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外园林

2020-07-17 来源:易榕旅网


中 日 园 林 对 比

中日园林对比

中国传统文化曾对日本有过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之精华曾经是日本临摹的范本。

一、中日园林历史比较

(一)园林历史长短

中国皇家园林首开园林的历史纪元。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殷商时代,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园林形式——囿。也就是说,中国园林至今已有3400年的漫长历程。另外,私家园林里的贵族园林和富商园林,至今也有2100多年的历史。寺院园林始于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南北朝,至今约有1400年的历史。

日本也是皇家园林首先揭开日本造园史的历程表。日本的最早史书《日本书纪》中记载的最早史实是,公元402年,即日本的履中天皇三年,“天皇的两枝船漂浮在设矶的池中,皇妃来游。”由此看来,日本的造园史至今不过1600年左右的历史。再从私家园林来看,日本的私家园林虽然表现为武家园林,而且武人集团第一个大将军源赖朝创立最早的镰仓幕府是1192年到1333年,但是,私家园林的历史至今约1400多年。寺院园林平安后期的净土式佛教寺院园林,至今约1000年的历史。 (二)园林起点形式

中国园林的原始起点囿的形式持续的时间是非常漫长的。由养殖观赏动物的囿、种植树木的园和种植瓜果的圃发展到今天意义上的苑园,其间经历了殷商、西周,直到春秋战国才定型,这段时间差不多有1200年。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园林的雏形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渐变式。

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不同。由于日本文化是直接从中国成熟的阶段成功的输入,其中当然也就包括园林文化。因此,日本史书记载的园林形式,一下子就从成熟的可居可游的园林形式开始,没有经过艰苦而漫长的奋斗。 (三)历史阶段形式

中国园林的历史阶段大致有五个。第一是商周时代以动植物为骨干的园、圃、囿。第二是秦汉时代以建筑为骨干的建筑宫苑。第三是魏晋南北朝时代以山水为骨干的自然山水园。第四是隋唐宋时代以山水为骨干、以诗情画意为重点的写意

山水。第五是元明清时代以建筑、诗情和山水并重的诗情建筑山水园。 日本园林的历史阶段大致有六个。第一是飞鸟奈良时代以自然山水为骨干的池泉式园林。第二是平安时代以舟游式为主的寝殿造园林和净土式园林。第三是镰仓幕府时代的回游式池泉园和枯山水。第四是室町幕府时代回游和舟游结合的池泉园,以及由枯山水发展来的石庭。第五是桃山幕府时代由茶道和园林结合的茶庭。第六是江户幕府时代带茶室的回游式池泉园。 (四)园林的现状

中国的园林受到现代造园运动的影响,从皇家园林中出现西洋景点,到第一个公园(1868年的上海公共花园)的营造,表明中国园林进入近现代造园的时代。日本园林受到现代造园运动的影响,是自明治维新开始的。首先是各地私园

每年开放几次,以供家臣们游览,而后是皇家园林和寺院园林相继对公众开放。到1903年,日本的第一个公园,日比谷公园在东京建立。

由此看来,中日园林的起点虽然不同,但是,结局却是相同的,都是近现代公园。

二、中日园林文化比较

中日古典园林按照园林所属都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中国的寺观园林无明显特征,讲究儒道的和谐和诗情画意,突出儒性,体现出宗教的世

俗化,日本古典园林中的寺观园林讲究禅思枯意,突出佛性,并影响其他类型的园林,表现出世俗的宗教化。

两国的园林都基于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但中国偏于儒,显现出入世治世的特点和仁者的理想观,日本偏于佛,以智者的形象带有出世解脱的色彩。中国园林的布局思维介于具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日本则在形象和抽象之间。中国园林用文学艺术的手法表达较多,日本则喜欢用拟佛拟神的较为晦涩的语言。中国园林生动形象,表现了乐天爱人的景象,而日本园林则是在荒凉孤寂的山林中体现着孤独的禅意和对短暂人生的寂寞思考。

中国古典私园属于文人型,造园主体是文人群体,突出文人的情趣爱好,表现诗、书、画、园的一体性,框景设计被文人戏为“无心窗”,实为“有心窗”。吹台两景框一收五亭桥,一收白塔,设计极具文人巧思。

日本古典私园属于武人型,造园主体是武人集团,突出武人的情趣爱好,表现果敢、魄力、气势,石景巨大、瀑布壮观、建筑雄伟。六义园为武人柳泽吉保

的私家园林,虽取中国《诗经》中的赋、比、兴、风、雅、颂六义,但日本园景武人气息十分深厚。

三、中日园林类型比较

中日园林在总体类型上归属于东方园林。但是,这两支园林细分下去又可分为好几种类型。所谓的类型同与不同,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而言的。一般的园林分类有四种标准:园林所属、地域差别、布局特点、时代变化。

按园林所属分,中国园林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如圆明园、三海等。它们的特点是,面积大,山体高耸,水面开阔,建筑呈现出北方风格,整体富丽堂皇,屋角起翘小,屋面琉璃瓦多,木构彩画多。私家园林如、狮子园等。它们的特点是,面积小,山体低矮,水面狭小,建筑呈现出南方风格,整体小巧玲珑,屋角起翘大,屋面小青瓦多,木构彩画少。日本园林有皇家园林、武家园林和寺院园林。皇家园林的代表有桂离宫、修学院离宫。虽然面积较寺院园林大,但远不及中国皇家园林,山水体量较小,建筑以茅次草屋和不施粉黛为主,有神

社佛堂在内,林木森森,置石以伏石为主,桥以平桥为主等等。中国皇家园林,山势雄伟,水波浩渺,以瓦顶斗拱和雕梁画栋为主,林木较少,置石以立石为主,桥以拱桥为主等等。日本因自镰仓时代以来,历代政权掌握于大将军和各地大名手中,固出现了武家园林。这一点是与中国园林不同的。虽然说中国的武人也有

园林,但它们依附于文人园林的形式,没有独立的风格形成。其代表有后乐园、六义园等等。它们的特点是建筑的体量大,施彩画,园林整体开阔疏朗。

日本的寺院园林也是很著名的,特别是在梦窗国师开创枯山水以来,寺院园林独树旗帜,个性鲜明,以沙拟水,以石拟岛,风格独特。它们的代表是安龙寺石庭和大仙园方丈庭院。而中国的寺院之中虽然说有园林的出现,但是,没有自成一体,只不过是依附于一般文人园林的形式,如苏州的西园。

从地域差异上看,中国园林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北方园林端庄凝重,江南园林小巧玲珑,岭南园林疏朗俊秀。日本虽然在地理上,南北狭长,气候上差异大,但是园林上一般不是象中国园林这样分成南方园林和北方园林。原因是因为日本本土的民族单一、文化单一和来源单一等几方面的因素,南

北方的区别不大。不象中国这样民族复杂,文化庞杂,分支繁多。日本园林只不过在冲绳一带的布石上有些中国式的竖向立石。在其它地方倒是没有这样的立石。原因可能是这一带距离中国近,于是从福建省一带直接传了过去。

从布局特点和时代变迁上看,中国园林总属山水园,但由于历史阶段不同,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是不同的。在商周时期有以动物为主的囿和以植物为主的圃。在秦汉时期有以建筑为主的建筑宫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以自然山水为主的自然山水园,在隋唐宋时期有以山水为骨架以文人诗情画意为主的写意山水园,在

元明清时期有以山水和建筑并重的山水建筑宫苑。

日本园林亦总属于山水园,也是因历史时代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不同。在飞鸟时代和奈良时代有直接从中国流传过去的以三山一池为主的池泉式园林。在平安时代,宫廷贵族中流行寝殿与池岛结合的寝殿造庭园,在寺院中流行大门、桥、中岛、金堂和三尊石共一轴线的净土庭园,而且这两种形式都采用了舟游的游览方式,故它们也称。在镰仓时代,贵族园林采用回游式的池泉庭园,寺院采用石头组成的枯山水。在室町时代,贵族采用舟游和回游结合的池泉庭园,寺院发展了以石和沙构成的枯山水形式,即石庭。再桃山时代,流行园林与茶道结合的茶庭。在江户时代,多用回游与茶庭结合的池泉式园林。

四、结语

从汉代开始,日本就有了中国文化的输入。日本园林的山水骨架就起源于中国。日本园林从早期飞鸟时代的较多模仿中国园林形式,到现在在园林界中独树一帜,形成自己的特色,应该归功于日本民族的好学精神。日本民族善于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自己民族实际情况,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成果。即使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他也时刻关注国外的情况,并且了解考察学习自己国家的过去。例如日本的考古学家驹井和爱,他几乎参加了中国东北所有的考古考察,从东京城的发掘中解释了日本寝殿造的源流问题,写出《关于我国寝殿造的源流》著作。1986年日本法政大学木津雅代来中国同济大学,不仅学习历史理论,还学习实际的园林设计和修复技术,1994年在日本出版了《中国的庭院——山水炼金术》一书,向日本介绍了中国精彩的园林山水。在两国文化的相互交流碰撞,还有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等园林流派的影响下,中日园林虽然同源,但是已经呈现出分支,而且两国园林风的差异会愈来愈明显,最终形成两朵屺立于世界园林中的 奇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