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域建筑的定义
。。
然而,所有建筑都是地域建筑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建筑是建造在一定地域,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地域建筑不再只是建造在原本地理空间上里,也就是说某一地理空间上的所有建筑也不一定是地域建筑。因次,地域建筑是指人类创造的,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特定文化景观。
1.2地域建筑的类型
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最基本、最大量的建筑类型,也是地域建筑的主体,故可从民居的角度来考察地域建筑的类型。在古书上记载,住宅由门、塾、堂、厢等组成。中国地域辽阔,从北向南,为适应不同的气候、地形、材料、环境等条件,民居有明显的差异。
在广东地区自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建筑表现出更加复杂而丰富的类型,创造了具有特色是城市风貌地区。其中主要有院落民居、南方天井民居、广东客家集团民居和南方自由式民居四种。
2.平面结构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虽然从整体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但由于其内部广府、客家及福佬文化的差异,城市与乡村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形成具有明显分异的建筑类型。
2.1无院落建筑
竹筒屋是无院落建筑的代表,也是民居建筑中平面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由于屋内厨房、天井、厅、房按一定顺序排列,形似竹筒而得名。
其建筑平面为单开间,面宽较窄,一般为3~4米;进深较大,一般为10~20米,有的甚至达30米以上。也有规模较大的将两个单开间并联,"明"字屋就是间竹筒并列组合后的变化形式,厅、房、厨房与天井灵活组合,两开间大小可不一,进深也可变化,不一定整齐划一,形如"明"字。其中间的代表建筑是锁头屋。
2.2有院落建筑
三间两廊式建筑即是三合院式建筑,其普遍寻在于我国南北地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其中南方有院落建筑是由三开间主体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三合院。
这种建筑类型在广东中部和西部村镇建筑中广泛采用。从平面上看,前为天井,后为厅堂,厅堂两侧为房,天井两旁设廊,分别为厨房和杂物房。这种三间两廊式是广东地区采用最多的一种建筑平面组合形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多种发展形式:一是纵向发展,发展成四合院形式;二是横向发展,发展成多开间形式;三是垂直发展,发展成楼房。
3.建筑功能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除了官府类、宗教类等公共建筑外,大量的是私有民居建筑。在这些众多的民居建筑中,为适应广东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即是用于商业目的和进行防御的功能形态,它们使广东民居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3.1骑楼--店屋式开放住宅
店屋式住宅是指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其在古代就有存在,如宋代的"檐廊式"店铺。到近代海外文化的涌进,形成中外合壁的骑楼建筑。骑楼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街道边相贯通,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人们在长廊下进行商贸活动,可不受风雨日晒影响。这既适应了广东多雨湿热的气候条件,又使人与商业空间的接触更为直接方便,并使城市商业与交通空间相融合,使街道尺度更为宜人,创造了广东城镇独特的商业街区风貌。居住与商业的结合,导致了私密空间的局部开放,创造了较为亲和的人文环境,使购物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2碉楼和土楼--防御式封闭住宅
在广东地区存在的防御封闭住宅最为典型的是碉楼,是侨乡地区的传统民居。碉楼形式自古就有,但将防御和居住两种功能结合的碉楼主要出现于近代。
其产生的的原因是,海外侨居者为家乡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大量的资金,一是使侨乡人民日益富裕,二是民国初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洪水泛滥,碉楼应运而生。
碉楼的平面多为方形,基本格局由传统三间两廊形式发展而来,底层为储藏室和厨房二楼住人,顶层由年轻人居住兼做守卫。
其次,是土楼,其存在于客家聚落地区。从形式上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其形式上的围合性和独立性,便产生了很强的排外性和防御性。
4.结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在更新,无可否认的是,现代建筑创作越来越受新材料、新技术的影响,建筑师们对于现代技术的驾驭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建筑创作的能力。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地域建筑面临着新的困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建筑的角度上看,也是一方水土成就一方建筑。建筑不仅是一种提供给人居住的空间,尤其是在地域建筑中体现的是一方建筑文化传统。通过它传承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其是与前后(历史发展)、左右(与社会发展同步)、上下(适应自然条件)相关因素的综合把握与适宜的应对。因而,我们要挖掘地域建筑的价值,并着实实现地域建筑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琳.港澳与珠三角地域骑楼--广东骑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凌世穗.走向开放的地狱建筑[J].建筑学报,2002.(9).
[3]蒋伯宁.对地域建筑的思与行[J].建筑与环境,2007.(1).
[4]王芳,等.传承文脉、地域特色与建筑创新[J].华中建筑,2006.(10).
关键词:建筑外立面设计 南北建筑 差异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053-01
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筋混凝土建筑已经取代了传统木质建筑,但是设计者还是可以把钢筋混凝土建筑的立面设计成和木质建筑的外观一样。这同时也说明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世界各国的建筑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趋同性。通过本文,笔者一方面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方面,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 建筑外立面设计概述
建筑立面大多都是由许多部件组成的,一般包括门窗、墙柱、遮阳板和雨篷等等。立面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这些部件的尺寸大小和比例关系,以及材料色彩等进行合理地安排设计。通过形的变换和线的方向变化等,确保建筑物外形的统一,同时也要保证建筑物的外形变化与内部空间的协调统一,进一步达到简洁、朴素和大方的外观效果。建筑物的立面设计在追求建筑物应有的功能的同时,现代的建筑设计还应该追求形式上的美观,一个好的建筑设计还应该体现某一地区所代表的文化风格。建筑的立面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某一地区形象的表现,建筑立面设计也能体现出地区的一种精神面貌。立面设计作为建筑设计中最直观的一种,受到地区差异的影响非常大。建筑和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当建筑物的结构被表现出来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要求建筑结构上要合理。建筑形式和结构之间的协调和和谐是结构设计成功的关键所在。必须要保证建筑物的结构与其融合起来。建筑设计者都应该尽量使得建筑的艺术形象得到很好的表现,并使建筑物有一个完美的结构形象。
2 我国南北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差异
2.1 南北建筑在气候因素影响下的差异
我国南北建筑外立面设计具有很大的差异。南方气候由于比较炎热,居民建筑的墙体和屋顶一般都设计的较为单薄,这样就使得建筑不仅仅可以自由地伸缩,最重要的是保证其通透性也比较的好。然而,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比较寒冷,为了满足民居能拥有充足的日照,北方居民的建筑物设计的都要求保证坐北朝南的形式。越往北,由于气温越低,建筑物的设计用地就越宽松。另外,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抵御寒冷的气候,北方的建筑物的墙体和屋顶就应该设计的更加的厚实,这使得北方建筑的体形看上去就显得比较的笨重,而且建筑物空间也会受到建筑物体形的影响很大,这就造成了北方建筑都呈现出了规整的形体。因此,我国南北建筑在气候的影响下出现的差异很大。
2.2 南北建筑在地形等因素影响下的差异
我国北方的地形主要是以广泛的平原与高原为主,但是,北方的人口密度相对比较稀疏,因此,北方建筑大多属于平原型的构成,建筑的建筑地址大多数也会设在较为平坦的地区。当然,北方的村落和院子的规整布局都是由于地形的平整造成的。同时,北方同一地区建筑物的形式一般都会设计的相当一致。与此相比,我国南方的建筑由于南方的地形复杂多样,建筑物形式也会各不相同,从而出现了建筑物相互适应的建筑形式。因此,我国南北建筑在地形等因素影响下的差异也很大。
2.3 人文因素影响下的南北建筑差异
我国南北居民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习俗都具有很大的差异,这同时也是造成南北方建筑物风格差异的原因之一。北方建筑一般都具有规整、简单和一致等特点,而南方建筑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显得繁杂多变。同时,南北建筑的装饰在人文传统差异的影响下也有很多的不同,北方建筑的装饰还是比较的抽象和注重传统的形式,而南方建筑的装饰就相对比较的写实。因此,由于人文因素的影响,我国南北建筑不仅差异比较大,而且建筑物的装饰也有较大的差异。
2.4 南北建筑在造型与立面设计上的差异
由于传统人文因素的影响,南方建筑物更多要求的是清新通透,因此南方建筑立面大多设计为浅色,同时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南方建筑选择较多的是涂料、木结构和钢结构等。在北方建筑的造型与立面设计中,显得比较厚重和朴实。这样导致在材料的选择上北方居民会尽量选择以砖和石头为主。因此,南北建筑在造型与立面设计上的也存在差异。
3 地域差异对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影响分析
3.1 物质因素
我国的南北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相同,导致建筑物的立面设计也有着相应的不同。由于受到地域差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现代的建筑物设计大多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同时通过人与环境的设计风格和谐来实现建筑具有充实的视觉效果。因此,地域差异导致的物质因素不同会影响建筑外立面的设计。
3.2 气候因素
我国南北地区最大的差异就是气候上面的差异,同时气候差异也会对建筑的立面设计有一定的影响。气候是影响立面设计装饰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是由于气候因素影响建筑的立面装饰设计的程度很大。气候的改变也影响了室内的装饰,设计者会尽量使室内的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例如:对于既炎热又相对潮湿的地区,在设计建筑物的风格时,在建筑物上还应该额外加上窗口的遮阳设施等。
3.3 精神文化因素
精神文化因素主要是由于地域的差异和文化的不同造成的。同时,精神文化因素也是建筑立面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每个地区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制度都会影响到建筑的结构和风格。各个地区的历史传统也不同,进一步就形成了各个地区特殊的文化。建筑设计者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风俗习俗的影响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独特的想法就会在建筑物的设计中逐渐形成不同的设计风格。同时,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建筑物的立面设计时,设计者们更加趋向于将自己的思想赋予到建筑设计之中。因此,精神文化因素也会对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带来差异。
4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物的立面设计由于受到各个地区不同的文化、环境和地域差异的影响而出现巨大的差异。设计建筑物的时候,设计者要想设计出即要符合本地区文化还要保证建筑物的结构与外观都符合要求的建筑,就一定要充分了解本地区的文化因素和物质因素。因此,目前研究南北方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差异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因此,本文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 孔智麟.地域差异对建筑立面设计的影响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2,29(23):46-47.
[2] 董梁涛.建筑立面设计受地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建筑,2013(28):31.
【关键词】 建成环境 使用后评价 POE
1 使用后评价POE简介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是20世纪60年代从环境心理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建筑环境的研究,英文缩写POE。是指建筑物或环境建成若干时间后,研究者用规范化、系统化的方法,收集使用者对建筑或环境某方面的评价信息,并通过科学分析了解使用者对目标环境的评判。
POE的研究重点和应用方法是相似的。使用者是其评价核心,建筑性能是其重要概念,研究方法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建筑性能是POE的重要概念,它构成评价所需要的参照系统。
2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状况
目前,POE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发展成熟,许多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发展出一系列的评价理论和方法,POE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国外POE研究的发展已有学者进行过总结,笔者则要对国内的POE研究情况作一番梳理。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筑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利用学术交流及翻译著作等方式,陆续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引入环境心理学等理论,使用后评价也随着环境心理学一起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对建成环境的评价研究由此初步展开,但在实践上还处于不自觉的理论吸收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更多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涉足此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探索,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82年常怀生先生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介绍建筑环境心理学,首先在国内传播建成环境评价理论。他1984年翻译出版了《环境心理学》一书,其书中介绍了日本的建成环境评价实践。1992年起,常先生着手进行了住宅、医院和办公室等建筑类型的使用后评价。他的评价实践偏重于研究人与微观环境的心理互动关系。他还于1999年出版了《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一书,书中较系统地介绍了使用后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杨公侠教授也是国内较早涉及环境评价的学者之一,他在理论推广和实践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结合视觉理论进行了许多建成环境的评价研究,他于1981年将研究成果编著成《视觉与视觉环境》一书出版。之后,他发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一文,重点介绍了英国学者坎特(D.canter)的“目标场所评价理论”和“块面语句法”。他还通过指导研究生及参与环境评价实践、结合上海地方情况做了一定范围的评价应用方法探索,其研究成果发表在《上海居住环境评价》一文中。
华南理工大学的吴硕贤先生于1990一1993年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对4城市17个居住区进行生活与环境质量使用后评价。以人群的主观评价为核心,利用量化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环境综合评价的科学架构。在实践探索的同时,吴先生一直致力于使用后评价理论的推广,1998年,吴先生《提倡建筑师进行使用后调查》一文收录在《建筑百家言》一书中,文中强调了我国建筑界开展使用后评价的重要性。。同时,吴先生还招收博士生开展使用后评价的系统研究。
庄惟敏先生于1999年出版了《建筑策划导论》一书,他在书中系统介绍了日本住宅空间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建筑策划理论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以“语义差异法”为中心的建成环境评价方法,强调利用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评价现状环境实态、收集建筑策划基础信息的重要性。另外,庄生先还指导研究生在硕士论文中讨论建筑策划与使用后评价之间的关系,提出使用后评价为建筑策划中的预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和评价方法借鉴。
胡正凡和林玉莲先生于2000年出版《环境心理学》一书。他们在“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认知地图对校园环境和风景区质量做了评价研究。该书还介绍了POE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点。
北京大学的俞孔坚先生以生态和人文精神对景观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偏重于景观美学、偏好及敏感度评价等方面。他的使用后评价研究对象主要是城市公园等景观环境,在他指导下,其研究生对具体公园进行使用后评价实践,并将实践总结整理成硕士学位论文。
同济大学的徐磊青教授目前已经是国内从事建筑和城市空间与行为关系研究的重要学者之一。在硕士论文《场所评价理论和实践》中,徐磊青先生集中介绍了国外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评价理沦、使用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建立了上海居住环境评价模型。在博士论文中,他运用环境行为理论和方法对上海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进行分析与用后评价,系统揭示了人与开敞空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朱小雷是吴硕贤先生的学生,在吴先生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文中他系统总结了自己读博时期参与评价实践,在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构——人文”的主观评价方法体系。该论文于2005年整理为《建筑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一书出版,对国内的建成环境评价产生在很大的影响。
为了了解近几年国内对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情况,笔者通过“读秀学术搜索”以“使用后评价”作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并将搜索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分类整理:
从数量上看,总体研究趋势是上升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使用后评价”感兴趣;从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看,使用后评价的主要研究中心在以吴硕贤先生为核心的华南理工大学。从权威杂志的发表情况看,《建筑学报》作为学界学术方向的领军期刊,2008年后就没有再刊登相关论文,《建筑师》《世界建筑》《城市规划》等其它学界权威期刊从没刊登过相关论文。。
3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特点
(1)对建成环境进行使用后评价的研究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研究内容偏重于对国外理论体系的推介,以及对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探索。
(2)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实践上,主要是个别研究机构或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进行评价,少有由政府和学术组织发起的持续性评价研究实践,而且市场也缺少对评价需求的刺激。
(3)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评价结果没能有效地促进设计水平。评价对象虽然从居住区、幼儿园、宿舍、老人院扩展到城市街道、公园、广场等,但由于社会观念和发展的限制,评价研究同设计实践脱节,评价未能从根本上提升设计品质。
(4)具体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仍十分薄弱。目前大多数实践中使用的评价方法引用了
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中的研究方法,还没有建立起符合国情的、本学科的、实用的评价方法体系,这也是在业内推广使用后评价的重要障碍之一。
参考文献
[1] 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古镇窑湾;建筑艺术;风水防御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 A
古镇窑湾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三面环水,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素有“黄金水道金三角”和“苏北小上海”之称。早在明清时期,窑湾就是南北水陆交通之要津和苏北商业重镇,市井繁华,商号云集,全国有18个省的商人在此设立商会,有10个国家的商人和传教士在此建商号、教堂,经商传教,明末清初形成的两条主街道,至今仍保持原有风貌,现存古民居群834间,商会馆、古庙、碑亭、古桥、古槐、古松等人文自然景观20多处,被专家和媒体称为“南有周庄、北有窑湾”。
窑湾古镇古建筑遗产是运河文化的象征,厚重的历史孕育了窑湾的独特建筑文化,整体规划和建筑特点上独具风格,有湖有水,有着古老的街巷,有数千年的四方文化交融。
古镇的建筑是南北、东西各地建筑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晶。
古镇建筑风格十分独特,其三面环水,因水而建的格局,酷似江南,又有北方四合院的痕迹,融南方的玲珑精巧与北方的四合方庭为一体,间或有西北的窑洞、大草原的蒙古包的痕迹以及纯西方建筑。
如苏镇扬“玲珑精巧”的建筑风格。苏镇扬会馆及住宅,是江南水乡风格,青石街道,两厢楼檐出厦。住宅和商业楼连接在一起,四进院落,室内多置木雕屏风,上面雕琢精致花纹,用工用料考究。江西人、苏州、扬州、镇江等地人住宅多在窑湾南大街,住房建筑是江南水乡风格。青石街道,两厢楼檐出厦。住宅和商业门市楼接在一起,四进院落。楼房注重防雨,有堂楼廊檐、走道廊檐,四周有曲廊檐。主屋堂楼宽大透光,室内隔间墙多是木隔扇,减少占地空间,还有移动式隔墙(屏风)落地罩式木雕隔墙,雕琢精致花纹。
如山西建筑风格。山西人的建筑多在西大街,房屋布局严谨,呈现出门窗小、庭院小的天井院特色,且门窗上沿皆为半圆结构,窑洞的痕迹依稀可见。房屋砖木结构,人字立梁,楠木框架。住宅前后四进院落,寓言四进士。每道设三个台阶,寓意为登三级,步步登高。
如福建建筑风格。福建清朝初在窑湾南、中、西大街都建有宅院。福建人宅院门窗宽大,院落宽大,院子前有高大影壁墙,院道多为青砖、石板。福建人建房以木结构为主,斗柱梁架用料宽厚,屋山墙多设风火墙,每道院角都设下水道。前后大门厚重,设有防盗杠防盗销。建房带有闽乡习俗,体现防台风、暴雨和防海盗观念。典型建筑为吴家大院,它是窑湾古镇最大的宅院,南北长80米,东西宽20米,共四进院落,整体呈“弓”字形,院落前低后高,很有层次,每进院落都呈“井”字形,以聚财气。吴家大院体现了南北建筑文化的融合,带有福建沿海建房风格。
如会馆建筑风格。窑湾原八省会馆在建筑工艺上各具风格。山西会馆原是明代所建的关帝庙,山东会馆原是明代所建的桃园结义三圣庙。福建、江西会馆在南方园林布局结构上注入了新的活力,富丽豪华,生动活泼。
又如西方建筑风格。清末,美英法等国商人和传教士在窑湾经商或传教,建有教堂庙宇10多座,苏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建于此地,这座宏伟的欧洲哥特式建筑占地18000平方米,由主教堂和修女教堂并建,有楼房百余间。当年的窑湾,数百家商业店铺遍布12条主要街道,粮行、盐行、船行、八省会馆、十省商业代办处,五国办事处及2座教堂、8座庙宇。镇上驻有美英法俄意荷兰加拿大等国家的商人和传教士近百人。船来人往,处处繁忙。
古镇建筑的另一大特点是全镇建筑总布局根据历代军事家军屯营盘阵图而建。到了古镇,最显眼的就是几座炮楼,由此可以了解到此地应当是军事重镇。窑湾镇呈三角形,西南面朝运河,其中、东、西各有一座炮楼,登上炮楼,既可俯瞰全镇,也可瞭望远方。
窑湾古镇的布局很独特,它不以传统的一字形、十字形或井字形为街区格式,而以一个中心区,三条放射状街道作为独具一格的建镇格局。建筑方式采用“奇门遁甲八卦迷宫阵”和“七星八卦阵”。之所以有这种独特的建镇格局,是因为窑湾自楚汉起便是古营盘,千百年来一直是军事、政治特区。公元前209年,楚王韩信建都下邳,东军营设在窑湾,按孙子兵法实施自然水土工程,利用树木蔽体构成奇门遁甲八卦阵势。公元1840年,举人臧纡青为防外侵敌人,在窑湾建筑军事设施 “七星八卦阵”。按八卦方位设立炮台于城墙上,8门炮控制城外周围8个方位,炮群听从中央炮楼旗语、灯语指挥,中央炮楼设在东当典,楼高10米,视野可覆盖窑湾古镇街区。“七星”,是指大东门炮楼、南门炮楼、拐弯炮楼、杨家巷炮楼、山河街炮楼、界牌炮楼、西门炮楼,这些炮楼全矗立在五华里长街道上,布形北斗星。八卦图中心太极线是窑湾街“S”形五华里步行街道,八卦分天盘、地盘、人盘。窄窄的青石板地面,两边店铺青砖瓦、飞檐、红柱,统一色调建筑,街道弯曲很难辨别地盘方向。
窑湾镇古建筑不但工艺技术高超,军事设施精密,在音学上也深有奥妙,如同北京的天坛回音壁一样,在一定位置呼叫一声,全镇方圆五华里都能听到。
古镇的街区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建设遵循的是五行八卦风水理论。建筑群落不是横平竖直、朝向周正,而是呈“s ”型、八卦形态,将古镇划成两个半圆,人称“七星八卦”。古镇至今仍保存原汁原味的街巷15条 ,总长度为1327米,所有街巷皆与两条主要街道相通,有迷宫街之称。
古镇因水而生,因水而荣,古镇人自然了解水的习性,因此建筑物大多采取砌石为基、木构房架,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就连房门朝向,也根据沿河地形特点,以及风水理论而设计,既自然协调,又采光充足,又满足了人们驱利避害的心理需求。窑湾古镇自建镇以来一直有良好的排水功能,五华里S形街道,两厢廊檐下各有一米宽、五寸高的台阶,中心街石板下是半米深下水道,目前,主要排水管道从未清淤,亦从未堵死。
中宁街,古镇主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仿江南水乡街道模式,街道两侧各伸出1米廊檐,举目一线天,青石铺路,廊沿下日不晒、雨不淋,街道门面房用木板栅式门,楼上街面墙用木板代替前墙,街两厢排无数廊檐柱。这些木质结构建筑有消音作用。5华里的狭长街道,分支出12条 伸长巷,既方便进出,又有通风消音的功能,只闻讨价还价之声,无车马喧之扰,典型的步行街格局。
窑湾建筑物总体来说古朴素雅,但是在局部细节上,也不乏独具特色的各种雕饰。比如廊沿下简洁的万字纹,屋脊上镂空的瓦饰,山墙上别具一格的圆形小窗,重檐的火墙,门前的石鼓,以及檐下的砖雕等。
窑湾古镇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优势造就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它以融汇南北中西的建筑艺术风格、科学布局的风水防御功能、吸收接纳相互交融的个性特色,为我国建筑文化体系增色添彩。
参考资料
1《艺术研究》,2010 年01期,千年古韵 文化传承
论文摘要:绿色建筑是现代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研究,分析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和使用三个阶段的技术发展。同时提出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制度保障和标准完善。
1、前言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对能源的需求,而相对于地球限定的资源,出现了能源危机。而全球50%的土地、矿石、木材资源被用于建筑;45%的能源被用于建筑的供暖、照明、通风,5%的能源用于其设备的制造;40%的水资源被用于建筑的维护,16%的水资源用于建筑的建造;60%的良田被用于建筑开发;70%的木制品被用于建筑。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生活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满足这些条件的建筑也必然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能源。因此,减少建筑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同时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提高人们生活舒适度,是建筑的两大主要日标,也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可持续建筑是目前建筑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议题,从最初的低能耗、零能耗建筑到后来的能效建筑、环境友好建筑,再到今天的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和生态建筑(ecological building),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绿色建筑就是应用环境回馈和资源效率的集成思维去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有利于资源节约(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水资源保护);绿色建筑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废弃物最低化;绿色建筑致力于创建一个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降低建筑使用和维护费用。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的主要特点就是环保健康和节能。
2、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技术
(1)设计阶段
设计是绿色建筑的重要阶段。绿色建筑在设计中,就要体现环保健康和节能的特点。一般采用整体设计。建筑整体设计就是指在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建筑参数优化设计等建筑设计及技术手段,并结合周边建筑及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有机能源的依赖,创造舒适的人居化境。在设计中,做好整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重建。例如南方地区绿色建筑成功设计最关键的因素一是通风,二是遮阳,三是建筑立面绿色和屋顶绿化。这三项非常简单的技术应用可大大降低空调的使用,可使建筑能耗降低50%以上。在北方,需要在建筑墙体中加仁非常厚的聚乙烯泡沫保温材料,因为北方冬天的室内外温差可高达40℃以上;而南方室内外温差一般不超过10 0C,这种气候条件下就不需要特别加强墙体构造来保温。
(2)施工阶段
施工是建筑中能耗消耗最多的阶段,也是环保和节能技术中关键阶段。在施工中,使用健康和节能的材料和设备,强化绿色建筑的施土技术,是绿色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手段。
①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
建筑构件和建筑设备的环保健康和节能,是绿色建筑中的关键技术。例如合理使用经济适用的节能技术可在满足舒适要求的同时使建筑节约1/3左右的能源费用。低能耗高效能的建材、先进的绝热技术、充分考虑遮阳和日光利用的高性能集成窗系统、建筑气密性的处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使用、高能效设备和用具的使用、区域热电冷联技术等在建筑的使用,将是绿色建筑中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
②建筑施工方法
绿色施工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有较大区别。传统的施工方法以满足工程本身指标为目的,以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为根本目标,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考虑很少,当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与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发生冲突时,总是采取保证后者,放弃前者,这样做的后果常常是工程本身的质量、工期、成本达到了要求,但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给社会留下了不可弥补的遗憾。建筑物绿色施工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进行控制,强调施工全过程“四节一环保”。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效益、环保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
(3)使用阶段
绿色建筑的最终功能是满足使用的功能。因此,要求环境品质能够满足环保健康和满足人们的舒适性。室内环境品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室内热环境问题,一个是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因此,室内环境要讲究通风和采光技术,还要采用地热,分户计暖等措施来进行节能。室外环境要能够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因此,要采用绿化措施还要采用节水、绿化等技术措施。
3、绿色建筑的质且控制
绿色建筑的发展和质量控制,需要政府的政策的支持和民众的支持,需要有标准来衡量和指导建筑。
(1)制度保障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推动力,而政策法规正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驱动力。政策支撑最基本的是要建立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这是保证政策实施的先决条件,要防止不切实际的理想政策。而政策支撑最关键的是执法力度,目前中国的建筑节能法规的执行力度还不够,应该设立相应的执法监督机构,切实保障建筑法规的实施。因此,要真正实现绿色建筑政策支撑,就必须要严守“法”的观念。与此同时,激励政策有利于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可以激励和促进绿色建筑的开发和建设。这样,绿色建筑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才能得到更有效地质量控制。
(2)标准完善
国外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发展较快,已经过了评估参数确定阶段,正步入完善标识阶段。相比而言,我国由于绿色建筑的起步较晚,因此相应的评估系统开发工作也进行较晚。应特别注意的是,由气候、地域、环境参数、资源状况、人文素质、技术水平、法规标准以及发展现状等的不同,国外体系的评估参数在很大程度_卜是不适应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的。因此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应建立在充分调研、科学立项、切实实践的基础之上,这将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一大重点。在研发新建建筑绿色评估体系的同时,应同时开发既有建筑绿色化的评估方法。
关键字:港口工程 地基处理 强夯振动
在地基加固的处理方法中,强夯法效果最为明显,而且强夯法的设备很简单、施工程序方便、经济易行、适用范围比较广泛、能有效地节省材料和工作时间。但是,强夯法也有它的弊端,如在施工中,强烈的振动会影响到其他地方的生产生活,还会对周围的建筑产生不良的环境影响。这种影响被我们称作“强夯振动”的“环境效应”,也就是“振动效应”。
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对强夯法的研究着重点主要是强夯机理和加固影响的深度方面。对于强夯振动和它的环境效应这两方面研究的就很少。本文结合了南方某沿海港口的实际施工,对强夯法在振动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随着距离逐渐衰减的规律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以望在类似的研究中起到参考作用。
一、 强夯振动所呈现的衰减规律
强夯法又被称为动力固结法,即是指用重锤从一定的高度落下,夯实地面的土层,以使地基在短时间内固结。这种方法是利用重锤下落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也就是振源,对土层进行夯实,它是冲击式的点源振源。
在使用强夯法时,振源首先会让重锤底部周围的土体颗粒振动,随后牵动附近的土体颗粒一起振动,并且有层次地向外传播振源的波动,使能量不断地向外扩散。由于这种传播存在着几何阻尼与材料阻尼,使用振动会随着时间和土层的厚度迅速衰减。
一般,我们在描述振动的时候,主要是对振幅、频谱以及持续的时间三个参数进行描述,它们也被称为“振动三要素”。对强夯振动衰减的研究主要是将地面的振动强度(即“振动三要素”里的“振幅”)进行分析和研究。所谓的振幅就是“质点振动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三者之一的一个峰值、最大值或者某种意义上的有效值”。强夯地面的时候,所产生的振幅要根据夯检距(夯击观测点的距离)的不断增大而逐渐减少。表一中对质点的位移和距离的衰减规律进行了详细地探究和讨论。我们可以从表一中看出,振幅A在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成反比的关系。;2、振幅愈大,就离夯击点越近,振幅愈小,就离夯击点越远;3、振幅还在随着夯击的次数改变,次数越多,振幅就越大,但是,振幅增加的量却在减少,这是因为土地的密实度在不断提高。
二、强夯振动的实例研究
(一)准备阶段
我们这里所举的例子是某个公司在南方的沿海港口建设码头和大型的成品仓储库。首先,在施工前要对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勘查,具体的数据如下:
土层的上部分是人工填的石头,石头的粒径大约在0.3至0.5米,还有一小部分在1.0至1.2米之间。石块是坚硬的花岗岩,还有少许的泥土,空隙比较大,整体的厚度在2.0至12.6米之间,东西方向上逐渐变厚,土层的平均厚度是8.0米。在这一层土的下面是淤泥和砂沉积岩,厚度在6米左右。其中,淤泥、粉细砂和中粗砂的承载能力分别为40kPa,80kPa,140kPa。
(二)测试阶段
在测试时,施工人员在对夯击点的第一次夯击是1至14击,夯击能量是5000kN?m;第二次是1至21击,其夯击能量是6000kN?m。施工人员要将这两次夯击的数据记录下来,方便后面对强夯振动的结果做评价。
(三)测试结果的认识
1、强夯所引起的振动,一定会随这夯检距的不断增大而衰减。离夯点的中心愈近,振幅衰减得越快。强夯所产生的振动值,在水平方向上面最大、垂直方向上次之、水平方向的最小,所以,施工中应采用水平的振动作为振动影响的控制指标。
2、在横切面上,振动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会随着深度的不断增大而迅速降低,振动曲线整体上呈现出反“S”的形状。;十至二十米为平缓段;。振动的速度与加速度会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但振动的位移会降低。这可以用密实度的相关原理来解释。
三、强夯振动的评价
(一)地面振动的评价和防治措施
根据上面实测的数据和国内外整合的相关资料,可以在本场地上将强夯振动造成的影响分为3个区:
1、振动破坏区:离夯锤的中心距离小于二十米,该区域内的土体振动加速度大子0.5g的,速度大于每秒5厘米,振动的位移大于1毫米。该区域的振动会对周围的一般建筑物构成破坏,但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
2、振动损坏区:离夯锤的中心距离在二十米指三十米之间。该区域内的土体振动加速度在0.02到0.5g之间,速度在0.2到5.0cm/s之间,振动的位移在O.1~1.0毫米之间。该区域的振动会对周围的一般建筑造成一定的损坏。
3、相对安全区:离夯锤的中心距离大于三十米。该区域的土体振动的速度小于0.5cm/s,加速度小于0.2g,振动的位移小于0.1毫米。该区域的振动会对精密仪器设备有一定影响,不会对一般建筑造成损坏。
(二)垂向振动的评价和处理效果分带
。并且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会随着击数的增多而增大,但振动的位移就相反。强夯的处理效果,可以分成三个区段:零至十米作为处理的实效区;十米到二十米作为处理的影响区;。这与地基的对比勘察的资料几乎是完全吻合的,仅在界限上会有些许的出入。这可以用检波点密度来进行解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强夯振动监测的资料可以显示出振动的衰减规律,这些资料不仅对强夯的振动效应评价有重要的作用,它还是用强夯振动研究对场地上土质的具体情况的重要方法。只有不断地研究强夯振动,积累资料并建立资料库,才能更加科学地指导实际工作。
参考文献:
[1] 程祖峰,李萍,谌会芹,石丙飞,房后国.某港口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强夯振动效效应,2004,25(5).
[2]方磊,经绯,刘玉松.强夯振动影响与构筑安全距离研究,2001,31(3).
[3]安惠泽,许兆义.冯瑞玲某站场地基强夯振动影响范围研究[期刊论文]-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0(1)
[4]淳庆.潘建伍减振沟在强夯施工时的减振效果研究[期刊论文]-振动与冲击 201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