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过亿的山东,其实有很多人祖上都来自四川,尤其是胶东半岛地区。
根据《莱州地名志》等记载,山东莱州1068个村中有751个四川移民村,招远市724个村中有33个四川移民村,昌邑县812个村子里,也有129个四川移民村。
胶东半岛的古莱州、登州之地,有很多的移民祖上都来自于四川之地,而这些移民,都是明朝初期由朝廷主持进行搬迁的。
明初山东人丁凋零,海防虚弱亟需充实
北宋时期的山东地区非常富有,然而在靖康之变后,山东落入金朝之手,从那时候开始,山东与当时北方大多数地区一样,开始急速衰落。
宋末与元朝时期,山东之地战乱频仍,田地荒芜,使得人口不断减少。
明朝建立之初,山东地区成为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一块心病,当时大量被其击溃的敌人退守到山东沿海之地,与日本的倭寇串联,形成北方的倭患。
有了倭患自然需要进行防备铲除,但那时的山东人丁稀少,没有充足的兵源。
为了移民实边,明太祖朱元璋就下令招募移民迁到山东沿海,但效果并不明显,远不如湖广填四川的规模,所以只能另想办法。
瓦解大夏旧部,迁移川地之民到山东
古代的“湖广填四川”是一场非常著名的移民运动,四川之所以需要“填”,就是因为元末明初的四川,因为战争出现了人口锐减,所以需要外来移民补充。
从这方面来看的话,四川本身也不是什么人口充裕的地方,那么明太祖为何还要从四川大量迁移居民到山东去呢?
其实,明太祖朱元璋迁走的四川居民并非寻常,而是大夏旧部。 所谓的“大夏”是元末众多起义军之一,大夏之主明玉珍在明朝建立后被流放高丽,但在大夏的主要活动地西南一带,仍旧大量旧部残留着。
大夏亡后,驻守成都的三万将士归顺明朝,这三万将士加上其背后的家眷亲族,规模庞大不可小觑,对于这样的心腹之患,朱元璋自然要妥善考虑。
元末时期割据西南的大夏,定都在如今的重庆,川渝之地易守难攻,而四川盆地之内沃野千里条件优越,很容易尾大不掉。
明朝灭掉大夏以后,将归顺的大夏明氏一族进行分散迁移,又在重庆等地设置诸多千户所对大夏的降兵进行管理,以镇守西南。
不过,朱元璋还是很不放心,尤其是在四川盆地之内,仍旧有众多的大夏旧部。
碰巧的是,明朝初期为了恢复四川的生产经济,将江西与湖广之
地众多富余的人丁迁移到了四川之地,这些自然是在壮大当地的实力。
对于朱元璋来说,四川之地的大夏旧部让他很不放心,刚好山东海防缺人,将大夏旧民迁移到山东,两个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可谓是一举两得。
移民源头多在成都,在山东多分布在胶东
的有88个,如果在加上成都下辖县区的话,那么就超过了六成。
山东地区的四川移民,其祖先绝大多数都来自成都平原地区。 在西南之地,成都平原是个非常优越的存在,这里地势平坦田地肥沃,各种物产都很丰富,从来都是四川盆地人口最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方。
大夏时期,成都也是其非常重视的经营之地,为其提供着兵源与粮饷等。
历来四川之地人丁剧减,而最终剩下的人丁,往往也都还聚集在成都平原一带,大夏被明朝打没了之后,大夏旧部从重庆大量退到成都据守。
按照统计,山东莱州的751个四川移民村之中,主要来自于成都
明朝初期,将大量四川移民迁到千里之外的山东地区,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充实海防,所以安置四川移民的重点,就放在了胶东半岛地区。
洪武五年,朱元璋在胶东半岛设立了守卫千户所,次年就任命了总兵打击倭寇,但受到了猛烈的报复,莱州登州等地受到侵袭的频率不断加深。
其实整个明朝时期,倭患始终都是个大问题,从明初一直持续到明朝要没。
明朝的倭患并非局限于东南沿海,在北方也有,尤其是山东沿海地区,朱元璋不断下令强化滨海州县与卫所的防卫,但效果一直都不太明显。
明朝沿袭元朝的军户制,大量川兵被安置在胶东沿海为兵,世袭且无法脱离,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胶东之地的川民后裔的数量已经相当惊人。
山东的川人后裔,关于铁碓臼的记忆
在如今山东很多地方的四川移民后代的家谱中,就记载着这么个词,叫做“铁碓臼”,比如成都铁碓臼、丰都铁碓臼、南溪铁碓臼、绵竹铁碓臼等等。
这里的铁碓臼,其实说的是明初时期的一种军中的旌旗。 当时的旌旗旗杆在低端有个铁制的枪头,这个枪头呈圆锥体状,
而这个形状很像旧时民间用来舂米的碓臼,因此就将其称作“铁碓臼”。
元末明初之时,人们习惯以“某某铁碓臼”来代指卫所的所在,这就是个通俗的说法,在现实之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地名。
山东的川籍移民后裔所说的“某某铁碓臼”,实际上说的就是他们的先民到底是来自什么地方的军户卫所,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
其实山东的川籍移民,也有不少云南人
大夏时期,曾经向云南发动过征伐,明玉珍称帝的第二年,就对云南出兵开疆拓土,而大夏军势如破竹,很快就直逼大理。
不过那时候的云南,除了诸多土司,还有元朝的残余力量存在着。 受到猛烈抵抗之后,大夏从云南撤回,但收获却是满满的,除了大量的奇珍异宝之外,还有就是规模不小的云南人口,有的是作为战俘,有的是作为归降兵卒。
大夏将这些云南的人大多都安置在了成都府一带,而在大夏被明所灭以后,这些云南来的士兵与民众,也被明朝一起进行了安置。
四川之地被迁移到山东的大夏旧部,几乎都是从成都出发的,而成都也成为了一个中转站,类似于山西洪洞大槐树,在山东很多所谓川籍移民里,的确有不少云南后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