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曾有一段时间,我认为好校长就是要有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但实践证明,具有这些品质的校长还要兼具将教育行为坚持到底的特质,才能真正提高学校的教育品质。阿基米德说过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在我的管理哲学中,我把师生的团队精神当支点,用坚持的品质作力臂,推动着学校向特色学校、品牌名校迈进。
坚持是团体教育的需要
我曾看过一个寓言故事:在非洲的草原上如果见到羚羊在奔跑,那一定是狮子来了;如果见到狮子在躲避,那就是象群发怒了;如果见到成千上百的狮子和大象集体逃命的壮观景象,那是什么来了呢?蚂蚁军团。因此我认为: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中,学校的行政工作、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都得突破个人之间的藩篱,建立一个真正懂得分享成长经验以及凝聚团体共识的团队。具体说就是带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领导班子、一支具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
做法一:优化领导班子
超化一初中是个老牌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曾是一个城市孩子都向往的农村中学。随着课改的深入,学校要超越规范,寻求特色发展之路。领导班子人员的配备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几年的调整,形成了现在的模式:首先保证领导班子的生机和活力,培养年轻人挑大梁,现在我校领导班子成员三分之二都在40岁以下,其次是科学的搞好班子搭配,变原来的配齐班子为配优、配强班子,权衡各个成员所具备的各方面的特点,精选好“帅才”,配备好“将才”,并实行“帅才”对“将才”培养包干制度,以便随时实现
“将才”到“帅才”的过渡,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可持续性。如在学校三个重要科室,校务处、教务处、总务处,同时实行有年轻主任负责主要工作,老主任扶植的工作模式。第三是构建一初中特色的管理体系,形成班子成员积分制度化。学年初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与学校签订双向目标责任书,领导班子成员包处室、包学部、包学科,每周依据每人的工作效果积分,期末评出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最后,管理人员向一线靠拢,提倡担任班主任、担课、以工作指导工作。我们的八个部长有六个担任班主任,所有班子成员,除了总务主任以外全部担课。通过科学、合理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一支富有凝聚力、充满战斗力、执行力的领导群体。
做法二:追求一批教师的成功
一所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每所学校都是由多名教师组成的,我们不可能让每人都成为名师,但要尽可能让不同岗位不同角色上的每个人都获得成就感并由此产生职业幸福感。因此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引领教师上好每一节常态课上,追求一批教师的成长,而不是几个教师的成功。教师团体成功的法宝就是搞好校本教研,我们的教研分两个步骤:课前教研(集体备课)和课堂研讨。课前教研是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大家博采众长,资源共享,教学中暴露的问题就是备课组集体问题 ,通过讨论交流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民主开放的交流,激活教师的思维,提高教师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力和洞察力。课堂研讨是定期上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要求课堂不仅仅是执教者个人风采的展现,更要体现备课组、教研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我校已形成这样的传统,每一节公开课均严格按照个人初步设计——教研组内研究——个人执笔修正——个人课堂实践——组内评议讨论——全校展示听课等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操作实
践。继去年开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活动之后,今年我们又开展同课研究活动----即多人同上一节课:人人设计—对比交流—补充修改—课堂展示—评课讨论—反思总结,提倡“多人同上一节课”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风格,形成“个性化”教学。“让每个老师幸福的工作”是当前教育界流行的口号,这句话也是我作为校长的奋斗目标!
做法三:以活动为载体,积淀合作文化
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一系列活动,强化师生的团队意识,如每学期举行的拔河比赛,就是要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要想取胜,心要往一处想,劲儿要往一处使。今年在教师活动中,我们除了传统的排球比赛、篮球比赛外,也增加了拔河比赛,这样做就是让师生明白,我们团队力量的大小取决于团队的合力,我们的教育质量是师生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强调促进有共同目标的学习集体和共同教育理念的教师团队的形成,期望个体的经验能够在团队中不断被分享,有点状经验快速聚合成团队共同的智慧。
坚持是课程改革的保证
新课改后,我们的课改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同样也遭遇了突破的瓶颈。近几年,我先后参观了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学校,山东杜郎口的崔其升,从1997年当校长到全国刮起“杜郎口旋风”,他坚持了近十年;被喻为“乡村教育家”的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1982年开始教学改革,近20年地辛勤付出,打造出了“洋思神话”。因此,我认为,一个校长,就是一种坚持,坚持是校长的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进取的品质!
做法一:坚持实践
在教学中,我秉承“已欲达而达人,已欲立而立人”的古训,我们要进行改革,我就实践一下,行得通,再指导,而且校长上课,既知教师甘苦,更知教育改革的真正走向。学校推行“导学探究,精练达标”课堂模式,我就先在我的课堂上推行,在展示学习目标时,我觉得通过实验才能得出结论,在目标中展示出来,不利于学生的探究,我就提出来,物理课哪些内容可以不在目标中展示。学科校本教研在我看来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桃子”,所以每次教研我都参加,在一次“熔点”问题的教研会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使海波的熔点保持在48℃?几个老师说:“海波得纯,颗粒要细,不能直接加热。” 而我课前我实验几次找到了一个最好的方法——搅拌。还有在研讨《功》内容后,我们一致认为:新课标提倡课堂上学生多活动,功的原理实验让学生做很好,但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有自己的程序,比如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取值就很有学问,测量方便、计算简便是标准,课堂上一看实验结果有出入,就随便改个数糊弄学生不中,得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误差原因。
做法二:坚持学习
作为校长,对自己主管的学校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的办学思想,学校的办学思想是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校长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校长善于学习教育理论。校长脱产学习或培训的机会并不多,所以我就通过读书加强平时的学习,时刻注意教育科研的前沿动态,及时补充新的教育理论,保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注意研究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变化和管理实践活动的创新,同时带动全体教师学习。在2004年,为了使课堂教学改革有新的突破,我带领全体教师到江苏洋思中学学习,回来后,教师们
进行讨论,进行实践。实践了一年后,觉得我们的课堂和洋思的课堂神似,但没有洋思课堂的效果。2006年,我又带着部分教师到焦作永威学校听课取经,在讨论会上,我结合一篇小故事说了我的感受,文章的题目是《只因疏忽一点点》:说的是知青当年插队时的一个故事,与作者一同插队的赵永刚在马棚值班时,引起火灾,他自己也在救火中烧伤住院,调查的结果显示,这场灾难是一个又一个的疏忽叠加而成的。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洋思课堂的模式,四清经验人人皆知,很多学校都在学,学习的效果会出现代表性的两类,一类就像我们,几年了还基本是停在口头上;一类就像永威,一年就见了成效,究其原因,就是在落实和细节的把握上,我们是在一次次地原谅和辩解自己的疏忽,而永威是在一环环地落实和强化各个细节,结果是我们还是原来的我们,而永威则成了新洋思。要使我们的洋思模式能有很好的成效,就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长效的制度约束机制,在持续的激情和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把握每一个细节,杜绝一个个疏忽,一步步向洋思靠近,使办学品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延伸和升华。我的看法传递给教师后,老师们的困惑豁然开朗。
做法三:坚持反思
反思其实是一种创新,是对本质的追求。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我经常写一些东西放在学校的公共信箱上,希望以我的思想去碰撞他人的思想,时间长了,有很多老师也有反思的习惯。学校每周一期《教情通报》,把老师的反思以“通报”的形式印发给老师,互相交流,期末学校把教师反思的内容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现在已出了五辑,将近三十万字。这些反思有的是反思教学理念的,有的是反思教学行为的,有的是反思教学艺术的,老师们
通过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臻完善。
做法四:坚持创新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必修课程,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没有现成路可走,有些问题也达不成共识,学校就制度引导,采用给教师积分的方式,鼓励教师全员参与,2004年春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迈出了第一步,学校制定一个方案,允许老师们自己单干,从单干中积累经验,第一年没有成果,也看不到学生的长进,但找到了适合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并整理出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下设十个子课题,05、06活动的气氛比较浓郁,也积累了不少资料,但效果不明显,在年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总结时,我告诉老师:我们所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些事,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是附近十里八村的学生,都是超化未来的建设者,我们现在让学生了解超化就是让他们了解超化的过去,体验现在,建设未来,一些学生考上重点高中、大学,走出去建设祖国了,留下来的得能担起建设超化的大任,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坚持到底,一年不行,我们用十年,甚至二十年、五十年。并给老师讲了一个柏拉图摔臂的故事,他之所以成为一代贤哲,是他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坚持下去。因此,我们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像柏拉图那样持之以恒。07、08、09年,学校又把校本课程开发当做一个课题来研究,五年坚持迎来了曙光: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有一次学生画吹歌的乐器,学生作业中乐器的比例,细节都注意到了,并且我们把它做为一个课题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它们更多好处,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也有提高,所以09
年12月9日在我们学校开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的时候我给参加的人员说:国家课程是培养“标准件”,我们开发的地方课程就是培养“钱学森”式的人才。现在,我们实施的校本课程有《盘鼓训练教程》《超化吹歌》《沙雕艺术》《超化历史文化名胜、地名考》《历代咏超化诗文选》《珍爱生命、关注健康》《唱出精彩,唱响生命》《生活中的科学》《参与实践,快乐体验》《参与体验 ,享受成功》。
总之,当好校长是一门艺术,坚持更是校长应具有的一种品质,一种美德,做到这些,才会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发展力,提高学校的教育品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