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已成为汾酒集团最著名的广告宣传语。记者 吴晓蕾 摄
如果要评价一瓶清香型白酒的滋味,许多资深酒家会脱口“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等词汇,以诠释那种仙酿穿肠过肚的滋味,而这些形容在长久以来已经成为山西汾酒的代名词。
作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汾酒也是我国名酒的典型代表之一,拥有4000千年历史的它早已声名在外。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晚唐诗人杜牧所著的《清明》诗中,所吟出的耳熟能详的杏花村,正是汾酒的发源地。
然而,经历了千年时间洗礼的山西汾酒,却在近年中显得有些“疲惫不堪”,先是在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中落选,而后在今年国庆后第一个A股交易日跌停。
近两年来,杏花村又连续炮轰目前白酒市场中一骑绝尘的茅台,强行将“似以淡忘”的汾酒拉回媒体的镁光灯下。
人们不禁质疑,这瓶带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汾酒在未来是否还能继续芬香?古老的传统酒作坊是否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衰落?
风光不再
对于汾酒来说,浓厚的历史底蕴是汾酒成名的最佳佐证。
事实上,杜牧的《清明》诗只是汾酒历史上的二次成名。早在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中。《酒名记》中也有着“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的记载。
然而,一千四百多年前尚未有蒸馏酒,史料所载的“汾清”、“干酿”等均系黄酒类。直至因炼丹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专门的蒸馏设备,产生一种使用乾和工艺酿造的汾酒,当时被称为乾和酒。杏花村的酿酒由此进入蒸馏酒时代。
于是,当乾和酒传入朝内,大受欢迎,之后下令汾州每年进贡,一时之间,杏花村再次声名大噪。
明末时,李自成进军北京,路经杏花村畅饮汾酒,赞誉为“尽善尽美”。在李汝珍所著《镜花缘》中,更是将其推为全国知名五十余种酒类之首。
1919年1月,由阎锡山责令其副官集资设立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在太原正式成立,并吞并了杏花村的大小酒家。1932年晋裕公司兼并了当时供酒的义泉泳后,公司也进入了黄金时代。据资料记载,到1936年,晋裕纯收益达12544元,日产酒达到2000斤之多。
1948年,国营杏花村汾酒厂成立,后改组为现杏花村汾酒集团。
然而,在改革开放后,白酒市场也随之风起云涌,随着茅台、五粮液等品牌的快速发展,汾酒的市场渐渐萎缩,发展速度放缓,现在甚至被洋河、泸州老窖等品牌超越。
1998年春节前后,山西省朔州市发现有数百群众因饮用含有过量甲醇的散装白酒而中毒,造成27人丧生。一时间,国人谈酒色变,山西汾酒在当时更是岌岌可危,一度陷入
谷底。
舆论普遍认为,自此,山西汾酒便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然而,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今年9月16日由第三届全国品酒会公布的“新八大名酒”当中,曾被列入1963年第二届全国品酒会评选出的“老八大白酒”之一的汾酒却落选了。
虽然负责此次评选工作的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院长陈刚对此解释说,此次品牌评选是基于市场销售额、利润等经济指标,品牌实力、品牌状况等三方面进行评选。
然而,据公开资料显示,山西汾酒至今年6月底,旗下中高端青花汾酒系列实现销量1350吨,几近2010年全年水平,老白汾系列销量1万吨左右,已超上年水平。除山西省外,公司在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内蒙、广东、北京、天津等地的销售收入均已过亿元。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新八大名酒名单出炉后,汾酒方面随即表示并不知道此次的评选,山西汾酒宣传部长称国家已经多年没有在白酒行业举办评比活动了,并认为这次评选缺乏权威性和广泛性。
炮轰茅台
时代周报记者曾在北京晋商博物馆中看到过这样的一段介绍:200年前,山西盐商到贵州经商,因两地相距九千余里,盐商携带汾酒不便,只能在当地采用汾酒酿制方式造酒,却没想到由于贵州的独特泉水,酿造出的酒水别具风味。因此,历史上便有了“茅台老家
在山西”的说法。
然而,百年之后,当茅台的发展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老家”的汾酒却有些“相形见绌”。于是,在市场化竞争的今天,二者之间的较量也显得“剑拔弩张”。
首先,是去年6月的“巴拿马金奖”之争,曾一度引起业内热议。
2010年6月19日,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在北京举行的“汾酒惟一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白酒品牌甲等大奖章95周年纪念大会”上,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称,汾酒是惟一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白酒品牌甲等大奖的企业,茅台宣称自己品牌的酒曾获该奖是虚假宣传。
李秋喜更表示,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可以确认的是白酒产品获得最高奖项即(甲)大奖章的,只有山西、直隶、河南选送的三种高粱酒,其他获奖产品都没有注明是白酒,而贵州公署的酒获得的是银奖,相当于五等奖,而且没有品牌名称。
其次,今年国庆前,汾酒与茅台的“国宴第一用酒”的身份之争又再度闹得沸沸扬扬。
今年9月21日,汾酒集团在北京召开的“汾酒 第一国宴用酒62周年纪念大会”中,李秋喜对外宣称,各种资料证明,62年前开国大典的国宴用酒是汾酒,汾酒才是国宴第一用酒。此番表态被认为剑指茅台的“国宴第一用酒”身份。
“虽然会议时隔60多年,人们众说纷纭,但是史料可以说明一切。我们走访了一些当时在场的目击者,走访了对此有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找到了周恩来总理关于国宴用酒的批示,也找到了当时汾酒厂恢复生产负责人杨汉三的笔记。”李秋喜在大会中表示。
对此,茅台副总经理杜光义直接对媒体表示,“第一国宴用酒”的说法不是由李秋喜说了算。而据茅台酒厂官网上的一篇题为《茅台酒为什么是中国国酒》的文章:“1949年开国大典前夜,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确定茅台酒为开国大典国宴用酒,并在北京饭店用茅台酒招待嘉宾,从此每年国庆招待会均指定用茅台酒。”
漫漫复兴路
有舆论认为,汾酒一再向茅台“宣战”,是借汾酒有意进行的炒作。但在许多行业人士看来,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是典型的事件营销,也是汾酒发力复兴全国市场的表现。
山西汾酒的董秘刘卫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汾酒之所以把一些历史资料再现,主要是想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汾酒,此番目的是为了宣传自己企业的历史文化,这样才能有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刘卫华认为,如今汾酒与其他老品牌白酒企业相比已经稍显落后了,没有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假酒事件让汾酒的市场份额严重缩水,如今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让更多的人了解汾酒,目前产品已在全国各地开始布局,并且销量不错。
据资料显示,近几年汾酒业绩逐渐呈增长态势,2010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7%,今年上半年又实现了97%的增长,在这样的增速下,该企业领导层还提出到2015年实现汾酒的百亿销售目标。
而为了配合“十二五”吕梁项目的建设,杏花村酒业“黑转白一号工程”已蓄势待发。
时代周报记者在汾阳市郊看到,一个名为“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的建设项目正进
行得如火如荼。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工程自2010年开工以来,已完成投资26.4亿元,计划于2012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可新增白酒产量10万吨。
显然,不论此次“国宴第一酒”之争是否为炒作,但不可否认的是,汾酒已开始计划并走上了复兴之路。(记者 吴晓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