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2021-03-08 来源:易榕旅网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冯石岗李楠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30o4O1) 【摘要】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新时期,我国学校德育遇到种种困境,学校德育内在效果不够理想,学校德育外部效应不容乐观,严 重影响着人才的德育质量。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要科学归因,职责划分,要深入研究,理论指导, 要建设学科,完善体系,还要健全机制,优化队伍。 【关键词】教育改革学校德育德育实效性 f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9-5 ̄49(201 1)01—011 7一O3 学校德育实效性低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教育界的顽疾。但 是,学校是惟一要为德育低效买单的一方吗?退一步说,即 使高效治理学校德育,是否就能解决德育低效的问题呢?答 案是否定的。社会、家庭乃至学生个人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着德育的有效实施。如何将学校德育从不理想的自身因 素和不乐观的社会效应这双重困境中解救出来,又如何为其 找到真正合理科学的出路,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开放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很多新问题。外 来社会思潮涌入与内生的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社会发展太 快一时不能迅速解决,出现了一些腐朽思想和社会丑恶现 象,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迅速前进中的阵痛。如何通 过学校德育消除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理 解,如何卓有成效地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这是 时代给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课题。社会发展越快,学校德育越 要加强,并且一定要提高实效性。 纵观国内外教育发展史,教育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有 着本质的联系,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影响 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 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德育就是学校教育的一项战略任务, 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德育目标和任务是提高人才素 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办学方向起着导向作用,对思想情 感起着动力作用,对操作行为起着保障作用。为了提高德育 的实际成效和结果,充分发挥德育在社会建设中的整体功 能,各国都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研究和管理。俄罗斯联邦政府 通过加强教育场所建设,在青少年一代思想深处恢复国家责 任,再现俄罗斯“强国思想”。美国非常注重爱国主义精神 的培养,唤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使之树立为国家奋斗的 信念。英国政府支持各大学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机构。日 本在20世纪8O年代将50 ̄70年代学校教育提倡的“智、德、 体”顺序改为“德、智、体”全面发展,视德育为日本兴亡 的关键。韩国学校道德教育始终把国民精神教育作为德育工 作的核心任务,把传统道德教育作为德育之根本。加强学校 德育,培养优质人才,世界各国概莫能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讨论“面向2l世纪教育”时指出: 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是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 教育目标则是培养有理想、信念和责任感、自立精神、坚强 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人才。…这也 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多年来的奋斗目标。我国学校多年来始 终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 法制和道德教育,作为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把坚持学校 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 为中心任务。在我国,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 的一贯主张。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鲜明标志,是我国教 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学校德育和社 会主义教育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我们多年来做了大量工 作,取得了很大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上世纪9O年 代以来,国际风云突变,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国内对外 二、我国学校德育遇到种种困境 (一)学校德育内在效果不够理想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学校德育从理论到实践上都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当前我国在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与社会和学校对他们的要求仍然存在着~定差距,首先表现 为部分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上模糊不清。例如人生观 上搞不清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一旦意志消沉便产生轻生, 厌世的想法。在价值取向上追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益 至上的价值观念等。在政治立场上认为西方“民主、自由、 人权”才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信仰动摇等等。其次,表现为 定程度上的道德知行脱节,言行不一。很多学生能够绘声 绘色地说出甚至背诵很多道德知识和行为守则,却往往在德 育实践中抛在脑后,甚至说一套做一套,认为那些好听的话 是说给别人听的,只有英雄和伟人才能做到。再次,学生们 在接受道德教育时往往存在逆反心理。对政治理论和道德品 质的教育和管理呈漠视或厌烦态度,不谈国事、不受教育、 不服管教的趋势日益严重。最后,部分学生社会公德心淡 薄,在公共场合不遵守道德准则行为普遍存在。比如公交上 抢座、教室里占座、乱丢垃圾、损坏公物等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这种种现象既有学校德育实效低的问题,也有社会 外在因素及学生个人因素。其中学校教育的社会道德标准和 要求没有真正内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素养是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内部机制上确实存在严重 的问题:从教育理念上说,德育观念陈旧,理念偏颇,功利 性较强,忽视学生个体需要;从教育目标上看,高虚空泛, 过于理想化,缺乏现实性;从教育内容上看,泛政治化,脱 离实际生活,不能适应青少年的内心和社会变化的需要:从 教育途径上看,单一、封闭,缺乏各种教学途径的有机整 合;从教育方法上看,忽视学生主体性,重理论灌输,轻实 践体验,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从评价体系上说,评价 与管理体制不健全,标准泛化等问题仍然阻碍着学校德育的 有效实施。目前看来,学校德育机制改革已经成为提高德育 一实效性的关键。 收稿El期:2011年1月10日责任编辑:张丽 冯石岗(1955一),男,河北冀州人,河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哲学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哲学、STS、思想政治教育。 李楠(1986一),女,河北沧州人,河北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O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青年思想教育。 黜皿爨I (--)学校德育外部效应不容乐观 者、检查者和重要的培养者。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社 学校德育的外部效应是指社会对学校德育的地位与作用 会、学校和家庭分工合作、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才是提高 的评价与定位,以及学校外部力量参与学校德育的作用和影 德育实效性的根本。但是在这一点上,社会和家庭的认识均 响。由于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地位,使得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 远远没有到位。 成为近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大多研究一谈到德育的困 三、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路径探析 境,就把矛头指向学校,让学校全权负责,将学校德育推向 学校德育实效性差是客观现实,因素多也是客观现实, 一种尴尬境地:学校对自身德育效果不满意、社会责难学校 但是,学校毕竟是德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呼唤外部效应加 德育无实效、家长埋怨学校误其子弟……学校教育承受着不 强的同时,必须做好自身的工作,积极探索我国学校德育有 能承受之重。学校外部力量有权力评价与定位学校德育的地 效实施的科学路径。 位与作用,也有义务参与学校德育,以实际行动施加积极影 (一)科学归因,职责划分 响,这是更重要的方面。但我国社会和家庭似乎对此无所作 客观地说,教育质量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在改革提高 为且不感兴趣,这是学校德育实效性差的重要原因。 的,纵观教育发展,学校教育有几种模式,一是教育改革推 学校德育不是万能的,人们对学校德育能使学生很快外 动模式,加强教育自身建设,提高教育技术含量从而提高育 化为有益的道德行为的期待是美好的,但提高德育的实效, 人质量。其实这是社会发展需要和科学技术提高的产物,手 不仅仅是学校德育自身的问题,它牵涉的范围很广,即使学 段是为内容服务的,没有社会需要不会产生教育技术改革的 校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形式变得合理、科学了,也不能解 动力。二是社会需求拉动模式。学校适应社会需要调整培养 决学校德育的最后效用。 学校只是德育的担当者之一,社 方案,改变培养方法,充实培养内容。三是教育改革与社会 会、家庭以及学生个人等都是德育的担当者。只不过学校是 需要互动作用模式。发挥两个积极性,形成系统网络育人模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正面的道德引导,社会的其他方面则 式。学校不是独立或孤立地育人,而是在与生源“进口”环 是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发挥其道德教化作用。 节(家庭一幼儿园一小学一中学一大学,家庭之后各个环节都是 当前,社会的转型、全球化进程的深化所带来的不同价 下一环节的生源“进口”)、人才“出口”客户、育人竞争 值之间的冲突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巨 单位、政府与非政府机构等所形成的系统网络中进行的。这 大变革。人们在思想上出现了一系列道德 念偏颇、道德判 是一个动态、互利和现实的复杂育人系统。 断模糊、道德原则丧失等严重社会性道德问题。特别是正处 学校德育低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有德育自身问题, 于道德品质发展和形成时期的广大青少年,好奇心、可塑性 又有德育的社会、家庭、个人等问题。探索学校德育有效实 极强却缺乏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价值冲击,往往 施的科学路径,我们必须先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搞清学生 会迷失方向,造成信仰上的危机。比如受西方资本主义自由 思想品德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 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的影响,追求个人自由, 行科学归类,找出到底哪些才是学校德育低效所造成的原 强调以我为中心,谋求个人利益,缺乏奉献精神等等。意识 因,从而提高学校德育改革的针对性。对那些不属于学校德 是对存在的反映,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肯定对学生思想产生极 育的问题,应还给其他研究领域,学校德育不要自作多情地 大冲击。过度强调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作用,认为学校实效性 包打天下。 低才是当前道德问题出现的源头或者罪魁祸首,好似一叶障 (二)深入研究,理论指导 目,不仅是对人们视野的局限化,不利于对德育研究的深入 学校德育要科学有效地展开,理论研究十分重要。现 发展;对学校德育的万能化,使得学校德育不堪重负,丧失 在学校在某些方面遇到问题,往往是把德育作为一项工作来 信心;更是对德育本真的一种消解,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德育 抓,没有上升到学科层面深入研究和探讨德育的客观规律。 中的程序化、技术化,无形中把德育当作了功利的手段,削 美国道德教育专家科尔伯格说过:道德哲学和道德心 弱了德育的真正地位。 理学乃是探索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研究道 社会不能推卸责任,家庭也不能以旁观者的姿态埋怨 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则考虑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 学校。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 的问题。要为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合理的基础,就必须把心理 会的分子。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 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探讨结合起来。 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 因此不论是德育基础理论如德育哲学、德育心理学等,还是 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 针对性较强的理论如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班杜拉的社 和增强。所以,只有方方面面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 会学习理论、人本德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等德育应该“怎 管,使学校德育工作形成综合治理的网络,才能确保学校德 样”发展的理论都为学校德育的发展提供着理论指导。这一 育的高效性,最终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点西方各国学校德育发展中已经有了成功借鉴经验。我国改 从广义上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 革开放3O年来,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不少心得,取得了很多值 系、社会影响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和前提。学校是社会的一个 得肯定的成果,但仍然缺乏进行长期、艰苦的理论研究的传 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工厂”,是为社 统,或者可以说只有很少一部分学者在做这项工作,上升为 会服务的。社会是推销人才的市场,是人才应用的客尸。一 理论高度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我们认为,学校道德教育要 方面,学校不能闭门造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由社会决定, 取得理想效果,必须在德育理论的科学化和学科化研究基础 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德智体美劳等基本标准,社会发展水平 上确立道德理想和道德171标,依照人的品德发展规律确定道 决定育人的方法手段;另一方面,社会必须参与人才培养工 德教育模式、途径和方法,循序渐进,事半功倍。 作。社会环境就是学校育人的资源,进步的社会硬环境(国 (三)建设学科,完善体系 家安全状况、经济生活条件、文化服务设施等),优良的社 影响当前德育有效性的因素很多,其中学校德育体系自 会发展软环境(政治法律制度、社会道德风尚、人与人的关 身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德育有效性的实现。只有结 系、媒体舆论导向等),都是提高学校育人的前提条件。 合现阶段出现的德育问题,依据科学化的德育理论从德育体 社会不仅是人才的“用户”,也是人才培养的指导者、监督 系的各个环节入手,修复、完善甚至建构合理有效的德育新 德衄爨晾 体系,才能从自身因素上解决学校德育的实效问题。 建立健全有效的德育体系,应该在德育目标的确立上做 到有总有分,总要统筹贯一,分要具体分明;智情兼顾,知 行统一。在德育内容的设计上要遵行教育规律,依据育人目 标,丰富德育内容,使之贴近社会实际,做到递次渐进、层 次明晰。在德育途径方法上要依照内容,创新育人途径,探 索多种方法,几个课堂主辅协调,研究优化整合方案,适应 学生特点,引起学生参与和共鸣。在德育管理方面,要健全 领导体制,提高队伍素质,净化德育环境,健全规章制度,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德育机制。在德育评 价上,要不断完善德育激励和评价制度,明确评价原则,细 化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法等等。把学校德育建设成为一个 举足轻重的学科。 (四)健全机制,优化队伍 良好的机制和优秀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保障。 德育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良好的育人机制。在政府高 度重视学校德育,将培养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作为首要目标 的前提下,学校要强调德育过程中的政治性教育,确实以培 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旨;学校必须加强与德 育相关的课程建设,提高道德认知力。寓德育于各科教育及 活动之中,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学校所有教学过程巾; 另外还应加强“三个课堂”建设:加强第一课堂教学,充分 利用德育教学的主渠道;科学组织第二课堂,围绕理论教学 组织开展多种活动;研究开展第三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法 手段,使第一、第二课堂的成果进一步拓展。此外,还要重 视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内的一 草一木都成为教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熏陶,提高素质。 德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 证。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课下活动、 课外活动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有着说教不可比拟的作 (上接12o页) 2.加强财务分析力度 财务分析是运用会计资料,综合地对单位一定时期内 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活动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总 用。但是学生的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 还需要在学校、在课堂、在老师的一言一行、在学校的全员 教育中来实现。以人育人,这是一条教育的客观规律。事在 人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最根本上取决于人。邓小平同志指 出: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 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 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对发展教育事业起着 主导性的关键作用,必须优化德育教师队伍,培养具备高尚 的人格精神、职业伦理品格、合理知识结构、完备专业技能 以及过硬心理素质等基本素质的高效人才,使教师这一教育 主体充分发挥其在德育中的作用,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从 而培养出同样高素质复合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学校德育肩负着神圣的育人使命,我们必须正视当代 德育危机存在的真正问题,认真归因,权责分明。学校德育 要自觉“拆除围墙办学”,与社会、家庭通力合作,形成合 力,充分发展自身的主阵地优势,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大批 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占全.新世纪大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硕士 学位论文)【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郑宝霞.学校德育低效的三种因果观fJ】.新乡教育学院 学报,2009(6). 【j】【5】张忠华.对德育实效问题研究的反思【J】.德育寻 径,201 0(2). 【4]李四军.浅谈学校德育的实效性[J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 育,2009(8). [6】吴锋,罗振国主编.道德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2.6. (四)重视二级学院的财务管理 建立和完善“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 的财务管理体制。定期二级学院向上 ̄E-t'E资金流动情况,集 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实行二级管理后,应明确各院的 职责、权限,最大限度地确立各院系的财务具体收支事项, 以确保以学院为中心的二级财务管理体制的运行,使其有法 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有序。同时,应定期对各职能部门和 各学院负责人和有关经办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宣 传和培训,使其养成自觉遵守财务制度的良好习惯,使其在 资金使用和开支方面符合财务制度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规 模的扩张给财务管理方式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高校亟需 改变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早日发展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和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结,做出正确评价的一种方法。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 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提供准确的、高 质量的会计信息。高校要加强财务分析力度,建立一套完整 的、适合本单位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通过这样的财务分析 制度,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高校的资金结构、资金的自 给能力、单位的负债情况、积累情况等,这样可以使管理者 能全面掌握学校的经济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做出科学 决策,也便于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以便不断加 强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 (三)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要规范财务人员之间内控制度的确实落实。注 重责任牵制,人员配置合理,在岗位分工时,一定要明确个 人承担的责任范围,真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 约。其次,要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由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 和部门相关人员组成审计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务审 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回报问题。再次,注重程序制约, 对主要业务的控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 等程序控制。此外还应成立财务决策会议表决制,对于金额 较大的业务要进行集体表决,防止权力滥用。最后,要建立 以预防为主,事后控制为辅的运行机制,防治管理中发生无 效率或不法行为,包括组织控制、人事控制、纪律控制等。 【参考文献】 【】】张晓东,张同功.美国高校贷款融资运营与管理的经验 及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 o.-T,-2月,第2期. (2]毛爱军.浅谈高校财务管理的问题及措施[J】.财经视 点,2009年,第7期. 【5】陈小琴.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会研 究,2O1 O年,第5期. 【4】尹小娟.地方高校财务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经济 师,2009年,第7期. 墨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