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作者:邓秀珍
来源:《甘肃教育》2012年第17期
〔关键词〕 学校;德育;留守儿童;规范化;优势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7—0024—01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由于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心理问题不断增加。特别是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应试教育影响下,作为新世纪的主人和未来的建设者,许多学生不能分清是非,甚至有的学生产生价值观的偏差,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 一、突出工作重点,实现德育管理规范化
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从自己的实际工作出发投身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为了实现德育目标规范化,要加强十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师德教育;二是加强对学生的“五爱”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三是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四是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思想教育;五是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意识教育;六是加强对学生的遵纪守法教育;七是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八是加强对学生的文明守纪、艰苦朴素教育;九是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的教育;十是加强对学生的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些德育管理机制,确保学校德育工作持续、规范、有效开展。 二、强化素质教育,关爱每一位学生
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要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实施教育优质工程,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礼仪修养和文明习惯;要真心实意地给后进生奉献爱心,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进步。有条件的学校要办好学生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等形式,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实施关爱教育工程。 三、重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实现德育工作家园化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于是产生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很多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直接教育,导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庭教育匮乏。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家,有话没处诉说,心情忧郁。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乏亲情,对周围的亲友又缺少信任,导致很多留守儿童心理封闭。一些留守儿童由祖辈老人抚养,祖辈老人只负责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很少关心思想,且教育观念落后,思想保守,严重制约留守儿童的成长,导致一些留守儿童有厌学或辍学外出打工的想法。因此,我们要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意识,通过指定阅读书目、开展竞赛活动等,拓展家庭教育知识,提高综合育人素质。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着不可低估也无法替代的作用。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及时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做教育的有心人和探索者。只有以人为本,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
农村中小学要改革德育课程模式,打破中小学德育课程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情景表演、社会调查、主题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促使农村中小学德育方法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把德育课堂与德育实践同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同时拓展综合德育实践活动。农村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农村中小学要积极借助这些优势,开发利用身边资源,让学生接受乡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建设和服务家乡的热情。开展红色文化进课堂活动,建立和拓展中小学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生活、爱社会。
总之,加强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活”的根本保证。在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将面临许多新的情况,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拓展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路子,努力创建富有时代特点的德育活动,使德育工作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努力培养更多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