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迁移

2024-06-25 来源:易榕旅网
教法探讨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适移 心理学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 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分正迁移和负迁移 两种。正迁移是指先前学习的知识、技 能对后来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所施加的 积极影响。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 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我们在 教学中所期望的当然是有促进性的正 迁移,预防和克服负迁移。 一、产生学习迁移的原因 1.学生的数学知识发展水平是影响 学习迁移的前提。众所周知,知识和知 识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因素。不同的 知识之间,尽管本质不同,但在某些方 面仍存在着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 有可能对学习新知识产生帮助,发生 正迁移。 2.学生自身的条件是影响迁移的主 要因素。(1)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存在 差异,学习状态也不完全相同,这都直 接影响了学习迁移。原来知识水平高、 能力强、学习状态好的学生往往会出现 正迁移,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易产生负 迁移。因为基础差的学生不易理解新旧 知识的本质,常对概念、法则死记硬背, 盲目套用。例如在七年级下册幂的运算 教学时,学生常出现 +a2=a4、a,・a3-a9 等错误,这是由整数的加法、乘法法则 引起的负迁移。 (2)学生气质差异也影响着迁移。 一般气质呈多血质的学生反应敏捷,接 受新知识快,易引起正迁移;相反,气质 呈黏液质的学生反应迟钝,容易引起负 迁移,这类学生考试时如遇到新颖的、 灵活性大的试题,往往由于方法的负迁 移而导致考试失败。 (3)思维定势的影响。思维定势是 32 I 2013・6妖、 蕨嘻 指思维的惯性。这种习惯性思维方向与 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一致时,就可促进 学习正迁移;相反,则导致负迁移。如学 生常常错误认为“一a”是负数,原因是学 生没有正确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它 可以表示正数、负数,也可以表示零。 二、在教学中促进正迁移 1.在学习的某一适当阶段.教师应 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旧知识进行复习。 “温旧”能“知新”,这样的课堂铺垫非常 有效。例如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时,可 以先复习乘法口诀,如先复习5×4,再 迁移50×4怎么计算,这样学生很快就 可以达到正迁移。 2.合理安排学习结构。在设计教材 顺序时,要反映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现 分化和综合贯通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 知规律和能力发展,诱发正迁移。例如 在教学“求平均数”一课时,可以先让学 生做实验如何使三个烧杯里的水一样 高,学生先将三杯水倒人一个大烧杯, 然后再平均分成三份。教师再引导学生 将操作过程用数学算式来表达,使学生 自然而然地理解:要求平均数,先求总 数,再平均分。 3.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 力。例如我们用某种方法成功解决一个 数学问题后,常常要归纳、总结出解决 这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但在学习新知 识解决新问题时,千万不要生搬硬套, 以致产生负迁移。如学生常常错误认为 “5个5相乘”就是5×5,原因是学生没 有正确理解乘法的意义,5 X 5表示2个 5相乘,而不是5个5相乘,5个5相乘 贝0表示为5×5×5×5×5。 在教学一个单元之后,要引导学生 ■文/王超 归纳概括这一单元的知识系统以及所 用学习方法。迁移的前提就是概括,只 有掌握了概括能力的学生才能做到正 迁移。 三、如何预防负迁移 1.对相似易混的概念.要强化辨析 对比,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揭示概 念的特征。正确深刻理解概念是防止负 迁移的重要手段。例如全等三角形与相 似三角形、平行线与平行四边形等,只 有将这些共同之处正确地概括出来,才 能够有效地预防负迁移。 2.采用变式教学。变式是指变换问 题的条件、结论和形式,而问题的实质 不变,以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说 明问题的实质,使本质的东西既全面, 又突出地显露出来。这样,有利于培养 学生全面地看问题,注意从事物之间 的联系和矛盾上来理解事物的本质, 促进知识的正迁移。例如在学生证明 了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巾点组成平行 四边形之后,可提问学生把四边形改 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 腰梯形等则结论将如何变化,导致变 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反过来,若顺次 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组成了正方形、 菱形、矩形等,则对条件有什么要求。 通过观察、分析,在矛盾运动中找规 律,加强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预防负 迁移。 3.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并把结果作比较。若结果不同,则至少 有一种解法是错误的,然后找出错误的 原因,加以纠正。 作者单位西安市经开区泾渭学校 编辑聂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