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面向未来采取的人才储备战略措施。音乐素质教育由于其本身对大学生感官、思维、心理上的影响力,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指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和健康的个性为宗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活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向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面向未来采取的人才储备战略措施。音乐素质教育由于其本身对大学生感官、思维、心理上的影响力,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主要论述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形象思维、创新能力和审美教育的重要影响以及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一、音乐教育在大学生完善人格、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方面的影响力
在素质教育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包括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道德品质,包括真诚、勤奋、有责任感等;人文社科知识. 包括历史知识、社会知识、文学底蕴、人际交往能力等 从现代高校教育的精神角度来看,素质教育面对的是高校学生. 他们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但生理、心理却处在一个开始成型的时期,价值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在这个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对于他们完善人格、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至关重要。就音乐来说,由于其本身在感官方面的直接性和丰富性,往往成为人类情感的集中体现。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则格外敏感和直接,而音乐教育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大学生以精神影响和滋养。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思想家、艺术家都对音乐在情感方面的表达和体现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视,强调要通过音乐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净化和升华人们的心灵,从而完善人们的人格.提高人们的素质。正因为音乐有着独特的功能,在高校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保证,音乐教育正是通过美好的感受来打动和影响大学生。思想家苟子就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优美高雅的音乐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人的情操,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灵魂。比如,在现代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西方的《命运交响曲》,还是我国的《歌唱祖国》,都可以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中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受对生命的探索、对祖国的热爱,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等方面产生影响,培养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追求进步的人生信念,从而完善人格,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二、音乐教育在大学生形象思维、创新能力提高方面的影响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是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些科学家也称右脑为“音乐脑”,认为它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教育则可以较好地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影响人的智能素质。因此,音乐学习能够显著提高人的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使思维力、创造力系统发展。例如:利用音乐对学生产生的感官刺激.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优美的音乐感受到美好的生活,产生灵感.激发
创作的欲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音乐对自己的思维进行一次整理,将脑海中的思绪进一步深化,开阔视野,开发和提高想象力、记忆力、分析能力。又例如:可以通过让学生演奏乐器来锻炼学生手指与大脑的互相协调和配合,演奏时复杂、灵活、娴熟的手指动作和气息调节都能对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锻炼,提高大脑的反应能力和各方面的协调能力,从而提高左脑和右脑的协调能力以及理解力、观察力、敏捷的反应力等。
实践证明,音乐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开启智能,主动调整自己,将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并将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合并、丰富,发挥自身对学习的热情,发展学术文化能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自世纪30年代以来,音乐对人的情绪的影响就已经成为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有关方面专家研究的内容。事实上,音乐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所起的积极作用早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古代埃及人认为,疾病是由神所给予的作为罪孽或违反规则的刑罚。因此,在治疗疾病时要一面摆设供品,一面演奏音乐以达到平息神的愤怒的作用。而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不同曲调的音乐会给人的情绪以不同的影响,如E调让人安静,D调给人热烈,C调助人友爱,B调使人衷怒,G调令人浮躁。音乐对人的心理、性情、意志、生理等方面的影响,我国先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素问》中还详细阐述了五脏与五音(宫、商、角、徵、羽)及七情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对五音如何治疗疾病进行系统的论述。
音乐能够成为一种深具潜力的情绪治疗工具,是由它所潜在的特性决定的。瑞士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音乐教育体系指出,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最自然本性的表达,对音乐的感情、体验与理解是人类生存与成长的基本方式之一,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本能。如夏天轰隆隆的雷声往往会引起人的不由自主的恐惧感,母亲轻柔的语言或歌声会使婴儿更加温顺可人,马路上的喧嚣声会令人烦躁不安等。所以,音乐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内在感情;音乐能使一个人得到对“美”的满足感;音乐能诱发一个人的活动力;音乐活动能促进一个人统合运动机能;音乐活动能帮助一个人宣泄内在的情绪;团体音乐活动能帮助促进人际关系。美国一位医学家曾统计了35名美国已故著名音乐指挥家的寿命,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3.4岁,高于美国男子的平均寿命5年。
高校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和心理素质健康。身体素质健康主要是指大学生应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心理素质健康主要是指大学生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乐观的态度、健全的人格等。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着社会诸多期望的特殊群体。他们生理上已基本成熟,但心理上还处在过渡期;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较高的自我定位,但在面对社会和生活的诸多压力时又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和心理动荡,从而导致心理不健康。而音乐则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时,人就会陶醉其中,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充满对人生的希望、追求和对生活、生命乃至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奋斗的自信心和力量。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人大脑皮层后,优美的旋律就能刺激神经系统,继而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达到使学生消除疲劳、焕发精神、身心都得到愉悦和锻炼的目的。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熏陶中不但能受到审美、情感、思维的培育,还能逐渐培养起健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实践中还可以具备非智力因素的诸要素。从而形成健康的情意品质.使自己的思维等得到体验和锻炼,进而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音乐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利用音乐可以为大学生进行身心放松训练。可以结合现
代大学生普遍喜爱音乐的特点,为其精心选放一段音乐,让大学生体验音乐对身心的放松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让学生进行想象:自己在河边慢慢地走,看到绿树和小草,听到小鸟的叫声,心情十分的放松„„使大学生感悟到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音乐的世界里,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抒发心中的喜怒哀乐,体验音乐,通过音乐的艺术感染力作用于学生的心理,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抗病能力,又可以消除学生在精神上的阻滞。
“音乐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和校研究生会主办的“水木心曲”系列活动,就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专门组织了“音乐与身心健康”活动,运用音乐的放松技术,引导大学生利用音乐帮助自己疏导大学生活中的不良情绪,沟通协调人际关系,希望在大学生铸造健康人格,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它为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推出一条新的途径。
《乐记》日:“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苟子认为,音乐可以 “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以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塑造大学生的灵魂,对大学生的精神起着净化和升华的作用,使其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等方面逐渐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鲜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所以,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需要,研究选用不同类型的音乐去改善和调节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功能,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音乐氛围,开展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引导大学生让心灵始终充满阳光,懂得如何调节自己。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四、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
音乐不仅可以表现人的感情和精神,而且其创造性的特点也决定了任何音乐都是感情、情感的独特体现。音乐借助艺术手段表现现实世界的美,而人们则通过欣赏音乐来提高对美的认识和鉴别。因此,音乐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学习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都无法取代的。在高校教育中,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音乐欣赏这一音乐教育形式来完成的。音乐是基于听觉的艺术,音乐欣赏亦是如此,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的行为,它通过音响的形式使学生在欣赏中产生心理共鸣,继而在共鸣中提高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大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释放自己的想象力.陶冶自己的情操,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即使没有充分了解旋律特点,不具备曲式结构等专业知识,学生也可以通过优美的旋律、合理的节奏和丰富多变的曲式展开对乐曲主题的想象,进而获得美好的审美意识和体验;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学生在气势磅礴的多种演唱形式中能体会到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精神;在欣赏《草原之夜》《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时,学生可以借助音乐形象来唤起对相关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及有关事物的联想,尽情畅想草原之夜独特的自然美和莫斯科郊外别具异域风光的环境美。
五、采用课堂互动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灌输式”,学生被动地学习。尽管许多高校都在尝试利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进行教学,但这也仅仅是从视觉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到新知识,最终能够灵活运用。因此笔者主张,在《数学物理方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定要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一定要是朋友间的平等关系,而不能是传统的“师徒关系”。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也不能是听与被听的关系,而应是朋友关系,两者进行聊天谈话,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与教师互动.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教师也应改变过去那种说教的模式,转而利用商量和引导的模式,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就可以
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被强迫学习变成积极主动地想学习。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利用以前学过的理论,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六、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利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的教学大多是教师手把手教学生,一旦让学生自己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充分反映了学生独立创新能力的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穿插一些自己目前所从事的研究项目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独立对这些前沿问题进行数学建模、求解等,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学生一旦深入这个课题,就会为战胜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而信心十足. 就会越来越希望钻研,独立科研创新能力也就会不断提高。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
总之,高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时把音乐教育自身的特点和影响力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可以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形象思维、创新能力和审美教育等方面得到完善和提高。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从而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才的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