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 蔡丽洪
第二轮复习是高三学生三年历史学习的总结性阶段,复习时间短、范围广、内容多、任务重、要求高。怎样克服复习中的盲目性,跳出“题海”,掌握复习的主动权,提高总复习的效率呢?做到事半功倍呢?我在教学中的体会是复习时要做到系统、创新、沟通、互动,要强化解题指导,注重收集信息,关注高考热点,加强地方史探索研究。下面本人谈几点体会:
一、要系统全面。历史高考考点细实、知识广泛、能力要求高,可以说要求小专题知识全面、内蕴深广;加之,随着《考试说明》的不断更新,考试内容和范围几乎每年都有一些微调。这就要求教师切实钻研、学习《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精髓,从宏观到局部,安排好高三复习的整个过程,落实好每个考点。因此,针对高考历史的特殊性,复习应该全面、系统,在纵向考点内容上要讲到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各专题。横向考点又要阶段逐步一一展开;如: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世界古代史的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和古罗马法律。复习应点面结合,既考虑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又要照顾到各个知识点的落实和延伸,使考生能从容自信地应对每一考试。高三第二轮复习阶段,教师的教学要有总体构想,具体操作要有专题、阶段计划、最后一周复习计划,同时要有思路、有步骤地进行。对学生,也应提出相应的要求,即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计划,稳扎稳打,打好每一知识内容的落实战。
二、要创新灵活。由于高三第二轮复习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讲课练习的重复性,因而也就带来了相应的单调乏味性,甚至在每个阶段,都存在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的现象。为此,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出发,高三复习必须贯彻“创新灵活性”这一原则。例如,在复习世界经济全球化基础知识时,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原因、过程、影响等;另一方面可以提问学生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有什么新特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全球化又有什么新特点?并穿插讲罗斯福、杜鲁门、斯大林的故事。学生肯定兴趣大增,情绪高涨,效果也比继续按部就班地基础复习好得多,这样又能使学生拓展知识面。又如讲中共三代领导人探索中国革命、建设道路专题时,都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除讲背景、过程、核心内容、结果影响外,可联系60年代邓小平说的话:“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意思是要根据各地不同的生产关系(也就是实事求是),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总之,灵活掌握高考各知识点的穿插、配合,使学生经历一个既完整、系统,又灵活高效的复习学习过程。一方面,能使各知识点互为联系、综合渗透;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潜能,从而相对避免因复习同一内容而可能产生的枯燥性。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教师,在把握“灵活性”原则的时候,需有高度的全局观念,而不能打乱整个复习计划、进程。要突出重点,并安排好练习内容。既保证复习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每一阶
段的主要知识点;又能保证使各个考点都能在练习过程中时时有所落实。在这里,“系统、灵活”集中表现为“全面完整、有条不紊、主次得当”。作为学生,既要能够遵循教师的复习思路,在每个阶段巩固好复习的重点板块;又要自主调配、查漏补缺的能力。比如,按照教师的进度,灵活穿插知识点,及时训练,补偏补弱,做到举一反三,调整总结。相信,每经历一个重要的复习阶段,学生都会有进步,日积月累,有朝一日,就可能产生质的飞跃。
三、要对学生进行审题方法指导。高三第二轮复习,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指导虽然必要,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更加关键。下面介绍高考二种题型的解题思活。
(一) 选择题的解题思路:选择题一般有组合选择题、程度选择题、否定选择题、概念型选择题、专题型选择题、评价型选择题、图片图表型选择题等。如组合选择题解题思路:运用最多的方法是排除、筛选法,逻辑推理法。如:
例1(2009年文综新程卷第22题):经过土地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是:①分到了田地;②分到了地主的全部财产;③摆脱了封建剥削与债务;④摆脱了政治压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四个知识点中只有②是属于绝对性评价,经过逻辑推理,我们可以认定如果地主失去了全部财产,就意味着所有的地主都将无法生存,这种情况既不符合中共的革命方针,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我们可排除②,排除了②,正确答案B就浮出了水面。
又如程度选择题解题思路:1、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根据试题的内容,联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将具体的史实同基本理论相结合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选项;2、用史实证明理论。应用于考查基本历史理论的命题,或者某一阶段、历史时期社会特征的命题,在做题时要联系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从而得出能体现历史发展趋势的规律性内容。做好程度型选择题不仅应掌握上述方法,在平时复习时还要注意对教材中隐性问题的挖掘,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加强历史理论的学习,并将史论结合,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思辨能力。如“自由”“平等”之所以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视为天赋人权,并写入《人权宣言》,其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反对君主专制的需要 C.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 D.维护私有财产的需要 〔解题思路〕资产阶级之所以要求自由平等,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市场经济,商品交换的双方必须是自由和平等的,所以这就形成了资产阶级的这一要求。在此题中,B、C是实现自由平等的前提,而D项很明显是错误的。答案应为A。
再如否定选择题解题思路:在做此类题时,要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分散性思维的培养。解题方法有:排除法,推理法,直选法。等等。。
(二) 历史问答题答题方法:读题、审题、答题。
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材料题意。审题:明确试题的结构成分(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深入发掘题意,突破重点难点;答题:规范化、叙事有序,论证有力、详细得当,要点全面。以上是形式(技巧),而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答好问题题的关键除技巧外,还要对历史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掌握,不断提高学科能力。
四、要广泛收集高考信息。第二轮复习阶段,要广集信息,关注热点。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动。没有理论的指导高考复习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盲干。高三教师应以虚怀若谷、谨慎求学的态度学习研究信息是特别必须的。如把《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进行对比,今年《考试大纲》与往年《考试大纲》对比有何不同?今年特别关注2013年高考改动部分。以及2013周年热点、长效热点(如民生问题、三农问题、和谐问题、传统文化)、课改热点(情感价值观、对研究性学习怎么评论问题。)、研究热点(人类文明演进、民族关系史、近代化、现代化、全球史观。)、年度热点(科技:核能问题,国际关系中的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日关系等热点。)、福建地方史。同时,复习后期必须对学生严格的要求,明确包括练习在内的各项要求,防止学生出现松懈、拖沓现象。要保证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益,课后要积累、总结作为提高成绩的大后方。如果这两方面结合有效、操作得法,学生的成绩是就大有提高。
五、要师生、学生之间沟通互动。教师要与每个学生沟通、交流,确实了解最后阶段每个学生的学情,尤其是他们的心理、生理状况了解及调整,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师生互为理解、配合。同时鼓励学生之间帮学互助。 总之,高三历史复习时教师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未来的教学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