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把握 ............................................. 3 相关概念: ............................................ 3 垃圾回收发展阶段简史 .................................. 3 垃圾回收的必要性 ...................................... 4 垃圾回收与十二五规划 .................................. 5 二、 他山之石 ............................................ 5 国外电子垃圾回收利用现状 .............................. 5 国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6 三、知彼知己 ............................................. 9 中国垃圾处理回收的现状 ................................ 9 我国现阶段垃圾处理方式 ............................... 10 四、从皖江经济发展看垃圾处理 ............................ 11 产生背景 ............................................. 11 皖江城市带为何能获得这样的青睐? ..................... 12 一系列规划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 13 我们认为,应当这样看近几年的重工业发展 ............... 13 增长模式转型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 14 五、前景展望 ............................................ 15 附:垃圾循环利用调查问卷 ................................ 17
一、宏观把握
相关概念:
1. 垃圾来源
垃圾的来源有很多,但最为严得的是生活垃圾,目前,中国城市人均日产垃圾约1公斤,垃圾人均年产量达440公斤。600座城市目前已堆放或填埋各类垃圾80亿吨,有2/3的城市被垃圾群包围。全国的垃圾产量达到了1.8亿吨,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与GDP增速相匹敌。
2. 垃圾危害
对垃圾的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占用土地、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资源、影响空气质量、污染大气、传播疾病、影响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因此如何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以及如何对垃圾处理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经成为许多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垃圾危机
就是指大量的,甚至达到囤积的垃圾,无法全部处理,且处理指标的急剧、和超负荷率的恶化,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垃圾回收发展阶段简史
1. 人类史上第一次垃圾引发的骚乱。2007年12月21日开始,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亚大区首府那不勒斯,由于捡拾垃圾为生的工人举行“大罢工”,那不勒斯居民无奈之下,只好把垃圾堆积在路面上,度过了那不勒斯历史上最脏的圣诞节和新年。放眼望去,这个曾经享誉世界———“朝至那不勒斯,夕死可矣”———的城市,街道上垃圾堆积如山,臭味扑鼻,老鼠流窜。迫不得已,政府只好启用已经关闭达11年之久的皮亚努拉垃圾处理场。 为抗议政府计划,许多人在通往处理场的路上设置路障,阻碍载有重启处理场器具的车辆通行,更有
甚者与警方发生了冲突。 一名行人经过堆满路边的垃圾
2. 垃圾问题解决阶段。自垃圾引发骚乱以后,各国开始逐渐重视垃圾的处理。美国作为厨房垃圾(粉碎)处理机的发明国,是应用最普遍的国家,至1997年已有上百万家庭安
装使用。美国的一些州政府从87年开始制定关于回收的地方法规。
3. 德国从19996年10月24日开始实施了循环经济和垃圾法,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条规法例,旨在使德国从一个“丢弃社会”变成一个“无垃圾社会”
4. 奥地利制定了法规,到2000年,废物回收率达到80%。
5. 法国要求回收75%的包装物。规定只有那些不能再处理的废物才允许填埋 6. 瑞典的新法规要求生产者对其产品和包装物形成的废物富有回收的责任。 随着经济改革的进程。
7. 中国的环境管理正在完成以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制手段为主的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于垃圾分类有一些初步的规定:“国家鼓励,支持综合利用资源,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利用,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垃圾回收的必要性
1.节省土地
垃圾填埋和堆放是目前中国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而这种方式的实质是将垃圾搬了个家。填埋就目前来说是最便宜的处理方式,但从长远看是最昂贵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的人均土地特别是人均耕地非常微弱也是众所周知的。将宝贵的土地变成垃圾场,实在是一种如同慢性自杀一样的行为。若实行垃圾分类,可作为再生资源的垃圾就不再进入填埋场了。随着回收技术的提高,可回收的比重越来越大,就会把越来越多的土地从垃圾 威胁下解救出来。
2.减少污染
垃圾分类可以避免由填埋或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现代生活的垃圾成分中含有大量化学垃圾,如:塑料(含氯并且不易降解)、电池(含汞,镉或硫酸)、油漆养料(含有机溶剂和
重金属)、清洁类化学品和化妆品(含有机溶剂,腐蚀性化学品以及致癌物)等等。这些垃圾堆放在自然界,有毒成分会溢出来污染水源和土壤,并通过农作物、水生生物或其他食物链进入人体。将这些垃圾混合填埋到地下是危险的。现代化的垃圾填埋场也很难杜绝有毒有害物质渗 漏的可能性,埋在地里 许多有毒的化学垃圾以及甲烷、沼气等都是隐患,降入填填埋
场的雨水带着地下的有有害物质返回到地面,造成重大污染的事件在发达国家曾有发生。填埋场不可复为耕地,也难以做生活小区。
3.再生资源
地球上本无垃圾,垃圾是人类没有正确处理的资源。这种被永久消灭的资源的生态价值是无法估算的,通过垃圾的分类回收,人们完全可以把它们重新变成资源:
垃圾回收与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攻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引导投资向民生,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领域倾斜。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展承东启西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交通运输。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型模式。
二、 他山之石
国外电子垃圾回收利用现状
欧洲多数国家回收处理技术专业化程度很高,业务分工很细,处理方法主要可归纳为五个阶段:回收、产品分类、部件拆卸、部件分类、专业化处理。部件拆卸,要采用手工进行简单拆解,对危险物质和含有危险物质的元件、部件要先拆除或抽吸,进行专业化处理。部件分类是将危险物质、拆解的材料和部件分类,一部分可以直接回送到原材料制造商进行回收处理,一部分由专业处理中心回收处理。专业化处理阶段的技术路线主要取决于不同产品和专业处理方法(热处理或机械处理)。
以芬兰为例:
目前,欧盟国家每人每年平均产生电子垃圾16公斤。在人口只有520万的芬兰,
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达 10万吨,人均超过19公斤。为了减少家电和电子垃圾的数量及其产生的危害,芬兰政府目前正在着手制定有关家电和电子垃圾回收方面的法律和规定。根据制定中的新规定,家电及电子产品的生产商和进口商应负责其生产和销售的家电及电子产品的回收利
用,安排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并承担家庭电子垃圾的回收费用。近些年,专门从事电子垃圾处理的公司在芬兰便应运而生。
目前,在芬兰全国每年回收利用的2万吨家电和电子垃圾中,50%是由芬兰库萨科斯基公司进行分类加工处理的。该公司已形成一套完善的回收处理系统。该公司将分类后的各种电子垃圾送到相应的专门加工厂进行粉碎、铸造等再处理,使电子垃圾变成各种工业生产原料,供应本国和外国企业使用。
国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现状
1996年以前,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卢森堡、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等一些国家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以填埋法为主。此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焚烧法。目前,日本、瑞士、比利时、丹麦、法国、卢森堡、瑞典、新加坡等国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的比例,都接近或超过填埋法,而堆肥法在国外已较少使用。对于生活垃圾中可利用物质的回收利用率,在发达国家中平均为25%左右,有的高达50%以上。
1)填埋技术现状
英国最早于1930年,美国于1940年开始采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即有控制的生活垃圾填埋技术。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垃圾填埋场防渗处理中使用人工合成材料作为衬底,逐步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通常采用约2 mm厚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为衬底材料,其渗透系数可达10-12~10-13 cm/s。目前,人工合成衬底材料已形成了系列产品,并制定了相应设计和施工标准。
垃圾填埋场作业一般由垃圾推土机和垃圾压实机操作,既可提高场地利用率,又可以减少雨水对垃圾的冲刷。现代化大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大多采用单元填埋法,并对垃圾进行分层压实和每日覆盖。
控制填埋沼气的自由转移或扩散是填埋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填埋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通常采取的方法一是通过石笼等形式将填埋沼气导排;二是通过石笼和收集管将填埋沼气导排并使其安全直燃;三是通过管网系统收集后经过净化处理作为能源回收利用。
2)堆肥技术现状
对堆肥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而高温好氧堆肥技术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采用的。根据工艺流程和运行状况,高温好氧堆肥处理技术可分为静态好氧堆肥处理技术、动态好氧堆肥处理技术和间歇式动态好氧堆肥处理技术3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动态厌氧堆肥处理技术在一部分国家率先得到了应用。早在20世纪的70~8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曾建设了大批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垃圾堆肥厂,不少国家还制定了垃圾堆肥产品的技术标准,并依据相关技术标准生产了多种用途的堆肥系列产品,以适应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和不同用肥途径(如家庭养花、庭院苗圃、园林绿化、农业种植等)的需求。同时也在提高垃圾堆肥产品质量,扩大垃圾堆肥产品销售和拓展垃圾堆肥产品使用范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垃圾堆肥技术的推广应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的生活垃圾堆肥技术应用陷入低谷,有不少国家的许多规模较大且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生活垃圾堆肥厂相继倒闭。但即使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国家或城市仍在坚持不断改进垃圾堆肥技术,提高垃圾堆肥产品质量,稳步发展着生活垃圾堆肥技术。
目前,国外生活垃圾堆肥厂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垃圾堆肥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停顿。发展较快有两种堆肥方式:一是庭院垃圾堆肥;二是制造有机复合肥技术。
3)焚烧技术现状
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萌芽阶段是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期。英国诺丁汉和美国纽约先后采用焚烧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德国汉堡和法国巴黎也先后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展非常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垃圾中的可燃物和易燃物迅
速上升,促进了垃圾焚烧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电子工业变革后,许多先进技术在垃圾焚烧炉上得到了应用,使垃圾焚烧炉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20多年间,是垃圾焚烧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都建有不同规模、不同数量的垃圾焚烧厂,发展中国家已建有或正在筹建垃圾焚烧厂的也不在少数,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
4)回收及循环利用技术现状
近年来,发达国家把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提高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垃圾资源化已经成为各国谋求的垃圾治理目标。发达国家在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进程中,都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相关法律、规章和各种标准规范。如德国制定了《关于容器包装废弃物的政府令》;法国制定了《容器包装政府令》;丹麦制定了《再循环法》;日本制定了《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和《容器包装再循环法》;奥地利制定了《包装条例》等等。除法规保障外,发达国家还对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同时遵循“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借助经济手段来保证有关举措的实施,如采取课税制度等。如美国纽约州对使用50%以上再生原料的企业实行减税制度。加拿大的部分州实行在销售过程中对易于再循环的产品课以小额度税金,对不易再循环的产品课以大额度税金。
许多国家对城市居民均实行生活垃圾收费制,不少国家还在商品流通领域实行抵押金制度。如德国规定产品的销售者有义务在一次性容器及包装上加贴标签,并向消费者收取抵押金。挪威规定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要缴一定数额抵押金,在汽车被回收时再连同利息一起返还。另外还有一些国家实行政府补贴和建立基金会等方式来鼓励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如瑞士1996年起向建设和管理生活垃圾焚烧厂的企业增加补助金;英国政府给配电公司发放补贴用以购买生活垃圾焚烧厂生产的电力;法国为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事业的发展,政府采取资金补贴的方式给予支持。
2.发展趋势
1)提倡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
对生活垃圾尽可能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最有效的途径是尽可能对生活垃圾实施分类收集。这是发达国家在实践中形成的共识。
2)鼓励有机垃圾堆肥处理
可以预计,垃圾堆肥技术将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一次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但无论如何生活垃圾堆肥技术今后仍将在国外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3)稳步发展垃圾焚烧技术
垃圾焚烧处理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出现有控制的焚烧(烟气处理、余热利用等)只是近几十年的事。它与垃圾填埋处理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选址较容易,处理快速、减量化显著、无害化较彻底以及可回收焚烧余热等优点,在发达国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预计将来垃圾焚烧技术仍会继续得到发展。
4)填埋是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
虽然垃圾填埋处理率有下降的趋势,但填埋处理仍是垃圾处理的最终方式。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措施将不断完善,垃圾填埋场将向大型化发展,进入垃圾填埋场的有机物含量将有所限制。
根据要求,我查的是中国垃圾处理回收的状况如下,不知道可符合你们的想法,请选择运用到报告中中去。
三、知彼知己
中国垃圾处理回收的现状
中国垃圾处理行业起步晚,但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垃圾处理产业初具规模,垃圾处理市场容量有了显著增加,市场渗透率迅速提高,进入环卫行业的企业数量也在迅猛增加。现在我国的垃圾处理市场已经从导入期进入到成长期,并正向成熟期迈进。再生资源成为资源循环的新起点,同时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利用加工过程中,不但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同时降低了垃圾排放,正可谓“一举两得”。我国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各地政府领导也开始高度重视垃圾填埋场建设,加大了投入,可以预测垃圾处理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现阶段垃圾处理方式
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生产、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这三种主要垃圾处理方式的比例,因地理环境;垃圾成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区别,三种处理方式的比较见下表。 内 容 操作安全性 技术可靠性 占地 选址 卫生填埋 较好,注意防火 可靠 大 焚烧 好 可靠 小 堆肥 好 可靠,国内有相当经验 中等 较容易,仅需避开居民密集区,气味影响半径小于200m,运输距离适中。 较困难,要考虑地形、容易,可靠近市区建设,运地质条件,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一般远离市区,运输距离较远。 输距离较近 适用条件 无机物>60% 含水量<30% 垃圾低位热值>3300kJ/kg时不需添加辅助燃料 从无害化角度,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10%,从肥效出发密度>0.5t/d 最终处置 无 仅残渣需作填埋处理,为初始量的10% 产品市场 可回收沼气发电 能产生热能或电能 应>40% 非堆肥物需作填埋处理,为初始量的20~25% 建立稳定的堆肥市场较困难 建设投资 资源回收 较低 无现场分选回收实例,但有潜在可能 较高 前处理工序可回收部分原料,但取决于垃圾中可利用物的比例 适中 同左 地表水污染 有可能,但可采取措施减少可能性 在处理厂区无,在炉灰填埋时,其对地表水污染的可能在非堆肥物填埋时与卫生填埋相仿 性比填埋小 地下水污染 有可能,虽可采取防渗措施,但仍然可能发生渗漏 大气污染 有,但可用覆盖压实等措施控制 土壤污染 限于填埋场区 灰渣中没有有机质等污染物,仅需填埋时采取固化等措施可防止污染 可以控制,但二恶英等微量剧毒物需采取措施控制 无 有轻微气味,污染指标可能性不大 需控制堆肥制品中重金属含量 重金属等可能随堆肥制品污染地下水 四、从皖江经济发展看垃圾处理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也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点燃了助推器。
产生背景
安徽省省长王三运1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务院近日批复的《皖江城
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而专门制订的战略规划,是国家促进产业转移、加速中部崛起、协调区域发展的重大举措。
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
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9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示范区将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担当重任。 建设规划不仅仅是安徽的事
承接、转移、规范被安徽省的官员视为皖江城市带的关键词。
在规划中,不仅涉及振兴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等产业布局,也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与产业转移相结合放到了显要位置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司司长范恒山在发布会上详细阐述了皖江城市带发展规划。 在投资政策上,国家有关部门将会同安徽省来编制示范区的产业目录,对示范区相关的产业发展及其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投资安排、资金补助和贷款贴息方面的支持。
在金融政策上,加大对示范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还会创造条件,对示范区的一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他们的上市、发债方面给予优惠。甚至在土地上,也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增加安徽省的用地指标。
而对于项目准入上,王三运也态度坚定:“绝不让那些污染的企业进入示范区,绝不让低水平重复的项目进入示范区。”王三运说,规划要求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皖江城市带将成为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地区有机融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范恒山指出,这个规划是国家战略,不仅仅是安徽的事。规划提出了有关投资、财政、金融、土地和对外开放的国家政策支持。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国家还将继续加大协调力度,采取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皖江城市带为何能获得这样的青睐?
王三运介绍,皖江城市带区位优越,与长三角地区相接,800里皖江一、二级岸线总长近600里,干流岸线利用率目前只有11.3%,开发潜力巨大。在产业和资源要素方面,皖江城市带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是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 其实,早在2006年,国家就已将皖江城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领域。 现在的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已经形成产业发展共生圈,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的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的70%左右来自长三角。
“皖江城市经济带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从空间上来讲是加快东部和中西部协调发展的表现,从产业结构调整来讲,则是通过产业转移与技术创新的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的表现。”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经济研究所所长陈秀山表示。
一系列规划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自2009年初,国务院正式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一年的时间里,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水、长吉图等10多个区域经济规划陆续获批,超过过去三四年的批复总数。范恒山强调,这些规划的出台目的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范恒山表示,这些规划和文件编制时突出了两点,一是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二是考虑地方的比较优势。这样就避免了区域规划的地方化,也体现了各地的比较优势。 这些规划和文件体现了3个战略指向:一是有利于重点地区率先发展和加快发展,包括关于长三角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促进广西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宁夏发展的意见等。二是着眼于落实国家提出的重大改革和发展战略,比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建设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等。三是基于国家深化开放合作的需要,包括图们江开发开放规划、海峡西岸规划等。
范恒山指出,这些区域发展规划和文件,改变了长期以来东部增速超过中西部的格局。数据也显示,从2008年开始,中部和西部地区的GDP增长率超过东部地区。颁布了区域规划和文件的地方,都成了抵御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中流砥柱。
在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增长中,大部分快速增长的产业属于统计中的重工业。于是,近几年出现了重工业增速加快、比重上升的现象。对此,有一种观点认为,重工业增长消耗资源、污染严重,不适合发展,不利于增长方式转变。但从国际范围的工业化历史看,除了那些规模较小的经济体,如新加坡、我国的香港地区等外,较大规模的工业化先行国家,大体上都经历了轻工业为重点、重工业中的采掘和材料工业为重点、重工业中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重点这样几个增长阶段。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找不到这样的先例:一个大的经济体没有经过重工业加快增长阶段而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
我们认为,应当这样看近几年的重工业发展
一是这一发展是市场需求带动下出现的。处在这一轮增长“龙头”位置的先导产业中的汽车、住宅产业,其产品的80%-90%是由居民购买的,这与过去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讲市场需求,讲市场决定,最重要的是大多数居民的消费,或者说大众消费。有了大众消费,一个产业才能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才能有规模经济,
才能有增长的可持续性。
二是增长的供给主体也有了实质性变化。统计数据显示,这一轮增长中增速最快的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较慢,集体企业最慢。即使是过去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机械工业,近年来80%以上的销售额,90%以上的利润,是非国有企业的。这些企业关心市场需求,关心投资回报,与过去重工业增长中国有企业为主时的行为大不相同。
三是形成了一系列高增长产业群。包括汽车、房地产、机械、新型消费品等高增长产业群。这说明这些产业有很强相关性和带动力。以汽车为例,在制造业领域,包括整车装配、零部件制造,及其拉动的钢铁、机械、纺织、塑料、电子等产业;汽车制造出来后,有销售、信贷、保险、保养、修理、加油、培训以及汽车旅馆、汽车餐馆等,这些都是汽车服务业。如果说汽车制造业的产值是1,汽车服务业的产值大体在2.5以上。
四是汽车、住宅两个龙头产业主导产业地位的确立,将为我国今后一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平台。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大国进入汽车大众消费阶段后,可以保持二三十年的快速增长。我国从2002年才开始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加上人口多、收入差距较大,继续保持至少20年的快速增长是可能的。
我们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要不要经历这样一个重工业加快发展的阶段,而是如何走出一条重工业发展新路子。
增长模式转型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如何走出一条重工业发展的新路子,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型,在产业发展战略上我认为下面几个战略是需要的。
第一,扩大内需战略。在产业选择上,让各种有条件发展起来的产业都发展起来,不要轻言某个产业不能发展。这既有利于扩大内需,也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二,资源节约战略。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最为可行、最容易见到成效的是加强资源节约。要进一步推动资源价格的市场化,资源价格能够由市场决定的,要尽可能地交给市场。推动政府管制重点由经济型管制转向社会性管制。管制的重点要放在资源节约标准的实施、新节能产品或措施的推广、环境保护等方面。
第三,稳定增长战略。我国经济波动较大,有技术方面的原因,更多的则是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对那些处在先导位置的竞争性的行业来说,低地价(甚至零地价)、低电价、低劳动力成本(不提供劳动保护条件、社会保障等),将刺激投资者的过度进入。在另一方面,经济
提速,煤电油运等基础行业就紧张起来,其中最紧张的是铁路运输,原因是垄断经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要重点推进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是纠正人为压低要素、环境成本的行为,改革政府投资体制;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行业特别是铁路运输行业的改革和开放,重点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引入新的投资者。
五、前景展望
近年来,发达国家十分注重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并将其发展成一个集“回收”与“再制造”为一体的独立产业——资源再生产业。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能源资源紧缺压力不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对于各种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将其作为资源开发,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每回收利用1万吨废旧物资,可以节约自然资源4.12万吨,节约能源1.4万吨标煤,减少6-10万吨垃圾处理量;每利用1万吨废钢铁,可出钢8500吨,节约成品铁矿石2万吨,节能0.4万吨标准煤,少产生1.2万吨矿渣,比用铁矿石炼钢节约2/3的工时。每利用1万吨废纸,可生产纸浆8000吨,节约木材3万立方米,节约能源1.2万吨标准煤,节水100万立方米,少排放废水90多万立方米,节电600万度。电器产品换代的节律越来越快,报废电器中的元器件平均只用了2万小时,只相当于设计寿命的1/25,这些元器件还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2008年1-11月我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87,120,030,000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511,572,000元,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023,535,000元。2009年1-11月我国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619,162.00千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24.42%;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515,248.00千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3.59%。
2011年1月8日,国务院批准了安徽省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计划。在规划一书中明确安徽方面重点发展的领域包括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家电等轻纺产业、电信等高技术产业以及现代农业和服务业。《规划》草案明确了当地重点发展的四大领域:装备制造业(汽车等交通运输设备、机械设备);原材料产业(冶金、化工、建材);轻纺产业(家用电器、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等);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生物产业等);现代服务业。这四大产业中大部分属工业行业,垃圾作为工业产业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而如今,垃圾被认为是最具
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既是对垃圾认识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垃圾处理行业起步晚,但通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垃圾处理产业初具规模,垃圾处理市场容量有了显著增加,市场渗透率迅速提高,进入环卫行业的企业数量也在迅猛增加。现在我国的垃圾处理市场已经从导入期进入到成长期,并逐步向成熟期迈进。因此,在皖江城市带实行垃圾循环再利用不仅仅是为我们的子子孙孙保住那一方净土,也能为当代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垃圾循环利用调查问卷
现如今,地球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温室效应,沙漠化愈演愈烈,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及快被耗尽的生态资源,垃圾循环利用应运而生,我们安徽师范大学经管学院09级财务管理专业同学研究垃圾循环利用问题借此机会想向大家宣传一些关于垃圾循环利用的知识和了解一下大家对垃圾循环利用的看法和建议,为我们共同的地球母亲,写下您的看法和建议,谢谢您的大力合作! 您家的垃圾一般都怎么处理?
全部扔掉 B.部分回收利用,部分扔掉 C.分类装袋,不同处理 2.您觉得垃圾回收有必要吗?
非常必要 B.必要 C.无所谓 D.没必要 3.您有没有听说过将垃圾分类入分类箱的措施?
了解 B.了解一点 C.听说过 D.不知道 您愿意花一些时间给垃圾分类吗?
非常愿意 B.闲的时候愿意 C.不愿意 您对自家的垃圾进行分类吗?
一直分类 B.有时分类 C.没有分类
如果有人每周或者每星期向您收集废品,您会把垃圾积累起来等待卖掉吗?B.有时会 C.不会
垃圾回收制造的产品和普通产品你会?
支持垃圾回收产品 B.无所谓 C.选择普通产品 您对垃圾回收的前景有何看法?
乐观 B.担忧 C.没有前景 您对垃圾循环利用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
A.会 问卷调查结果
为了了解人们对于垃圾循环利用的看法和意见,我们小组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通过整理问卷结果我们发现:
1.70.49%的市民表示家里的垃圾全部扔掉,有22.95%的市民表示有一部分回收利用了,只有6.56%的市民把他们的垃圾充分回收利用了。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可循环利用的垃圾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资源。
有96.72%的市民觉得垃圾回收是必要的,所以绝大数市民都有垃圾回收利用的意识。 占37.28%的市民非常愿意花一些时间给垃圾分类,59.32%的市民觉得空闲的时候愿意花一些时间给垃圾分类,只有极少数人不愿意给垃圾分类。这表明绝大数人是支持垃圾循环利用的。
其中65.75%的市民表示愿意支持垃圾回收制造的产品,所以市场前景是不错的。 此外还有许多市民给出了他们的宝贵意见。许多人认为政府应该多设立一些分类垃圾箱,并且政府一些职能部门应该加强引导和管理。通过此次调查问卷我们觉得垃圾回收利用的潜力巨大,并且由于垃圾回收企业的特殊性,可以保护资源和充分利用资源,会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不过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分类垃圾箱数量过少,人们对垃圾回收利用的意识不强等。这些方面都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和坚强宣传。总体来说垃圾回收企业的前景还是不错的,相信群众和政府也会大力支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