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银屑病108例
2023-08-25
来源:易榕旅网
钼诲呻虚20D8年第2J眷第8期G埘"l‘JbⅢ7mf矿孙GM20D8yo厶2J^ro.8辨证论治银屑病108例张斌定西市安定区妇幼保健站,甘肃定西743000摘要目的:观察辨证论治银屑病的疗效。方法: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养血润肤之生地乌梅蝉衣汤加减,内服和外洗治疗银屑病108例。结果:经1—4个疗程的治疗,治愈74例,明显好转29例,未愈5例,治愈率68.52%,有效率95.37%。结论: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养血润肤之法治疗银屑病疗效肯定。关键词银屑病:辨证论治;治疗,临床研究性中图分类号:R75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852(2008)08一0018一02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过度增生性疾病,西医俗称“牛皮癣”,中医称为“白疤…‘干癣”“松皮癣”“顽癣…自壳疮”等。以红斑、鳞屑为主,抓之脱屑,有点状出血,如匕首所刺之状,故称“白疙”。因形如癣,脱屑如松皮,又名松皮癣。隋《诸病源候论》曰:“干癣,但有医部,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清《:夕h科证治全书》日;“白疙,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自,搔之屑起,渐至肢体枯燥折裂,血出痛楚。”笔者于1995—2003年间,辨证治疗108例银屑病患者,取效甚好,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0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46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12岁,其中12~19岁者26例,20~394.2眼底出血吸收情况比较见表2。表22组眼底出血吸收情况行,牛膝通利血脉,引药下行,二药合用,一升一降,调畅气机,有助于活血化瘀;当归、生地黄养血扶正,黄芪益气,使化瘀而不伤正;石决明清肝明日,水蛭破血逐瘀,牡蛎软坚散结以化瘀久之血。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制剂中川芎、红花、桃仁具有促吕注: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钎t7.69,P<0.05)。4.3并发症治疗组中黄斑囊样水肿12例(20%),眼底新生血管4例(6.67%),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例(3.27%);对照组黄斑囊样水肿6例(19.35%),眼底新生血管2例(6.45%),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例(3.2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进红细胞、血小板解聚,增强纤溶活性,降低纤维蛋白的稳定性等抗栓作用【3];当归、川芎、牛膝等均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细胞缺血缺氧所致代谢障碍,且当归可促进损伤的视网膜血液循环,且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产型t】;牡蛎、水蛭等具有软坚散结之功效,以加快视网膜出血渗出的吸收。现代实验研究…认为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中药具有改善微循环、缓解有害物质造成的代谢紊乱,提高内环境调节能力,增强气机平衡,减少神经细胞的消耗和疲劳的作用,以达到减轻视网膜水肿,促进出血吸收,恢复视功能的目的。总之,研究结果表明,逐瘀明目胶囊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能促进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出血吸收,缩短病程,改善视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2】(产9.92,仁O.75)。5讨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最常见的致盲性眼底血管病,其发病率在眼底病中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居第二位,其病程较长,并发症多,常因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积血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使视功能严重受损。其病因复杂,常由多种因素造成,是血管改变、血液成份改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病治疗比较棘手,多为针对病因和防治血栓形成,以及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由于阻塞部位和性质不同,可以是突发严重视力障碍,也可以是部分视野损害,轻度视力减退。在中医眼科中前者属于“暴盲”范畴,后者属于“视瞻昏渺”范畴。临床症候上以气血瘀阻型最为常见,早期用活血化瘀药可以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有利于视网膜缺血状况改善,随着病期变化,加入软坚化结,渗湿利水,益气养阴中药,有利于视网膜水肿消退渗出物吸收,提高视功能。逐瘀明目胶囊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以化瘀为主,配伍柴胡、枳壳以行气,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化;桔梗载药上张惠蓉.掌握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规律提高治疗水平【J】.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1):卜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l3.【3】周金荣,王筱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80一183.【4】‘方文贤,宋崇顺,周立孝.医用中药药理学【M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26.【5】孙孝洪.中医治疗学原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31—367.(收稿日期2008—05一“)万方数据 柑荫仲‘羞20D8年第2J卷第8期‰M如删矿贼2D08yo£2jⅣD.8岁48例,在40~70岁34例;病程最长者23年,最短者3天:家庭3代人中患有此病者8例,家庭2代人或同辈中患此病者14例;冬季发病或加重者48例,夏季发病或加重者36例,四季均发病者24例。2诊断及辨证分型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及分型标准将本病分为3型。2.1风热血燥皮损鲜红,皮疹不断出现,红斑增多,刮去鳞屑可见发光薄膜,点状出血,有同形反应,伴心烦口渴,大便干,尿黄,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或数。治拟清热解毒,养血活血润燥。2.2血虚风燥皮损色淡,部分消退,鳞屑较多,伴口干,便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治拟养血清热,活血润肤。2.3瘀滞肌肤皮损肥厚浸润,颜色睛红,长久不退,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涩或瑗。治拟活血祛瘀,养血润肤。3治疗3型均以自拟生地乌梅蝉衣汤加减辨证论治。乌梅蝉衣汤药物组成:生地黄15~30g,大青叶15~30g,板蓝根15—309,三棱lO一159,鸡血藤30g,莪术10g,红花10~159,丹参10—15g,乌梅15。30g,蝉蜕10一30g,土茯苓30g,山豆根15g,黄芪20g。风热血燥型应加重凉血药和润燥药剂量,并加石膏60g、生槐花30g、金银花30g、制何首乌。30后来诊,躯干及四肢皮肤完全恢复正常,在头部仅有2—3处扁豆大的炎性红色丘疹,丘疹上头发微束,无脱屑,精神佳,饮食及大小便均正常,维持原方不变再服6剂而愈。6讨论目前研究认为[2】:①银屑病的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的免疫性疾病,多种免疫相关细胞、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形成免疫一炎症致病网络。②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的免疫异常性疾病,其中活化T细胞起主要作用。银屑病的遗传基因学说,发现某些HLA抗原及HLA单倍与银屑病关系密切,并与银屑病的发病年龄有关,通过“定点克隆’,技术及全基因组扫描,已确定在染色体1q、4q、16q、17q、6q21及2、8、20上存在与银屑病易感基因相关的突变位蔗引。③银屑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血管生成是银屑病病理改变的特征之一,以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炎症细胞浸润、新生血管生成为其组织病理j要素,银屑病中最先发生的病理改变是血管的分布和形成的改变,银屑病的复发则与皮损内真皮乳头内皮细胞的过度表达有关【4]。祖国医学对此病分型颇多,治法繁杂。但其病因不外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体质虚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致营血不和,气血不畅阻于机表而成或热毒炽盛,伤及血络,瘀而不畅;或营血亏损,生风生燥,肌肤失养;久之热甚皮枯,干裂增厚而脱屑[5]。·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银屑病是一种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疾病,热毒和血瘀贯穿于此病整个发病过程。外邪以燥或寒为主,内邪以热毒和血瘀为主,内外合邪。燥为秋之时令邪气,易化火化热化燥,耗血生热生燥生风,邪助风热之势,迫血妄行,溢于脉外,使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而发病或加重病情。寒为冬令时邪,侵犯人体,寒凝气滞,瘀阻不通,肌肤失养而发病。银屑病进行期,患者多表现血燥化热,热毒炽盛,迫血妄行,血溢脉外而成瘀,当以热毒为主,兼有气滞血瘀;稳定期,患者病情大多顽固难愈,主要是毒邪久蕴,邪气深痼,余热未清,积久难化而致营血亏损,无力运行,气滞血凝,经络阻塞而成瘀,当以血瘀为主,兼有余热;消退期,多留有色素沉着,此为气滞血瘀的表现[引。不论怎样分型辨证,热和瘀始终存在,只是主次轻重不同而已。所以,笔者在临床上治疗银屑病的原则始终坚持清热凉血祛瘀为主,兼以益气行虹养血。方中生地黄、鸡血藤、凉血养血;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乌梅酸收,益精开胃;三棱、莪术、红花、丹参活血祛瘀:蝉蜕祛风清热;土茯苓除湿清热;黄芪益气养血。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养血润肤之功效。参考文献[1】g;血虚风燥加熟地黄15g、当归15g;m瘀肌肤或肝肾不足,病程日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者;加仙茅15g、巴戟天15g,并将乌蛇及蝉蜕,研末冲服,3g/次,3次/d;偏湿者加生薏苡仁15—30g、黄柏10g;风重痒甚者加乌梢蛇10g,白鲜皮15g,白蒺藜15g。上药每日1剂,头2煎口服,第3煎取汁3000InL,外敷外洗患处。治疗10天为1个疗程。4疗效观察4.1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门评定。治愈:皮损完全消退,或消退≥95%(5年已不复发)。好转:皮损消退≥8096,<95%(1年内复发)。未愈:皮损消退不足<5%。4.2结果108例患者,经1—4个疗程的治疗,治愈74例,明显好转29例,未愈5例。治愈率68.5296,有效率95.37%。疗程最短者16天,最长者4个月。治疗期间禁服其他药物,发病期间禁烟酒忌海鲜、鱼虾、辛辣发物,慎吃牛羊肉。5典型病例谢某,男,68岁,患银屑病18年余,1997年9月26日初诊。症见全身泛发性地图状增厚皮损,上盖大量银白色皮屑,基底红,毛发呈束状,全身自觉紧束、干裂和疼痛不适,痒甚,患者精神差,消瘦疲乏,失眠,纳呆,口干,舌质紫暗,苔薄,脉细而数。中医诊断:白疙。西医诊断:银屑病。辨证:风热血燥,兼血虚血瘀。治疗:基础方加全当归15g、乌梢蛇15g、牛膝10g、金银花30g。5荆,每剂第1、2煎口服,第3煎取汁3000ⅡlL趁热先熏后洗。1997年10月2日复诊,全身皮损变薄,无脱屑,鲜红而光滑,瘙痒减轻,精神良好,食欲增加,舌质红,脉细数。守方继服15剂。三诊:1997年10月18日来诊,症见95%以上皮损消退,留有淡白色斑底,皮肤光滑而无脱屑,精神佳,饮食正常,有轻微的腹胀和腹泻,以上方加炒白术12g、砂仁10g继服10剂lg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8.【2】李新.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现代概念【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24):137一139.【3】王红.银屑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9,25(4—5):226—229.【4】陈积愫.银屑病与血管生成因子研究综述【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26(1):99.【5】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49o.【6】钟金宝,殷新.榍国维教授治疗银屑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4,36(9):11.(收稿日期2008—05—15)万方数据 辨证论治银屑病108例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张斌
定西市安定区妇幼保健站,甘肃,定西,743000甘肃中医
GAN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8,21(8)
1.钟金宝;殷新 禤国维教授治疗银屑病经验介绍[期刊论文]-新中医 2004(09)2.顾伯华 实用中医外科学 1987
3.陈积愫 银屑病与血管生成因子研究综述 2000(01)4.王红 银屑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1999(4-5)5.李新 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现代概念 1998(24)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994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szy20080801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