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三月三歌节
2024-07-19
来源:易榕旅网
NIUGE DASHlCHUANG 壮族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是广西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是 广西壮、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当地群众心目中 的地位不亚于春节。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 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米饭,染红 彩蛋,欢度节日,有的地方持续两三天。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 一般为峒场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 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亦来游乐助兴。在歌圩场四周摊 o ● 贩云集,各种日用百货应有尽有,民间贸易非常活跃。较大的歌圩, 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 伏,热闹非凡。 歌圩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富有本民族特 ‘n 色的文化传统。群众从各乡镇纷纷到县城赶歌圩,以歌传情,以歌 会友,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在壮话中,“歌圩”的“圩”为市集之 意,“歌圩”便是指民众因唱山歌而聚集形成的市集,在壮语中被称 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三月三”歌圩又称“三 月三”歌节,是壮族的传统歌唱节日,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陶冶,经 久不衰,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同凡响的艺术创造力。 关于壮族“三月三”歌圩的习俗,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 说。一是说古代有一对隋人,都是著名的歌手,经常互相唱山歌来表 达爱慕之情。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 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便在三月初三唱歌致 哀。二是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位歌仙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 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 此某一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财主趁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派人砍断了山 N}UGE DASH JCHUANG 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 这天聚集在起唱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由此形成。 而流传于桂西一带的传说故事则别具特色。传说在很久以 前,壮乡有个名叫韦达桂的青年,在土皇帝手下当丞相。韦达桂聪明 过人,处处为壮家乡亲着想,得罪了土皇帝,被官兵追捕。乡亲们闻 讯连夜送韦达桂到山上的枫树林中躲起来,土皇帝无奈,就下令放火 烧山,将韦达桂烧死在一个大枫树树洞里。乡亲们十分悲痛,埋葬了 韦达桂,大家跪在坟前失声痛哭,泪水滴在坟头上,顿时长出一棵棵 嫩绿的小枫树、一丛丛翠蓝的红蓝草和一株株翠绿的黄祀子树。正当 人们沉人哀思时,突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一片片枫树叶、一根根 红蓝草、~颗颗黄祀子落在碗碟里,雨点打在上面,将供祭的糯米饭、 鸡蛋染上颜色。从那时开始,桂西一带的壮族人民为了纪念韦达桂, 每年到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村村寨寨都搭起布棚,因为传说在外丧 生的魂魄不能进家,因此人们只好在布棚下摆上五色糯米饭等供品祭 达桂的亡灵,在布棚周围唱起赞美和感谢韦达桂的山歌,一代传一代, 就形成了现在赶三月三歌圩的习俗。男女青年在赶歌圩时,还相互碰 蛋取乐。 o _ 、J ● u. 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政府都十分支持“三月三”歌圩的举 办,并依靠歌圩的优势来推 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 区政府决定“壮族三月三”全 区公民放假两天,从此“三月 三”成为法定的节日,也成了 广西人民自己的节日。“三月 三”当天,广西各地都举办了 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这个重 大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