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底泥疏浚开全国先河
“滇池草海底泥疏浚开创了中国内陆湖泊疏浚的先河”,昨日,昆明滇池草海底泥疏浚工程指挥部张凤保指挥长欣喜地说,滇池淤泥将要变废为宝。
昨日,记者来到滇池沿岸堆放滇池底泥的东风坝北、运粮河东及运粮河西堆场和王家堆堆场,乌黑的滇池底泥污水正通过特殊管道直接从滇池底部排到堆场,经过吹填、沉降、余水处理等工艺后,呈浆糊状甚至凝固状的底泥安稳地存放于堆场内。然而,4个堆场的1965亩的底泥面积着实令人担忧这些乌黑的泥浆是否会成为滇池的累赘
“这些底泥上将要种上花草、绿化带,建盖亭台楼阁,成为将来草海生态公园的组成部分。”在张凤保指挥长眼中,这些乌黑的滇池污染物富含丰富的有机物质,不再是人们嗤之以鼻的“毒瘤”,而是为滇池旅游创造价值的“宝贝”。
据了解,目前正在紧急实施的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继续疏浚工程是滇池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浚一期工程的后续工程,疏浚水域为滇池草海中部,疏浚面积平方公里,占草海总面积25%,疏浚工程量191万立方米,总投资亿元。工程采用环保型绞吸式水下疏浚方式,由疏浚工程和底泥堆场围埝建造工程组成。继续疏浚工程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在全国内陆湖泊中,如此大规模的底泥疏浚属全国第一。(王媛 范春庆)(春城晚报) 太湖底泥污染及污泥疏浚、疏浚物处置研究”通过验收
2004年6月26日,江苏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江苏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太湖底泥污染及污泥疏浚、疏浚物处置研究”(BK1999204-2)进行了验收。
该项目1999年7月年开始启动实施,负责人是我所范成新研究员。项目针对一些湖
泊底泥疏浚后出现污染回复现象,设计了用控制条件下过程培养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不同模拟疏浚深度的大直径底泥新生表层界面活化现象进行跟踪;通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得到了各湖区不同季节下底泥N、P、COD释放速率,估算了太湖营养盐释放量;根据大型湖泊泥区、岩性、粘土和有机质含量差异大的特点来对湖区进行划分,结合湖区底泥界面交换结果定量估算结复杂湖泊的内源负荷,基本弄清了底泥内源污染在太湖污染物总量中的贡献率;通过模拟污染湖区不同疏浚深度下的污染负荷控制效果研究,提出了太湖底泥疏浚的建设性方案及污染底泥处置和预防二次污染的对策。
该项目提出了按泥区、岩性、粘土和有机质含量等划分湖区的原则,对生态环境类型复杂的大型湖泊进行内源负荷定量研究的新方法;在底泥疏浚效果研究中,引入了新生表层(newborn surface)界面活化和营养物再生的概念,建立了底泥活化过程的界面生物地球化学系统研究思路;揭示了有机磷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形态转化是底泥疏浚后新生表层底泥和间隙水中磷含量增加,以及上覆水磷含量回复的主要原因。为污染湖泊底泥疏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项目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建了按泥区、岩性、粘土和有机质含量等划分湖区的原则,对生态环境类型复杂的大型湖泊进行内源负荷定量研究的新方法;2.在底泥疏浚效果研究中,引入了新生表层(newborn surface)界面活化和营养物再生的概念,建立了底泥活化过程的界面生物地球化学系统研究思路和初步方法,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3. 揭示了有机磷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形态转化是底泥疏浚后新生表层底泥和间隙水中磷含量增加,以及上覆水磷含量回复的主要原因。由河海大学崔广柏教授、南京大学王晓蓉教授、东南大学吕锡武教授、中科院南京土壤所蔡祖聪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周立祥教授组成的专家组认真听取了课题组成果汇报,审阅了相关的技术文件,对照项目的合同要求,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规定的研究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提交的技术文件齐全。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并建议该项目进一步总结成果,进行成果鉴定,申报省自
然科学奖。 国家863计划:\"太湖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
太湖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的实施将在太湖梅梁湾包含无锡市充山水厂取水口和小湾里取水口的20平方公里水域建立工程示范区。通过改善水源地的风浪、底质、透明度等环境条件,恢复湖泊水生植被和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和稳定性,最终达到持续改善水源地水质的目的。同时形成系统、规范、标准的,并可根据取水要求、水源地理化和生物环境条件进行调整和改装的技术集成,适于在其他各种类型的湖泊水源地水质保护与净化。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天然湖泊中,绝大部分已经富营养化或正在富营养化中,而湖泊又是许多城市和乡村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因此可以预期其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十·五\"重大专项\"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近日启动,其中第一子课题\"太湖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主持,秦伯强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经费四千五百万,研究期限为三年。
太湖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是以保护和改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为目的,以改造水源地基础环境、恢复与创建水生植被和稳定生态系统为核心的综合生态工程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安全高效的消浪技术及其生态效应;梅梁湾水源地藻类水华控制技术;梅梁湾水源地基础环境改善的成套技术;梅梁湾水源地微量有机物污染物去除技术;梅梁湾水源地水生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构建与管理技术;湖滨带生态系统构建、稳定与保护技术;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的长效、可持续管理技术等。
我所在五里湖底泥疏浚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中取得突出进展
在无锡市五里湖开展的“重污染水体底泥疏浚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为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863计划)“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中子课题。我所为子子课题五“太湖重污染水体环保疏浚与生态重建方案”主持单位和子子课题四“重污染水体底泥环保疏浚与生态重建技术”的副组长单位,在五里湖的研究被认为是该所在太湖梅梁湾水源地研究“主战场”外开辟的以生态重建为主的“第二战场”。
“太湖重污染水体环保疏浚与生态重建方案研究”是整个子课题研究的出口,在组长范成新和副组长孔繁翔两位研究员领导下,以在五里湖实施的各类示范工程为平台,围绕底泥环保疏浚的深度确定、疏浚底泥内源变化、疏浚后生态风险和污泥堆场污染等问题开展工作,对疏浚施工(2003年11月27日)前后的疏浚示范区,研究人员逐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底泥及其孔隙水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跟踪调查,原位投放孔隙水采样器和放置了生态毒理学实验的生物材料,完成了污染底泥层、过渡层、正常底泥层的确定技术,为疏浚作业船在西五里湖实施的环保疏浚提供了技术指导;获得了底泥疏浚前后底泥孔隙水中物理、化学变化特性和用于生态风险评价的底栖动物样品(螺蛳)等GSH等抗氧化系统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初步建立了疏浚风险的评价思路,在底泥疏浚效果评价领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该子子课题五内由薛滨博士领导的研究组,在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下,对梅梁湾南部、苕溪河口、宜溧河、竺山湖等重污染区域底泥分布进行1000m×1000m中精度测量,获取了目标泥区泥深分布的具体深度;并用柱状采样器垂直采集不同疏浚区底泥,获得了198个短柱岩心,量测了底泥深度,样品分层采用了工程研究中极为少见的2cm和5cm密度间隔,所获成果为污染湖区底泥疏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对太湖内源污染负荷和疏浚堆场影响的研究也进展顺利,范成新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在室内对不同疏浚深度(10cm和20cm)的底泥进行了长期培养,首次观察到疏浚表层底泥的物性和营养物形态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现象;他们应用底泥分区的研究方法,首次取得了太湖全湖底泥
氮磷内源负荷定量化数据,为太湖底泥疏浚的决策提供理论和基础数据支撑。截止2004年8月31日,在该项研究中我所已获授权和申请国家专利5项,显示出良好的成果发展态势。
由子子课题四副组长陈开宁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是西五里湖开展漂浮植物和沉水植被重建招标最早、启动最快的课题组。他们于2003年6月24日就率先在透明度仅有25cm的宝界桥北岸退渔还湖C区(160亩),应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指导工程小组在五里湖种下了整个水生态修复工程中的第一批水草,引种睡莲5000株,移植的植株均高42cm,平均每株叶片为11个,睡莲成活率就达40%左右;紧接着2003年6月26日-8月3日,示范工程沉水植物的种植开始,共种植了沉水植物种苗203吨,品种有金鱼藻、苦草、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微齿眼子菜等,成活率达50%,其中金鱼藻、苦草和轮叶黑藻形成了一定的群落规模。至2003年10月份,五里湖北岸C区水域已经有近50%的水生植物覆盖,水面上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睡莲花朵争奇夺艳,水体透明度被提高一倍以上,水质也上升了一个等级。
今年大年初五,科技人员为能赶上植物生长季节,又赶往五里湖南岸的另一块示范工程Y区(150亩)施工现场,组织人员进行湖滨带基底修复、落实植物种苗、实施提高水体透明度措施,为生态修复赢得宝贵时间。在克服了直立岸、乱石底、透明度低、湖水深(约3m)等重重困难后,截至7月底,已经在Y区湖滨带成功建立了芦苇+荷花型、狭叶香蒲+荷花+沉水植物型、荷花型、鸢尾+浮叶植物型四片连片植被湿地,在距岸带70米范围内还种植了4800株各种颜色的睡莲、并植活了大量黄花荇菜和若干片菱。科技部邓楠副部长、中国环科院刘鸿亮院士和江苏省及无锡市领导分别在我们工程实施期间来到我们实验区视察,表扬和肯定了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在五里湖所做的工作,还要求及时总结和推广。目前,研究组对于生态重建试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深水区的沉水植物成活率还不高,种植后的施工人员技术管理问题等,科研人员正努力进行技术攻关和研究对
策,对于覆盖度下降的区域将于今年秋季至明年春季进行水草补种。
中国首次对退田还湖成效进行大规模民间调查
新华社长沙2004-2月19日电(记者谭剑 张敏)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组织,对中国政府实施的“退田还湖”政策成效进行的首次大规模民间调查活动正式启动。这是记者19日从正在湖南举行的“退田还湖”政策回顾与前瞻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长沙办负责人梁海棠介绍,中国政府自1998年洪灾后实施的“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政策,已经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次由多家民间机构参与的大规模调查,就是为了进一步总结“退田还湖”政策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现实作用,收集退田还湖5年多时间的成果、深远影响与各地的成功范例,讨论与分析退田还湖依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中央提出下一步的政策建议。
据了解,本次调查将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部门或专家联合参与,其主要调查内容涉及政策实施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果,具体包括政策实施后的干群关系、社会稳定、移民就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活质量、防洪能力和生物多样性等几十项。调查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江西、湖北和安徽等省。另经初步确定,调查时间将从现在一直持续至6月。
1998年水灾后,中国重点在长江流域的湖南、江西、湖北和安徽等省实施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等政策,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完成和开工平退
圩垸1461个,恢复长江干流、洞庭湖和鄱阳湖水面约2900平方公里,增加蓄洪容积约130亿立方米。这是中国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与水争地,自觉主动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给洪水“让”路。
中科院专家:清淤洁水要慎重
【金陵晚报报记者王君(2004年2月16日报道】 “大规模清淤很有可能把水底富含重金属的底泥搅动起来,使其扩散到水体中,造成更严重的污染”,在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机制作出了深入的研究后,中科院地理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南京的“清水工程”提出警言:无论是秦淮河还是玄武湖治理大规模清淤应当慎重,从长期来看,大规模清淤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据中科院地理湖泊所的专家谈引根介绍,在治理受污染的湖泊时,目前通行的办法是将有污染的湖底底泥给挖掉,因为西方的学者认为氮、磷等物质落到湖底后沉积下来,会散发出有害物质,造成进一步污染。然而多年的治污经验已经表明,在中国用大规模清淤办法治理污染收效甚微,甚至还会加重污染:杭州的西湖清淤后,水质反而比以前更差了,而2001年,在东海湖底部铺设污水管道时,搅动了湖底污泥,曾导致了东湖大面积死鱼。
专家认为,用清淤治污办法治理南京的水体如玄武湖、秦淮河一样不适用,因为这些湖泊和西方的深水湖不同,都属于浅水湖泊,很多湖泊形成历史已有千年以上,其水底底泥也非常深厚,通常大面积清淤后很快会使曾被封闭的下层底泥“沉渣泛起”,另外,在清淤同时还会搅动底泥也会让污染“扩散”。
除了清除底泥本身将会加大底泥中的污染物扩散外,专家不主张大规模清淤的另一大原因是:在这些看似肮脏的底泥中生活着大量的“底栖生物”,如“摇蚊”、贝类等,它
们本是污染“清道夫”,能富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如石油烃、重金属等。而大规模清淤则会“掀翻”这些底栖生物的“巢穴”,这对于治污也是一大“损伤”。
传统“清淤”、“换水”治污在湖泊专家看来都是“治表”不“治本”的方法,那么到底该如何从根本上改善污染的水质专家认为,通过对底泥不同藻类种群的研究,准确判断出湖泊的污染程度后,“因病制宜”,建立一整套综合的生态、生物治污系统,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控制底泥化学污染,在湖面恢复水生植被,同时养殖一些治污效果好的水生鱼类、贝壳类生物对污染的生态进行修复。目前这套办法被应用于梅梁湾试点区,试验的结果表明,那里的水质正逐渐变清。
专家提出太湖水变清新思路
(2004年2月4日新华日报吴昌红记者报道) 如何让太湖水变清是困扰长江中下游地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等8个单位的湖泊专家承担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机制与控制对策研究”,为治理太湖提出了新的思路。
据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秦伯强副所长介绍,我国湖泊与西方国家湖泊有很大不一样,许多是浅水湖泊,而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高,导致了我国湖泊的富营养化、污染程度比较高。由于水太“肥”,太湖夏季会爆发“蓝藻水华”,死了的浮游生物像油漆一样将水面覆盖,使太湖水的口感、观感都受到影响。人类活动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水质科学家在湖泊中取了底泥,通过对底泥中不同形态的硅藻种群研究,从而准确地判别出湖泊的受污染程度。
如何治理受污染的湖泊许多西方学者曾认为氮、磷等物质落到湖底沉积后会散发出有
害物质,进一步造成污染,提出应将底泥挖掉。但是专家指出,这种方式不可滥用。例如玄武湖曾花了大量人力财力清淤,但是效果不明显,原因是浅水湖底的底泥的化学反应与深水湖恰恰相反,专家指出,对长江中下游的大多数如太湖、巢湖这样广阔的水域,湖底清淤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可以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来控制底泥化学污染元素的释放,并过滤水中氮、磷等污染物质。目前太湖已经在梅梁湾建立试点,在风浪较大的湖区摸索出成功种植水生植物的办法,那里的水质正逐渐变清
“863”项目——湖滨带生态修复子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深入,收获颇丰
自9月以来,子课题组多次开会讨论,咨询有关专家,并及时与太湖863项目专家和业主公司进行沟通交流,确定了太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技术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案。
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对工程所在湖湾进行了详细的踏查和测量,包括:湖滨带土地利用情况、植被演替类型、实施湖湾的湖水深度和底泥厚度、现存芦苇带的发育情况等,摸清了岸边带发育和芦苇带生长的特定理化生境。调查研究表明:水深是影响芦苇带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芦苇适宜生长水深在30-60cm以内,可耐受深度为。测量结果显示,在湖湾尖突处,多为砾石质湖底,沉积软泥较少,湖底高程变化剧烈,芦苇带发育较薄;而在湖湾心凹处,多为砂泥质底,有较厚的沉积软泥,湖底高程变化较缓,芦苇带发育良好。我们观察到天然沙埂和类丁坝结构具有促进泥沙局部淤积的作用。事实证明以丁坝和拦沙埂促淤为主的工程技术组合是实现湖滨带构建稳定的有效方案,该生态工程可为芦苇带创生提供良好的基床。
9月份,子课题组在工程区搭建了长达55米的湖滨带观测桥(图2),开辟了一条从鼋头渚到工程1湾的长500米宽约米的小路,为湖滨带景观结构和生态功能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我们派出研究生长期驻扎在实验基地,从事湖滨带养分物质生物地
球化学循环和生态恢复研究。通过大量原位试验和室内模拟,发现湖滨带水体和底质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随底泥深度增加,有机碳、全氮、全磷等呈降低趋势,变化主要集中于表层5厘米范围内;从湖岸亚表层潜流、芦苇带湖水至无植被湖水区,水体和土壤的pH值逐渐升高;湖滨带区域有机质含量丰富,氮的矿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强烈,是湖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活跃区。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藻类水华爆发期,湖滨带对其有明显的捕获拦截作用。
为揭示工程湖湾水体泥沙沉降规律,从10月15日开始投放沉积物捕捉器,每隔半个月进行取样。下一步计划在工程湾一、二、三和统一嘉园小湾芦苇带边缘和距芦苇带30米向湖处各放置1个沉积物捕捉器,按时间序列和不同风浪事件序列观察泥沙沉降情况。同时进行上述湾区流向、流速的测定。图2 子课题组在工程区搭建的长达55米的湖滨带观测
基于已有的研究工作,研究组于9月份完成了湖滨带构建稳定和保护技术实施方案的初步设计,绘制了工程设计草图。10月份完成工程示范湾施工点位的钉桩工作。11-12月份撰写了技术设计方案和完成了详细工程施工图的绘制。及工程招标书并已于12月20日发标,定于2004年1月8日进行工程招标。有望在2004年初进入实施阶段。
《东太湖生态渔业农业建设对水质影响研究》通过验收
近日,由我所和苏州市吴中区科技局合作承担的中科院、江苏省院省合作项目《东太湖生态渔业农业建设对水质影响研究》,在苏州通过了由省科技厅委托苏州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我所谷孝鸿副研究员代表课题组做了课题研究汇报。
东太湖是指太湖东南部东山半岛东侧的湖湾,与西太湖之间以狭窄的湖面相通,总长
度 km,最大宽度 km,总面积 km2,平均水深不到。东太湖是太湖的出水通道,具有蓄积、排汇洪水和供水等重要功能,是上海及浙东地区主要水源地。东太湖是长江中下游典型草型湖泊,水生高等植物覆盖率达95%以上,水生高等植物作为东太湖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和重要的渔业资源,在维护湖泊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发挥生产功能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东太湖湖区周围的人类经济活动也是我国最强的地区之一,从湖泊综合利用看,东太湖是我国渔业开发强度最大、水产养殖业最为发达的湖泊,也是华东地区最重要的水产品供应基地。近年来,东太湖由于网围养殖的无序发展,对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影响了东太湖生态综合功能的发挥。
为了探讨湖泊网围养殖及沿岸区池塘养殖和农田种植等对水环境的影响,我所会同吴县市科委、吴县市环保局等单位承担该项目,对东太湖网围养殖和围垦区养殖的发展及不同养殖类型对水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东太湖地区面源污染也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养殖负荷和养殖的污染留湖量,初步计算了东太湖的适宜养殖面积,根据东太湖的水质和水生植物资源现状和生长状况,提出了东太湖沼泽化的防治对策。 专家认为该项研究是科学性、实用性的统一,是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项目基础数据详实,分析思路正确,工作方法路线合理。项目研究成果为东太湖及太湖的渔业规划和发展目标提供了基础积累,对东太湖今后渔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863项目“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课题,于8月12-13日在无锡召开了启动大会。
参加启动大会的除课题组成员外还邀请了无锡市太湖湖泊治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无锡市科技局副局长王中苏、科技部水环境专家组成员屠清瑛研究员及无锡市科技局、环保局、水利局、公共事业局、太湖湖管会有关领导和专家。
该项目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的三个子课题之一,由我所主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无锡市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佛欣爱建河道治理有限公司等8个单位参加,三年内完成,总经费4700万(科技部1500万、地方3000万、自筹200万)。项目的目标是在太湖梅梁湾小湾里与充山水厂附近水域,通过发展以改善水源地基础环境、恢复与创建水生植被和构建良性稳定生态系统为核心的生态修复技术,创建并优化水源区生态系统结构,消除示范区藻类水华,降低微量有毒有机污染物,确保小湾里水源区原水的供水质量及安全。同时形成成套化和标准化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并且通过不同技术模块的组装,广泛应用于其它湖泊水源地水质保护和改善。
会上,王中苏董事长作了重要讲话。他说:课题启动是课题组全体成员、地方政府和业主公司互相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他认为“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课题具有与其他两个课题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技术综合、涉及面广;示范工程面积大、工程量大而艰巨、形象集中;与百姓切身利益最为密切,直接关系到无锡市1/3以上人口的饮水问题,是涉及人民健康安全的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所以,必须对课题组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领导要重视,要保证人员到位、协调到位、工作条件和设备手段到位;二是要发扬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摒弃浮夸风,科研人员必须深入现场,亲自指导监督招标工程的实施,收集第一手资料,发现规律,确保工程质量;三要注意维护“863”课题的形象,示范工程要注意景观要求,做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把“863”实施作为科普宣传的过程,作好宣传工作。最后,王中苏董事长表示,业主公司将全力为课题作好协调服务工作,保证良好的实施环境。
科技部水环境专家组成员屠清瑛研究员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本课题的前瞻性。她说目前我国有很多几百、几千平方公里的湖泊富营养化,形势十分严峻,在全湖治理困难很多
的情况下,要走局部水域控制、治理的道路。本课题就是这样的一个思路,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对全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都有指导意义。自然界中藻型湖中的绿岛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其中沉水植物起了关键作用,如太湖中的东太湖、杭州西湖中的三潭印月等,现在我们作的就是要在藻型湖中建设绿岛,大家要充满信心,充分理解课题的意义,才能作好。屠清瑛研究员还强调指出要保证课题完成质量,必须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在课题执行中全心全意依靠业主公司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完成管理机制的转变,为今后的可持续运行创造条件。
无锡市环保局副局长顾岗在讲话中希望课题精心组织,确保万无一失。通过这个课题的实施,为湖泊治理的工程化、规范化、产业化打好基础。他说: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是我国地理与湖泊科学研究的最高机构,本课题还云集了中科院与相关高等院校以及企业单位在湖泊治理方面的优秀力量,定能取得出色成果。 会后,课题组全体成员和与会的领导、专家参观了工作站、实验室、施工平台船等保障设施,对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863项目组供稿
长江项目课题组部分科技人员考察浙江湖泊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富营养化的发生机制与控制对策研究》课题组为了落实路甬祥院长在2004年5月28日视察该课题组时,提出的“希望扩大我院湖泊研究和治理工作范围、更多地面向国家和地方对湖泊治理工作的需求的建议”,2004年7月23-27日,长江项目的主管秦伯强研究员、首席谢平研究员等一行多人,考察了杭州西湖、千岛湖、绍兴围城湖等浙江湖泊。
在杭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虞左明高级工程师的陪同下,首先对杭州西湖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考察。西湖水域管理处吴主任详细介绍了西湖的环境演变和治理历史,以及当前
西湖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西湖是我国开展湖泊治理最早的城市湖泊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展了驳坎硬化、环湖截污、钱塘江引水、工厂搬迁、消烟除尘、常规疏浚、控制养鱼、控制水生植物、游船管理等工程,近年来又开展了大规模的底泥疏浚、涉及大量搬迁的西湖南线开发、恢复大面积湿地的西湖西进以及西湖北线工程等一系列重在保护西湖的市政工程,使得西湖在高强度的旅游压力下,基本保持在IV类水体。西湖所面临的许多生态问题是我国大多数城市湖泊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西湖的工作为我国城市湖泊治理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西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研究薄弱,目前的治理工作难以将水质进一步提高。
在淳安县环保局周局长陪同下,考察了千岛湖。千岛湖水域面积57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4米,库容量178亿立方米,透明度7米以上,是华东地区最大和水质最优的水库之一。近年来由于受上游来水水质、流域面源污染、水体渔业养殖、旅游等的影响,千岛湖的水质受到威胁。千岛湖流域的生态管理也走在我国水库环境管理的前列,千岛湖的环境问题也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其生态环境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也为我国普遍存在的水库环境问题提供了借鉴。
在绍兴市环境监测站马站长等人的陪同下,课题组专家考察了绍兴市的围城湖。围城湖是指环绍兴市的半河流性湖泊,属于典型的河网地区,与绍兴县的鉴湖相通。围城湖水体中腐殖质含量较高,多数水体呈黄褐色。总体上围城湖的水质尚好,无明显的异味。
考察过程中地方管理部门都表现出对当地湖泊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工程技术的迫切需要,同时对科学院科研人员的充分信任。都表示愿意与科学院进行合作来解决地方问题。
<中国工程科学》
1999年第1卷第1期
81 湖泊底泥环境疏浚工程技术(刘鸿亮,金相灿,荆一凤)
[摘要] 论述了湖泊污染底泥的环境疏浚工程技术,这是一项当今世界上崭新环保工程技术,作者根据国内湖泊环境疏浚第一例工程的经验和实践,提出了环境疏浚工程技术,包括该技术与工程疏浚技术的区别,疏浚方案的制定,适用机械的选型比较,以及泥浆的脱水干化,余水处理等,同时还提出了防止二次污染的各种技术和措施,为我国湖泊污染治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污染底泥疏浚技术。
[关键词] 湖泊底泥;环境;疏浚;新技术
本报讯(记者 潘骞) 近日,一期工程总投资亿元的巢湖污染底泥疏挖合肥子项目开工。此项工程是彻底改善、恢复巢湖生态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也为明年继续争取内需项目奠定了基础。
巢湖污染底泥疏挖合肥子项目疏浚工程总量约456万立方米,其中巢湖工程区疏浚万立方米,推填低洼地万立方米,巢湖重要支流十五里河疏浚工程量219万立方米。清淤总量大约等于6~7年整个湖泊沉积量。该工程还包括同时建设总长达公里的围埝。据介绍,这项工程通过疏挖,能消除长期沉积在巢湖底泥中的污染物,可除去有机质13万吨,总氮万吨,总磷6600吨,不仅可改善巢湖局部水域水质,并能减缓湖泊退化进程,同时对恢复巢湖水生生态系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东五里湖1574521m2的区域清淤工程由浙江疏浚公司施工(2002年4月中标5月开工)。工程的功能是改善五里湖水质环境,清除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底泥,同时应保护湖
底原状地基土,以及施工中防止搅动湖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主要采用“环保绞刀河远距离管道输送相结合”的施工方法,海狸4010型环保绞吸式挖泥船,接力泵站两次中途加压。
嘉兴南胡清淤工程由浙江疏浚公司施工(2000年底开工,2001年9月竣工),疏浚土方120余万m3。
杭州西湖一期1999年底开工,2000年竣工,疏浚土方102余万m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