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傣族泼水节的源与缘

2024-01-01 来源:易榕旅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傣族泼水节的源与缘 吴凡 王亚琼 李竹清。 (1,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贵州都匀 558000;3.都匀二中体育教研组,贵州都匀 558000) 摘要:笔者在前人对傣族泼水节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考察经历,采用经验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研究方 法,“发现”上古时期的祓禊礼仪或“泼寒胡戏”有可能是傣族泼水节的源点。通过对傣族泼水节缘的分析来看,傣族泼 水节的缘正是其源的物质基础和意识构架,傣族泼水节的源又是对其缘的体现与表达。傣族泼水节的源与缘在泼水节 的发生中是相互依存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傣族泼水节;源;缘;联系 中图分类号:K8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89(2012)01—0069—05 On the Origin and Reason of Dai People’S Water Sprinkling Festival WU Fan WANG Yaqiong LI Zhuqing (1.Dept.of Physical Educational,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Dunyun 558000,China; 2 Teaching Group ofPhysical Education.,Duyun No.2 Middle School,Dunyun 558000,China) Abstra ̄:Examining other researchers’1.e8earch results.combining the author’s own investigation and adopting the experimental and logical thinking.the author ifnds that“Fuxi Ceremony”or“the Pohan Singing—and Dancing”in the early ancient period may be the oriign of Dai people’ 8 Water Sprinkling Festiva1.After analy ̄ng the reason of Dai people’8 Water Sprinkling Festival,we have found that its reason is just its oriign’ 8 material base and consciousness framework.and the latter is the former’s display and expression.Therefore they are interdependent in the birth of Dai people’s Water Sprinkling Festiva1. Key words:Dai people’s Water Sprinkling Festival;origin;r ̄9.¥on;relationship 泼水节是傣族最具隐喻性、涵容性和魅力性的文化明片,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最响亮的文化明片之 一。学界对泼水节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不过泼水节的起源尚存在不少疑点和争议。为此,笔者在前 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本人在云南民族村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傣族泼水节的考察经历及西双版纳傣族自 治州的考察经历,采用经验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研究方法,试通过对傣族泼水节起源的神话传说的全面分 析及其缘的综合考虑,来揭示傣族泼水节的形成真相及其规律。 1傣族泼水节的源 1.1傣族泼水节起源的神话传说述要 胡琰…在其硕士论文中基本上涵盖当前傣族泼水节起源的所有传说。第一种“助天降雨、祈求丰 收说”。印度婆罗门信徒认为泼水节是帝释天神降临人间考察善恶的日子,便用泼水的方式向天神求 雨、获得丰收。第二、三种“天神间的打赌说”。缅甸、柬埔寨、泰国和老挝的传说均与帝释天神有关,其 故事情节是神仙之间打赌,为防输的一方头颅落地起火,便派七位女子轮流抱头,并用水泼死者头颅,具 有消灾纳福之意。第四种“七女杀父说”。西双版纳最古老的泼水节传说“英叭”天神责备“叭奔”天神 收稿日期:201l一12—20 作者简介:1.吴凡(1978一),男,重庆开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体育学;2.王亚琼(1958一),女,江西乐平 人,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69・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没有把季节排好,命其七个女儿砍下头颅,头颅下地着火,七女只得轮流抱头,并用清水泼“叭奔”的头。 第五种“七女杀魔说”。这是中国傣族地区流传更为广泛的泼水节传说,相传古代傣族地区居住一个恶 魔,本领大、作恶多端。机智勇敢的七女用恶魔的一根头发勒断了恶魔的头,头掉地起火,七女只得轮流 抱头不让起火,为了洗去魔王头上流到她们身上的血迹,就向她们泼水。第六种传说类同“天神间的打 赌说”。另外,还有刘祖鑫-2j(n“ ’收集到了金沙江河谷的傣族泼水节传说,传说情境与德宏、西双版 纳傣族最古老的泼水传说很类似。一个叫昆颂的天神没把节气排好,傣族人民遭殃,其它三个天神告诉 了昆颂抢来的十二个傣族姑娘杀死昆颂的办法。于是,_}J二个傣族姑娘用昆颂的一根头发勒断了他的 头,头掉地起火,十二女只得轮流抱头不让起火,为了表达对3个善神和帕哈姑娘的敬意,傣家人选定春 三月的一天,学着1 1个姐妹泼吉祥水的样子,给善神泼水祝吉,也互相泼水祝吉,尽情欢乐。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中,给神话曾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他说:“任何神话曾经都在 想象里并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在同篇导言中他又说神话是“在人 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Jl ’从马克思对神话的定义可知,这 些神话虽不能作为傣族泼水节的直接来源,但它可以从侧面映射出不同地方傣族民众的文化心理及其 背后所涵容的文化环境、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及文化流源等因子。由此,这些傣族泼水节来源传说可以 为我们推论它的真实来源具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1.2对傣族泼水节源的论证思辨 陈茜认为:“泼水节最初起源于印度,曾经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随着婆罗门教、佛教的传 播,泼水节传到缅甸,再传到泰国、老挝和我省傣族地区。” 儿 覃娜娜也认为“泼水节起源于印度, 最初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而按佛教的说法,泼水节又称佛诞节或浴佛节,是纪念佛教创始人释 迦牟尼的节日。”[ ]( ”不过,施之华 ] 在研究傣族泼水节来源时,他依据《周书・宣帝纪》记载 北周宣布(公元579年)时,曾经“集百官及宫人内外命妇,大列妓乐,双纵胡人气寒,用水浇泼为戏乐。” 史家称之为“泼寒胡戏”。并依据有关专家考证,“泼寒胡戏”源出于大秦,即东罗马帝国。由大秦沿“丝 绸之路”,传人龟兹、高昌、康国及中原地区。并认为泼水节是从“南方丝绸之路”传播下来的,因为这条 沿线的傣族地区、缅甸掸族聚居地区、印度及南亚,东南亚的许多国家,泼水习俗不仅得到传播,而且发 展成为这些地区和国家的重大节日。此外,他还联想到上古祓楔礼仪是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祀,并与现在 的泼水节同具有消灾去病,祈求幸福吉祥的内在含意。故认为拔楔礼仪使外域传人的“泼寒胡戏”曾经 在中原地区得到存留和发展,而“泼寒胡戏”传人掸、傣族之后,促成了泼水节的形成。尚衍斌根据史料 的推论也认为起源于波斯的“泼寒胡戏”,这种类似“泼水节”的活动从波斯经由印度、缅甸抵达云南西 双版纳是有可能的。 儿 " 可以说,上面两类观点是目前对泼水节源的最具代表性的判断。目前这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孰 真孰假?或都不对?如果说泼水节是从印度传来,为什么刘祖鑫l2 J(n“ 在金沙江河谷的傣族地方调 查发现,这个地方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加之大山大江的阻隔,形成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其他地区的傣 族几乎没有什么往来与交流,因此,这里的傣族还保留着许多古朴的风俗习惯与原始宗教,与西双版纳 和德宏等地的傣族有较大的不同。金沙江河谷的傣族也有泼水节这一事实,就可以否定傣族泼水节源 于印度的说法。有意思的是,既然金沙江河谷的傣族与其它地区的傣族几乎没有什么往来与交流,但为 什么他们泼水起源的神话故事如出一辙?“无独有偶,我国古代也有一个与泼水节十分类似的节 日——上巳节,那是每年仲春的三月,人们成群结伴来到水滨泽畔,用清冷的河水洗去身上的积垢,希望 能消灾去病,祈求福祉,称为祓禊。这两个节日在时空上相距遥遥,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 处。”l8 J( 我们再从刘祖鑫叙述金沙江河谷的傣族泼水节时间是清明节之前,泼水仪式主要包括祖 母先用手指撮清水洒在儿子身上祈福吉祥平安,向草扎的“龙人”泼水和相互泼水祝福三个过程。似乎 一切都在表明上古时的祓禊应是泼水节的起源之一!但如果肯定的回答,就将陷人先前泰勒、纽厄尔和 弗洛伊德等人所“采纳的无效的单线进化理论”L9 J( 思潮。从后面对泼水节缘的分析来看:他们的族 源相同,在早期都受到中国原始宗教文化熏陶,且又有十分相似生活的地理环境,产生相同的神话就是 ・70・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握20 生簋 自然的,自育成泼水的行为也是有可能的。当然,这种“文化残存”的惯性效果也不能完全否定。总之, 祓禊有可能是泼水节的起源。 “泼寒胡戏”是否是傣族泼水节的起源,在上面的事实面前还得进一步推论。在西双版纳蘸海I大 佛寺 的佛殿柱脚底部,曾发现一块银片上刻有傣文:『此总佛寺于傣历13年(公元651年)动工兴建, 33年竣工,为全蕞(蕞为地方)百姓之布施。因此,一些研究云南傣族佛教史的学者,认为最晚在七世纪 以前,上座部佛教经由缅甸传人傣族地区。但实际上,南传上座部佛教在缅甸的兴盛时期要到公元十二 世纪中期之后,那么,南传上座部佛教传人西双版纳要到公元十三世纪。¨叫从上面的史料,我们可以推 算出傣历的形成时间是公元638年,而“泼寒胡戏”传人中原在约在公元579年之前,那么,从时间上看 “泼寒胡戏”是泼水节的起源是有可能的。至少在人们还没有证据证明婆罗门教的宗教仪式、浴佛仪式 或祓禊活动中有相互泼水这一现象,或没有证据证明它们相互泼水没有受到“泼寒胡戏”的影响之前, “泼寒胡戏”的“文化残存”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否定。 综上观之,上古时期的祓禊礼仪或“泼寒胡戏”都有可能是傣族泼水节的源点。 1.3对傣族泼水节源的疑点解析 目前学界对泼水节疑点主要反映在:疑点一,傣历是如何形成的?疑点二,目前西双版纳和德宏等 地的傣族泼水节的最终发生时间为何不是上巳节,而是清明前或在公历四月中旬?疑点三,中国傣族地 区的泼水节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及印度的泼水节究竟是何关系? 据说傣族曾用过三个历法,对应曾经历的三个时代。一个叫“当补腊萨哈”(橄榄时代),即没有“召 勐”(土司)、没有佛等、没有负担的时代;第二个叫“滇鲁腊萨哈”(谷米时代),即有召勐、有佛寺,但没 有负担的时代,第三个叫“珠腊萨哈”(阶级时代),即有召勐、有佛寺、有负担的时代,也就是指现在所处 的时代,现在使用的傣历。傣历与公元相差638年,因此傣历的元年就是公元639年(即唐太宗贞观十 三年己亥)。傣历以六月为岁首;阴历正月即进人丙寅年,傣历要到泼水节(即阴历三月、阳历四月)才 进入丙寅年,进入新的一年。按公式t:365.25875天×T+1.490489天例,推算从傣历元年初一至 1348年元旦共有几天?t=365.25875x1348+1.490489=492370 0 Dt=[t+(1lt/650)/692]/30余数就 是新年的日子。但应注意,当余数在8—29之间时,泼水节必定在六月,若余数在O一7间,泼水节必 定在七月初 ̄lit 哪州 老挝泼水节相对固定地规定在公历的4月13、14、15日。公元638年3月24日 是小历的纪元,也是泼水节被规定为新年的始日。小历创造于佛历1181年,公历638年3月24日,用 于对天文的观测和星相的推算,由缅甸僧王创造,为缅甸的国历。泼水节限制在太阳到达白羊星座O 到3O内的某一度而已,也就是规定在公历3月21日到4月20日之内。根据这样的规定,每过一千八 百年,泼水节又要循环到原来的Et子一次。举例来说,到了公元2438年,泼水节又要循环到公历3月 22日来举行了。-】zI 卜 ’可以看出傣历来源于佛历的推算无疑。 从上面的论述来看,傣族的泼水节最初是在上巳节,其主要目的是用来消灾祈福。按傣历来说,傣 历的六月中旬即公历的四月中旬是傣族的新年,公历的四月八日是佛诞节。正好从时间上看“3月下旬 至四月中旬,恰是傣族地区农业春播时间,也是用水的高峰时期”。 显然在3月下旬至四月中 旬的任何一个时间点进行泼水活动,都符合傣族人民祈求风调雨顺的农事意图。事实上,上巳节不能取 代傣族新年的意义,正是时间未达到农业春播时间,也就是神话中天神间为安排季节相斗的原由,也暗 示了傣族地区及东南亚地区人民的心声。同样,据《新唐书・康国传》记日:“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交 泼为乐。”这句话可知,“泼寒胡戏”的发生时间也不符合季节实际所需,也不能取代傣族新年的意义。 如上,傣族新年的泼水节能取代傣族新年的意义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既是佛教文化的制造也是傣族人 民节日、节气的内化所需。“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新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知识可以被重新发明, 也可以重新再创造,它可能悖离原有的意义运用到其他场景中,从而赋予其新的内涵。”[1 即上巳 节融人“泼寒胡戏”变成金沙江河谷傣族地区清明节举行的泼水节仪式:洒水祈福——朝抬“龙人”的人 泼水——相互泼水过程;在此基础上融人佛教文化演变成西双版纳、德宏及临沧等傣族地区公历四月中 旬举行的泼水节仪式:赕佛——浴佛——相互泼水的过程。 ・71・ 直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许多有关傣族的文献认为,傣族起源于长江流域的古“越人”,即“百越”族群。百越族群经过后来 的辗转迁徙,遂到达现在各地,形成中国的壮、傣、布依等族以及缅、泰、老(挝)、越(南)等地的“壮泰” 各族。¨ H’可见,这种特殊的族源关系让它们与水结缘。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地的泼水节 起源传说均与帝释天神有关,显然起源于印度无疑。而中国傣族泼水节传说出现前后不一的现象正是 佛教文化对中国傣族泼水节的第二次融人。中国傣族地区的泼水节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及印度 的泼水节的关系是微妙而又复杂的。具体表现在泼水节同年历,不同来源却有融合。 2傣族泼水节的缘 2.1族源因素:形成泼水节的基点 傣族系“百越”族群的后裔,长期以来形成的农耕稻作文化。傣族先民对水形成了一种莫名的情愫 并心存感激,傣族人民对水神、河神的祭祀就是最好的佐证。可以说,正是这种特殊的族源促使了傣族 与水续缘,即便是他们离开了原来的生存环境,也无法阻断他们与水相伴的心绪。今天我们看到傣族围 绕澜沧江、瑞丽江及金沙江河谷定居下来的格局便是情理之中的事,而水恰恰是形成泼水节的物质基 础。也就是说,族源是傣族泼水节形成中不可忽略的基点。 2.2地理环境 傣族迁徙到云南后,秉承了世代遗存下来农耕稻作文化的习性,于是选择了临近澜沧江、瑞丽江及 金沙江河谷的温热坝子定居下来。《道光云南通志》引《伯麟图说》日:“花摆夷,性柔软,嗜辛酸,居临 水,以渔稼。每年三月,男妇击鼓采花,堆沙献佛,以近吉祥。”又引《宁洱县采访》日:“水摆夷,思茅、威 远、宁洱有之。……多近水结楼居之,男女皆浴于江河。-】6J 充足的水源确保了傣族的农耕稻作生 产用水,沐浴用水及生活用水等。另一方面他们又把水拿来驱邪除疾、泼“龙人”、浴佛诵经、互泼嬉闹 等。这又表现出了对水的膜拜、感激。由此可见,缘于傣族生活在有水的地理环境下,水为维系其生命 生活的必需而进行浇注,其间人又不断的向水赋予情怀,人与水便处在了一种交融互动的场景中。 此外,傣族人群定居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地方,湿热的地理环境直接催化了人与水的直接亲近。 元代李京《云南志略》载:“风土下湿上热,多起竹楼居濒江,一日十浴。”《景泰云南志》也载:“黑齿百夷 其地下缭上雾,四时热毒,民多于水边构楼以居。”“水”边筑楼借水降酷热,近水居而便于沐浴。 以上史料真实再现了云南傣族温热的地理环境,它为泼水节的产生埋下了伏笔,事实上,凡是有泼水习 俗的各地区及各民族发生泼水的时段都是一年干旱闷热转为雨季的时间。201 1年4月9日一17日笔 ……,者在云南民族村举办的傣族泼水节发现,上午十点前,天气清凉,泼水广场只有几个青少年男女在相互 泼水愉悦,在音乐的旋律下更显得有些冷冷清清。但当下午气温达三十多度时,泼水广场的人数由上午 不足十人徒增到几百人,此时代表着幸福吉祥的水、圣洁的水、爱情的水及降暑防热的水,在音乐的伴奏 下“活”了起来、跳动了起来,整个泼水广场已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一现象有力的印证了湿热的地理环 境是傣族与水亲近的驱动器。 2.3文化环境 从泼水节的仪式来看,它具有较浓郁的宗教性。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身体健康及幸福吉祥是傣族 先民最质朴的夙愿,当这种夙愿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时,他们首先想到了“神灵”。“原始人类在无从 理解和控制自然现象时,只有把满足人类基本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寄托在神的身上。”D7](61)于是,傣族 民众通过泼水的形式祈祷神灵达成他们的愿望,即利用水作为意识文化的介质而演化出了泼水文化。 事实上,印度婆罗门教的宗教仪式文化与其上座部佛教文化能够第二次融入傣族泼水节文化,正是利用 了傣族民众对神的敬重信任的心态。即帝释天神下人间来考察正迎合傣族民众心理所愿,“九龙吐香 水浴佛身”的神话渲染,更让佛主成为了傣族民众心中无上崇敬的神。 在今天来看,泼水节的文化内涵似乎已无足轻重甚至有些荒诞,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间的祈福现象仍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类奉献了一笔无法估价的传 统体育文化遗产。 ・72・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4生产与生活方式 一个民族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是在特定时空下的产物,生活在特定时空下的民族必然孕育出了独特 的民族文化。傣族以水养稻,以稻养人为主要的生产与生活模式。其间作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又不 断作用于水与稻,于是乎孕育出了傣族的水文化和稻作文化。同样,泼水节的发生与傣族先民在特定时 空下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孕育孵化是分不开的,也是十分自然的事。 2.5客观实在:上层意识的制造 泼水活动的产生与一个民族的族源、地理环境、文化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但要变成一个 节Et并取代新年的意义,代表上层意识的制造是必需的。正如霍布斯鲍姆对传统的揭示:“那些表面看 来或者声称是古老的‘传统’,其起源的时间往往是相当晚近的,而且有时是被发明出来的。”¨sJ ”从佛 历的产生来看,前面谈到它由缅甸僧王创造,为缅甸的国历。代表当时各国上层意识者据各自的客观实 在制造了各具特色的泼水习俗。具体来看,中国据泼水习俗的内、外文化现象创造了浴佛节、佛诞节及 泼水节;印度创造成了洒红节;¨9J嘲 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创造成了宋干节;缅甸创造了“摩诃丁键” (意为“大过渡”)。 从上述对傣族泼水节源与缘的探究来看,上古时期的祓禊礼仪或“泼寒胡戏”有可能是傣族泼水节 的源点,而傣族泼水节的缘是其族源关系、地理环境、文化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及代表上层意识的制造多 元作用结果,是傣族泼水节形成要件。傣族泼水节的缘正是其源的物质基础和意识构架,傣族泼水节的 源又是对其缘的体现与表达,源与缘在泼水节的发生中是相互依存统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胡琰.边界与逾越:傣族泼水节仪式的文本性[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刘祖鑫.金沙江河谷傣族泼水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3]鸟丙安.民间文学概论【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1980. [4】陈茜.泼水节的起源、传播及其意义[J].云南社会科学,1981(3). [5]覃娜娜.傣族的泼水节及其文化内涵探析[J].民族论坛,2009(2). [6]施之华.傣族泼水节探析[J].民族艺术研究1994(1). [7]尚衍斌.泼水节溯源与传播小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8]艾菊红.泼水节与古代上巳节的比较[J].中云南社会科学,2003(2). [9][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M].户晓辉,编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o5. [10]净海.流传云南傣族地区的上座部佛教[EB/OL].http://ganenfotuo.blog.163.com/blog/static/ 376753122OO778113767531/.2007—08—08. [11]高立士.僚历与泼水节的推算[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4). [12]颂赛.老挝的泼水节日期是怎祥规定的[J].印度支那,1985(1). [13]杨鸣岐.傣族泼水节考辩[J].贵图学刊,2008(2). [14]杨筑慧.旅游业发展中的节日符号操弄——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9(3). [15]褚建芳.制造传统——关于僚族泼水节及其相关新年话语的研究[J].开放时代,2010(2). [16]杨民康.德宏傣族泼水节仪式乐舞活动考述[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o2(3). [17]饶远,刘竹.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英]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发明[M].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9]王军艳.印度洒红节和中国傣族泼水节之对比[J].考试周-Tq,2011(13). 责任编辑李永波 ・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