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

2022-05-26 来源:易榕旅网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厦门三院收治的20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做HBsAg定量检测、HBV-DNA检测及血清学标志检测,根据测得的HBsAg含量多少,将其分成五组,并分析各组的HBV-DNA阳性率。结果 HBsAg含量的增高,其HBV-DNA阳性率也随着增高。结论 HBsAg含量与乙型肝炎病毒具有相关性,HBsAg含量的多少可以清晰地反映出HBV的阳性率及动态变化,因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反应出乙型肝炎病毒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诊断依据,该检测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标签:HBsAg;HBV-DNA;HBV;检测;临床意义

患者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的4~7天,在进行血清检验时,会出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HBV的外膜蛋白,是病毒感染肝细胞的重要物质[1]。近年来,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对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进行早期HBsAg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对HBV情况进行有效了解,为患者进行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2]。本研究就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供大家研究和参考。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厦门三院收治的20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做HBsAg定量检测和HBV-DNA检测,血清学标志检测,根据测得的HBsAg含量多少,将其分成五组,并分析各组的HBV-DNA阳性率。经确认,本次研究的所有标本均确定为HBsAg阳性标本,且所有标本活性均未被破坏,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不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

1.2 方法

1.2.1 将所有标本进行HBsAg定量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之后采取放射免疫分析法,对HBsAg定量进行分析,检测过程中,谨遵仪器使用说明书,严格规范检测操作流程,最后通过回归方程计算,直接得出定量结果。

1.2.2 将所有标本进行HBV-DNA检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检测,用血清经酚仿抽取DNA,之后进行基因扩增,用微板核酸杂交法对产物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控制好时间,94C(HBV-DNA浓度值)变性共耗时4分钟,分别进行94C30秒,55C30秒,72C60秒循环。

1.2.3 将所有标本进行血清标本检测,检测过程中,对各种血液类型做好标记,以免造成混乱。

1.2.4 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并将200例标本测得的HBsAg含量分成五组,进行统计,记录过程保持客观真实,谨慎认真,最后将记录结果汇集成表,以便研究人员查阅和分析。

1.3 观察指标

分析观察HBsAg含量与乙型肝炎病毒的相关性,总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现将200例HBsAg阳性标本测得的HBsAg按照含量多少分成五组,分别是3000 ng/mL。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记录过程保证客观真实,无误差情况发生,以95%作为可信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HBsAg含量的增高,与HBV-DNA阳性率也随着增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故HBsAg含量与乙型肝炎病毒具有相关性,具体详情如表1所示。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又被称为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该病毒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目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60%-70%[3],其中主要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主。感染该病毒后,患者常伴随着肝区疼痛、肝脾肿大、体力不支、食欲不振、恶心腹胀、黄疸等临床症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对该病毒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4]。

PCR法检测乙肝病毒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诊断方法,对HBV的复制情况有较为清晰的反映,但是该诊断方法仅可以反映其阳性和阴性结果,无法了解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且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现象[5]。HBsAg定量检测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检验手段,它可以反映出HBsAg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而了解HBV的复制程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HBsAg含量的多少与乙型肝炎病毒具有相关性,HBsAg含量的增高,与HBV-DNA阳性率也随着增高,故本笔者认为,HBsAg含量越多表示感染HBV的感染率越大,因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反应出乙型肝炎病毒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诊断依据,该

检测具有较为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东,陈俊梅,魏红等.自动稀释模式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及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2):180-182.

[2] 张继明,王瑾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1):803-805.

[3] 周俊卿,程欣.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3):101-103.

[4] 康耀月,张继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J].世界临床药物,2011,32(6):362-366.

[5] 陆燕,陈桂兰,韦庆成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4,21(6):756-7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