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人:谭聪平 总分:100分 时间:7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左传》为左丘明解释《春秋》而作。书中记载“郤绮夺夷阳五田”、“郤犨与丝矫争田”、“晋郤至与周争堠田”,这些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贵族间的争权夺利 B.土地日渐私有化 C.地主土地兼并严重 D.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冲击
2.“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段话所描述的景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商朝 B.西周 C.唐朝 D.明朝
3.明朝“嘉庆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居少”;康乾时期,苏州帐房“散放经丝,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小机户无资本,往往持帐房为生”。其中不能说明的问题是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明清时期,政府经济政策导致“本”、“末”倒置 C.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包买商D.商品经济发达
4.清代康熙帝曾经下令,南洋一带的商人须三年内回国,否则“不得复归故土”;雍正帝规定“其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材料体现的信息不包括( )
A.重农抑商政策 B.中国在东南亚贸易优势丧失 C.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人口多,主张中国人移民海外
5.马克思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这里的“活动场所”主要是指( )
A.资本 B.劳动力 C.世界市场 D.资源 6.对下面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英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是煤 ②a处对应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③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的运用 ④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工具发展迅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7.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份 企业总数(个) 工人总数(人) 产量(吨) 投资额(美元) 1870 808 78 000 3 200 000 121 000 000 1900 669 272 000 29 500 000 590 000 000 上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8.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最终失败,没能实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主要原因是( )
A.使用传统陈旧的生产管理方式B.仅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缺少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9.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
A.苏州 B.重庆 C.上海 D.沙市
10.下表是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为解决表中这种现状,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人均产量 钢产量 发电量 中国(1950年) 2.37 Kg 2.76 Kwh 美国(1950年) 538.3 Kg 2 949 Kwh 印度(1950年) 4 Kg 10.9 Kwh A.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实行改革开放
11.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12.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体制
13.中国传统工艺如蜀锦的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究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 B.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 C.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 D.传统工艺品市场需求不足
14.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
A.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古代繁荣的大城市 C.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15.哥伦布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历史人物。作为开拓者,他“发现”了新大陆,使新旧两个大陆建立了联系;作为殖民者,他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在他身上,既有新时代的光辉,又有旧时代的烙印”。其中对“有新时代的光辉”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促进了各地文明的交融 B.体现了社会转型的要求 C.体现了敢于冒险的精神 D.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16.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④通讯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 A.大批洋货涌入市场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资本主义经济取代D.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18.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19.下列有关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农民拥有土地的使用权与所有权 B.引起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C.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有利于我国迅速过渡到社会主义 20.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 ①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②改革社会制度 ③实行计划经济 ④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21.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罗斯福新政中体现了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
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C.调整农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22.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极度萧条,而苏联则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另一番景象。苏联“欣欣向荣”的原因有( )
①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②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实施 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 ④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3.《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5位下降到在80年代的居世界第88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A.“斯大林模式” B.开展工业化C.农业集体化 D.西方国家封锁
24.2008年9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各国股市受到重创,大幅下跌,冰岛、巴基斯坦濒临国家破产,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在此情况下又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化的再次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受到的损失最大 B.发展中国家处于完全不利地位,面临最大的经济风险 C.为了维护本国金融安全,不要对发达国家开放金融市场 D.发展中国家应该尽可能减少对发达国家的金融依赖程度 25.下列明清时期的经济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历史潮流的是( )
A.农耕经济领先世界 B.制瓷等手工业技术有很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严格限制商人活动 26.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包括( ) A.铁犁牛耕技术未能实现革命性进步B.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D.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27.1921年,新经济政策通过后,在共产国际里的革命者尖叫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此人 ( )
A.没有弄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B.认为列宁在俄国恢复了资本主义 C.存在严重的“‘左’倾幼稚病”D.与列宁有阶级利益的冲突
28.作为苏联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同的是( )
A.都是为了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 B.都由于对农民的剥夺破坏了工农关系 C.都起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作用 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9.下图是某组织的标志,对该组织表述正确的是( )
①该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②它是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③许多大国都想争夺对该组织的控制权 ④改革开放后我国在该组织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下列关于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②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③标志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完成 ④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32分,第14题20分,共52分) 31.(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西方人士却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
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公平竞争法则,要求各工业企业确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和市场分配等。同时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而罗斯福则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三
图一: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
图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令当时许多“革命者”不理解?(2分)西方人士为什么说“俄国的这一招,是痛击我们的”呢 ?(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吃烤百万富翁”的具体表现。(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指的是什么。 (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4)从材料二,材料三中,可以看出美国和中国对经济体制调整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由此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
32(18分).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16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的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一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清)钱泳《登楼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4)
(2)据材料三、材料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6)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