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廖媛 倪彪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08期
摘 要:作为农业大国,国家的农民现状及农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而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对农民的各项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本文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实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个人建议。
关键词:职业农民;农民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的粮食需求不断增加,农业成本上升,农业用地,农业灌溉以及农业生产等资源型约束的巨大压力和挑战。这就要求要尽快的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切实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发展科技农业和现代农业不高的现状,切实提高农业生产中农业主题多样化的能力。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加大对农民的培育力度是保证我国粮食长期安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支撑。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培训新型的职业农民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同类合作,共同解决。 1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践方法 1.1 转变并提高农民素质
人才培养的关键是素质提高。针对农民综合素质较低的情况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策略,应该从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入手。应该秉承培养原则,实事求是、统筹规划培养计划和落实。要从主体需求入手,规划更适合农民当前素质表现的培养计划,结合农村的发展现状,阶段性的开展培养工作,科学化的落实。 1.2 优化培养环境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规划,对象应该集中针对农村的青少年群体,以提高文化程度为主,推广强化农村的基础教养,利用国家的优惠福利、策略,将优秀教师引进农村教养中。之后,还要加大培养经费的投入力度,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为农民营造公平的培养环境。全国范围内,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地位,针对于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应加大社会保障政策与资金投入。健全培养法制法规,兴建农民合作组织,先从法律的完善和针对性入手,放手让农民自己组织合作,大力发展民办、民营,真正让民受益的市场环境。透过相关法规的大力宣传,也可以强化农民的法律意识,确保农民主体的法律权益和责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3 完善培养体系
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基础平台,完善培养体系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应该不断的丰富培养内容,构建全面、多元化的培养内容,让农民可以掌握更多的现代农业理论和技术知识。普及卫生和安全常识,也有助于提升农民的身心健康素质。改变传统的培养方式,通过与时俱进的创新方法,开展更适合农民学习的教养方法,合理、科学化利用培养资源,比如利用远程教养强化互动性,利用农闲时间开展专家讲座活动等等。 1.4 出台激励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
制定扶持政策是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重要措施,要制定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具有真正含金量的扶持政策,特别是要将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形成清晰完整的扶持政策体系,重点运用好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政策钢化落实。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打造一支用得着,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找准激励政策的着力点,将原来“撒胡椒面式”的补贴生产逐步向有重点的补贴“职业农民”转变,确保他们的务农收入高于外出打工,使他们安心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做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工作,任重道远,各级各部门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的愿望,积极探索有利于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工作的环境、制度和政策,建立健全教养培训,认定管理,扶持政策相互衔接,有机联系的国家制度体系,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从根本上解决未来“谁来种地”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2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探索 2.1 政府高度重视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部门要起着绝对主导作用。按照当地生产实际和产业规划,统筹安排,稳步推进,可以加强农业部门与各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等部门的协调沟通,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和发展。 2.2 工作认真扎实
良好的培训、服务效果是培养工作的保障和促进。培训机构和农业主管部门不走过场,不图形式,真正按照农民的意愿和需求,开拓农民的思想,创新思维,走现代农业管理的路线,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使职业农民得到发展。 2.3 目标科学长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要站在宏观的角度,目标长远,使认定的职业农民具有科学性、持续性,把简单的小农生产与新型的现代农业生产区别开来,使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吸引性、长远性、发展性。 2.4 专业结构合理
培训专业设置合理。新型职业农民不是传统型的农业生产者,更要具有多功能,全方位的发展能力,要根据实际,综合设置专业课程,保证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3 结 语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以政府为主导,统筹规划,持续推进,涵盖培训、服务、管理等多个层次,培训是载体,服务是基础,管理是手段,全方位的支持和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