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是由各类物质组成的,其演化的历程也是物质遵循化学规律变化的过程。所以研究环境问题不能离开化学。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大体上可分为物理的(噪声、振动、热、光辐射及放射性等)、生物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和化学的(重金属、有机物等)三方面,而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污染要占到约80~90%。
化学曾经为社会的进步发现了或合成了成千上万种新的化合物,据五十年代初的统计,当时发现和合成的化合物不过 200万种,到了1985年,在美国化学文摘上正式登录的化合物数目已达到了600万种,这个数目到 1990年就超过了1000万种,如果保持这个速度增长下去的话,当人类跨进 21世纪时,已知的化合物将增加到 3000万种左右!全球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1950年产量约为700万吨,到1970年已达6000多万吨,到1985年更是增加到约2亿5千万吨。值得注意的是合成有机化学品,如人造纤维、塑料、染料、化肥、农药和多氯联苯等,其产量早在八十年代初已超过了1亿吨。这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在过去的约100年间,其在全球的浓度已从稍大于零增加到约1ppb,如以目前工业产量年递增2-3%速度发展的话,那么不出100年,其在全球的浓度将会达到ppm级!大量的化学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在环境中相互反应,通过自然或生物、化学降解,又会形成许多新的化学品。存在于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含量不一,变化多端,必然会对环境带来巨大的不可预见的影响,给地球生物(包括人类)带来各种即时的或潜在的危害。
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含量虽低,但其数量大、涉及面广、种类多、危害很大,其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生物(包括人类)的影响和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
有毒物质
美国职业卫生研究所1973年登记的有毒化学物质已达25043种,主要化学毒物可分为: 重金属如Hg,Pb,As,Cd,Cr等。
有机物如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氯代苯,亚硝胺类,有机汞等。 欧洲共同体在1975年根据物质的毒性,持久性和生物积累性列出了有害有毒物质的“黑名单”,“黑名单”中不包括那些生物学上无害的物质和易转化为生物学上无害的物质。
1.有机卤化物和可以在环境中形成卤化物的物质
2.有机磷化合物 3.有机锡化合物
4.在水环境中或由于水环境介入而显示致癌治性的物质 5.汞及其化合物 6.镉及其化合物
7.持久性油类和来自石油的烃类
8.可漂浮、悬浮或下沉和妨碍水质的任何持久性物质 联邦德国在1980年公布了120种水中有害物质名单,其中毒性最强的有16种,它们是;丙酮氰醇,丙烯腈,砷酸氢二钠,苯,四乙基铅,镉化合物,氰化物,DDT,3-氯环氧丙烷-l,2,乙烯亚胺,水合肼,林丹,硫醇,乙基对硫磷,汞化合物,银化合物。
筛选有毒物质的原则是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残留水平,稳定,不易分解;易在生物体中富集和在人体中积累;具有较大的毒性,容易致癌、致畸、致突变,因此能造成普遍的、长期的和严重的中毒事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威胁。
许多研究证明,与某些有毒污染物接触,不仅会造成急性中毒,还可能导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因此在考虑毒性效应时,不仅要考虑急性毒性,还要考虑慢性毒性,以及其它特殊
的毒性效应。衡量急性毒性,采用的指标是致死剂量水平,常用的参数是LD50(半致死剂量)和LC50(半致死浓度,)慢性毒性参数可使用TDL0(最低中毒剂量)和TCL0(最低中毒浓度)。
对污染物毒性,还要考虑它的毒性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生物效应,考虑它的降解性和积累性,难降解、残留期长的污染物,在环境中更容易扩散,与人接触的可能性与其在环境中存在的时间成正比关系,更容易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或人体内。
某些生物在体内还能对重金属和一些有机物进行富集,如Hg和Cd的
致毒浓度范围低至0.001~0.01ppm(1-10ppb),它们能在生物体内逐步地、成千上万倍地富集,如扇贝对Cd的富集因数高达22600,最后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器官中积蓄起来。瑞典某一汞污染的水域里底生动物体内汞含量为0.3ppm,吃这种底生动物的瑞典白鱼的汞含量3.1ppm,捕食瑞典白鱼的梭子鱼体内的汞含量高达5.8ppm,而人长期食用含汞5~6ppm的鱼就可能死亡。
金属排泄的难易可用生物半减期来衡量。所谓生物半减期是指进入生物体内的元素,减少到原有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又称代谢半减期。生物半减期长,元素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时间长,积累的浓度增高,其对生物的毒性也大。Cd在人体肾中生物半减期为18年,汞蒸汽在人脑中的生物半减期为数年,从而造成积累性慢性中毒。甲基汞中毒引起的水俣病和Cd中毒引起的痛痛病就是这种积累造成的公害病。
某些难降解的有机物也能在生物体内富集。姜·威尔等在美国长岛沼泽地中进行了水生生物采集研究,该地为了灭蚊,至1974年止已喷洒DDT二十年,他们测定该沼泽地的水中含有0.00005ppm的DDT,水中浮游生物含 DDT为 0.04ppm,比水中增加800倍,食取浮游生物的小鲦鱼体内含 DDT为0.94ppm,又增加23倍,而以食取这种小鲦鱼为生的海鸥,在它组织中含DDT为75.5ppm,又增加380.3倍,整个食物链把DDT浓度提高了1.5×106倍!
由于农药施用量的增加,使其在环境中循环积累,已对全球生态构成严重威胁,成为不少植物退化和动物绝种的重要原因。
应当指出,上述有毒物质的名单只能反映当时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的用途的化合物还会不断的被人类合成出来并进入环境,因此,有毒污染物的名单还会发生变化。
致癌物质
据统计世界每年死于癌症的已超过五百万人,而且发病率增高趋势,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已知,癌症的发病主要是化学、物理、生物等环境因素引起的,而其中80~85%是化学致癌物所致。
早在200年前就发现煤烟中的焦油能引起肿瘤,随着工业发展,污染环境的化学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化学致癌物的实验和研究愈来愈重视。世界卫生组织所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自1971年开始,报告有140余种化学物质经鉴定对动物有致癌作用,其中有多(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杂环化合物和芳香胺类等,而黄曲霉被认为是最强的致癌物。 在芳香胺类中主要的致癌物质有甲、乙萘胺、联苯胺、4-氨基联苯等。芳香胺致癌物一般引起膀胱癌。黄曲霉毒素有部分黄曲霉菌代谢产生,它是多种结构相似(含一个双呋喃和氧杂萘邻酮)的杂环化合物,目前已经分离出的黄曲霉毒素纯品有B1、G1等四种,黄曲霉毒素不仅是剧毒物质,而且还是强致癌物质,能够引起肝癌。
放射性物质
指铀、钍、镭、铯等放射性物质散放出来的射线。自然环境中放射性的辐射源,有天然
的和人工的两大类,天然辐射来自宇宙射线和水域矿床中的射线,天然辐射源所产生的总辐射水平称为天然放射性本底,它是判断环境是否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基本基准。人工辐射源主要来自下列途径:核爆炸的沉降物,核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物,包括核燃料生产过程、核反应堆运行过程、核燃料后处理过程中的排放物,医用诊断、治疗射线源,以及分析和测试设备、生活消费品、建筑材料中所使用的放射性物质等。
由于核试验、核燃料生产和核电站的发展很快,散发于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物日趋增加。如铀矿开采提炼的废水和废物中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质铀和镭,核电站反应堆排出的废气、废物中有氩、氚、氪、碘、氙等;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有锶、锶、铯、13114239
碘、碳和钚等。环境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主要有三条途径:消化道吸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肤、粘膜等侵入。放射性物质对人体除了外照射,还会通过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积累在器官里,如
90
41
85
131
133
89
90
137
锶在骨骼里,
131
碘在甲状腺里,产生长期内照射。达到一定照射剂量出现
的近期效应是头痛、厌食。神经和消化系统症状,继而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超剂量长期作用可产生远期效应如肿瘤、白血病和遗传障碍等。 【思考】
1990年1月的《中国环境报》刊登了一个案例“当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的时候”,报道了1989年8月间一日晚八时,大雨后河水淹没了湖北宜昌县鄢家河段公路滚水桥桥面,一辆载有4.7吨黄磷(泥)的卡车一侧滑出桥面,九桶黄磷泥落水,车上磷桶倾刻起火。用水和沙子灭火未成,县消防中队副指导员下令把车上所有剩余黄磷全部卸入河中,事后未通知环保部门。造成惊人的后果是:葛洲坝人工繁殖研究所死亡中华鳄18尾(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胭脂鱼244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它死鱼近40万公斤,等等。事后,副指导员说:“没料到会造成污染„„,书上说黄磷不溶于水。”县交通副大队长诉苦说:“我们也不知道黄磷有毒,磷能肥田,长的庄稼能吃,黄磷也就没有毒吧。”试分析他们的说法错在哪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