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强调了幼儿园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活动必须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根据活动目标,结合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小鬼当家“这一活动内容,组织幼儿学习为父母服务,通过买东西,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在活动中通过与同伴的互动交流,不但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在活动中水到渠成地让幼儿掌握了仿编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学会仿编和解答4的加减应用题。
2、在生活情景中能根据水果卡片自编4的加减应用题。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请家长带幼儿去买东西,使幼儿了解一个买与卖的过程。 2、物质准备:准备各种水果卡片,人手____个替代物作钱。 活动过程:
一、以“帮农民伯伯摘果子”引入。
“小朋友,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农民伯伯想请你们帮他摘水果,你们愿意吗?”(愿意)
第1页共19页
二、游戏“摘水果”:师交代游戏玩法和规则。 三、分类活动:分水果
1、引导幼儿将自己所摘的水果跟同伴之间进行交流。 2、交代任务:将各种水果分别放在筐里。 四、歌表演:《摘苹果》
“果园大丰收了,我们多高兴啊,让我们来唱首庆丰收的歌吧!”。
五、师通过情景表演仿编4的加减应用题。 1、仿编4的减法应用题。
“摘完水果了,我觉得真渴啊,我该怎么办?(买水果吃啊!)可农民伯伯已经把水果卖给老板了,我得去买水果吃了。大家看,我有多少钱?(____块钱)我只有四块钱,这些钱啊只能买两次水果,我得好好的想想看该买什么水果吃了。”
①师买了一个苹果,提问题。
“刚才老师做了什么事?(买苹果)我原来有几块钱,(____块钱)买____个苹果花了几块钱,(____块钱),仔细听老师给你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②引导幼儿了解仿编减法应用题的条件。 “给你们提了什么问题?”(还剩下多少钱?) “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还剩下____块钱)
“你们是怎么知道还剩下____块钱的?”(因为老师原来有____块钱的,买苹果花了____块钱,就还剩下____块钱。)
③才出示算式卡:4—1=3,引导幼儿了解各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第2页共19页
“我们学过了加法和减法,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减法) 2、仿编4的减法应用题。 “还剩下的钱我想买什么呢?” ①师买了3根香蕉,提问题。
“陈老师买苹果花了多少钱?(____块钱)那买香蕉又花了多少钱?(____块钱)仔细听,老师又给你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②引导幼儿了解仿编加法应用题的条件。
“刚才老师给你们提了什么问题?”(一共花了多少钱?) “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一共花了____块钱)
“你们怎么知道一共花了____块钱啊?”(因为老师买苹果花了____块钱,买香蕉花了____块钱,一共就花了____块钱)
③出示算式卡:1+3=4,引导幼儿了解各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 六、幼儿仿编4的加减应用题。
“爸爸妈妈不在家,没时间去水果店买水果,我们来当家,帮爸爸妈妈到水果店买水果吧,请小朋友看看,爸爸妈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几块钱?”
1、提出编题方法。
____块钱只能买两次的水果,买一次水果后,问同伴一个问题;把剩下的钱买第二次水果后,再编一个问题,考老师。
2、请个别幼儿进行仿编,师指导。 七、游戏:“水果店”
1、分配角色,____个女售货员,____个男售货员,编2+2=4的应用题。
第3页共19页
2、交代游戏规则:
①水果摊的任何水果只能____元____个。
②顾客买了一次水果以后,就得问同伴一个问题,剩下的钱买第二次水果后,再问老师一个问题。
③强调最后的一句话不能说出答案,应该提问题去考别人。 3、幼儿游戏,师指导。
八、集体小评,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编的问题。 九、结束。
“小朋友摘水果摘得这么棒,另外一个果园的农民伯伯也想请你们帮他摘果子,愿意吗?(愿意)那就快跟老师去果园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2 【教材分析】
学习数学,重点不是数学知识、数学概念,而是数学思想。本活动教学内容是\"根据同伴的数字猜测自己的数字\",属传统的教学内容,但活动中以一些新的教学手段比如通过以师生互动的流程图为主,适度地运用一些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这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更加活跃。
本次活动逐步展开,开始游戏是两个人、三个人;接着是四、五个人参与活动。最后,老师参与活动,增加游戏的难度,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活动把数学技能在生活中的作用以活动的形式展示给幼儿,使幼儿看得到、摸得着、学得进、用得上,让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使孩子的在听、说、做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教学目标】
第4页共19页
1、通过观察、排除的方法学习寻找缺失的数字。 2、熟悉游戏的玩法并遵守游戏规则。 【教学准备】
____把椅子(椅背椅背上有1-10的数字卡片)、头饰(数字1-10)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头饰,认认头饰上的数字,引出\"看你怎么猜\"的游戏。 师:看一看,前面有几张小椅子?除了椅子还有一样东西就是帽子。等会就要和他们一起玩游戏。
二、介绍游戏规则
第1,不能看自己的数字是几。
第2,戴的时候大家都不能说话,不能告诉别人是数字几。 第3,如果你猜我头上的数字是5,就请你坐到第五把椅子上,不能动。
三、熟悉游戏规则
1、利用数字9、10的头饰和两名幼儿做游戏。
师:觉得这个游戏能玩吗?我们先请两个小朋友试试看。这次我可以告诉你们只有____个数字和你们做游戏。是数字几啊?
接下来请你们闭上眼睛(教师将两张数字一直在手里换来换去) 师:好,睁开眼睛。你考虑一下你头上是数字几? 交流:你觉得他们坐的对吗?对鼓掌 提问:你为什么要坐在数字9的这张椅子?
小结:看来这个游戏有一个小窍门,不能看自己的,但能看谁的呀可以看别人的数字,剩下来的就是自己的数字。
第5页共19页
2、和数字6、7、8做游戏,并验证方法。 师:还想玩吗?我们再请三个人上来。 3、利用数字1-5做游戏。
师:还有谁没玩过?再加上我,____个人玩。
小结:这个游戏每个人头上数字都要看一看,漏掉一个就找不到正确的了。
四、按照单双数进行游戏。
1、利用数字1、3、5、7、9进行游戏。
师:接下里我们再来一次,给你们一点难度行吗?这次我又拿了5顶帽子,分别是1、3、5、7、9。谁先来?
给你们____秒钟时间必须找到座位。
小结:要记清楚有哪些数字,数字中缺少的就是自己的数字。 2、利用数字2、4、6、8、10进行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____个人玩,想一想还剩下数字几? 五、活动延伸。
幼儿随意选择____个数字,一起进行猜数字的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3 一、活动目标:
(一)尝试将数字1-6进行____次不同的组合,排列成____个不同的号码。
(二)能积极动脑,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一)人手一块磁性板(上面用5根橡皮筋分割成6行)。 (二)____种不同的小恐龙头像(在反面贴上磁铁)。
第6页共19页
(三)磁性数字1-6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家中的电话号码。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教师记录。(通过比较各自家中的电话号码,发现号码与数字的关系。)
2、比较一下这些号码有什么特点吗?(开头都是5或者6;有八个数字组成)这些号码都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由0-9数字组成的)每家的电话号码是否相同?(每家的电话号码都是不同的,按照家的地址、区域分别有相同的部分号码)
(二)为恐龙装电话
1、出示贴有恐龙头像的磁性板,提出活动要求。
恐龙园要给恐龙们家里装电话,请大家为恐龙们设计六位数的电话号码。
2、出示数字1-6,提出设计要求:
为六位数的号码,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六个数字不能重复;每家一个号码,六家六个号码,不能相同。
3、小小设计员
幼儿按要求在磁性板上将____个数字组合成____个不同的电话号码,并记录下来。
(三)幼儿相互交流不同的排列方法。
请____位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大家检查是否按要求完成的。(要求:为六位数的号码;每一家的号码都要用到六个数字;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六个数字不能重复;每家一个号码,六家六个号码,不能相同)请做的快的幼儿介绍,为什么能做得又对又快。
第7页共19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4 活动目标
能不受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等的因素的影响,行成数的守恒能力。
活动准备
海洋背景图一张;小鱼贴板共六个;茶杯、茶盘共六套;玻璃杯____个;碗一个;木珠若干;小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点数6。
海洋里要举行音乐舞会,与妈妈带小鱼来参加,请幼儿点数有多少条鱼。
二.学习数的守恒。 1.幼儿表演。
(1)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表演第一个动作,排成一个漂亮的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2)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二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3)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三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4)请幼儿讨论得出结论,无论排成什么样的队形,鱼的数目不变。
2.茶杯配茶盘。
(1)我们给每个茶杯配一个茶盘,看看茶盘够不够。配好后问:“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
(2)将茶盘摆成一排,茶杯收拢或堆起,问:“想一想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在将茶杯一一放在茶盘里。
第8页共19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萌发探索兴趣。
2、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并能完整地表达。 活动准备
1、纸环,绳子、夹子、纽扣、订书机、纸张、固体胶、小棒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连接
1.教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音乐响起来的时候,你们就去找朋友,
音乐停止时,你们也停下来,老师看看谁能找到好朋友,好不好? 2.游戏:找朋友
教师:嗯,老师看出来了是好朋友,老师说的对吗? 你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的你们两个是好朋友吗? 因为你们两个拉起手来了,连接在一起了。 二、尝试连接 (1)出示两个纸环
教师:谁能想办法把这两个纸环连接在一起呢? (启发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出多种办法连接。) (2)出示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东西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能帮它们连一连吗?
(3)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连接所给材料,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第9页共19页
三、经验交流
(1)你是选用哪两样东西的?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 (让幼儿分别说说自己的连接方法。)
(2)连接的方法很多,可以粘贴,串,钉,套,夹,挂等等。 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四、探索操作
1.请幼儿发挥想像,再次将物品连接起来。 2.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提示和帮助。 五、展示作品
幼儿介绍自己的连接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方案(二)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____分成两份可以有____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具:放大的操作材料。
2、学具:购物券、水果卡片,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加减师出示卡片。指名口答。 二、学习9的组成
第10页共19页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小兔水果店开业了,这个水果店里的水果都卖____元钱。小兔水果店还为我们小朋友每人准备了____张购物券呢。
2、介绍购物券。
师:购物券上有什么图形?(圆形)一个圆形表示____元钱,两个圆形表示____元钱。这张购物券是几元钱?(____元)为什么?(因为上面有____个圆)想一想,哪两张小圆片合起来是____元钱,正好可以买一样水果?等一会你能买几样水果?
3、分组进行活动。
(1)每组一个营业员(挂牌),其他幼儿去营业员那买水果,营业员一定要严格验证小朋友是不是付了____元钱。
师:营业员一定要把好关,看看买水果的人是不是付了____元钱,不然会赔钱的。
顾客买了水果后,要将自己用的是哪两张购物券、买的是什么水果记录到记录卡上,记录好后,再去买,看看谁买的多。
(2)幼儿把自己买的情况记录到卡片上,例如我用____元钱和____元钱买了桃子。
4、展示个别幼儿的记录卡,发现互换关系。
师:谁来告诉大家,用哪两张购物券合起来正好是____元? 5、知道9的____种分法。
师:哦,原来9有这么多的分法呢,让我们一起来按顺序说一说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几种分法呀?(____种)6、操作活动。
第11页共19页
师:刚才我们玩了水果店游戏,玩的时候我们小朋友了9的八种分法,小朋友真聪明。现在小兔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小兔在幼儿园学了9的组合,可还是不会做,请我们小朋友做给他看,你们愿意吗?
(1)出示操作材料,介绍做法。 (2)幼儿做,教师指导。
师:做完后请小朋友检查,检查对了再交给我,我送给小兔妈妈,让她的孩子们看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2 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将一种物品抽象成数的过程,渗透集合思想,感知加法的含义。
2.学会用计数的方法进行加法运算,初步学会观察图意,培养幼儿视图和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丰收的图片磁性教具;玉米、西红柿卡各____张、1—5的点数卡两套、1—10的数字卡、点数卡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第12页共19页
儿歌《秋天到》引入并以故事的方式向幼儿讲述,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都忙着把地里的庄稼收回来,几只可爱的小白兔也没闲着呀,快看他们也在忙着呢,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小朋友们看图上有两只可爱的小白兔,一只是灰色的一只是白色的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幼儿自由发言(原来他们是在院子里摘苹果呢)分别数一数两只小兔手中苹果的数量,并用数字表示出来用计数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加法运算
二、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框,玉米卡
1.请两个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意愿在长方卡里放玉米,并说出自己放了几个,找出相应的数字放在长方卡的下面,其他小朋友算出一共是几个?并找出总数的数字卡
2.依照方法,将实物换成西红柿,继续练习 3.将实物卡换成点数卡,继续练习 三、幼儿探索操作
1.请幼儿看图,说说图意,猜猜小朋友在做什么
2.请小朋友数一数左右两边的方框分别有几颗草莓,把数字写在下变相对应的方框内,在数一数算一算一共有几颗草莓,把答案写在最下边的方框内
以下逐一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活动 教师收书及整理工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3
第13页共19页
活动目标:
1.使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使幼儿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幼儿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1.5的分成ppt。
2.数字、点子、实物卡片。
教学设计一、创设游戏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嘿嘿我的火车一点开,你的火车几点开?(复习4的分成),咔嚓、咔嚓,火车开到了草原上,看,他们是谁啊?一共有几只小羊呢?小羊们在青青草原上玩累了,到这____个房子里休息,你们会怎么帮他们安排呢?
二、用数字记录5的分合。
1、师生讨论5的分成,老师记录下来。 小结5一共有几种分法。
师:5有几种分法呢?对,5有____种分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下面我们来看分合号的两边,左边的一部分和右边的一部分,我们先来看左边的一部分,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不会提示1234),是按什么顺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就跟小朋友排队,小个子在前面,大个子在后面一样,2比____多1,3比____多1,4比____多1,是按
第14页共19页
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我们再看右边是按什么顺序,从大到小的顺序,小朋友记住了5的分成一共有____种分法。
2、巩固5的分成。
师:我们一起来看5的分成,如果我们横过看的话,你们能发现什么?哪里是一样的?____分成4和1,只要交换位置____分成1和4,虽然交换位置但是分成是一样的。老师写____分成2和3,请小朋友快速的回答我,还可以怎么分呢?5可以分成3和2。小朋友真棒,太聪明!
三、游戏“找朋友”,复习5的分成。
1、师:我们一起来玩个“找朋友”游戏,老师这里准备数字卡片、点子卡片、实物卡片,等会儿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卡片,贴在身上,去找你对应的好朋友,好朋友的卡片和你的卡片合起来要是5,知道了没有?数字卡片的小朋友找数字卡片,点子卡片的小朋友找点子卡片,实物卡片的小朋友找实物卡片。找到好朋友一定要看一看,你跟好朋友的卡片合起来是不是5。
2、找不一样的好朋友,合起来是5。
3、小朋友还想不想玩呢,我们到外面一起去玩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4 活动目标
1、操作中发现物体不同的组合方法,发展幼儿的初步推理能力。 2、感知数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准备
1、动物头饰小猴、小松鼠各一张。 2、每组一个小筐,每人10颗纸糖。
第15页共19页
3、蛋糕纸杯____个、____个空易拉罐、____个饼干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小猴。
1.教师:小猴弟弟过生日,要请好朋友来做客,准备了许多糖果。
为了让每个朋友都可以吃到,它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一个或者两个糖果。
朋友来了,小猴真开心!可是直到朋友走了,它也没有搞清楚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在整理房间时发现,小客人在废物筐中剩下____张糖纸。
2.提问:客人一共吃了几个糖果?
3.帮小猴弟弟算一算,今天可能来了几位小动物?请小朋友想想? 4.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一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5.如果客人每人吃两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6.如果每个客人可以吃一个糖果也可以两个糖果,那来了多少个客人?
7.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每人拿10颗纸糖,算一算来了几个客人? 8.比较三种分法,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二、再次出示图片
1.现在小刺猬也要请客了。它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两个或者三个食品,直到客人都走了,小松鼠也不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在收拾屋子的时候,它发现废物箱里有蛋糕纸杯____个、____个空易拉罐、____个饼干袋。
第16页共19页
2.现在请小朋友猜猜看来了多少客人? 3.客人一共吃了几个食品?我们一起来数数?
4.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两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教师操作。 5.如果每个客人都吃三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我们也来算算,请幼儿操作。
6.现在请小朋友想想还有没有有另外的分法,如果每个客人有的吃两样、有的吃三样食品的话,那来了几个客人呢?现在请小朋友动动脑,算一算。请幼儿上前操作。
7.请小朋友比较一下,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三、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帮小猴和小刺猬解决了难题,他们都夸小朋友聪明,下次有困难还请你们来帮忙,如果小朋友遇到这样的困难,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活动5 【活动目标】
1、结合实物,感知总数、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学习列出减法算式。
2、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根据游戏情节分析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磁性黑板一块;磁性教具小猫____只。 3、7以内的算式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学习7的减法。
第17页共19页
1、出示____只小猫,提问:____只小猫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小朋友和小猫一起玩捉迷藏游戏: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悄悄藏起一部分小猫。然后请小朋友说说有几只小猫藏起来了?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列出减法算式,并请小朋友讨论每个数字以及减号所代表的意思。
T:“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小动物,你们看看是什么?” T:“对了!是小猫。请问我带来了几只小猫呢?”
T:“恩!你们真聪明!那7是怎么写的?来,我们一起用手比划一下。”
T:“现在,小猫们要跟小朋友们一起玩捉迷藏!” T:“说迷藏是怎么玩的呀?”
T:“对了,要把眼睛闭起来。现在老师就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不准偷看哦,小猫要去藏起来了。”
T:“好了,大家睁开眼睛吧。”
T:“我们黑板上的小猫是不是少了?有几只小猫藏起来了呢?谁能告诉我?”
T:“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T:“哦,总共有____只小猫,减去黑板上的小猫就是藏起来的小猫。其他小朋友觉得对不对呀?”
2、游戏重复进行,练习7的减法。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随时调整游戏的玩法。比如:请小朋友来藏小猫,或把小猫藏到小朋友的背后等。
T:“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帮小猫藏起来,谁愿意?” T:“你打算藏几只小猫呀?偷偷告诉我,不让他们听到。” …(同上)…
第18页共19页
T:“游戏结束了。小朋友都非常厉害!”
T:“一共____只小猫,黑板上剩下____只,我藏起了…(____只)…”在黑板上写出“7-6=1”
……以此类推,至在黑板上写出“7-1=6”
T:“现在我们黑板上这么多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在黑板上写出“1+6=7”直至“6+1=7”
二、游戏“按得数找朋友”,巩固7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游戏开始,教师发令:“一、二、三。”念完“三”即举起一张算式卡片,游戏者迅速算出得数。
T:“老师把黑板上的算式都变成了一张张小卡片,你们看!我要跟你们玩个小游戏,老师从这些卡片里面随便抽出一张,你们来告诉我卡片上的算式等于几,我要看看哪个小朋友说得又快又对。”
T:“____小朋友回答得很好,我要请他来给你们抽卡片!” 多请几个小朋友,游戏多玩几轮。 三、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小朋友的书·数学》第8页“学习7的减法”进行练习。
仿照第8页进行教具制作
T:“我要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
T:“上面是不是有很多水果呀?____个殷桃、____个梨……” T:“有些水果上面是不是被划了一条黑色的斜线?被划了线的水果就是被吃掉了。”
T:“____只殷桃吃掉____只,还剩几只?”在黑板上写上7-1=6 …(同上)…
第19页共1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