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外墙渗水处理措施以及预防措施

2024-06-10 来源:易榕旅网


外墙渗水

外墙渗水也可以说是工程中常见的头痛问题了。

卧室外墙渗水

首先分析水源:经过查看,A处水源为楼上装修贴地砖地面发水过多造成,可不做处理;B处渗水为外墙渗水。故对只B进行渗水处理。

在墙外观察,该处(B处)外墙涂料起泡,可能存在墙面开裂现象。(由于在15楼,比较高,不能近距离观察,只能远处观看。)

处理措施:

由于该处在15楼,考虑到从外墙处理成本比较高(需要安装吊篮等设备),所以从内墙进行处理。(如果资金或设备条件比较充沛,应当首先选择从外墙进行处理,这样才能有效的根治漏水的发生,从内墙处理虽然简单、成本低,但是效果不一定理想。)

1、 将漏水处墙体凿开。该墙为20墙,将墙体凿开一般(10CM),避免破坏外墙涂料。

2、凿开后分析,该处上方为梁,右边未柱。漏水出应该为墙上口与梁柱相接处,用堵漏剂将砖墙与梁柱相接处封堵密实,并将该洞口周边一并用堵漏剂封堵密实,整个洞口内壁用堵漏剂慢刷3遍。

3、 等待大雨过后观察该处是否继续漏水。(经过一场大于后,该处已没有漏水现象,堵漏成功。)

4、 将墙体复原。(补完砖后可再其表面再用堵漏剂满刷一遍,然后再进行内墙抹灰,

确保万无一失。)

总结

外墙渗水原因:

1、 砌筑质量差,灰缝砂浆不饱满,特别是竖缝容易产生瞎缝、透明缝、饿缝,形成渗水通道。砌筑方法不当引起砂浆强度偏低,粘结力变差,灰缝抗渗性能相应降低。框架填充墙沉缩,沿梁柱接触边产生通长裂缝等。

2、 外墙装修基层处理不当,抹灰层产生空鼓、开裂、龟裂等缺陷。

3、 温度影响,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比砖墙要大1倍。同样在太阳照射下,混凝土屋盖吸收的热量要远大于砖墙,由于存在温差,屋盖的膨胀变形相对于墙体就显得更大,两者的接触部位由此产生剪应力。温差愈大,变形差异就愈大,剪力也愈大,当它超过砌体的抗拉强度时,砖混结构建筑顶层檐口下的纵墙部位特别是两端就会产生裂缝,引起渗水。

预防措施:

1、 把好墙体砌筑质量关,截断渗水通道。

砌筑方法要规范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确保砂浆饱满度达到规范要求的80%以上。不宜用铺灰法砌筑。有些泥工常采用随砌随用砂浆勾竖缝的办法,表面上虽不易看出渗水缺陷,但隐患更大,应禁止。 (2)严禁干砖砌筑干砖吸水率大,会吸收砂浆中水分,降低砂浆稠度,不易铺匀而致使砂浆不饱满;砂浆脱水过快又势必影响

砂浆强度。干砖砌筑还因砖表面附着的炉灰的隔离效应而降低粘结力。规范规定,砌筑前砖块应提前1-2d浇水湿润,粘土类砖的含水率一般为10%一15%。夏天砌墙后,应注意适时浇水养护。

2、 外墙装饰基层处理必须按照规范严格执行。控制打糙质量,提高底糙抗渗能力重点是预防空鼓和干缩裂缝。对于局部墙面凹凸过大处,要进行修凿或分层赶平,严禁大厚度一遍成活。对墙内混凝土构件要湿润后用掺108胶1:1水泥砂浆进行抛浆毛化。再根据设计要求结合灰饼实际厚度,用1:3水泥砂浆分层打糙,头道糙要求薄而实、嵌人砖缝。避免两道糙之间跟得过紧。每两道糙之间的接搓要交错搭接、纹理纵横分布,使不同抹灰层之间的水路无法连通。 (3)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面层抗渗性能外墙抹灰面层受环境影响较大,在温度效应下容易变形开裂和产生龟裂现象,可通过设置分格条、掺TKF抗裂防水粉加以改善。上面灰时,最好在墙面提前充分湿润后满涂掺108胶素水泥浆1道。操作要点是要随刷随罩面,刷浆工与抹灰工要一前一后流水搭接、紧密配合,务必在涂刷层干化前完成该部位的面层抹灰。

3、 脚手眼、支模孔洞修凿、冲净后,用C20细石混凝土嵌实,或用半砖内外镶砌并比原墙面缩进约10一15mm,再用水泥砂浆补平、养护。

4、 外墙穿墙洞的流水坡向要正确外墙穿墙洞要事先预留,严禁事后凿洞。空调、油烟机、太阳能热水器等管道预留的不封闭孔洞要控制内高外低的坡向。坡度可控制在6%左右,严禁倒泛水。此外,还可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对朝向主导风向的迎风迎水面墙体进行重点抗渗处理,比如在砌墙时,用原浆跟班勾缝,增加灰缝致密性。2.4 做好外墙装修前的基层处理,提高抹灰层的防水性能墙体完成后,不宜马上粉刷,最好待砂浆干缩和沉降基本稳定、潜在的裂缝充分展现发育后再进行。抹灰前应认真①透明缝、饿缝剔除浮灰,浇水预湿后嵌补密实。②瞎缝及梁柱边裂缝适当修凿加宽加深(宽8 -- 12mm、深

2030mm),浇水冲净,用1:2水泥砂浆分层嵌补密实;还可在打糙时在框架梁柱与墙体的结合部加钉网片,增加拉结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