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师-体育教学-初稿-150419

2022-10-19 来源:易榕旅网
浅谈体育专业就业现状及研究展望

摘要

伴随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培养新时期新型体育人才的重任。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体育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作出相应地调整,而人才培养目标集中体现为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的本科专业的设置。可以说,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是体育人才培养的方向标,是关系未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引发的教学条件下降,师资不足,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体育教育专业育人质量总体不容乐观,社会对体育师资的需求量又有限,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高校招生“并轨”、学生缴费上学、毕业后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等热点问题受到当前社会普遍关注。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好坏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而且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根据新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是各级院校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深化我院体育教育改革,树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体育专业、就业、现状

目录

1、研究背景及意义...................................................................................................... 3 2、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设置现状.......................................................................... 3

2.1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区域布局.................................................................. 3 2.2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设置结构.................................................................. 4 2.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就业状况.................................................................. 4 3、体育专业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5

3.1体育专业就业存在的现状.............................................................................. 5

3.1.1一次就业率较低................................................................................... 5 3.1.2主要就业渠道单一............................................................................... 5 3.1.3职业期望与地域期望过高................................................................... 5 3.2体育专业就业存在的问题.............................................................................. 6

3.2.1对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认识不足....................................................... 6 3.2.2择业时过于注重地域因素在其求职中的作用................................... 6 3.2.3求职者的心理调适力及社会适应力较弱........................................... 6 3.2.4就业定位与就业形势的落差............................................................... 7

4、就业对策分析与体育专业改革.............................................................................. 7

4.1就业对策分析.................................................................................................. 7

4.1.1增强专业技能知识,延长教育实习时间........................................... 7 4.1.2调整课程结构,拓宽毕业生知识面................................................... 7 4.1.3增加社会阅历,掌握求职方法和技巧............................................... 8 4.2体育专业改革.................................................................................................. 8

4.2.1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教育课程目标 ........... 8 4.2.2完善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8 4.2.3改革专任教师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9

5、总结与展望..............................................................................................................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2

1、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有体育专业的课程,体育是我国的发展的根本,没有一个良好的体魄,就不能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体育则能够培养我们的体魄,锻炼我们的能力,高校的体育专业则填补了这一空白,为我国培养专业的体育人才,随着普通高等院校的扩招,体育专业的学生规模也不断加大,据研究调查表明,我国的体院开设有的体院专业的院校大概有300所[1]。可是众所周知,体育专业的专一性较强,就业面相当狭窄,尤其是近几年,社会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专门人才需求量供过于求,在一些经济相当发达的地区,体育专业的就业处于饱和,因此,对于现今的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就业压力相对较大,形式十分严峻。

这种现实情况下,对于体育专业的研究就显得极为必要,我国高校要主动与社会和就业相接轨,找出应届毕业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何开展体育教学课程才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应对就业压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这种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设置现状

2.1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区域布局

我国的普通高校的体育专业的布局如图1所示,招收体育专业的198所高校,分布在各个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的招生以东部为主,西部地区偏少,这种现象和本身经济的增长呈现正相关性,所以对于就业而言,东部就业机会确实要高于中西部[2]。

2.2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设置结构

目前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体育专业授课情况较为平均,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锻炼,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都有所涉猎,体育专业在师范类院校的分布大约一半左右[3],相对来说,专业设施齐全,但是就数量来看,就显得明显不足,综合性的大学则比较多,所以就整体体育专业的设置结构而言,较为合理,但是不太完善。

2.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就业状况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随着社会经济与教育的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的体育专业就业增长迅速。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网对 2004 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它部门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从 71 个二级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状况看,体育学科位居后十位。2005 年黑龙江省公布了各学科就业率,体育学本科专业就业率为 77.49%,位列倒数第七位[4]。 笔者通过走访江苏省教育厅有关部门,相关信息表

明:目前江苏省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近4年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都排在同期其他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末位,且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比非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低到近15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见表3)

3、体育专业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3.1体育专业就业存在的现状

3.1.1一次就业率较低

在体育专业的就业过程中,一次性的就业率很低,和总体基数相比,只有不到60%,这对体育专业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体育院校无法避免的就业难题和现状,伴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大环境,毕业生尤其是体育专业,就业的形式越发困难,应届毕业生苦无对策,甚至改选专业[5]。 3.1.2主要就业渠道单一

目前来说,体育专业的就业困难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就业的渠道较为单一,一般体育专业的就业集中在去中学或者高校任教,偏重于教育系统,据调查统计显示,体育专业应届毕业生从事体育教学的大约有79.6%左右[6],虽然就形式而言,体育专业培养人才是为了补充后备国家体育人才,到教育系统任教理所应当,但是扎堆进入高校,势必造成人才的竞争,也不利于就业形势的改善,如果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扩宽就业渠道是最佳的选择[7]。 3.1.3职业期望与地域期望过高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对未来职业的期望还是较高的。在大学期间,没有接触就业信息,体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的职业期望相当大,但是地域的差距与职业的期望严重不符,使得应届毕业生的心理需求加大[8],不过随着民办学校的逐步兴建,拓展了体育专业的就业方向,同时民办高校有较好的福利待遇和灵活的

用人措施,被广泛的毕业生好评,据研究调查显示,90%的应届毕业生希望到大城市高校任教,真正愿意扎根乡村的寥寥无几,可是实际情况却恰恰与之相反[9],真正到大城市任教的只有不到10%,这种巨大的现实反差造成了很多毕业生的心理失落感,这也是现今体育专业就业的尴尬局面之所在[10]。

3.2体育专业就业存在的问题

3.2.1对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认识不足

不仅仅是体育专业,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不能够准确的认识自己,不能够给自己确定一个发展方向和目标,就导致在大学期间放纵自己,无所事事,等到毕业,面临就业时才匆匆忙忙进行专业和就业方向的选择,必然导致重重问题的出现,不能够很好的规划自己,对未来的目标不能进行及时的未雨绸缪,过分依赖现有的经验是非常错误的,据调查表明,在大学生中,只有50%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程度的考虑和认识,还有一半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缺乏与就业指导机构的交流和沟通,不能够及时的掌握就业渠道等现有的信息,认为只要拿到毕业文凭就能够找到好工作的想法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会使毕业生陷入被动局面,找不到就业岗位[11]。 3.2.2择业时过于注重地域因素在其求职中的作用

很多体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地域问题,总是期待去大城市发展,把地位高,收入好,工作舒适作为择业的标准,往往事与愿违,这说明学生就业时较为实际,把工资作为衡量价值的主要标准,现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很实际,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忽略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把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前途发展联系在一起,不关注实际和周边事情,无疑为成功就业增加很大的难度[12]。另外一些学生喜欢与同学和同事攀比,跟风严重,错失很多就业机会,认为造成就业的紧张感。

3.2.3求职者的心理调适力及社会适应力较弱

体育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存在这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敢与别人交流,沟通,不想说话,不敢说话,不善交际,不善言谈,使得人际关系较为的紧张,研究表明很多学生对待课外活动的关注度较低,自我封闭,积极性不高,导致与社会脱节,很少能够估计到相关社会经验的积累,个性太强,不合群,自我主义特别严

重,很多学生过分强调自己的感受和个人的贡献,不关心周围,不愿意和别人组成团体,遇到困难时,怨天尤人,不能够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造成社会适应力明显不足,心里调适力较差[13]。 3.2.4就业定位与就业形势的落差

就目前调查显示,很多高中毕业生在高考志愿选择中,对于体育专业并没有表现很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这就导致了体育人才的缺乏和歧视,对于从事体育教师的职业来看,一半的学生表示愿意当体育教师,只要是在城市里即可,但是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城市的体育专业教师人才招收已经趋于饱和,并且招收的人数十分有限,不能够满足体育学生的就业要求,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去乡村教学,对体育就业的保持着一种淡漠的心态,不积极,不着急,还有一部分学生转业改行,并不认可体育教学职业,他们对体育专业的就业存在偏见,认为体育对与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发展不利,薪水较低,晋升空间不大,这种主观的臆断也造成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艰难[14]。

4、就业对策分析与体育专业改革

4.1就业对策分析

4.1.1增强专业技能知识,延长教育实习时间

对于教育实习时间的延长是个很好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较快较多的接触社会,对体育专业的就业有较深刻的认识,对于就业是非常有利的。体育就业而言,关键还是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对于那些专业技能较差的同学,院校要对其进行针对的指导和监督,增强教育的实习时间,这样就能够使实习的内容和时间安排统一规划起来,将专业知识和实践的锻炼交替进行,相互发展,同时可以把基层教育实习和专业技能的学习结合在一起,这样交替进行,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能力的提升[15]。

4.1.2调整课程结构,拓宽毕业生知识面

调查得知,一半以上的学生反应,体院专业的知识面过于狭窄,计算机外语水平欠缺,在适当的减少专业理论课的同时,要增选一些对学生有益,能够拓展知识面的课程,使学生对自然,社会,科学都有所了解,增加英语课程的学习比

重,开展计算机网络课程,加强学生自我综合素质的进步,同时可以实行不同专业的学生混住,这样彼此之间相互交流,加深了解,有利于学生交叉学科的熏陶和学习,扩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16]。 4.1.3增加社会阅历,掌握求职方法和技巧

对于就业,在公司或者高校人力资源部门看来,社会阅历和求职技巧是致胜之道,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他们最关键看重的就是自身社会经验的积累,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事实却不如人意,求职技巧和社会阅历往往是应届毕业生的短板之一,在就业求职之前,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掌握一定的求职方法和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在校学习期间,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素质的提升,要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提前规划好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生涯,多接触社会,多参加和组织大型活动,要经常与社会公司,学校,企业内部的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强自我的教学见习,开展社会实践课程,促进学生进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平台[17]。

4.2体育专业改革

4.2.1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教育课程目标

体育院校对于本科生的培养,不应该只是局限于对于其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上,更要有针对性的对未来的工作,就业有显著的帮助,不仅要求本科院校的体育教育课程要和就业相关联,更要进行学科的交叉,扩宽学生的视野,培养综合实力,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学科之间的渗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坚定学生的信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注重营造校园的活跃气氛,改革课程[18],加强学生自身的建设,多角度审视就业问题,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2.2完善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关注体育就业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从源头出发,寻找问题所在,地方性的本科院校体育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现今学子的需要,严重与社会脱节,在完善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加强本专业的强化学习,精选专业课程,扩大学习的知识面,强化实验课程的设计,同时与就业相联系起来,教授一些能够有利于就业的课程,这样才能够为体育院校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就业基础。

4.2.3改革专任教师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开展各种演讲赛和教学基本功大赛,有层次裁判实践等,促进学生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所学技术、技能的掌握,并学会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发展和实现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所必需的应用能力[19]。

5、总结与展望

本文探讨了体育专业的就业现状,分析了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所在,从源头抓起就是要在普通高校中,合理的安排体育的相关课程,对体育专业的设置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组织好健康的培养模式,为培养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奠定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在设置和布局体育专业学习的课程战略方案时,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开设的相关课程要满足人才对于就业的需求,这样才能在新的形势下,发挥体育院校的相关性的重要作用。

在体育专业的学生,同时要寻找自身的问题,结合就业和社会工作的实际情况,把握好自己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学习工作经验,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不要产生地域歧视,不要彼此之间盲目攀比,避免脱离现实,要积极的心态面对将来的工作,每一份工作都是自己新的开始,要不断的学习,调整,这样才能符合新世纪的创新性的体育专业人才,为我国的体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美,牟燕,戴俭慧.高等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综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4):13—16

[2]卢兆振.江苏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4(1):25—28

[3]杨桦.关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学科课程改革的探讨[J].成都体院学报,2000,1

[4]汪海涛.高等师范体育专业现状与体育师资培养改革的思考[J].四川体育科学,2001,94(2):74—76

[5]白文飞,徐玲.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2):52—5

[6]张建华,杨铁黎.美国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J].体育与科学,1998,19(3):52—55

[7]风笑天.方法论背景中的问卷调查法[J].社会学研究,1994,3:13—15.

[8]韩会君,曾广平.中美日三国高校体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18(3):72—78

[9]田振军,李振斌,徐振鹏.论21世纪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J].保定学院 学报,2002,119(1):30 33

[10]李忠康,等.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J].山西教育,2003,(3):27—34 [11]任海,李元伟,王凯珍等.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的改革(续三)—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合理性的探讨之四[J].山东体育学院学,2003,19(4):23—30 [12]高彩云,吴忠义.21世纪初、中期我国高师体育专业发展战略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222—224;240

[13]刘代荣.21世纪我国高师体育专业办学方向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2000,2 (3):117.

[14]王金彪.美中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比较及对我国的几点启示[J].机械工业高教 研究,2002,4:92.

[15]刘明.中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比较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117.

[16]张建奇.关于大学生就业意识、能力准备与就业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J].河 南社会科学2001,9 (4):103.

[17]蒋传和,王琼,孙伟.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 版),2001,11 (5):113.

[18]李会欣.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2):43.

[19]张向阳.论大学生的就业挫折及其心理辅导[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4:59.

致谢

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XX导师,本论文是在您的精心指导和悉心关怀下完成的。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你们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次,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在学习中、生活中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XX学校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