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精校】.doc

2023-04-14 来源:易榕旅网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能看到完整细胞核的是A. 正在分裂的细菌

B. 人的成熟红细胞

D. 蛙的红细胞的分裂过程

C.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故A错误;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

核,故B错误;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因此在有丝分裂的后期不能看见细胞核,故C错误;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能看见细胞核,故

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核和细胞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 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A. 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

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mRNA和蛋白质有所区别.

DNA的碱基排列顺利

B. 核糖体不同

C. 转运RNA不同

D. 信使RNA不同

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不同细胞所含的

解:A、同一人体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因此其相同,A错误;

B、两种细胞所含的核糖体相同,C、两种细胞所含的

B错误;

tRNA相同,C错误;

D、神经细胞与肝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两种细胞中的mRNA有所区别,D正确.故选:D.考点:细胞的分化.

3. 珍珠是河蚌产生的一种有机物,它既是一种有机宝石,又可作为护肤品的主要原料,因为它在抑制细胞脂褐素的增加上有重要作用,这表明珍珠在保健上可用于A. 抑制细胞癌变【答案】B

B. 延缓细胞衰老

C. 促进细胞分裂

D. 诱导细胞分化

【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内的脂褐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导致老年人皮肤上出现

“老

年斑”,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根据题意,珍珠可作为护肤品的主要原料,因为它在抑制细胞脂褐素的增加上有重要作用,这表明珍珠在保健上可用于延缓细胞衰老,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4. 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高鼻梁与塌鼻梁C. 五指与多指【答案】D 【解析】

B. 果蝇的长翅与残翅D. 豚鼠的长毛和卷毛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高鼻梁与塌鼻梁、果

蝇的长翅与残翅、五指与多指符合这一定义,豚鼠的长毛和卷毛分别描述毛的长短和毛的形态,不属于相对性状。

...

5. 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豌豆是①自花传粉植物②异花传粉植物③闭花传粉植物

④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⑤豌豆花大,易于去雄和人工授粉⑥是单性花,易于进行人工授粉

A. ②③④⑥ B.

【答案】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解析】试题分析:实验材料的选取非常关键,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又是闭花授粉,避免外花粉的干扰;豌豆花大,易于去雄和人工授粉,豌豆植物还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如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用具有相对性状的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等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6. 采用ABCD中的哪一套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一④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子一代的基因型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答案】B

【解析】①和④都是检验个体的基因型,可用测交;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可用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的方法,后代表现出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未表现的为隐性性状;③可通过连续自交提高纯合子在后代中的比例。故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名师点睛】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

?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出现不同性状

?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F2代性状分离比为

3∶1?

B项正确,A、C、D项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1)自交法:如果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子。自交法通常用于植物。(2)测交法:如果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出现,

又有隐性性状出现,

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子。测交法通常用于动物。

(3)花粉鉴定培养法:用花粉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以获得纯合的植株,然后根据植株性状进行确定。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根据颜色反应即可判断被检验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

7. 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宄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内容的是

A. 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B.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接近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

11的两种性状比

121

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

D. 由F2出现了31的表现型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答案】B 【解析】

孟德尔的假说、演绎内容没有涉及染色体的概念;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

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演绎推理”的内容是若该假说成立,则测交后代会出现接近11的两种性状比。由F2出现了31的表现型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假说内容。

8.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绳与黑身果绳杂交,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蝇的比例是

产生的F1再自交

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

121,属于

F3。问F3中灰身与黑身果

A. 3:1 B.

【答案】C

5:1 C. 8:1 D.

9:1

【解析】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1/4BB,1/2Bb,1/4bb, 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Bb×Bb这种交配组合才能产生黑身果蝇

F1为Bb, F1再自交产生

F2为:

F3,只有

,F2为1/3BB,2/3Bb, 自由交配,产生

bb,算得F3中bb比例为2/3×2/3×1/4=1/9,那么灰身

8∶1。答案是C。

果蝇比例为1-1/9=8/9,即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9. 某动物的精细胞中有染色体体数、染色单体数、核A. 32、16、64、64【答案】A

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

DNA分子数分别是B. 32、8、32、64

C. 16、8、32、32

D. 16、0、32、32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由于动物的精细胞中有染色体

16条,所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

含有16对32条染色体.因此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考点定位】精子的形成过程.

10. 图示为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32、16、64、64.

A. 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 控制白眼与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

D. 该染色体上的白眼与深红眼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B 【解析】

控制朱红眼、深红眼、白眼与朱红眼的基因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A项错误,C项错误。

不属于等位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项正确,D项错误;该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在后代中不能表达,【点睛】遗传学三大规律的适用条件:

(1)位于同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2)位于非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连锁互换定律。

11. 下列各项中,肯定含有

Y染色体的是...

A. 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C. 精子和男性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D

B. D.

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和男性小肠上皮细胞

【解析】试题分析:有的受精卵中含有的性染色体可能是或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可能是或A项、B项错误;精子中只含有胞中含有两条性染色体

1条性染色体或

Y,初级精母细胞肯定含有

Y,故

Y(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分离)

Y,C项错误;男性的体细胞和初级精母细

Y,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性染色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2. 下列关于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 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D. 初级精母细胞与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都决定性别,如色盲基因,故色体上的基因伴随着性染色体遗传给子代,故控制,故C错误;初级精母细胞中一定含有体,故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A错误;性染

Y染色体

B正确;性别决定主要受性染色体上的基因Y染色体,但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不含

Y染色

13. 某男子患色盲病,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可能存在A. 两条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B. —条染色体,一条

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C. 一条Y染色体,没有色肓基因D. 两条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答案】D 【解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染色体分离。某男子患色盲病,他的一个次级精母

Y染色体,可能存在两个色盲基因或

细胞处于后期时,含有两条染色体或两条没有色盲基因。

14. 如果用

15

N、P、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

3235

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 可在DNA中找到C. 可在DNA中找到

【答案】A 【解析】

15

15

N和P B.

32

35

32

可在外壳中找到

15

N和

15

35

S

15

N和P、S D.

可在外壳中找到N

N参与DNA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

入细菌,通过半保留复制,合成子代

DNA,并以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子

15

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可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找到的蛋白质外壳中不含

15. 以下所示四个双链

15

N和

32

P,子代噬菌体

N、35S。

DNA是

DNA分子的一条链,其中稳定性最差的双链

A. G-C-T-A-A-A-C-C—……—T-T-A-C-G 双链DNA中A占25% B. G-C-T-A-A-C-C—……—T-T-A-C-G-A 双链DNA中T占30% C. G-C-A-A-C-C—……—T-T-A-C-G-T-A 双链DNA中G占25%

...D. T-A-A-A-C-C—……—G-C—T-T-A-C-G 双链DNA中C占30%【答案】B 【解析】略

16. 如图为DNA测序仪显示的某真核生物碱基序列已经解读,其顺序是:

DNA片段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图片,

其中图甲的

GGTTATGCGT。图乙的碱基序列为

A. GGTTATGCGTB. CCAATACGCAC. GCTTGCGTAGD. GATGCGTTCG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图甲的碱基排列顺序已经解读,其顺序是:推知图甲对应的碱基纵列由左至右的顺序依次是图乙碱基序列可以推测为:考点:本题考查

GGTTATGCGT,故可

A、C、G、T,又由于两图方式相同,故

GATGCGTTCG,D项正确A、B、C项错误。

DNA分子碱基测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题干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

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7.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 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B. 同一细胞中两种

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 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 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答案】C 【解析】

真核细胞中DNA转录的产物包括tRNA、rRNA和mRNA,A项正确;

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BDNA,也可以通过转录合成

RNA,

三种RNA对应的基因不同,同一细胞中两种项正确;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

C项错误;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出的区域碱基互补,D项正确。

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

18.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之后的五六年,科学家揭示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心法则由此得到公认。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过程发生在所有的细胞中,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B. ②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产生的

DNA聚合酶的催化

RNA都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⑤过程

病毒入侵细胞时;转基因生物中能够体现①C. ③④只发生在RNA

D. ①—⑤过程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但是①与其他过程的配对方式不同

【答案】D

【解析】①过程是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不是所有细胞,因为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

DNA聚合酶的催化,A错误;转录可以产生

B错误;

三种RNA,有mRNA、tRNA和rRNA,只有mRNA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转基因生物一般是

DNA做遗传物质,能体现

①②⑤过程,C错误;①---⑤过程均发生碱基

互补配对,但是①与其他过程的配对方式不同,【考点定位】中心法则

D正确;答案是D。

【名师点睛】技巧点拨:三个方面巧判中心法则五过程(1)从模板分析:①如果模板是DNA,生理过程可能是模板是RNA,生理过程可能是

DNA复制或DNA转录;②如果

RNA复制或RNA逆转录和翻译。

DNA,生理过程可能是

DNA复

(2)从原料分析:①如果原料为脱氧核苷酸,产物一定是制或逆转录;②如果原料为核糖核苷酸,产物一定是

R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转录或

RNA复制;③如果原料为氨基酸,产物一定是蛋白质(或多肽)(3)从产物分析:①如果产物为DNA,生理过程可能是果产物为RNA,生理过程可能是生理过程是翻译。

19. 变异是生命物质的基本特征之一,细菌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是A. 基因突变【答案】A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变异

,生理过程是翻译。

DNA复制或RNA逆转录;②如

RNA复制或DNA转录;③如果产物是蛋白质(或多肽)

D. 环境条件的改变...

【解析】试题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指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故不能进行染色体变异,菌的繁殖方式是无性生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类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0. 基因重组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中易被混淆的生物专业术语,下列关于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基因重组包括基因的自由组合B. 基因的自由组合包括基因重组

C. 基因的自由组合的实质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 自然状况下,病毒和原核生物均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的自由组合【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基因重组的类型包括四分体时期同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发生的交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工程也属于基因重组的范畴。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因此二者的关系是基因重组包括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重组和自由组

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项错误;细

B项错误;环境条件的改变

D项错误;细菌有遗传物质,故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合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重组和基因自由组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1. 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

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对植物a→b段的生理活动没有影响B. 图中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C. 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D. a→b中,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答案】C 【解析】

温度影响酶活性,影响植物

a→b段的生理活动,A项错误;不同植物细

胞周期长短不同,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C项正确;a→b为分裂间期,由于DNA的复制使DNA数目增加一倍,染色体数目不变,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四图中期与分裂期的比例,不代表实际时间长度。

22. 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aBbCc、AabbCc的

a→b、b→a仅代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

A.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 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答案】D 【解析】

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后代表现型共有

2×2×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1/2)×(1/2)=1/8,A项错误;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4)=1/32,B项错误;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1/2)×(1/4)=1/16,C项错误;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

×(1/2)×(1/2)=1/16,D项正确。

23. 小麦籽粒色泽由

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A和a、B和b、C和c)所控制,只要有一个显

15

红粒:1白

性基因存在就表现红色,只有全隐性为白色。现有杂交实验:红粒×红粒→粒,则其双亲基因型不可能的是×AabbCc B. A. AabbCc

×aaBbCc D. C. AabbCc【答案】B 【解析】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杂交实验红粒×红粒→15红粒∶1白粒,推测双亲均含有两对杂合基因,

选项B不符合这一要求。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显性基因

A、B、C具有相同的遗传效应,进

15红粒:1白粒。

A和a,B和b)所控

而推出只要双亲均含有两对杂合基因,则后代会出现

24. 人类的皮肤中含有黑色素,皮肤的颜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制;显性基因

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且可以累加。若某一纯种

黑人与某纯种白人配婚,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分别为

A. 3 种 31C. 9 种 14641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因的数量决定,如基因,肤色次之;

B. 3 种 121

D. 9 种 9331

A、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即两者效果一样,所以肤色由显性基AABB有4个显性基因,肤色最深为黑色;

AABB、AaBB都有3个显性

AABB)与

aaBB没有显性基因,肤色最浅为白色.若某一纯深色肤色(

纯白色肤色的人(aaBB)婚配,后代F1肤色为中间色(AaBB);让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就是让一个基因型为定律,其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是

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3×3=9种.

4个、3个、2个、1个或0个,所AABB1/16;3个显性基因的是

AaBB1/8

AaBB的人结婚,根据自由组合

同时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其子女中显性基因的数量可以是以子女可产生五种表现型,其中

4个显性基因的是

和AABB1/8,共1/4;2个显性基因的是AABB1/16、aaBB1/16、AaBB1/4,共3/8;1个显

aaBB1/16,所以出现的五种表

性基因的是AaBB1/8和aaBB1/8,共1/4;0个显性基因的是现型的比例为

1:4:6:4:1.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知人类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A、a和B、B)所控制;

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越多,皮

肤越黑,显性基因的数量不同,皮肤的表现型不同.25. 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

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

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

其中A基因编D基因的表

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达产物能完全抑制

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

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

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褐:黑=52 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 aabbDD×aabbdd,或MbbDD×aabbdd【答案】D 【解析】

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

B.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黑色个体的基

3/4×1/4,可推出F1的基因组成为AaBbDd,进因组成为A_B_dd,占9/64=3/4×而推出D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拆分每对基因。根据黑色个体

A_B_dd所占比例

9/64=3/4×3/4×1/4,或者根据褐色个体A_bbdd所占比例3/64=3/4×1/4×1/4,或者根据F2为52+3+9=64份,推出F1产生雌雄配子各8种,均可以推出F1的基因组成为AaBbDd。

26. 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

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

g-基因决定雄

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 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C. 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 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

Gg和Gg-都是雄株,无法杂交,故

A错误。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可以

gg-自交后能产生

g-g-的雌株,

是gg或gg-,最多可以产生两种配子,故故C错误。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即子,故D正确。

B错误。两性植株

gg和gg-,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高于杂合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名师点睛】拓展:

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解决此

类题的基础仍然是基因分离定律,虽然表现型在一定程度上与性别有关,但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解题时,首先根据分离定律写出交配图解,然后根据题干所阐明的基因型所对应的表现型,进行分析得出答案。27. 某动物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核中讲应是A. 2a

B. 大于 2a

C. a

D. 大于 a

DNA含量若为4a,则该动物卵细胞中

DNA的含量准确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核中减数分裂后得到的卵细胞中的细胞核的中也有DNA,所以该动物整个卵细胞的考点:减数分裂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含量及变化规律的理解。28. 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细胞的有

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

判断图乙中与其自同一个精原考查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DNA含量若为4a,那么经

DNA就只有a。又因为卵细胞的细胞质中的线粒体DNA含量就大于a了,所以选D。

A. ①②【答案】C

B. ①④C. ①③D. ②④

【解析】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条件下,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相同,互为相反,其中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

4个精细胞两两

2个精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自不同次级

精母细胞的2个精细胞染色体组成互为相反;发生交叉互换时,除遵循上述规律外,互换产生的2个精细胞染色体组成也互为相反;所以上图中,图乙中的个次级精母细胞,图乙中的①与图甲细胞自于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考点定位】交叉互换与精子的形成过程

29.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染色体上:长翅基因(

B)对残翅

F1

③与图甲细胞自于同一故C正确,ABD错误。

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亲本雎蝇的基因型是C. 雌、雄亲本产生含

r

Bb

Rr

B. 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

3/16

b的极体

r

配子的比例相同

D. 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

【答案】B

30. 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母亲为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4个孩子,其中一

个正常,2个为携带者,一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

A. 三女一男或全是男孩 B. 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C. 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

D.

三男一女或两男两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已知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由隐性基因b控制的,又

因为母亲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父亲色盲,则母亲的基因型为Bb

,父亲的基因型是

b

Y,他

们生的子女的情况有:Bb

、bb、BY、bY,表现型分别是女孩携带、女孩色盲、男孩正常、男

孩色盲。所以

2个为携带者为女孩,正常的是男孩,而色盲的可能是女孩或男孩,即可能

是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故选C。

考点:人类遗传病

【名师点睛】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先根据母亲为携带者,父亲色盲,判断出父母的基因型,再写出子女可能的基因型,做出正确的判断。31. IA

、IB

和i三个等位基因控制

ABO血型且位于常染色体上,色盲基因b位于染色体上。

请分析下边的家谱图,图中有的家长和孩子是色盲,同时也标出了血型情况。在小孩刚刚出生后,这对夫妇因某种原因对换了一个孩子,请指出对换的孩子是

A. 1和3B. 2 和 6C. 2 和 5D. 2 和 4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

人类遗传病。

,夫妇ⅠB型血基因型IBIB或IBi,AB型血

首先根据血型或色盲情况找出不可能生育的子代

基因型IA fIB,子代可能有AB型、B型或A型;再根据父亲正常子代不可能有色盲女儿,所以Ⅰ号家庭错在2号。答案选B、C或D,因为Ⅱ号家庭6号是色盲女性、4号是正常男性,Ⅰ号家庭不可能有,所以答案选

C。

32. 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

35

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DNA

B. 本实验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C. 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 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答案】B

35

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NA而不是蛋白质

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33. 如图为某DNA分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图中的④并不能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B. ⑤是A,中文名称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C. ⑨是氢键,A=T碱基对越多,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D. DNA分子的多样性与①②的交替连接有关【答案】A 【解析】

DNA的两条单链反向平行,图中的④涉及两个脱氧核苷酸,不能表示胞

嘧啶脱氧核苷酸,A项正确;⑤是A,中文名称是腺嘌呤,B项错误;⑨是氢键,A与T之间含有两个氢键,G与C之间含有三个氢键,G—C碱基对越多,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C项错误;DNA分子的多样性与碱基对排列顺序有关,与①②的交替连接无关,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易判断A为正确,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DNA的两条单链反向平行,没有注意到脱氧核苷酸中磷酸基团的连接位置。

34. 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

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B. 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C. 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 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答案】B

【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B、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的不同,B错误;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过程,A正确;

三个复制点复制的DNA片段的长度不同,因此复制的起始时间

C、DNA分子的复制首先要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进行解旋,D、真核细胞的速率,D正确。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名师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真核细胞息是解题的关键,对

C正确;

DNA分子具有多个复制起点,这种复制方式加速了复制过程,提高了复制

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和意义,准确分析题图获取信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首

DNA聚合DNA分子,DNA

DNA分子复制过程的掌握是解题的基础,

先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成两条单链,解开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子链,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这种复制方式加速了复制过程

35. 下图为RNA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子链与模板链双螺旋成新的

分析题图可知,真核细胞的

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多个复制点,

A. 图中存在一段DNA-RNA杂合双链区

B. 图中①正处于解旋状态,②处螺旋重新形成C. 图中④是编码链,能够编码合成多肽链D. 图中⑤处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答案】A

【解析】A、图示为转录过程,图中存在一段B、图中①处螺旋重新形成,

DNA-RNA杂合双链区,A正确;

B错误;

②正处于解旋状态,

C、图中④是模板链,C错误;

D、图中⑤处以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点睛:本题结合

D错误

RNA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要求考生识记

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6. 牵牛花的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决定的,如下图为花青素的合成与颜色变化途径示意图,从图中不可以得出

A. 花的颜色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B.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C. 生物性状由基因决定,也受环境影响D. 若基因①不表达,则基因②和基因③不表达【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花的颜色由基因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

①②③多对基因共同控制,

A正确;基因可以通过控

B正确;生物性状由基因决定,也受酸性、碱性等环境

影响,C正确;基因①不表达,是否影响基因②和基因③的表达,从图中不能得出,D错误。【考点定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名师点睛】学生对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理解不清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一对一的关系(1)一般而言,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

(2)生物体的一种性状有时受多个基因的影响,如玉米叶绿素的形成至少与基因有关。

(3)有些基因可影响多种性状,

50多个不同

,基因1可影响B和C性状。

(4)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可能不同,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可能相同。

37.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突变基因1 突变基因2 突变基因3

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精氨酸

苯丙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

亮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

苏氨酸苏氨酸苏氨酸酪氨酸

脯氨酸脯氨酸脯氨酸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A. 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B. 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C. 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D. 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答案】A

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解析】(1)突变基因1决定的氨基酸序列与正常基因决定的氨基酸序列相同,说明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没有导致相应氨基酸发生改变;(2)突变基因2决定的氨基酸序列与正常基因决定的氨基酸序列只有一个氨基酸不同,说明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因此只改变其中一个氨基酸;

(3)突变基因3决定的氨基酸序列与正常基因决定的氨基酸序列相比,从第始,之后的序列均发生改变,说明基因突变【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

【名师点睛】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其中某个碱基对的改变可能只会改变其中一个氨基酸或不会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密码子的简并性)对的增添或缺失会导致突变位点之后的所有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38. 某小组在对石刁柏(

...

;某个碱基

3可能为一个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3个氨基酸开

Y型性别决定)野外调查时,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株。己知该突变性

状是由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为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并计算突变率,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性别

野生性状

突变性状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雄株M1M2Q

雌株N1N2P

A. 若突变基因位于

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Q和P值分别为0、1 Q和P值分别为1/2、1/2

Aa

B. 若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C. 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D. 若突变基因位于和【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Y的同区段且为显性,则该雄株的基因型为

Y、Y或Y

aAAA

Y染色体上,则雄性植株全部表现为突变性状,

Q

和P值分别为1、0,A正确;如果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

A

Y,野生纯合雌株的基因型为

aa

,则子代中雌性全部表现为突变性状,雄性全部表现

为野生性状,Q和P值分别为0、1,B正确;如果突交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突变雄株的基因组成为

Aa,野生纯合雌株的基因组成为

aa,子代中无论雄性植株,还是

Y,Q

雌性个体,显隐性性状的比例都为

1:1,即Q和P值都为,C正确;若突变基因位于和

A

aaA

Y或Y,野生纯合雌株的基因型为

aa

的同区段,且为显性,则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和P值分别为0、1或1、0,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9. 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

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

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a、b、c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B. Ⅰ、Ⅱ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C. 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间期时间相对较长D. 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答案】B

【解析】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是指基因突变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基因片段,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周期中,间期基因突变频率较高,是由于间期进行

A错误;Ⅰ、Ⅱ为非

B正确;一个细胞

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DNA的复制,C错误;减数分裂的四分

b、c为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

体时期,同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位基因,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名师点睛】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4、在自然界中,不仅存在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而且存在多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环境

对性状的影响等.

40.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 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 非同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 同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 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答案】C

【解析】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通过基因工程创造的,误;非同染色体间的局部交换导致染色体变异,次分裂的前期进行基因重组,传给下一代,D项错误。

A项错

B项错误;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可在减数第一

且不容易

C项正确;根尖属于体细胞,一般不发生基因重组,

二、填空题

41. 某动物细胞中

DNA含量为2个单位(m)。下图分别为雌性动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

DNA含

量变化的曲线图和细胞示意图。请回答:

(1)细胞A是_____________,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示)。

_____________(以横轴上数字段表

(2)细胞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3)细胞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能形成________个成熟的生殖细胞。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C细胞最终

(4)曲线段2—3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结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含量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结果。减数第二次分裂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7

(1). 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5). 初级卵母细胞

(6). 3-4

(7). 1

(2). 4-5

(3). 卵细胞或第二极体DNA含量变化是由于

DNA

(4).

(8). DNA复制(9). 随着同染色体分

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解析】

(10). 随着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考查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姐妹染

数量变化、染色体地行为变化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应根据同染色体、

色单体的有无和同染色体是否联合会、分离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及其所处时期。(1)该动物为雌性动物,细胞

A中含有染色单体,但没有同染色体,处于减数

4-5。

第二次分裂,是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

(2)细胞B中无同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是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卵细胞或第二极体,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

5-7。

(3)细胞C中含有同染色体,且同染色体联会,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3-4。一个卵原细胞最终能形成

1个成熟的生殖细胞。

(4)曲线段2—3时期DNA含量变化是由于DNA复制的结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后DNA含量变化是由于同染色体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DNA含量变化是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42. 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宄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特点,便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中F1的表现型可知,果蝇眼形中

是显性性状。____________

(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等位基因位于

_________染色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等位基因可能位于____________,也可能位于

。...____________

3)中的问题作进一

(4)请从野生型、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实验方案,对上述(步判断。实验步骤:①F2中棒眼雄果蝇与

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体出现。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只有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②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答案】眼雌果蝇段

(1). 圆眼

(2). 常

(3). 染色体的区段(7). 野生型雄果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染色体的区段(8). 棒眼

(5). 棒

(6). 棒眼雌果蝇(9). 染色体的II区

(10). 和Y染色体的Ⅰ区段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考查对伴性遗传规律的理解与应用,解

答此类题目,应明确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是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的常用方法。

(1)图甲中F1表现为圆眼,由此可判断果蝇眼形中圆眼是显性性状。

(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中均有圆眼、棒眼,说明控制圆眼、棒眼的等位基因与性别无关,位于常染色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雄果蝇中有棒眼,说明控制圆眼、棒眼的等位基因与性别有关,可能位于染色体的区段。

(4)探究控制圆眼、棒眼的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的

II区段,还是位于和Y染色

II区段,也可能位于和

Y染色体的Ⅰ

体的Ⅰ区段,可以选择雌性隐性纯合子和雄性显性纯合子杂交。①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棒眼雌果蝇纯合子;②棒眼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棒眼个体出现。预期结果:①若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染色体的出现棒眼个体;

②若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和出现。

43. 下图为用含

32

II区段,则只有雄果蝇中

Y染色体的Ⅰ区段,则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

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用含有

32

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标记上

32

P,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操作②是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

。若用S标记____________

35

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让开。

(6)该实验不用体含

35

和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

H或0的同位素标记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让噬菌___________________

S,操作方式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 搅拌

(1). 噬菌体是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离开宿主细胞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3). 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7). DNA

35

(4). 底部(5). 上清液中

H和O,两者会

35

(6). DNA是遗传物质被同时标记

(8). 蛋白质(9). DNA和蛋白质都含有

(10). 用含有S的培养基培养标记大肠杆菌,再用T2噬菌体去感染被

35

S标

记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在培养液中提取出所需要的【解析】

T2噬菌体,其蛋白质外壳被S标记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实验,考查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理

解。解答此类题目,应明确噬菌体的生活特点和化学组成。(1)噬菌体专性寄生,必须生活在活细胞中,因此不能用含有接培养噬菌体使噬菌体标记上

32

32

P的培养基直

P。

(2)图中操作②是搅拌,其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3)32P参与噬菌体DNA的组成,侵染过程中噬菌体的经过离心后,随大肠杆菌出现在离心管的底部。

35

DNA进入大肠杆菌,

S参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组

成,蛋白质不进入大肠杆菌,经过离心后,放射性物质较高的部位在离心管的上清液中。...

(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

DNA和

(5)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思路均是是让

蛋白质分离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6)DNA和蛋白质都含有H和O,两者会被同时标记,因此该实验不用H或0的同位素标记,为了让噬菌体含菌,再用T2噬菌体去感染被

35

35

S,应先用含有

35

S的培养基培养标记大肠杆

S标记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在培养液中提取出所

35

需要的T2噬菌体,其蛋白质外壳被【点睛】该实验仅用含

32

S标记。

DNA是遗传物

35

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只能证明

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证明蛋白质是遗传物质,还需要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44. 如图甲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S标记

(1)Ⅰ、Ⅱ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过程①需要的物质是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3)从甲图中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4)根据甲图中的表格判断:[Ⅲ] 。____________

(5)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不会”)受到影响。

(6)乙图为甲图中①过程,图中的中a是一种酶分子,它能促进【答案】线粒体为核糖

(1). 核膜(5). tR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名称),其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

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

(填序号),线粒体功能____________(填“会”或____________

b和d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

。图____________

c的合成,其名称为(2). 线粒体DNA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细胞核、

(3). ATP、核糖核苷酸和酶

(8). 会

(6). 苏氨酸(7). ①(9). 前者为脱氧核糖,后者

(10). RNA聚合酶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考查对转录、翻译过程的理解和识记。

解答此类题目可根据模板、原料或产物判断基因表达的转录、翻译过程。(1)Ⅰ、Ⅱ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分别为核膜、线粒体

DNA。

ATP、原料核糖核

(2)过程①为转录,完成该过程需要细胞质提供直接能物质苷酸和RNA聚合酶。

(3)从甲图可知,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4)[Ⅲ]为tRNA,其上的反密码子为UGA,则对应氨基酸的密码子为根据甲图中的表格判断,其携带的氨基酸是苏氨酸。

(5)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了细胞核

DNA的转录过程,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细胞核

ACU,

D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α-鹅膏蕈碱抑制细胞核DNA的转录,线粒体功能会受到影响。

(6)乙图中b和d虽然均含有胞嘧啶C,但二者所含的五碳糖不同,前者为脱氧核糖,后者为核糖。图中【点睛】

第(3)小题作答时容易填作“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错因在于思维定式。应根据题意:图中没有出现叶绿体,真菌细胞中也不含有叶绿体。

a是RNA聚合酶,能催化c的合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