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考语文全方位》参考

2021-11-18 来源:易榕旅网


《中考语文全方位》系统训练文言文部分答案

大成语文标准答案

1.《曹刿论战》答案:

一、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参与。 3.有“养”的意思。 4.独占。

5.同“遍”,遍及,普遍。 6.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7.言语真实。

8.为人所信服。 9.赐福,保佑。 10.案件。 11.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12.击鼓(进军)。 13.驱车追赶。 14.已经 。 15.第二次,两次。

16.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17.推测,估计。 18.倒下 。

二、1.当权者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2.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3.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从来不敢以少报多,一定如实禀告神。

4.小信用未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5.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我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6.这是尽了本职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7.作战,是靠士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们的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进攻,士兵们的士气)就消耗尽了。

8.(像齐国这样的)大国,(它的军事行动)是很难推测的,我怕在那里有埋伏。

9.我看到他们的战车的车轮的痕迹很乱,远望到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三、1.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2.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振奋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所以在敌人三鼓后才进军;齐国是大国,担心它有埋伏,在仔细观察后确认齐军是真败后才追击。

3.一是有曹刿这样关心国事、有责任感且能“远谋”的军事家。二是鲁庄公虽“鄙”,但他在战前能够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能够纳谏;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指挥;战后能虚心询问战胜的原因,君臣同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2.《扁鹊见蔡桓公》答案

一、1、一会儿。 2、肌肤的纹理。 3、停留。 4、更加。 5、答应、理睬。 6、还:同“旋”,转身; 走:跑 。 7、特意。 8、汤:同“烫”用热水焐;熨:用药物敷。 9、同“剂”,药剂。 10、是以:因此; 请:问。 11、寻找。 12、

于是,就。

二、1、您有小病在肌肤的纹理中,不医治恐怕会加重。 2、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3、您的病在肌肉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 4、小病在肌肤的纹理中,用药物、热水敷治就可以治好。 5、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

三、1.寡人无疾。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不应、不悦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因为他对医生存在“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的偏见。 3.因为他盲目自信,固执地认为“寡人无疾”,自负偏执,才有这样的偏见。 4.当扁鹊第一次提醒蔡桓公有病时,他以“寡人无疾”为由断然拒绝,并表达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的错误观念。其后,扁鹊多次提醒,他“不应”、“又不悦”,始终没有认真对待,以致最终不治身亡。 5.扁鹊说了“君有疾在腠理”、“君之病在肌肤”、“君之病在肠胃”指出了蔡桓公的病情正日益严重。 6.因为如今(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7.劝告人们不可讳疾忌医,有了缺点和错误要接受忠告去改正,否则就会小错成大错,以致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3.《邹忌讽齐王纳谏》答案:

一、1.长,这里指身高。 2.光艳美丽。 3.穿戴。 4.谁,哪一个。

5.同“熟”,仔细。 6.以……为美。 7.偏爱。 8.实在。

9.以为、认为。 10.土地方圆。 11.蒙蔽,这里指受蒙蔽。 12.当面指责。

13.谤,指责别人的过错;市朝:公共场合。 14.使……听到。

15.间或,偶尔。 16.满一年。

二、1.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2.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丽?

3.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4.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5.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6.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赏赐。7.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8.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三、1.宫人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王之蔽甚矣。

2.宫人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措施是: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效果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邹忌入朝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向齐威王进谏,而是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推理的方式指出“王之蔽甚矣”,委婉进谏,让人易于接受。 5.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从“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到“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直到“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完全采纳了群臣吏民的意见,大家无以可谏,最终齐国大治,“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6.从邹忌方面看,他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小喻大,以家比国,类比推理,委婉进谏, 让人听得

心悦诚服,易于接受;从齐威王方面看,他是一个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正。

4. 《出师表》答案:

一、1.这里指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2.这里指降低身份。 3.形容词作名词,指能力强的与能力弱的人(好的差的) 4.驽:劣马、钝:刀锋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5.评判,判定6.实现7.身份低微,出身低下。8.痛心和遗憾。9.裨补:弥补;阙:通“缺”,过失10.陟,奖励;臧,善;否,坏、恶。11.以是,因此。12.亲自 13.奔走效劳14.损,除去;益,兴办、增加。 15.彰:表明;咎:过失。16.询问

二、1.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2.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3.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4.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难期间我接受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5.希望陛下把讨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6.大概是(因为)追念先帝的特别厚待,想报答给陛下啊。

三、1.这三件往事是:三顾茅庐,临危受重任,临崩寄大事。 回顾往事让我们了解了他鞠躬尽瘁、兴复汉室这一坚定信念的思想情感根源:对先帝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对后主的无限忠心,对先帝未竟大业的执著。同时也激励后主励精图治,完成先帝未竟大业。 2.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②为了汉室之隆。 3.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或回答“推荐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4.要点:广开言路;严明赏罚;问计贤臣。 5.要点:①广

泛听取意见 ②赏罚分明 ③亲近贤能的人,远离小人 6.善良、诚实、忠诚、做事公正、有才干有能力、敢于进谏;得到先帝的赏识认可。

5.《小石潭记》

一、1.向西 2.像北斗七星那样 3.使……凄凉;使……寒冷 4.在空中 5.愣住的样子 6.忽然 7.互相交错 8.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9.以……为乐,喜欢 10.因为

二、1.(潭)以整块石头为底。2.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3.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4.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5. (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6.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三、1.(1)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2. ⑴位置偏僻。⑵竹树藤多,少有人来游玩。⑶作者对环境的感受。 3.孤独忧伤(凄凉) 4.不矛盾。因为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 5.“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6.《醉翁亭记》答案

一、1、环绕 2、茂盛的样子3、像鸟儿的翅膀一样 4、命名 5、情趣6、寄托

7、聚拢 8、发出 9、滋长 10、尽兴的喝酒11、醉熏熏的样子 12、遮盖

13、是 14、乐趣 二、1、有一座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似的亭子,座落在泉水边上,这就醉翁亭了。2、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3、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4、太阳出来了,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5、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他自己的快乐啊。三、1.(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2)日出而林霏开。(3)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共写了四个场面:①滁人游;②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为表达太守与民同乐的主题作铺垫。 3、共写了三种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以“禽鸟之乐”衬“游人之乐”,以“游人之乐”衬“太守之乐”,太守之乐境界最高,能体察万物,反思人情,写文章记述其事。虽有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苦闷,更有与民同乐的思想。 4、看到山水美景;看到百姓游山和乐;与宾客畅饮宴醉;醒后能把乐事记述下来。 5、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 6、答案示例: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⑵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而感到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或: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乐趣。)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参考答案:(与前试题不符)

一、解释加点词语。

(1)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2)围 (3)锐利、锋利 (4)去:离开 (5)限制 (6)巩固 ,使┄┄坚固 (7)建立威信 (8)极点 (9)归顺,服从

(10)要么 (11)凭、凭借、靠 (12)动词,到,达到 (13)结构助词,的 (14)表转折:却

二、翻译重要的句子。

(1)译句: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译句: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3)译句:使人民定居不迁到别处去,不能靠边疆的限制;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4)译句: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多;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少。(或:施行仁政的国君,有很多人帮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很少有人帮助他。)

(5)译句:用天下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国君;

(6)译句:所以施行仁政的国君不打仗则已,如果打仗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三、问题理解。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答: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答:“失道者寡助” “得道者多助”

4.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8.《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答案:(与前试题不符)

一、1.起,指被任用。 2.被举用,被选拔。 3.狱官。 4.责任,担子。

5.使……痛苦。 6.使……劳累。 7.意思是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8.拂,违背(意愿);乱,使……颠倒错乱。 9.同“增”,增加。

10.这里是“犯过失”的意思。 11.同“横”,梗塞,指不顺。 12.同“弼”,辅弼。

二、1.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

2.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3.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

4.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5.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6.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三、1.“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原因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思想上(苦其心志)、身体上(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上(行拂乱其所为)。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出身卑微,经受过磨练,成就了大事业 (3)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4.造就人才、治理国家。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9.《活 板》参考答案:

一、(1)同“版”,雕版 (2)大规模 (3)发明 (4)名词作状语,用火

(5)混合 (6)排 (7)成为 (8)靠近 (9)蒙、盖

(10)同“只”,仅仅 (11)完 (12)准备好 (13)标签

二、翻译重要的句子。

(1)把它拿到火上烤。

(2)把字按韵分类,分别放在木格里。

(3)在铁板上用松脂、蜡混和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着。

(4)印完后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

三、问题理解。

1.答:速度快、质量好,制版比较容易,发现错误容易改正。

2.①刻字方便 ②不易变形 ③便于取用(共3分。每个要点1分)

3.答:主要特征是“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

(2)“乃密布字印”说明排版活。(3)“每字有二十余印”说明常用字的数目活。(4)“奇字旋刻之”说明做法是灵活的。(5)从拆版、贮字可以看出其操作方法的灵活性。

4.每字为一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制版 不用木头刻字的原因

10.《三峡》参考答案

一、1、在 2、完全;同“缺”空缺 3、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4、(漫)上 ;山崚 5、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6、宣布,传达 7、奔驰的骏马 8、快 9、急流的水 10、极高 ;山峰

11、寂静 12、连续不断 13、同“啭”,婉转;消失

二、1、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2、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3、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4、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5、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6、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一片清冷寂静。

三、1.(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晴初霜旦……哀转久绝”。

2.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3.烘托三峡秋季环境的凄凉(悲哀或凄清) 4.寂静凄清。 5.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 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6.(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

11.《祖逖》参考答案

一、1、一起 2、等到 3、的 4、假如,果真 5、一向,向来

6、踢、蹬; 7、供给 8、于是,就 9、不好10、于是,就 11、祸害 12、起炉 13、驻 14、招募 15、住 16、渡

二、1、“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于是起床舞剑。 2、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听到消息响应的人。 3、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 4、自相残杀。 5、就使戎狄之人趁虚而入,祸害遍及中原。 6、大家都想着奋起(杀敌报国)。 7、大王假如果真能够派遣将士出征。 8、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 。 9、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三、1、“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2、率领自己的部队渡江驻扎淮阴,铸造兵器,招募士兵。 3、修筑起冶铁炉,铸造兵器;率领他自己的部属一百多家人;并且又招募了两千多人。4、有大志、有谋略、有能力、有上级同意、有民众支持。 5、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12.《记承天寺夜游》答案

一、1、想到 2、于是;到 3、共同,一起;散步 4、只是 5、交错,纵横;原来是 6、形容水的清澈透明。二、1、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2、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3、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三、1、(1)月色入户,无与为乐。(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3、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4、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②“念无与乐者”:可见其很少有人与他交游往来,“闲”。 5、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

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

13.《陋室铭》答案:

一、1.在于 2.出名 3.这里指品德高尚 4.长到、蔓上 5.大儒、博学的人 6.弹奏 7.使······劳累 8.宾语前置标志,无实义

二、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藓的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3.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三、1.陋室; 因“德”而“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四、1.陋室周围环境优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交往人物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生活情趣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2.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3.自己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4.从环境的清幽、交友的品位、情趣的高雅、远离世俗官场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 5.诸葛亮 子云 孔子 写这三位古人,用于证明只要住的人品德好,陋室就不显得简陋了。

14.《记承天寺夜游》答案(与前文不符)

一、1、想到 2、于是 3、共同,一起;散步 4、只是 5、交错,纵横 6、形容

水的清澈透明。二、1、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2、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3、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三、1、(1)月色入户,无与为乐。(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3、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4、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②“念无与乐者”:可见其很少有人与他交游往来,“闲”。 5、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

15.《陈涉世家》参考答案:

一、1、去、往。2、适逢,恰巧遇到。3、爱戴。 4、(使)恼怒。

5、等到 6、惩罚。7、通“倡”,首发(倡导)。8、通“披”,穿

9、逃亡;10、假使。

二、1、如果我们这些人冒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 2、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3、等着死,不如为国家而死,怎么样? 4、有的人以为他死了,有人以为他逃跑了。 5.即使能免除死刑,但因为驻守边疆死去的人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

6.筑台盟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7.(士卒)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或“都用手指并用眼睛注视着陈胜”)。 8.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三、1、(1)失期,法皆斩。(2)天下苦秦久矣 (3)篝火狐鸣,丹书鱼腹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①天下苦秦久矣;②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矛盾斗争;③九百人被逼上绝路。 3、偶然性:“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将900名贫苦人民逼上绝路。 必然性:“天下苦秦久矣”,秦朝的残暴统治使人们忍无可忍。 4.⑴有大志,敢于抗争命运;⑵果敢;⑶有权谋;⑷对天下形势有清楚的了解。 5、(1)士卒深受秦朝暴政之苦;(2)威众的策略使士卒敬畏陈胜(或“威众的策略影响了士卒”);(3)吴广一向待人很好,士卒多愿意听他差遣;(4)士卒明白自己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5)陈胜为士卒指明了出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