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6-2020)为提高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培养具有国际

2022-01-05 来源:易榕旅网
湖北经济学院“十三五”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规划

(2016-2020)

为提高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等文件精神,按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和校党委《关于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的总体部署,结合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情况回顾 (一)“十二五”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主要成绩 1.初步建立工作机制,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以2010年学校第一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会议为契机,“学校为主导、院系为主体、教师为主干”的工作机制已经初步建立。各院系均指定了分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院系领导和外事秘书。2014年学校对院系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中增加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指标,进一步提高了院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建设的紧迫感和主动性。近5年,学校进一步制定完善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管理制度,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鼓励教师海外进修,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为鼓励教师出国(境)进修,学校出台了《教师出国(境)

进修管理办法》等切实可行的制度,大幅提高出国(境)进修教师的待遇,同时加大考核力度。2014年,学校将教师职称评聘和出国(境)进修挂钩。这些举措从压力和动力双向推动教师“走出去”,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十二五”期间,我校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留学项目和地方合作留学项目12项,省教育厅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项目27项;教师海外研修访学106人次,举办国际及两岸学术会议5次,教师出国(境)参加学术会议58人次。

3.拓展学生交流项目,学习经历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间,学校举办了近10项学生交流项目。我校学生赴海外学习、实习和社会实践达497人次,接待合作机构师生98人次。通过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学生联谊等形式,大力开展学生交流活动,增强了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提高了专业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

4.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成果丰硕

“十二五”期间,我校与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合作举办金融管理与实务和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专科教育项目。合作期间,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和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均严格按照教育教学计划,提供合作项目的原版课程教材和教学大纲,派遣该校教授来我校讲授专业课程,帮助我校教师学习、了解海外高校的教育理

念、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实现了有效引入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有效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办学,奠定了学校国际化发展的基础。

5.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孔子学院工作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校与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新建一所孔子学院,通过其下设的2所孔子课堂,与蒙哥马利当地12所中小学和2所大学建立了伙伴关系,招收各层次学生超过2000人。与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二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在运营的5年里,累计招收近1000名学生,提升了我校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6.海外引智多点开花,师生受益匪浅

“十二五”期间,通过湖北省“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海外专家来校讲学”等项目平台,成功邀请了近百名海外学者来我校讲学和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基本覆盖了学校现有的各个学科领域。他们为本科学生授课,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共同举办学术活动,为青年教师和学生赴国(境)外学习牵线搭桥。语言类外籍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学校聘请语言类外籍教师的规模由年均5人次增长到年均10人次,全部具有在国内知名大学或教育机构任教的经历,教学经验丰富。

(二)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有待增强。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并未明确提出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整体目标和规划,

虽然初步建立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机制,但是与日常教学和科研相比,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没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对与自身职业发展相关的海外访学研修项目关注度较高,而主动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意识比较淡薄。

2.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有待拓展。“十二五”期间,我校积极寻找新的国际合作伙伴,虽然与一些海外学校建立了初步联系,但实质性合作项目增长缓慢,紧密合作伙伴仍然局限于美国、澳大利亚两国。由于语言障碍、法国签证政策等多种原因,我校与法国诸多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基本中断,与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二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于2013年终止。

3.教师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我校尚未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外籍专家薪酬与人事制度,制约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引进和聘请。从目前师资队伍结构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全职外籍专家严重缺乏。学校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教师队伍进展较为缓慢。赴国外进修学习、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和开展科研国际合作的教师数量偏少。

4.学生国际交流有待加强。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学校教师对指导学生参加国际交流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学生对参加国际项目积极性不高,学生出国游学留学人数偏少。

5.教学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教学国际化体系松散、水平不高,不能有效承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

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的任务。

6.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有待加强。我校美国孔子学院的工作重点仍然是汉语语言教学。虽然我校曾多次派出团队进行武术、民乐、厨艺等中华传统文体表演和展示,但未能发挥我校学科专业优势,比如特色饮食文化就没有显现出应有的效果。

二、“十三五”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1.国家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这为我校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推进我校教育改革,提拱了政策支持。

2.学校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增多。随着教育全球化,发达国家的人才和教育资源开始大量涌入我国高等院校,为我校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带来了极大便利,也为我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更多机会。

3.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之一。国家高度重视孔子学院发展,为我校办好孔子学院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面临的挑战

1.国内高校间竞争激烈。在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国内一流大学拥有办学水平、生源质量、学科建设、师资储备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更容易实现强强联合。比较而言,我校寻求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存在一定困难。

2.对国外合作伙伴的鉴别难度增大。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不断深入,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国外高校和教育机构进入我国市场,扰乱了我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正常秩序,增加了对国际合作高校的鉴别难度。

3.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基础薄弱。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历史较短,合作伙伴较少,工作基础较差,难以满足学校开放发展的需要。

三、“十三五”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我校“十三五”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总体目标是:全面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开放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办学的国际化水平,提高师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

(二)具体目标

1.拓展国际交流渠道与合作项目。新增10所地域分布合理,办学层次多样的海外合作院校,为学生海外留学和游学提供多种途径和方式。针对院系特色与海外高校合作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等项目达到20个。积极探索多种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引进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理

念和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提升教师国际交流能力。完善聘任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管理制度,聘请海外高水平学者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吸引20名世界知名学者来校讲学。鼓励教师积极争取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海外高水平大学研修访学,落实240名教师海外研修访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3.推进国际合作科研平台和项目建设。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稳定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搭建1-2个高层次国际合作科研平台。鼓励教师主持、参与海外合作项目。每年重点资助举办1-2个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

4.加强特色孔子学院建设。每年开展项目数量与招生人数较上年增加1/3,发挥其在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平台作用。

5.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力争每年招收来华留学生人数稳步增长,到2020年来华留学生在校规模达到50人以上。

四、“十三五”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任务 (一)开拓国际交流渠道,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1.采取多元模式,扩大本科生交流规模。积极与海外高校开展学分互认、师生互换和文凭互授。积极实施“3.5+0.5+1”、“3+1+1”双学历、海外交换生、名校交流生、海外实习研修等项目。利用孔子学院、冬夏令营方式组织学生出境交流。选派本科生出国参加学术会议。

2.拓展交流渠道,提高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寻

求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探索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路径。鼓励学院举办国际学术活动,提高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

(二)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国际化人才培养基础 3.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国际金融试验班和ACCA班为基础,鼓励有条件的学院积极探索新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4.推行国际化教学模式。构建国际化跨学科专业技能交叉的课程体系。借鉴使用国外高校先进的经管类课程教材,扩大全英语教材、全英语授课的范围。开设能利用网上互动、网络研讨平台的国际化课程。每年组织一定规模的学生参加国际大赛和海外实习。

(三)争取资源,提高学术研究国际化水平

5.打造科研国际合作平台与项目。依托优势学科,搭建国际合作科研平台。鼓励教师与海外学者联合申报课题,争取国际科研合作。

6.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学校对出国(境)参加国际会议的教师,按会议的影响力以及参与者在会议中的参与程度提供不同额度的资助。对各学院主办、承办或参与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会议进行重点支持。

7.鼓励教师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对于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按照杂志水平和论文分区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

(四)多措并举,提高教师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8.争取外部政策及资金支持。积极向国家留学基金委、省外专局、省教育厅等争取政策及经费支持;推动我校教师、团队与国外知名大学的教师、团队之间开展教学交流和科研合作。

9.优化内部政策。修订完善教师出国工作量和职称评定等有关的制度,鼓励青年教师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和湖北省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项目。支持青年教师海外攻读博士学位,支持教师在国际组织或学术刊物任职兼职。

10.充分发挥引智作用。利用国家相关项目的资助,设立高层次外籍教师岗位,吸引国际顶尖学者来我校讲学或任教。利用各类专项经费,重点支持聘请外国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开设全英文专业课程、培训青年教师、指导硕士或博士论文等。

(五)加大孔子学院建设力度,促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11.继续做好汉语教学工作。做好孔子学院、孔子学院下属孔子课堂和教学点的汉语学分课的开设工作,为社区居民开设商务汉语、幼儿汉语、中华文化概况等课程,提高汉语教学水平。

12.积极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大力开展汉语语言、中国武术、中国音乐、中国绘画、中国烹饪等“三巡”活动,提升我校的国际知名度,提高办学社会效益。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环境国际氛围 13.设计和优化英文网页。各学院按照国际规范设计和优化英文网页,展示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环境、科研平台、重要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特色等主题内容,及时发布办学信息。

14.定期举办国际文化活动。设立“主题大学日”,邀请国外合作院校来我校介绍办学情况及其办学优势和特色。定期举办“国际文化节”,展示中外师生风采,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五、“十三五”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归口管理。学校成立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讨、决策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研判、分析外事纪律执行情况。全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归口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管理。

(二)预算管理,落实经费。学校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国际交流、英文课程及专业建设、教师海外进修、外国专家聘请、高质量国际会议等工作,按年度列入学校预算,确保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推进与实施。

(三)加强考核,落实责任。定期对各学院、研究所、中心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情况进行指导、督办。各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列为学校二级单位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对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中有突出贡献者给予必要的奖励。

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发展指标

项目(指标) 教师海外研修访学(人次) 海外合作院校 国(境)外学生交流项目 国(境)外科研平台 国际性会议(人次) 国境外学习学生(人次) 招收海外留学生(人数)

2015年 106 16 8 0 58 597 —— 2020年 240 10 20 1-2 150 1200 50 备注 新增 新增 累计 新增 累计 累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