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现状对于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2020-09-14
来源:易榕旅网
文学天地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现状对于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冯芝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国际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文明和物质 明的流零。跨国攮、 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给中国学术界的学者们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他们要有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本国和外国 的文化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能与外国友人进行跨文化交流。本文将针对中国目前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现状做一个详细介绍。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人际交流 文化英语教学 1、国内研究现状 或语用能力有缺陷而达不到交际目的或造成 跨文化交际能力融合了跨文化和交际能 交际失误时所采用的一系列补救方略。高一 力两个层面的含义。交际能力概念最早由社 虹(2002)提出了“跨越”与“超越”的跨 会语言学家Hymes在1972年提出,即交际能 文化交际能力理念。文化的“跨越”使指目 力学说。他认为交际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内 的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获得;文化的“超 容:一是形式是否可能;二是实际履行是否可 越”是指意识到文化的差异或定型的存在, 行;三是根据上下文是否恰当;四是实际上 能够以开放、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跨文化 是否可完成。Kim(2001)运用社会心理学、应 交流,在跨文化交际中“生产性”地建构自 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把影响跨文 我认同。杨盈、庄恩平(2007)认为跨文化 化交际能力的各种因素总结成一个由认知因 交际能力由全球意识系统、文化调试能力系 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因素组成的新模式。认 统、知识能力系统和交际实践能力系统共同 知因素主要包括头脑的开放性、对事物复杂 组成。全球意识是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思维 性和多样性的认识以及视野和角度变通能 的综合体;文化调试能力是一种在跨文化环 力,情感因素主要包括移情能力、对不确定 境中根据文化特征调节自身行为的能力;知 性的容忍度以及能够克服偏见与民族中心主 识能力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下主要指对小 义等,行为因素包括处理交际问题能力、建 写文化(Little Culture)的掌握;交际实践能 立和维持互相关系的能力以及完成交际任务 力涵盖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和交 的能力。Byram(1997)构建了一个跨文化交际 际策略。 能力模式。该模式由知识、技能、态度和性 在欧美学术界,虽然对“跨文化能力” 情、行为取向构成,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 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而且对于“跨文化 力及语篇能力与这些构成因素结合才能形成 能力”的内涵以及怎样培养“跨文化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且它们之间是互动关 的构想也不尽相同,但Oertsen(1990)建议的 系.Canal和Swain(1980)认为交际能力由语 “跨文化能力”的三分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会语言学 他认为“跨文化能力”包括跨文化情感能力、 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语篇能力 跨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行为能力(潘亚玲, (discourse 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 2008)。跨文化情感能力是一种激发个人反应 competence)所组成。 的能力,学会处理有冲突的文化现象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源于美国的学科, 跨文化认知能力则是在外国文化环境下对于 上世纪60到70年代,这一学科在欧美得到 信息的传播能力;跨文化行为能力则强调提 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学强调对所有文化的 高本国文化的交际形式并能与另一文化的人 尊重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的积极作用,而事实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Gertsen,1990)。 上,该学科发展则长时间地以欧美国家的研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涵义 究为主导,其理论基础研究以及方法学也打 以及分类的研究,虽然他们都保持各自的见 上了很深的欧美研究的烙印。近20年的研究 解,但是很容易便可以发现其中还是有一些 数据表明,我国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 相同点,以Kim(2002)为国外跨文化交际 还与美国有很大差距,虽然国内也逐渐涌现 能力研究的代表人物,贾玉新(1997)为国 出众多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的学者专家, 内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的代表人物,基本所 但国内研究还远远不够。 有学者都一致主张跨文化能力的情感能力、 贾玉新(1997)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 认知能力以及行为能力。 括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与 情节能力系统与交际方略系统四个方面。基 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和跨文化知识的建构密切 本交际能力系统包括交际个体为达到有效交 相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在跨文化交际过 际应具备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能力、文化能 程中,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所必需的 力、相互交往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情感和关 一些基于跨文化意识的语言能力、语用能力 系能力系统包括移情能力和交际者在交际中 和交际实践能力。其中,语言能力包括听、 使用正确的交际策略能力;情节能力系统包 说、读、写、译等能力,英语专业课程中与 括遵循意义和行为逻辑的一般情节能力以及 语言能力相对应的主要有听力,口语,阅读, 超越和改变自己习惯遵循的规则的超级能 写作,翻译实务等;语用能力包括语用行事 力;交际方略系统包括在交际过程中因语言 能力、语用推理能力、语用心理能力、语用 308 www.spyzlzz.com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文化能力、语用语境能力等,关于语用能力 的课程则较为稀少;交际实践能力包括语言交 际实践能力与非语言交际实践能力,强调语 言规则和交际规则的转化。 2、高校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 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截然不同的 是,虽然现在很多高校的外语专业将“跨文 化交际能力”确定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但 常常错误地理解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 将其与外语能力,特别是英语语言和语用能 力划上等号(潘亚玲,2008)。这种误解使得 目前的英语专业教学缺乏有效的提高学生跨 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同时,各个高校自主 安排英语教学课程,所使用教材也不统一, 课程设置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没有开设能够 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课程。这些都对 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思维模式产生了重大影 响,最终导致各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跨文化 交际能力良莠不齐。 在学术研究方面,我国研究界对于这一 主题研究还很少。现有研究多针对大学生整 体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 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财经类院校英语专业大 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 另一个存在的问题是,在该领域内,缺乏实 证研究。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英语系就业率 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不能适应职业生 涯。由于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系毕业 生在工作中会遇到因跨文化交流引起的各种 障碍与冲突,无法适应职业要求。造成这种 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大多 基于外语教学与外语学习,很少与职业实践 相结合,对学生的培养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对 人才越来越高的职业实践的需求。而事实上, 对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培 养,能促使他们的能力符合职业实践的要求, 从而使学生能适应全球化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Becoming intercultural: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 l adaptation Y.Y Kim [2]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Byram,M. [3]《跨文化交际学》 陈国明 [4]《跨文化交际学》贾玉新 [5]《外语教学与文化》胡文仲高一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