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态文明

2024-09-07 来源:易榕旅网
唤醒沉睡的生态文明

曾经听过一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如果我们人类的祖先在冥冥中要让后代在灭亡前唤醒一项重大的文化记忆,那么我们目前最该被唤醒的文化记忆就应该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本质,以美丽、健康、生态、和谐为标志,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在人类的生存环境环境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生态文明的建设显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它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也是社会发展的所必然导致结果。现如今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倡导生态文明,通过对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结合科学技术,以达到实现生态文明的目的。

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提升全体国民的现代生态意识,这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第一步,所以,让生态文明意识融入每个人的神经,深入人们的各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们也并不能指望人们能自发自愿的,甚至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的基础上来建设生态文明,毕竟在现实中人们很难有如此高的觉悟,就像生态学大师哈丁的“公地的悲剧”中说的:草原是公有的、而牛羊是私有的,每个牧民都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一切增加牛羊,结果造成草原的崩溃。但在我看来人民个人利益的实现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并不冲突,我们完全可以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创造经济价值。

在内蒙古的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可以看到近处的绿柳,远处的黄沙,正在茁壮

1

生长的新枝芽……这种景色让人们无法想像2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沙漠。

在很久以前,恩格贝曾是一个水草丰茂,牛羊成群的地方,是蒙古人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由于人们的过渡开垦、过度放牧,再加上战争等因素,使脆弱的恩格贝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从一片沃土变成了寸草不生的荒漠,人们也不得不迁徙他乡。

但从1989年第一批志愿者进入这里开始,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恩格贝终于开始显现出它原本的迷人风貌。但在人们的印象中,沙漠的治理只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单一目标的社会公益事业,人们常常把它当做一种非市场化的活动。其实,沙化土地的治理,不仅有巨大的生态效益,还有客观的经济效益,恩格贝把沙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沙漠化防治的生态经济模式。首先,通过采用高新技术、改造生产要素组合条件,提高未沙漠化土地粮食产量,使沙漠化土地的承载力发生跃迁,从而减缓或消除人口压力。其次,推进农业产业,引导农民致富。第三,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和林下产品经营加工等林下经济。“以生态养经济,以经济养生态。”此外,恩格贝还打造了沙漠生态旅游区,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20万人次。目前,恩格贝已成为集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科技研发、生态论坛、农业循环建设、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度假养生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示范园,并将成为“世界品牌、国际水准、产业示范”的沙漠崛起地。

恩格贝奇迹所创造的财富,已经不是简单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实现生态文明可行性的一种证明 。

在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变的时刻,让我们卸下传统文明给我们带来的

2

负累,打开一条有益的生态文明思路,唤醒沉睡了许久的生态文明,科学的规划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重现一片山清水秀的大好河山。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