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刍议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2023-07-08 来源:易榕旅网
刍议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拨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体育教学多在室外进行,环境相对宽广,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与学、学与练,既有人人参与的集体统一活动,又有分散的小群体个人练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频繁的接触和交流。传统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和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也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不能平等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平等探讨教学知识,这种不平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应逐步加以改善。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首先把师生关系定位为正常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其次,师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需要得到同样的尊重;第三,让学生得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师生交流增多,情绪互相感染,产生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认知上也趋于相近,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学与练都处于积极的状态下。另外,学生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

的发展和提高,学练效果达到最优化,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促进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田径课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在优化教法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新陈代谢的加快,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不拔和开拓竞争、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品质。在球类课教学中,笔者提倡集体主义精神,要求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奋勇拼搏,做到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在体育理论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特别是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及世界各大赛事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而取得的优异成绩,学习体育健儿顽强的拼搏精神、精湛的运动技术和优秀的体育道德,启迪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动态平衡。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组织教法的多变性,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无不影响着体育教学。传统教学往往只追求效率和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忽视了学生参与练习的主动性,使

学生不能快速掌握运动动作和把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让学生感到体育课乏味和生硬。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抓大放小”,注意把握“大”的环节,一些“小”的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练习。在准备活动中,要让学生根据要求去准备,放松活动、游戏活动也是这样。注意及时总结,肯定和表扬学生富有创意的动作,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在游戏或比赛时,让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在讲授新课时让学生讲述动作要领、尝试练习等,在复习课时让学生进行练习,学会观察、比较、判断、选择,在主动学习中使正确动作定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品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指导学法,改善自控力,培养良好习惯

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体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由于体育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知识与技术技能,需要在课外与校外时间进行更多的练习,才能掌握与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摸索出了许多学习方法,如自学法、自练法、自评法、自我养护法、创新法等。要让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完全出自于学生的内发性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五、实施成功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动作学会没有、学得怎样都会展现在师生面前,学生通过比较,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学习心理研究表明:凡是伴随着使人满意、愉快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其活动效果常得到强化,而不满意的情感体验则使活动受到抑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防止不良情绪的干扰。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处在动态之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特殊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审时度势,利用教学艺术,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提高的他们运动能力,调节他们的情绪,陶冶他们的情操,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精神,完善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