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比较
刘伟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33)文章编号:1006-6586(2016)05-0076-02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内容提要: 目的: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行上肢手术患者6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解剖定位,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定位,两组患者均使用神经刺激器,局麻药为0.5%罗哌卡因,对比两组行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后的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相比较,具有诸多优势,值得在临床麻醉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关 键 词: 超声引导定位 臂丛神经阻滞 传统解剖定位DOI:10.15971/j.cnki.cmdi.2016.10.035
臂丛神经阻滞为行上肢手术患者常用的麻醉方式,临床上采用传统解剖定位下进行穿刺,但是由于麻醉医生不同的操作水平以及患者不同的病情等因素影响,导致需要反复进行穿刺,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发生[1]。因此,本院选取64例行上肢手术患者分别实施传统解剖定位和超声引导定位,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阵探头。对照组行上肢手术患者采用传统解剖定位(在患者解剖定位处采用神经刺激器诱发患者肌颤搐电流,将神经刺激器设置从0.8 mA降为0.3 mA,若患者神经支配区肌颤搐时,应注入0.4%罗哌卡因40 ml)。观察组行上肢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前,扫描患者腋路臂丛神经和周围阻滞,采用传统臂丛神经阻滞体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无菌封套内,超声探头长轴和动脉走形垂直在患者横断面并观察神经和动脉,沿着探头长轴与超声方向垂直进针,密切观察针移动情况,并且将针头进行调整,若到达患者神经位置时,应将神经刺激器打开,设置从0.8 mA降为0.3 30 ml)。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行上肢手术患者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阻滞起效时间。1.4统计学处理本文使用SPSS19.0软件,对两组行上肢手术患者麻醉后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采用t检验,采用P<0.05表示两组行上肢手术患者麻醉后各项指标对比存在差异,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行上肢手术患者64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行上肢手术患者进行抽签随观察组;22例为男性患者,10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5~45岁之间,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0.23±0.11)岁。对照组;21例为男性患者,11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36~45岁之间,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1.27±0.35)岁。两组行上肢手术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1.2方法两组行上肢手术患者术前30分钟肌内注射0.2g苯巴比妥钠,进入手术室后,开放患者静脉,给予0.1 mg/kg咪达唑仑,神经阻滞针长度为25 mm,神经刺激器为Braum,超声仪为本院提供的便携式彩色超声仪,超声为25 mm线.76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机分组方式,其中32例患者为观察组,32例患者为对照组。mA,若患者神经支配区肌颤搐时,应注入0.5%罗哌卡因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临床应用研究
表1. 对比2组患者各项阻滞起效时间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n)3232尺神经(min)7.01±4.3211.13±7.03正中神经(min)5.16±3.268.23±6.19肌皮神经(min)4.33±2.147.27±6.04桡神经(min)4.12±1.349.32±5.66注: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
2.3.
结果
可在直视下进行操作,通过观察麻醉药物扩散情况,及时调整患者穿刺针位置,从而避免盲目穿刺引起的并发症,超声技术具有定位准确、无创伤下定位等特点,多项研究证明,超声能清楚显示患者肌肉、臂丛神经、血管等位置,在麻醉医生直视下能有效调整针尖位置行多点注射,能使患者整个臂丛神经阻滞完善,从而提高患者麻醉效果,而我院研究显示,超声引导定位麻醉完成时间较短,能有效避开患者血管,直接进入患者神经周围,从而缩短麻醉对臂丛神经分支阻滞起效时间。因此,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尺神经(7.01±4.32)min、正中神经(5.16±3.26)min、肌皮神经(4.33±2.14)min、桡神经(4.12±1.34)min阻滞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与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相比较,具有诸多优势,不仅能缩短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还能提高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一种安全、准确、有效的麻醉方式。经过麻醉后,观察组患者尺神经(7.01±4.32)min、正中神经(5.16±3.26)min、肌皮神经(4.33±2.14)min、桡神经(4.12±1.34)min阻滞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近年来,行上肢手术患者呈上升趋势,阻滞为行上肢手术患者的首选麻醉方式[3]。临床上首选的麻醉方式为臂丛神经阻滞,而传统解剖定位多数采用盲探法,主要按照患者的自诉异感与操作者临床经验进行麻醉定位,在盲视下进行操作,麻醉药物无法准确注射至患者神经干周围,导致无法完全浸润患者神经组织,具有麻醉效果不稳定、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是导致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2]。超声引导定位能在实时图像下定位患者神经,可以确定神经深度、粗细、周围组织结构、准确位置,麻醉医生参考文献[1] [2] [3] 张媛,斯妍娜,程浩等.超声引导喙突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与逆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8):775-777.杨川.三种定位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2):160-162.刘义山,杜建龙,黄修鸿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有效性对照探究[J].重庆医学,2016,2(1):53-55.(上接第45页)[7] [8] [9] Schaller B,Graf R,Sanada Y,et a1.Hemodynamic and metabolic effects of decompressive hemicraniectomy in normal brain.An experimental PET-study in cats[J].Brian Res,2003,982(1):31-37.Le C,Guppy KH,Axelrod YV,et al.Lower Complication rates for cranioplasty with per-operative bundle[J].Clin Neurosurg,2014,5(120):41-44.丁振荣,刘汉华,杨华,等.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并发症的原因探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2):87-88.evacuation[J].J Clin Neurosci,2011,18(3):422-423.[11] 王建军,孙炜,张新,等.颅骨修补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区硬膜外血肿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7):841-844.[10] Fridley J,Thomas J,Kitagawa R,et a1.Immediate development of a contralateral acute subdural hematoma following acute subdural hematoma China Medical Device Information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7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