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海春考】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17分)
岁己未,河朔大旱,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小数,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是物不死,旱胡得止?”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若乃水旱之事,岂其所知!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注] 厌、禳:古人祈祷免除灾祸的巫术。小数:小法术。 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 ) (2)人情初不怿也( ) (3)弥月不解( ) (4)岁卒以空( )
答案:(l)属下(2)愉快(高兴)(3)满(4)年成(写对一空给l 分)
细解:均为常见实词。如——徒属皆曰:“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史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战国策·齐策》)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19.在下列加点的词中,用法相同的两项是(2分)
A.请诸帅而释之 B.而谓我之愆 C.未几而雨 D.某谢而觉 答案:AD
细解:A表顺接关系,“就”;B表转折关系,“却”;C用在时间状语后,不译;D 表顺接关系,“就”。
20.“人无复议驴”的原因是 。(2分)
答案:驴被释放后不久,就下了一个月的雨,事实证明驴不是“旱之由”。 细解:读懂结尾一段即可。 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 1 )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 ( 2 )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 答案:(l)如果杀了我真的对人有好处,我怎么会吝惜我这条命呢?(3分)
(“何”l分,“爱”l 分;意思连贯1分)
细解: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西汉·贾谊《过秦论》)另外,最新出现“意思连贯1分”,这是考查“达”(信、达、雅)。
( 2)天灾流行,人民自然会遭受到祸害,这管(干、关)我什么事呢?(3分) (“罹”l 分,“何”1分;句式1分)
细解:现代汉语也有“罹难”一词,可见,“罹”是“遭逢”的意思;同样,现代汉语也有“干预”一词,可见其是“管(干、关)”等义。“吾何预焉”为宾语前置。 22.作者撰写本篇寓言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
答案:讽刺统治者的无知(轻信无稽之言)和无能(相信封建迷信)。
细解:故事的荒诞之处就在于“轻信无稽之言”、“相信封建迷信”,这应该容易看出来,关键是准确判断讽刺对象——统治者。
译文:
己未年,河朔大旱,地方的长官镇阳帅自己说他非常忧虑农民,督促下属找人祈雨很急迫。祈祷免除灾祸的巫术和小法术,无不试验过,最终还是没有应验。过了一段时间,怪异虚妄的说法就兴起了。恰好有一百姓家产了一头白驴,有人就说:“这就是旱灾的原因呀,如果白驴不死,旱灾怎么能停止呢?”镇阳帅听到了,就觉得事情是这样的,就立即命令把白驴取来,将要把它烧死。
白驴托梦于帅府的属下某人,说:“焚烧我是冤枉的阿!天灾流行,人民自然会遭受到祸害,这管(干、关)我什么事呢?如果是水灾的事情,难道也像你们所说的是我引起,(而要把我至于此酷刑之下吗?)祸害关乎上天,也关乎人类,是人为的就可以求助于人,而天象则可以听其自然啊。拯救旱灾的方法这么多,何不求之于这些方法呢?求而得不到,就没有什么好追究的,则问题是在于天,就听任天命而已。不求于人,不求于天,凭没有根据的说法,而认为是我的过失。如果杀了我真的对人有好处,我怎么会吝惜我这条命呢?如果杀了我天还是不下雨,那么哪里还用得着用这种方法来增加罪恶呢?滥杀无辜是不仁义的;轻信妄言是不聪明的;不仁义不聪明(的方法),镇阳帅为什么采取呢?你啊,是他的属下,所以我冒昧私下向你倾诉。
梦到这件事的属下谢罪之后就睡醒了,向镇阳帅请求将白驴释放了。起初人们对将白驴释放之事不高兴。过了不久就下起雨来,而满一个月不停,水灾毁坏了人民的庄稼,年成(一年的收成)最终也没有。人们不再议论白驴的事情了。
【2008年上海高考】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l题。(16分)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
(1)则人谁肯固矣( ) (2)其必济( )
...
(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 (4)侃率之以乘城( )
答案:4分 (1)坚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
解析:本题是对文言文中实词意义的考查。重在平时的积累和理解,并注意联系具体句子的意思翻译。
18.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项城为叛军困 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D.为君翻作《琵琶行》 答案:2分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A中的“为”是介词,表被动,译作“被”,B中的“为”是动词,可译为“做”,C中的“为”是介词,可译作“向”,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门外向你母亲作答”,D中“为”是介词,译为“替”“给”。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力不足,死焉,职也。
(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答案:⑴(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关键词:焉、……也)
(2)即使(1分)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1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一直住在这里)(1分)(关键词:虽然、罢、然)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翻译能力,要注意句中的关键词。 20.杨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 。(2分)
答案:2分 杨氏设身处地为胥吏、百姓考虑(1分),激发出众人保卫家园的志气(1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的细节,要注意上下文意。 21.联系全文,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2分)
答案:2分 深明大议(1分)、有勇有谋、热爱国家(答对任意一点得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
参考译文:
建中四年(公元738年),项城县被叛军围困。县官李侃不知怎么办才好。他的妻子杨氏说:“您是县官,叛贼到了应当守卫;(抵抗的)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假如您逃跑,那么谁来守城?”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杨氏说:“假如不守住,县城将被叛贼抢夺去,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叛军的积蓄,朝廷的财库都成了他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夺取贼兵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不怕牺牲的士兵,就一定能成功的。”
于是,杨氏在庭院召集差役、百姓,说:“县官,确实是一城之主;既然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差役、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这个县城,怎能忍心忘记自己的身份而成为叛贼的俘虏呢?众人都流泪答应了。得到几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
项城是小地方,没有长戟劲弩精良武器,没有高的城墙深的护城河来固守。叛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跳上城墙而攻下项城。此时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叛军,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叛军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2009年上海春考】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永州龙兴寺息壤记 柳宗元
①②
永州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
③④
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者尽死。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禨。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⑤
《史记〃天官书》及《汉书〃志》有地长之占,而亡其说。甘茂盟息壤,盖其地有是类也。昔之异书,有记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帝乃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其言不经见。今是土也,夷之者不幸而死,岂帝之所爱耶?南方多疫,劳者先死,则彼持锸者,其死于劳且疫也,土乌能神?余恐学者之至于斯,征是言,而唯异书之信,故记于堂上。
【注】①陬(zōu):角。②甓(pì):砖。③锸:铁锹。④禨(jī):吉凶征兆。这里用作动词。相信吉凶征兆。⑤甘茂:秦丞相。 息壤:秦国地名。
17.写出以下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 ) (2)其人鬼且禨( ) ..
(3)而亡其说( ) .
(4)其言不经见( ) .
答案:(1)承担(顶着)(2)迷信鬼神(3)同“无”,没有(4)常 细解:“负”、“亡”两字在《考试手册·语文》附录里均可以找到,而且在初中常见词里,可见多么“常用”。“鬼”位于谓语的位置上,名词活用为动词。“经”,虽常见,但同学们熟悉的义项放在这里均不太合适,所以需要推断。“昔之异书,有记„„其言不经见”,应该是“常”的意思。作为旁证的是,现代汉语“经”与“常”经常连用。
18.以下加点词与“其人鬼且禨”中的“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自圆其说 B.不胫而走 ..
C.降龙伏虎 .
D.貌合神离 .
细解:如上所述,“鬼”、“禨”都应该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都是“迷信鬼神,向鬼神
求福”的意思。A中的“圆”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圆”;B中的“胫”为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长腿;C中的“降”,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D中的“貌”,名词做状语,在外表上。 答案:B
19.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2分)
A.鲧窃帝之息壤 B.岂帝之所爱耶 ..
C.余恐学者之至于斯 .
D.而唯异书之信 .
细解:A中的加点词是:结构助词,用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B项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语与谓语之间;C项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语与谓语之间;D中的“之”, 结构助词,起提前宾语作用。 答案:B、C
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其之敢夷。
(2)甘茂盟息壤,盖其地有是类也。
细解:应该是“直译”,即一定要字字落实,句句落实。重要的词语,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一个都不能含糊。“神”是名词活用为意动,“把„„看成神异的现象”;“盟”也是活用,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订盟”。 答案:(1)因此寺庙中的人都把它看成神异的现象,没有人敢铲平这块鼓起的土。(得分点:神、夷、宾语前置句“人莫之敢夷”)
(2)甘茂在息壤订盟,大概是因为这地方也有这一类(土地自己增长)的情况吧。(得分点:盟、盖、是)
21.简述本文的思想意义。(2分)
细解:本文虽曰“记”,也同柳氏的其它“记”体散文一样,目的都在于说理。那么,本文要表达的“理”是什么?我们来看结尾这一句:“余恐学者之至于斯,征是言,而唯异书之信,故记于堂上。”“是言”是什么?就是迷信鬼神的说法。从“恐”字就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与认识了。再看前面的议论:“今是土也,夷之者不幸而死,岂帝之所爱耶?南方多疫,劳者先死,则彼持锸者,其死于劳且疫也,土乌能神?”连用反问句,表示质疑、否定。这样分析下来,作者的思想倾向性就十分清楚了:批判鬼神迷信。然后再分析其“意义”,即价值,通俗的说法是“亮点”,进步性。远在唐代,就清醒地批判鬼神迷信,可见:体现了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
答案:要点:批判鬼神迷信,体现了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
【2009年上海高考】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7分)
沈周
⑴沈周,字启南,长洲人。祖澄,永乐间举人材,不就。所居曰西庄,日置酒款宾,人
拟之顾仲瑛。伯父贞吉,父恒吉,并抗隐。构有竹居,兄弟读书其中。工诗善画,臧获亦解文墨。邑人陈孟贤者,陈五经继之子也。周少从之游,得其指授。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及长,书无所不览。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⑵郡守欲荐周贤良,周筮《易》,得《遁》之九五,遂决意隐遁。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①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奉亲至孝。父殁,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咸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⑶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铨曹②问曰:‚沈先生无恙乎?‛守不知所对,漫应曰:‚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沈先生有牍乎?‛守益愕,复漫应曰:‚有而未至。‛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问‚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乃画壁生也。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索饭,饭之而去。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母年九十九而终,周亦八十矣。又三年,以正德四年卒。 【注】①牣:满。②铨曹:吏部官员。 ⒘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漫应曰( ) ⑵宽备言其状( ) ..【参考答案】⑴漫应曰(随便) ⑵宽备言其状(详细)(各1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解析】文言实词在具体文句中来贯通解释。 ⒙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父没,或劝之仕 B.卒供役而还 ..C.故患有所不辟也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参考答案】B 【考点】通假字 【解析】A.通“殁”,去世。B. 完毕,终了。C. 同“避”,躲,设法躲开。D. 通“辨”,分别,辨别。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 ⒚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是(2分) A.①周以母故 ②而告以成功 ..B.①饭之而去 ②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
C.①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①入其姓名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参考答案】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这里“文言虚词”的概念沿用传统提法。“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解析】A.①因为 ②用 B.①就 ②表方式 C.① ②表判断是 D.①代指“他的” ②代指那些。 ⒛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汉语(6分) ⑴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
⑵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
【参考答案】⑴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
翻译:有憎恨沈周的乡人,把他的姓名列入(画工的名单),于是(他)被传唤(去画壁)。(得分点:定语后置、疾、摄) ⑵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 翻译:等到回来,(郡守)前往沈周家拜访,叩拜两次,主动承担过失。(得分点:比、谒、引)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21.第③段详写了郡守对沈周态度的变化,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从侧面衬托沈周影响之大和为人宽厚(一点1分) 【考点】对文言传记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析】郡守对沈周态度的变化反应了郡守对沈周身份认识的加深,突出沈周的人格魅力。 22.联系全文,简析沈周隐逸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沈周厌入官场,素爱山林,欲行孝道。(一点1分)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 【解析】通过阅读原文我们不难发现沈周之所以选择隐逸就是因为厌倦官场生活、向来钟情山林、行孝母亲。
【2010年上海春考】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8分)
樟树滩违衢州二十里,岸有大樟树,故以名滩。余以二月初十晚泊滩上,欲登岸往观之,会天雨,道湿不可行。已而雨歇,月朦胧欲出,轻云蔽之,余与同舟六七人,呼从者秉炬上。居人燎其干以垣,枝叶皆扶疏垂垣外。余辈先入门视其干,高数丈,分数枝,四面横斜而下,余辈手相牵环抱之,凡六人乃周,更上一二尺则更大矣。其枝干披离甚古,往往出人意外。顶甚平,可列坐十余人,非梯不能上也。秉炬照之,但见纠结轮囷,蜿蜒攫拿,若群龙相斗。枝之出于垣外者皆成干,屈曲下属地。其北一枝尤奇,直入土中,大数十围,类自为一树,不属于干者。然其文理皆成龙形,腾挪宛转,若龙之升于天。自垣内视之,则系干之别枝若虹之垂地,首尾无端不可测。居人以为神,祠而祀之。
呜呼!樟乃名材。而其托本也大,其植基也固,含日月之精,受雨露之润,多历年所,遂魁然独出其奇于人间。而彼榆栎之属,拳曲臃肿,无故而离立于其旁,何为也哉 17、(4分)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樟树滩违衢州二十里( ) (2)大数十围,类自为一树( ) (3)而其托本也大( )
答案:(1)离开;(2)好像(3)根(4)类
18、(2分)下列加点词与“祠而祀之”中的“祠”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 会天雨,道湿不可行 B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C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 道芷阳间行 E 侣鱼虾而友麋鹿 答案:A、D
分析:A、名作动,下雨B、使动,使„„生病C、名作状,用船 D、名作动,取道E、意动,把„„当做朋友
19、(2分)下列加点词与“若虹之垂地”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则系干之别枝 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 耳得之而为声 答案:B
虚词“之”的用法。除了常见的代词,偶尔为之的动词,其余为助词。 20、(6分)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凡六人乃周,更上一二尺则更大矣 (“凡”、“周”、前一个“更”各一分。)
译文:总共六人才能合抱,再上去一二尺树围就更大了。“凡”、“周”、前一个“更”各1分 )
(2)枝之出于垣外者皆成干,屈曲下属地 (定语前置、“垣”、“属”各一分)
译文:延伸到墙外的树枝都成了树干,弯弯曲曲地垂到地。(定语前置、“垣”、“属”各1分)
21、(4分)本文的寓意一是: ;二是: 。
答案:赞美才德出众者、贬斥混迹于才德出众者中的庸碌小人。
分析:根据樟树的特征,以及“居人”和“余辈”对樟树的敬仰,结合“树”的常见意象,可以推测本文寓意。
【2010年上海高考】
(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②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③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思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少而所与亲旧 (2)终身不造其门 ..(3)素号难治 (4)乃徙公治之 ..
解析:出自300实词的有“造”(高中)、“素”(初中)、“徙”(初中),学生应该掌握得很好。“与”字也常见,高中第六册《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注释:与,交好。另有《六国论》“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是“结交”的意思。熟练掌握这些义项,根据所在语境,是很容易推断的。
答案:(1) 交往 (2)到 (3)一向 (4)调任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饥民赖以全活 以吾一日长乎尔 ..B.至则决滞狱百余事 他植者则不然 ..C.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恍惊起而长嗟 ..
D.决狱之术多如此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解析:A,连词,而;连词,因为。B,副词,就;连词,却。C,连词,表承接,可不译。D,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涉及到的课文有:《子路、冉有、曾晳、公西华侍坐》、《种树郭橐驼传》、《梦游天姥吟留别》、《鸿门宴》。
答案:C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解析:解答翻译题目,应该遵循以下顺序:(1)观察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据此推断其大意,补出省略的成分,准确判断省略的“之”字所指代的内容,如“不使(之)居府中”;(2)观察有无固定结构、特殊句式,如“不使居(于)府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的定语后置,要对这些句式的语言标志十分熟悉,如见到“者”字在第一分句后煞尾,就该想到定语后置;(3)观察有无固定名词,如人名(尧咨)、官名(转运使)、地名(桂阳、府),这些词语一般照录;(4)看看有无词类活用,如“出”(使„„出);(5)唤醒记忆,结合语境,推敲重要的实词,如“讽”、“狱”等。“狱”做案件解,《曹刿论战》中学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讽”,《邹忌讽齐王纳谏》里是指“用委婉的语言来进行劝告”,结合语境,可推断此处是“暗示、示意”的意思。
答案:(1)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2) 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
20.第①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欧阳晔怎样的心理?(3分)
解析:该题应该属于鉴赏题,咀嚼“笑”字,考查记人叙事类中神态描写的作用。本段文字选自欧阳修《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颇见功力。此类问题也是中学课堂的常见问题,如《群英会将干中计》中周瑜的“笑”(高一上第21课),《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笑”。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心理,师中国古典记人叙事类文本的传统手法,它如《子路、冉有、曾晳、公西华侍坐》、《项脊轩志》、《左忠毅公逸事》、《鸿门宴》、《荆轲刺秦王》、《殽之战》等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所以,虽是新题型,但学生不会太陌生。推敲时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人物性格,一是具体情境。欧阳晔作为一位正派、睿智的官员面对此事该如何对待?这一“笑”里有哪些丰富的内容?分析下来,主要有这些内容:一可见对对方行动的了然于胸;二是拒绝,告诉对方没有必要这样做;三表明陈竹在胸,对解决此事有周密安排,有四两拨千斤的轻松、从容;四缓解紧张气氛,给对方一个安抚。
答案:对僧人贿赂不以为然,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安抚僧人。 21.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质。(3分)
解析:问的是“品质”,所以肯定是用形容词来回答,因此,不能以其所作所为来回答。那么,怎么概括呢?从事中概括,看看作者选取了欧阳晔那几个人生片段,这些片段分别显示了他怎样的品质。细读下来可知,这里主要记叙了他一生中的三件事:拒绝贿赂、义不肯署、智断滞狱。这些事情展现了他廉洁、正直、睿智的品质。
答案:廉洁 爱民 正直 睿智 【2011年上海春考】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8分) 借书
“借书一瓻①,还书一瓻,后讹为“痴”,殊失忠厚气象。书非天降地出,必因人得之,得而秘之,自示不广,人亦岂肯以未见者相假。杜暹家书,末自题云:“清俸买来手自校,子孙读之知圣道,鬻及借人为不孝。”鬻为不孝,可也;借为不孝,过也。然余手抄书,前后遗失亦多,未免往来于怀。因读唐子西《失茶具说》,释然不复芥蒂。其说曰:“吾家失茶具,戒妇勿求。妇曰:‘何也?’吾应之曰:‘彼窃者,必其所好也。心之所好,则思得之,惧吾靳之不予也而窃之,则斯人也,得其所好矣。得其所好则宝之,惧其泄而秘之,惧其坏而安置之,则是物也,得其所托矣。人得其所好,物得其所托,复何言哉!’妇曰:‘嘻,是恶得不贫!’”余亦云。 藏书
聚而必散,物理之常。父兄藏书,惟恐子弟不读;读无所成,犹胜腐烂箧箱,旋致蠹书之变。陈亚少卿藏书千卷、名画一千余轴,晚年复得华亭双鹤,及怪石异花,作诗戒其后,曰:“满室图书杂典坟,华亭仙客岱云根②。他年若不和花卖,便是吾家好子孙。”亚死,悉归他人。
[注]①瓻(chī):盛酒的器具。古人向人借书,以瓻盛酒为酬。②云根:深山高远云起之处。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自示不广 (2)是恶得不贫
(3)聚而必散,物理之常 (4)亚死,悉归他人
答案:(4分)(1)扩散(2)怎么(3)事物的道理(4)全部
细解:“恶”、“悉”出自《考试手册》所列之300实词,只是这里考查的是其虚词用法。“恶”,疑问副词,怎么。“恶”的这个用法也很常见,如“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墨子》)。“悉”,范围副词,全部,“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史记》)。“广”,本义为
“大屋子”,后引申为“宽阔”、“扩大、扩充”、“推广”等,这里在“推广”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需要注意的是本题的提问: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所以,需要写出的是语境义,“示”为“给„„看”,“自示”是“给自己看”,所以,“广”是“扩散”义,或“广为人知”。“物理”,古今异义,如果熟悉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多这一现象就比较容易解答了,后有一“常”字,“常理”的意思。从本道题来看,坚持从300实词里命题已走向“末路”,这条规矩以后得变。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必因人得之 因噎废食 B.鬻及借人为不孝 爱屋及乌
C.未免往来于怀 毁于一旦 D.作诗戒其后 舍我其谁
答案:(3分)C
细解:因:介词,经由;介词,因为。及:连词,以及;动词,推及。于:介词,在。其:代词,他;副词,表反问,岂,难道。均为教材常见用法。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1)后讹为“痴”,殊失忠厚气象。
(2)读无所成,犹胜腐烂箧箱,旋致蠹书之变。
答案:(6分)(1)后来(把“瓻”)错成“痴”,就很失厚道的意味。(“讹”、“殊”、“气象”各1 分)(2)即使读书没有什么成就,也要比让书烂在书箱里,很快招来被虫蛀坏的后果要好。(“成”、省略介词“于”、“旋”各1分)
细解:解答翻译题眼光要放宽,要放在上下文里观察。第一步是看看有无特殊句式或固定句式,即判断、倒装、省略、被动与“不亦„„乎”等。本道题目就存在省略现象,翻译时要补出来,第一句省略了“把‘瓻’”,第二句省略了两个介词“于”,“ 犹胜(于)腐烂(于)箧箱”;还有被动,“蠹”,被虫蛀。第二步再看看有无专有名词,如“箧箱”,都是盛书的箱子,一般不译;第三步看看有生冷的实词以及此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如“讹”,错讹;“致”,招致。第四步再根据虚词研究语气,如“殊”、“犹”、“旋”。最后再看看是否有需要意译的词句,如“蠹书之变”,直译为“被虫蛀的变故”,答案译为:被虫蛀坏的后果。
20.作者引用《失茶具说》的作用是 。(2分)
答案:(2分)排解自己出借图书不能收回的郁闷
细解:文言文一由正史类变为史料笔记类(选自宋人笔记《清波杂志》),题型自然有所变化,本题与下一题可见。解答引用的作用这与在现代文中常见的题型没有什么不同,要看看上下文。原文是:然余手抄书,前后遗失亦多,未免往来于怀。因读唐子西《失茶具说》,释然不复芥蒂。作者讲得很清楚:释然不复芥蒂。译过来就是:排解自己出借图书不能收回的郁
闷。应该说,如果回答“说明要物尽其用”也算对。 21.“借书”“藏书”两则短文蕴含的共同道理是 。(3分)
答案:(3分)物尽其用
细解:如果问两则短文分别讲述了什么道理,那么,第一则是“人得其所好,物得其所托”,第二则是“聚而必散,物理之常”。一句话:有藏必有借,有聚必有散。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呢?两者都谈到存书就要读,自己要读,别人想读就让别人读。进一步抽象即是:物尽其用。相信大意相同即可。
【2011年上海高考】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①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
②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
①
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②
③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④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次行:秩序。②庳:低、矮。③捆:门槛。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秋冬则劝民山采 (2)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
(3)市令曰:“三月顷。” (4)令数下,民不知所从 ...
答案:(1)鼓励 (2)以„„为乐 (3)左右(指时间) (4) 听从什么 考点链接:考查重点实词的含义
解题思路:注视积累,能够知识迁移,联系上下文语境准确解释。留心词性的变化和固定的翻译形式。
① “劝”在“劝学”中学过意为“鼓励,劝勉”,考查一词多义
② “乐”是意动用法,以其生为乐,觉得生活很安乐。考查词类活用
③ “顷”与“倾”是古今字,常见意有“不正,偏斜”与此处合用,形容时间可以活译为“左右”。
④ “所从”是所字结构固定形式,所+动词=名词结构翻译为“听从什么(令)” 四个选项考查各有侧重,做题时要斟酌出题人的特点,细心作答。
③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政缓禁止 B.庄王以为币轻 ....
C.如此几何顷乎 D.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 ....答案:B
考点链接:对古今异义的考查
解题思路:古文中没有双音节词,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要逐字翻译,特别是有些词组合在一起和我的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相同时千万不要在意义上等同。
禁止:政缓禁止 是说孙叔敖执政宽缓不苛却有禁必止。
以为:认为,和今意相同。古文功底好的同学看到这里即可得出答案。 “几何”(像这样)多久了。与我们现在数学中说的“几何”不同。 “请教”:(臣)请求让(乡里人家加高门槛),请:请求。教:使,让。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2)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答案:(1)虞丘相向楚庄王推荐孙叔敖来代替自己。(3分,进、以、“于楚庄王”倒装各1分。)
(2)楚庄王同意了他的请求,过了半年,百姓全部自己增高了他们的车子。(2分,居、句意各1分)
考点链接:考点要求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考查实词虚词和几种常见的倒装句式。 解题思路:文言句子翻译的要求,可归纳为三个字——信、达、雅,内容忠实于原文谓信,文辞畅达谓达,有文采谓雅。删去“理解”而保留“解t.
翻译时要明确几个重要的知识点:①人名、地名不翻译②“进”“居”“悉”是重点实词,“以”是重点虚词,“高”是词类活用③“于楚庄王”是状语后置句,“自代”是宾语前置句。除此之外,代词“之”要翻译出来代指的具体人或物。不通顺的地方要补充通顺。
20.第④段画线句写出了孙叔敖□□的性格特征。(2分)
答案:20.第④段画线句写出了孙叔敖自信的性格特征。(2分)
考点链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回归原文:④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解题思路:此题建立在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之上,从人物的言行方面入手,“知其材自得之”“也知非己之罪也。”可知
21.联系文本,简析孙叔敖施政的具体策略。(3分)
答案:恢复币制,不干扰市场秩序,体现了孙叔敖安民策略;不依靠颁布命令而是通过增高门槛来达到增高车子的目的,体现了孙叔敖化民策略。(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
考点链接: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
回归文本:②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①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③楚民俗好庳②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③。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答题思路:具体政策体现在中间两段,分别讲述一种策略。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再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因为是简析政策,所以只是说明什么政策是不会得满分的,这无疑增加了答题的难度。
【2012年上海春考】
(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7分)
①
杨琁传
①杨琁字机平,会稽乌伤人也。高祖父茂,本河东人,从光武征伐,为威寇将军,封乌伤新阳乡侯。建武中就国,传封三世,有罪国除,因而家焉。父扶,交址刺史,有理能名。..兄乔,为尚书,容仪伟丽,数上言政事。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乔固辞不听,遂闭口不食,七日而死。
②琁初举孝廉,稍迁,灵帝时为零陵太守。是时,苍梧、桂阳猾贼相聚,攻郡县,贼众.多而琁力弱,吏人忧恐。琁乃特制马车数十乘,以排囊盛石灰于车上,系布索于马尾,又为.
兵车,专彀弓弩,克期会战。乃令马车居前,顺风鼓灰,贼不得视,因以火烧布,布然马惊,..奔突贼阵,因使后车弓弩乱发,钲鼓鸣震。群盗波骇破散,追逐伤斩无数,枭其渠帅,郡境以清。荆州刺史赵凯,诬奏琁实非身破贼,而妄有其功。琁与相章奏,凯有党助,遂槛车.征琁。防禁严密,无由自讼,乃噬臂出血,书衣为章,具陈破贼形势,又言凯所诬状,潜令.
亲属诣阙通之。诏书原琁,拜议郎,凯反受诬人之罪。
③琁三迁为勃海太守所在有异政以事免。后尚书令张温特表荐之,征拜尚书仆射。以病乞骸骨,卒于家。
[注]①琁:同“璇”。 ②渠帅:首领。 17. 上文选自《 》,该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1分) 答案:后汉书
命题思路: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希望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
考点:识记课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解题思路:文学常识的识记和背诵,平时要有一定的积累。若记忆模糊,也可以从语段的阅读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比如第一段“从光武征伐”一句,有点历史常识的人可以从“光武”一词中判断出这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据此判断这是汉代的历史,因为题目中已经有了《汉书》,自然这个就是《后汉书》了。
一般特征及解题方法:语文的视野比较广阔,学生文化底蕴的充实,文化品位的提升,不仅仅在于课堂阅读教学,也得益于课外的阅读积累。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做个有心人,注重积累,同时对教材中关涉到的文学文化常识,注意及时的梳理和归纳,都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18.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建武中就国 ( ) (2)稍迁,灵帝时为零陵太守( ) (3)乃令马车居前 ( ) (4)布然马惊 ( ) 答案:(1)封地(2)逐渐(3)处在(4)同“燃”,燃烧
命题思路: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应该积累掌握300个左右的常用实词,能根据语言环境正
②
确把握重要词、句的意思,因此,本题对学生的考察力度不仅仅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和掌握,也意在引导学生根据语境灵活理解词语的含义,命题初衷,意在兼顾宏观整体阅读能力和微观准确用词能力的考察。 考点:《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
解题思路:四个词语在300个实词中都曾经出现过。课文中也有,比如“国”,在《秦晋殽之战》里面有“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稍”,在《伤仲永》中有“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而“居”是初中要求积累的实词,在《岳阳楼记》中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所以,几个词义都不难判断,“然“这个词虽然没有,但是根据语言环境也不难推断它是同音通假。总体来说,4个实词的理解难度都不大。
一般特征及解题方法: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实词的考察大多出自300个实词范围中,但也有例外,比如2011年高考的“市令曰:‘三月顷。’”中的“顷”; 2010年高考时的“少而所与亲旧”中的“与”, 2007年高考的“访以当时之事”中的“访”。虽然如此,这些词语的含义在教材中都有所涉及,因此,考生要用好教材,同时在阅读语段的时候要有整体阅读的观念,能做到前瞻后顾,联系前后文仔细推敲,相信都不难理解和推断。 19.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因而家焉 句末语气助词,无实义 B.贼众多而琁力弱 连词,表承接关系
C.郡境以清 介词,因为 D.乃噬臂出血 副词,却 答案:C 命题思路:学好文言虚词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高中阶段应该熟练掌握的最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4个,了解这些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在此基础上考察学生根据语境作辨别的能力,是高考文言虚词的命题指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解题思路:上海高考关于文言虚词的考察基本已形成了固定的题型——选择题,尽管年年高考考察的虚词不尽相同,但都是围绕重点文言虚词,且有的虚词还是反复出现,比如出现频率最高的文言虚词是“以”,近5年高考中07年、09年、10年三年高考都有. 对虚词的考察常常是用法和意义结合起来考核,而且通常是考察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也就是根据语境去判别虚词的用法,因此,这样的题, 积累虚词的用法是基础,其次关注重点文言虚词用法的规律特点,比如“以”的后面如果是名词,“以”通常做介词;若后面是动词或者形容词,“以”通常是连词。当然,还要注意判断“以”的后面是不是有所省略,比如这次春考中的这道题,后面省略的内容就是承袭上文杨琁的做法所产生的效果。A项中的“焉”是兼词,建兼“于此”;B项中的“而”是转折关系;D项中的“乃”是连词“于是”。 一般特征及解题方法:注意文言虚词的用法的积累,特别是重点文言虚词的用法,要反复揣摩;对于有些文言虚词还要善于总结和把握规律,比如“以”和“而”做连词时的规律。其次,判断文言虚词的用法还要具备一定的语法常识,注意虚词所连接的实词和实词之间的关系以及虚词在其中所处的位置,比如“之”作为助词时主谓之间的用法,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 再次,文言虚词的考察不是单一的,有的虚词是由实词虚化而来,同样具有实词的含义,因此,在判断虚词的用法的时候还要注意审题,看清题干,是不是用法和意义同时进行考察,那么,在选择答案时就要兼顾,根据虚词的位置来判别其用法,根据语境去判别意义,同时注意和上下文的联系。
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译文: (2)潜令亲属诣阙通之。
译文: 答案:(1)桓帝喜欢他的才能和外貌,下诏书把公主嫁给他为妻。 (2)(杨琁)暗中让亲戚、下属到朝廷诉说这件事。
命题思路:文言语句的翻译是词汇、语法、修辞、古代文化常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集中体现。根据语境用现代汉语翻译浅易的文言语句,既能诊断学生对文言语段的整体阅读理解能力,也能诊断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掌握。 考点:结合语境,理解文言语句的含义。
解题思路:翻译文言语句,首先奉行的一个原则就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尽量字字落实,同时要考虑文言特殊句式、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等常见文言现象。翻译结束后,还要将翻译的语句还原到文章中,以检验自己的翻译是否准确。第一个句子的考察落在“妻”这个词的活用上,因为本句的主语是桓帝,后面又有公主这样的字眼,所以不难判断,这个妻应该是活用做动词。第二个句子的翻译稍微复杂一些,既有“潜”这个文言实词的理解,也有“诣”这个文言词语的积累,这个词语是300个文言实词当中的,初高中都有涉及过,比如高中教材中《促织》课文中,“成妻具资诣问”。比较难一点的是“阙”这个字,虽然超出了范围,但是通过后文“诏书原琁”的仔细阅读,可以看到皇帝知晓了这件事,因此这个阙字若指具体的地点的话,应该是“朝廷”。
一般特征及解题方法:文言语句的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条标准,同时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掌握“留、换、删、补、调、贯”等方法,同时还要注意翻译的时候要前瞻后顾,联系全文的思想内容,重点关注要翻译的文言语句前后的句子,注意前后文的联系。高考文言语段的选文大多都是比较规范的语段,其知识点的分布和考察也往往和课内有所联系,因此,阅读语段的时候,要有一种心理预期,即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依托课本,灵活翻译是我们做这种题的原则。当然,文言语句的翻译也体现了学生综合阅读的理解能力,因此,长时间的浸润和积累阅读,有助于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语感,这方面还是要加强。 21. 用“/”给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2分)
琁 三 迁 为 勃 海 太 守 所 在 有 异 政 以 事 免 答案:琁三迁为勃海太守/所在有异政/以事免
命题思路:考察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能力,包括文言虚词的考察。同时,这样的题也能有效地检测出学生对文言语段的整体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对学生是否把握了文脉的隐性考察。 考点:结合语境,理解文言语句的含义。 解题思路:给文言语句划分句读,除了要对语句在文中的位置和文章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和了解之外,还要具备一点语法常识,比如“渤海太守”是官职名,是名词属性,按照句子成分的完整性来看,在“渤海太守”后面要有停顿;接下去的“所在”是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的短语,按照语法知识来说,应该做主语,何况后面还有“有”这个动词,那么,第二处停顿也就呼之欲出了;而“免”一词呼应前面的官职名,是因事获罪的意思,这样,句子的停顿就完成了。
一般特征及解题方法:给文言文进行断句,是文言文阅读能力高低的标志之一,古人很讲求“句读”,比如韩愈就曾经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吾未见其明也。”如何正确断句,方法当然有许多,比如要有一定的文化常识的积累,熟悉古代的官职名、地名、礼仪文化风俗等;还要关注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另外还要注意一些可以作为停顿的标志性的词语,比如句首的发语词、句末的语气词、表示人物对话的标志性词语——曰、云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根据上下文的语意,利用语法知识进行断句。通常情况下,上
海高考的句读练习都不会太难。 22. 概括杨琁的性格特点。(2分)
答: 答案:机智 刚强
命题思路:这是一道信息归纳题,要求在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对筛选的信息进行归纳提炼。表面看,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考察,但这中间关涉到连贯的思维过程:不但要理解全文,筛选信息,同时还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准确的归纳和概括。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 解题思路:本文中人物的事迹主要集中在第二段,记述了两件事:一件是他巧设计打败贼人;一件是他面对诬陷,不屈服,勇敢地上奏替自己洗刷冤屈。应该说,两件事各有所指,第一件事反映出人物的聪明、机智,应该比较容易概括。若用“勇敢”来概括,就没有对应“设计破敌”这个重点。而第二件事似乎就有些难度了,在回答的时候要仔细思考此句前面的语言背景:在“防禁严密,无由自讼”的情况下,“噬臂出血”,可见人物刚强、不肯屈服的品性。
一般特征及解题方法:人物传记性质的文章所选取的人物形象一般都是正面形象,在历史上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通常语段中一件事即反映人物的一个方面的品格特征,但即便是一方面的品格特征,也有记述角度的不同和写法的变换。因此,在做这样的题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全局观念:基本把握了文章的意思,对于所记述的事情也有一个比较明确清晰的印象。然后仔细筛选信息,根据所记的事情去归纳人物的品质特征,概括的时候注意用词要尽量贴合文中所记叙的事情,答案和语段的区间范围要呼应,不能超出也不能不足,尽量避免穿衣戴帽式的笼统宽泛的概括,应该明确具体。
【2012年上海高考】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卜式传
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 “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选自《汉书》,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使者以闻 (2)布衣草履而牧羊 ...
(3)岁余,羊肥息 (4)上过其羊所,善之 ..【测量目标】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
【评析】联系相关语境,解释时,不能以今律古,望文生义。要充分利用学过的古汉语知识,特别要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如“闻”,使动用法,“使……知道”; 布衣,名动活用为动词,“穿着布衣”; 息,卜式养的羊膘肥体壮,繁殖得很快。在此为“繁殖”意。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好”。
【参考答案】(4分)(1)使„„知道(2)穿着布衣(3)繁殖(4)认为„„好 【一对一教学反思】“息”字比较难,可以采用“休养生息”进行关联 18.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臣生与人无争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 B.以田畜为事,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布衣草履而牧羊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 【测量目标】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评析】考点没有多大变化 。题属于上海高考的常规题目,要求考生对高中阶段的18个文言文虚词全部了如指掌,且对课内出现这些虚词的语句要有深刻的印象。 A.前者为介词,跟。后者为动词,跟随 ;B.前者为动词,作为;后者为介词,替,给。C.两者均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D.前者为代词,……人。后者为代词,……的东西(籍账)。 【参考答案】(2分)C
【一对一教学反思】注意常用虚词的理解,18个文言虚词的记忆,注重课内的积累。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苟,子何欲? (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测量目标】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
【评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翻译时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第(1)题注意实词“苟:如果”,宾语前置句“子何欲?”的翻译;第(2)题注意实词“起居:作息”,“ 恶:不好的”,虚词“辄:就”,词类活用,“败”使动用法,“使……变坏”的译法。
【参考答案】(6分)(1)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苟”、省略句、宾语前置,各1分)(2)按一定的时间作息,不好的就去掉,不要让(它或他)损害群体。(“以时”、“辄”,句意,各1分)
【一对一教学反思】注意重要的省略成分,以及上下文,语法
20.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2分) 【测量目标】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评析】理解的基础上去解释、推断,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中信息筛选整合的能力。 【解析】在封建社会,有了功劳,理应得到回报,这是常理,但在卜式身上恰恰相反。卜式慷慨解囊,捐资为国,不求回报,所以在丞相公孙弘看来不合常理,这也能更进一步突出卜式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2分)丞相认为付出后要求回报是人之常情,卜式则为国家无私付出,不求回报,所以被认为不符合“人情”。
【一对一教学反思】要理解好文章的意思,前后要连贯。 21.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3分)
【测量目标】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分析思路。
【评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概括的能力。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解答时要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所做事情和变化,以及皇上的态度变化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选文细节的理解。由不太了解——认为是忠厚的长者——发现其是治国人才 【参考答案】(3分)皇帝开始不太了解卜式的为人,接着认识到他是忠厚的长者,最后发现他有治国才能。(答对1点给1分) 【一对一教学反思】要看清题干,找准关系。
【译文】卜式是河南人。以耕田畜牧为业。当时汉朝正在从事征伐匈奴的战争,卜式上书,愿意捐献一半家产资助边防。皇上派使者问卜式:“你是想做官吗?”卜式说:“我从小放羊,不熟习做官的事,不想做官。”使者问道:“莫非是家中有冤屈,想要申诉冤情?”卜式说:“我生来与人无争,同乡的人中贫穷的,我救济他;品行不好的,我劝导他;我所住的地方,人们都听从我卜式,我怎么会被人冤屈!”使者说:“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卜式说:“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效死以保其节义,有钱财的人应该捐献钱财,这样,匈奴就可以消灭了。”使者把他的话报告给了皇上。(皇上把卜式的话告诉丞相公孙弘)公孙弘说:“这不是人之常情。希望陛下不要答应他的请求。”于是皇上没有答复卜式的上书。卜式回家后,依旧耕田放牧。
过了一年多,恰逢匈奴浑邪王等人投降,(朝廷花费很大)仓廪府库都空了,贫民大量迁徙,都仰仗朝廷给养,朝廷没有能力来全部供养。卜式又出资二十万给河南太守,用来接济那些迁徙的百姓。河南太守上报富人助济贫人的名册,皇上记得卜式的姓名,说道:“这原是以前想要捐献一半家产资助边防的那个人。”皇上于是认为卜式终究是一位性情忠厚的人,于是召见卜式并拜他为中郎。
起初,卜式不愿做郎官。皇上说:“我有羊在上林苑中,想让你去牧养它们。”卜式才担任中郎职务,穿着布衣和草鞋去牧羊。一年多后,羊长得肥壮,而且繁殖了很多。皇上路过他
放羊之处,很赞许他。卜式说:“不只是放羊,治理百姓也是像这样:让它们按时起居,凶恶的就立即除掉,不让它危害群体。”皇上对他所说的话感到惊奇,让他治理百姓,政绩都很好。皇上认为卜式为人朴实忠厚,(于是)封他做齐国丞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