
所不同的是,敖包是专门修葺的,一次建成,一般会比较高,整齐,而玛尼堆比较随意,是人们希望得到神的保护时找块石头加上去的。特别是路边的玛尼堆,都是藏民一块一块石头堆起来,路过的人多了,玛尼堆就越来越大了,例如著名的加昂玛尼堆(青海玉树州新寨),东西100米,南北40米,体积约1万多平方米。但是你仍然可以看见很多很多的不到膝盖高的小玛尼堆,那不知道是哪些转山朝圣的人途中所堆吧。在村落里面的玛尼堆会比较高大和精致,因为可以看见堆着的石头上也精心刻上了六字真言。
敖包有单个的,也有成组的,成组的敖包数目为单数。例如锡林郭勒十三敖包。据说十三敖包与日本十三冢都有亲缘关系。
以1997年的敖包节为例,6月2日,当山花烂漫,青草覆盖时,当地的图瓦人以家为单位,以一个苏木(佐领)为主,几个苏木联合(最隆重的为一个部落一起举行)。他们将过节的地点选择在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人们临时搭起蒙古包,牧民都携儿带女,捡起石头堆在敖包上,哪怕一二个石子也行。敖包堆放好后,放上佛像,摆上羊头肉、奶食品、油炸果等供品,然后焚香点烛,由活佛和有地位的喇嘛领着众人绕着敖包诵经(此时妇女不能参加),绕完三圈后,参加者不分老少都要向敖跪拜磕头,祈求老天降福人间,恩赐人们平安无事,带来吉利幸福,祈求风调雨顺,使大地水草丰盛,牲畜兴旺。礼毕,开始进行赛马、摔跤、射箭等蒙古族传统的民间娱乐,并宰羊煮肉,大办酒宴。人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场面壮观,气氛隆重热烈,全村男女从在一起,享用奶酒、烤肉等食品,欢度节日。
图瓦村牧民的敖包节在6月份,正值喀纳斯湖畔花开最美的季节。若游客此时游湖景,与图瓦人共度佳节则情景交融,别具一番风味。
敖包节是蒙古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当草原上鲜花怒放、气候宜人时,当地喇嘛会择一吉日,举行祭典活动以喜庆丰收,并祈福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在蒙古语中, “敖包”就是“堆”的意思,择一块水草丰美、清幽之地,用石头堆起的圆形堆。有的在石堆上架满一簇簇树枝、有的竖立木幡杆,无论是树枝或木杆,上面都插满五色风马旗。在天地一色、漫漫草原上,敖包如同草原中的导航标志,让来往通行的人,能够藉由敖包所处的位置,来确认自己的方位。蒙古人对于这个有草原保护神之称的敖包非常的尊重,每逢路过,总是远远望见就下马跪拜。
主要形式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萨满教隆重的祭祀之一,也是蒙古族最为隆重热烈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动,每年的农历5月12、13日是牧民的祭敖包日。
敖包一般均建于地势较高的山丘之上。多用石块堆积而成,也有的用柳条围筑,中填沙土。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插若干幡杆或树枝,上挂各色经旗或绸布条。包内有的放置五谷,有的放置弓箭,有的埋入佛像。敖包的大小、数量不一。一般的多为单个体,也有7个或13个并列构成敖包群的,中间的.主体敖包比两侧(或周围)的要大些。敖包修建以后附近的居民每年都要到这里祭拜,祈祷人畜兴旺。 由于蒙古族牧民各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祭敖包的形式各异,一般都是在农历五月下旬六月上旬,有的地方在七、八月份。此时正值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有的一个旗、一个苏木独祭,也有几个苏木、几个旗联合祭祀的。祭祀时,非常隆重、热烈,几十里、上百里远的牧民们都要坐着勒勒车,骑马或乘汽车、拖拉机带着携带着哈达、整羊肉、奶酒和奶食品等祭品赶来敖包处。有条件的地方,还要请上喇嘛穿起法衣戴上法帽,摆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
先献上哈达和供祭品,再由喇嘛诵经祈祷,众人跪拜,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或以柳条进行修补,并悬挂新的经幡、五色绸布条等。最后参加祭祀仪式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求降福,保佑人畜两旺,并将带来的牛奶、酒、奶油、点心、糖块等祭品撒向敖包,然后在敖包正前方叩拜,将带来的石头添加在敖包上,并用柳条、哈达、彩旗等将敖包装饰一新。
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投布鲁、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有的青年男女则偷偷从人群中溜出,登山游玩,倾诉衷肠,谈情说爱,相约再见的时日。
敖包所祭,最初是自然的神灵,尔后又包括祖先的神灵。总之敖包成为神灵所栖之场所。敖包成为某一氏族,某一苏木、某一区域的保护神。方观承《从军杂记》云:\"峰岭高处,积乱石成冢,名鄂博,谓神所栖……\"纪昀《乌鲁木齐杂记》云:\"鄂博者,累碎石为蕞以祀神……\"所以它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圣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