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社会网络下的组织知识管理研究

2021-02-23 来源:易榕旅网
http://www.paper.edu.cn

基于社会网络下的组织知识管理研究

梁昌勇,陈发祥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E-mail:glbch@hfut.edu.cn

摘 要:知识管理在近二十年来变成了一个热门领域,愈来愈受到学术界和实践者的重视。知识管理旨在通过促进知识流来帮助组织知识创造和发明。社会网络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内嵌的无形的组织结构有着正式的有形的组织结构无法替代的潜在影响力。本文在一个知识管理动态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任务导向方法,具体阐明了社会网络下的知识管理活动,以探索实施知识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流,组织结构,社会网络。 中图分类号:C93-0

1. 引言

知识管理是现代组织的一项优先发展的战略,它的实施可以帮助组织获得核心竞争力和保持领先于对手的竞争优势。知识管理战略是一个综合的方法,它的实施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研究知识管理与这些因素的关系对知识管理战略的成败有着重要意义。组织结构作为组织运行的基本形式,对知识管理构成直接的作用。社会网络作为嵌入组织内部的无形的非正式结构,它与组织知识管理活动和知识管理战略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组织的一项宝贵的社会资源,然而,它的作用常常会被忽视。

组织为了执行它的业务流程而形成组织的极具功能的正式的官方结构,但是,这些正式结构常常受到那些无形网络的干扰,从而导致组织内知识流的低效率。“我们相信真正的知识产生和分享蕴藏于互动行为和个人和他们所在群体(团队、组织和共同组织)之间的网络产生共鸣时。知识网络提供允许我们连接不同的、分散的智力资源的进入途径。当现代企业通晓所有不同的信息和知识资源,他们能够达到智能化。只有当他们 运用技术的和社会的连接,建立与这些资源的联系,并通过这些联系用有效的方法提供通道,才能获取有商业价“知识管理初始目标也许是通过能被识别、找回和分享的知识或值的和引发创新的知识”[12]。

者企图识别、绘制、编码和捕获知识,以便需要时能够进入和应用,来支持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网络”[13]。

社会网络有着巨大的潜力能够支持或阻碍组织战略。许多组织管理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究社会网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4][5]。但是他们很少有人探索社会网络对组织知识管理的影响,尽管它已经变成现代组织的一个优先战略。显而易见的是,社会网络有着潜在的力量通过渗透团体或组织的界限在合适的时候获得合适的信息或知识,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网络来提高组织信息基础,能够促进和保障组织知识管理获得成功。

2. 知识管理

2.1定义

对于什么是知识管理这一问题,Pettrash的观点“知识管理是使恰当的知识在恰当的时间但是怎样才能实现恰当的知识在恰当到达恰当的人以便他们能做出最佳决策” 最为流行[16]。

的时间到达恰当的人?什么才是“恰当的”?知识怎样才能被更新、创造和创新?于是,实践家和理论家们从不同的观点出发对姿势管理进行了不同的诠释。Macintosh, Filby和Kingston

-1-

http://www.paper.edu.cn

认为知识能够促进组织商业进程增加价值和产生利润,知识管理不仅管理知识而且管理知识行为的过程,这些过程包括发展知识、保存知识、运用知识和分享知识[17]。Jashapara从多学科的观点来定义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文化环境,联合人们知识(隐性和显性)创新、开发和分享的有效的学习过程,加强组织的智力资本和行为”[18]。

Newell等人[15]提出知识管理能够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里,通过对其知识资产的标杆学习,确保组织的连续创造力。Tiwana相信知识管理能够促进知识的创造、发散和开发以便为核心业务竞争力创造和保持重要价值。知识管理能够创造和转移创新产品或服务,管理和加强与顾客、伙伴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或为组织业务流程有效地改善工作流程[19]。

这篇文章采用的知识管理定义是:知识管理是以知识工作为核心的多学科的原理和综合的方法,通过在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支持的基础上,组织进行知识捕获、储存、分享、学习、开发和创新等一系列知识活动,为实现组织战略而更有效地和高效率地应用组织知识[1]。

2.2 基于任务导向方法(Task-based approach)的知识管理研究

Burstein和Linger[9]将任务导向方法引入知识管理系统,并设计了如图所示工作的任务导向模型。这个模型包含两个套嵌的层次,分别代表不同的工作组织,里面一层叫做“实际的”,代表现实的工作实际和需要完成的工作,它涉及到任务的有效的和有效率的管理;外面一层称为“概念的”,代表从更加普遍的、抽象的观点出发,由词语表达的总体目标和与过程和结构相联系的任务的目标。他们认为将任务导向方法引入知识管理领域,可以提高知识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确保知识管理取得成功。本文主要集中于概念层面的研究,因为我们假设实际层面的管理者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管理好具体任务。Davenport和Prusack[14]认为主流知识管理倾向于计划/设计功能和看待经理们在其领域能进行卓越的知识工作。

图1 任务导向的工作模型

2.3 知识管理的动态模型

许多研究学者和实践者从不同的观点出发,涉及了多种知识管理模型。这里引入一个知识管理动态模型[1],它为组织实施知识管理战略建立了一个包含六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管理活动和三个关键因素。在这个知识管理的模型中的六个相互联系的活动:知识获取、知识储存、知识分享、知识学习、知识开发和知识创新。也有三个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的关键因素:人、技术和政策。当然,“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人要在知识管理中执行所有的知识活动。“技术”直接影响知识的获取、储存和学习活动。“政策”主要与知识的分享、开发和创新活动相联系。

-2-

http://www.paper.edu.cn

图2 知识管理动态模型

3. 社会网络的几个重要概念

Meyer定义社会网络为几个行为者之间的连接或关系的集合[6]。这些连接或关系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内容、形式、强度和频率。社会网络为一个人、一个群体或一个组织提供与其他个人、群体或组织的信息、知识和其他资源相联接的社会结构背景。在社会网络结构研究中,以下几个名词应该予以介绍。

3.1 嵌入

Kilduff和Tsai[5]发现知识转移被嵌入在关系的联结中而不是纯粹的生意伙伴。人们都首选与相互关系紧密或血族关系得人相联系。无论雇员还是组织都苦于在生意需要现实的友好关系或血族关系时而没有联系的情形。一个动态的社会网络可能跨越传统的组织界限,从而创造与竞争对手或其他个人的联系。有着友好关系或血族关系的人可能分享生意信息、社会新闻、感兴趣的项目和其他创造财富或职业发展的机会。信息渠道已经被嵌入到社会关系网络里,公司业务蕴含于各类社会网络中。

3.2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有别于经济资本的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投资。在个人层面上,它是行为者社会关系集合中固有的潜在资源,个人关系可以被用于促进工作和升迁。社会资本不同于金融和其他形式的资本,它依附于人们之间的关系之中,所以行为者不能像管理金融资本或人力资本那样来控制他们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管理有别于商业管理,它是一个与他人合作的过程。社会网络方法提出不同的社会联系结构为行为人产生不同的利益。社会资本也被看作是不同团体、组织单位和多层次组织之间积极的关系而产生的合作的利益[5]。

3.3 结构洞

结构洞是在社会中没有现实联结的缝隙,但能够通过机灵的企业家联结起来,这些人获得跨越缝隙的资源流的控制权。在结构洞的研究中,组织发现那个起着连络和跨节点作用的人是很重要的,结构洞研究高度关注这些联络员和桥梁节点的重要性。个人可以通过扮演两个或更多相互没有联结的派系的联络角色或把一个团体联结到另一个团体来增加自己的社会资本。所以,人们可以投资于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社会网络,而不是集中投资在一个网络,这样可以获取更大的收获[5]。

-3-

http://www.paper.edu.cn

3.4 中心

中心是任何一个社会网络所固有的,各具不同特征,可以分为中间状态中心、特征向量中心、入度中心和紧闭中心等。中间状态中心是把网络中两个不同部分连接起来的人;特征向量中心是指网络中拥有多个与最受欢迎的人有直接或间接连接的人;入度中心是指被网络中许多人选为友谊关系的人,也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人;紧闭中心是指在网络中拥有与许多其他成员很近的关系的人[5]。

4. 社会网络与知识管理要素的关系

如图2所示的知识管理战略包含三个关键要素:员工、技术和政策。这三个因素通过作用于知识管理活动来影响知识管理的进程,同时,他们与组织社会网络有着密切联系。

4.1 员工----社会网络的主体

员工是知识活动的践行者,是组织社会网络的内部连接点,换句话说,员工是组织知识管理的核心因素,是组织社会网络的主体。人们愿意依靠自己的网络的帮助来做主要的决策

[3]

。社会网络的范围和质量同员工的素质、意识、道德、宗教信仰和性别等有着直接联系。

网络在组织内的存在不仅作为人们思想里的认识机制,而且作为由个体互动来协商和加强的约束和机会的结构。员工不仅倾向于同有显著的特征上近似的团体成员交往,如宗教和性别

[7]

,而且组织里这样团体成员的亲属比例越低,团体内部的认同和友谊的可能性就越高[8]。

4.2 技术----组织网络发展的推进器

社会网络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由来已久,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多样,结构复杂,这其中的主要变化源于当代网络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的迅猛发展。如组织虚拟科研网络就是其中典型一例,现代跨国公司的研发团队不再局限于一个研究室,可能是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各方面专家组成。

4.3 政策----组织网络的孵化器

政策因素是一个从上而下的影响机制,是由管理层决策、代表高层管理思想的举措,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知识管理的政策推动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宣传舆论、人力资源、机构设置和激励措施等。培育和保持完善高效的组织社会网络同样依赖于政策支持,恰当的政策可以孵化出一个有利于组织知识运行,支持组织决策的社会网络。

5. 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管理活动

按照Debowski的观点,知识管理是指组织努力依靠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社区/网络,使知识在整个组织里被定义、识别、获取、组织和发散[11]。正式组织结构或网络对于组织的工作流比非正式结构更重要。一个正式结构的信息是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每层的领导者作为信息交换的驱动者扮演着关键角色,正式网络内信息流的传递是与成员工作紧密相联系的,并且有一定的固定的信息传播形式。与正式网络相比,非正式网络或社会网络在组织的信息流或知识流中有更大的作用。大多数组织内的信息流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传递的,一个社会网络内传播的信息范围可能很广,从生活琐事到国际时事,而且它们的传递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为了有效地知识管理,深入探讨社会网络在知识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4-

http://www.paper.edu.cn

5.1 构建立体信息网络,及时捕获适时信息和知识

社会网络遍布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总能够通过丰富的社会网络进行相互联系,可以说没有信息是秘密的。信息基础是使知识管理内容的根本,组织为其信息基础建立一个丰富的社会网络是非常必要的,社会网络能够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跨越组织界限捕捉到组织需要的信息,与外部组织保持一个好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网络是组织不可缺少的。

知识管理始于知识的获取,组织需要的知识在哪儿,如何获取这些知识,这常成为困扰组织的难题。由于组织存在于各种网络之中,构建畅通的信息通道,通过相应的网络保持与组织发展相关信息和知识持有者的联系,这对于组织来说,应该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有人提出现代竞争是信息和知识的竞争,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掌握组织需要的知识信息,不仅能够上科技和市场的步伐,而且能够节约成本消耗。组织信息网络主要与市场、政府、科研机构和其他组织建立弱连接(weak ties),收集涉及组织的信息和知识。

5.2 科学设置储存网络,确保信息和知识合理储备

组织记忆是知识管理大脑,直接关系到知识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知识库是组织知识储存的通常做法,是组织记忆的核心层,然而,为了提高知识运转的有效性和效率,往往组织会采用分散储存法,将一部分知识存放在某些单位,组成一个组织知识储存网络。在现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这个网络资源的协同作战能力也空前提高。当然,储存网络概念对知识安全性提出了挑战,这也是组织知识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5.3 培育良好的实践网络,促进信息和知识传播和发散

知识管理最初的动机是对组织现有知识的有效管理,其中让组织知识在组织内部进行有效发散和传播是重要的目的之一。组织知识的发散和传播大多数情况是在非正式情况下产生,通过非正式网络进行的。如日本学者和实践者近年来提出并实行所谓“吧”,组织通过这些把实现组织信息和知识的及时传播和发散;欧美组织内流行的早茶和下午茶活动,组织开辟专门的场所供员工在特定的时间集体进行短暂休息,并有一个宽松自然的交流沟通机会,达到知识分享的目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组织内部网络上建立知识信息共享平台也是目前的通用做法之一。

5.4 建立规范的学习网络,激励员工学习知识的热情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知识时代组织建设的目标之一,规范的学习网络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前提和关键要素。组织学习网络按知识类型可分为显性知识学习网络和隐性知识学习网络两类,前者像培训学校、图书馆、资料室和网上课堂等,这些网络属于松散的网络,主要用于有编码记录的显性知识的学习;后者像师傅带徒弟、实验室和实践团队等,这些属于紧密连接的网络,主要用于经验性的无文件资料或少量资料的隐性知识的学习。在组织学习网络中,专家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实践证明导师制的学习网络是行之有效的和高效率的,因此,建立一个完备的专家网络对于组织员工的知识学习至关重要。一项研究表明,一个能准确知道到哪里去寻求意见的人在组织里拥有着重要的角色(Krackhardt, 1990)。

5.5 构建连接广泛的跨组织的网络,推动知识开发和创新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研发和创新是组织的生命力之所在,是组织保持竞争优势的法宝。然而,现代知识开发和创新很少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甚至很少是一个组织能独立完成的,因此,建立一个跨组织的科研网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里有组织内部和外部网

-5-

http://www.paper.edu.cn

络两方面概念,内部研发网络是指不仅仅包含技术人员,而且包含市场营销人员、公关协调人员和其他研发网络的相关成员;外部研发网络是指与组织以外的人员如高校、研究机构或其他组织的专家协同合作,构成研发虚拟网络或组成项目研发团队。

6. 基本结论

6.1 构建任务导向的社会网络是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组织认识到非正式组织的重要性。社会网络作为非正式组织最广泛的范畴,内嵌于组织的结构之中,组织的各项事务都是在某些网络中完成。知识管理也不例外,它的各项活动都与社会网络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实践社区作为一种紧密型连接的社会网络就已经被广泛应用。David等人[2]提出组织为了激励合作、改善社会行为互动、提高生产力和改善组织行为,对实践社区越来越感兴趣。这些员工社区拥有共同的特征背景、相近的工作活动和工具和分享日常事务和价值观。他们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互动,网上交流已经是一个重要手段,他们分享网络空间、电子邮件名录、论坛和同步实时聊天。

6.2 建立适当的社会网络发展机制

网络的高度发展给员工个人和组织均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组织社会网络的发展需要精心培育,需要依靠一套健全的发展机制。这套机制应该包含:宽松的发展环境、恰当的评估体系、动态的判断标准、恰当的激励措施和后续的支持策略与网络维护。

6.3 抓住核心网络,建立任务导向的网络地图

知识管理是一项综合规律和方法,是对社会学、行为科学、信息科学、人力资源和决策理论等多学科的融合,涉及到人力资源、技术支持、顾客服务、研发部和其他各业务部门的工作体系,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形式多样的、多层次的组织网络为之服务。一个成功的知识管理战略在建立正式组织结构的同时,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网络。个人或组织的社会网络在组织整体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的社会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包含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水平。组织在实施知识管理战略过程中既要培养组织的社会网络,也要培养员工个人社会网络。

参考文献

[1] Chen, F. & Burstein, F. A dynamic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ed Higher Education & Training (ITHET). Sydney, Australia, 2006 July 10 - 13.

[2] David, R. M., Michael, A. F., & Michael, J. M. Understanding the benefit and costs of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2, 45, 69.

[3] Kilduff, M. The interpersonal structure of decision making: A social choice comparison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choic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0, 47, 1-19.

[4] Cross, R. & Parker, A. The Hidden Power of Social Networks: Understanding How Work Really Gets Done

in Organization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4.

[5] Kilduff, M. & Tsai, W. Social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2003.

-6-

http://www.paper.edu.cn

[6] Meyer, Gordon W. Human Relations. New York: Sep 1994.Vol.47, Iss. 9; pp. 1013-1047.

[7] Ibrra, H. Homophily and differential returns: Sex differences in network structure and access in advertising

firm.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2, 37, 422-447.

[8] Mehra, A., Kilduff, M. and Brass, I. The social networks of high and low self-monitors: Implications for

performanc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8, 35: 121-146.

[9] Burstein, F. & Linger, H. Supporting post-Fordist work practices: a 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supporting knowledge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 Vol. 16 No. 3, 2003, pp. 289-305.

[10] Davenport, T., DeLong, D. W.,and Michael C., B.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8. pp. 43-57.

[11] Debowski, S. Knowledge management. John Wiley &Sons Australia, Ltd. 2006.

[12] Know-Net. Know-Net's Guiding Principles [OL]. http://www.know-net.org/approach_principles.shtml,

2007.2.

[13] Know-Net. Knowledge Networking: Integrating the Product and Process Views [OL].

http://www.know-net.org/approach_networking.shtml, 2007.2.

[14] Davenport, T. & Prusack, L.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

[15] Newell, S., Roberson, M., Scarbrough, H., & Swan, J. managing knowledge work. Palgrave, Basingstoke,

Hampshire: 2002.

[16] Pettrash, G. Managing knowledge assets for value. Paper read at Knowledge-based Leadership Conference,

October, at Boston: 1996.

[17] Macintosh, A., Filby, I.& Kingston, J. Knowledge management techniques: teaching and dissemination

concepts. Int. J. Human-Computer Studies 51, pp. 549-566. Article No. ijhc.1999.0279. [18] Jashapara, A. Knowledge management -- An integrated approach, Prentice Hall: 2004.

[19] Tiwana, A.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kit: orchestrating IT, strategy, and knowledge platforms.

Prentice Hall: 2002.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n Social

Networks

Liang Changyong, Chen Faxiang

School of Managemen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30009)

Abstract

Knowledge Management (KM), which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and participants are focusing on, has become a fashion field. The aim of KM is to facilitate knowledge flow and improve knowledge sharing and creating in an organization. Comparing with organizational formal tangible structures, social networks as embodying, intangible, informal structures have the hidden power in the organizations. Based on a dynamic KM model and Task-based Approach, this paper suggest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KM activities and social networks for exploring an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way to implement a knowledge management initiative.

Key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Flow,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Social Networks.

作者简介:陈发祥,男,1967年出生,安徽全椒,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组织知识管理中的文化影响力。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