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汉时间副词“”与“马上”语义句法功能辨析
2024-07-26
来源:易榕旅网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0年第3期 韩汉时间副词“ 吾 "与“马上”语义 句法功能辨析 。刘巧云 (西安外国语大学东语学院韩国语教研室,陕西 西安 710128) [摘 要] 本文以韩汉两种语言中表短时义的时间副词“吾 ”和“马上”为研究对象,使用对比方法深入 考察了两者在“短时义”、“主客观性”和“时体”上的语义特征差异,以及其在“句中位置分布”、“句式选择”和“与 谓词搭配制约”上的句法功能差异。 [关键词] “时间副词”;“吾 ”;“马上”;语义特征;句法功能 中图分类号:H0—05 韩国语中的时间副词“ 吾 (1) 7I亡}己j,L 7}吾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0)03—0072—03 “马上”表示的“短时义”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①…,“客 观短时义”表示客观上时间确实很短,“主观短时义”表示尽 管客观上时间并不短,但是由于说话人的认识、情感等因素 ”和汉语中的时间副词 童}营 I. “马上”都有表短时义之功能,因此在日常使用中常被互译。 请稍等,我马上打电话。 (2)L}告暑卫L}叫吾 0 J到了}王l 亡}. 的影响而在主观上感觉时间很短,而“吾 ”表示的“短时 义”更强调客观时间间隔短,不具有主观性。 (7)至吾 7I[}己I^1lQ, 刘I7}量. [} 刮三 I旦 我一听就马上明白了。 由于很多情况下的“云 ”确可被译为“马上”,致使许 多韩语学习者误认为二者是对等的,从而~概而论地使用汉 语中的“马上”来解释韩语中的“吾 ”。事实上,这两个词 不管是在语义特征上还是在句法功能上均存在许多细微的 差别。 一请稍等一下,我马上给你烫好。 (8) 罟f L}xl吾封 }01l { 暑 o}平卫 0{, 吾 f 哎!我在给病人换药,马上就来。 (9)我马上就要回国了,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 吾 号舌} 叫旦. 管0}O“10l旦 、语义特征 例(9)离回国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客观上时间并不短,但 说话人主观上觉得在国外待的时间还远远不够,所以用“马 (一)短时义 “吾 ’和“马上”都可以表示某行为动作在说话之后或 另一行为动作之后紧接着发生或完成,强调两动作行为间相 隔的时间短。 上”来表示“时间短”。“吾 ”不具有主观性,“吾 ”的 句中只能出现表示模糊短时意义的“旮 ”、“三至三吾”等 词出现,如上述例(3)和例(7)。 (3)“ 7l[} ,量 暑o}暑 l” “吾 ”和“马上”不仅表时间短而且还涵盖了时间过 得快语义特征。表示“速度快”语义时具有主观性。 (10) 人1 罟吾 天1L} }叫 叫£} 你等我一会儿,我马上回来。 (4)1呈舍暑詈牟 [} 型管卫置管鲁 f平 [} 知道看不到他的身影后,马上变了话语。 三四个小时马上就会过去。 (11)毒早王斟卫 bI王科0{ ^f 兰望L (12) 一例句(3)中‘詈 ”和“马上”表示事件行为在说话之后 短时间内完成或发生,而例句(4)则表示行为事件在另一行 斟旱芒量 {L} [} 白天踢足球,打橄榄球的话,一天马上就过去了。 ol吾 灭lL}7} 1 L{[}. 为事件之后短时间内发生或完成,“吾 ”和“马上”都表示 后时时间短义。但是“吾 ”又可以表示行为动作在说话之 前发生或完成的短时义。在这种情况下,“吾 ”可以译作 “刚才、刚刚”,但不能译作“马上”。 介月马上就会过去。 (13)1 Ol吾 天lL}7j日1 叫[}. 一年马上就会过去。 (5)宣 舍 o}? 一在这些语句中,并不表示时间短义,而是强调时间过得 “快”,表示说话人主观上觉得时间过的快,“几小时,一天, 个月”甚至“一年”不管多长时间,在说话人看来,“马上就 旦!立不是约好的吗? (6)‘‘引Ⅱl }王E}E型 }旦?”“o}L},量 手 口}缀 ” “给你泡杯咖啡吧!…‘不喝,刚刚喝了果汁。” 过去了”或“马上就会过去”。 (三)已然与未然 (二)客观性与主观性 [作者简介]刘巧云,女,西安外国语大学东语学院韩国语教研室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朝汉对比。 一72— 语言研宄 “刘巧云/韩汉时间副词“吾 ”与“马上”语义句法功能辨析 水”的意义。 吾 ”和“马上”都可表示已然事实。“吾 ”用于 ( /舞卜一 ” 已然事实时,必须跟表已然标记语尾一“马上”也可位于句首,但是有条件限制。当两个分句或 两个句子的主语相异时,时间副词既可以位于句首,也可以 或“.毁霰一(一 一.一啜 一 ’等共现;而“马上”用于已然事 实时,一般情况下表已然标记词“了”共现。 (14) }呈吾戤oI皆)1 善型 . 掣岙I 呈量里型詈牟 设 在没有路灯的情况下走夜路,幸好马上就找到了旅馆。 (15)o{己]^J]强 x1 E.I型)}至 量壁 号詈\鼓o{旦 可能是年龄小,我不管走到哪儿,就马上适应了。 (16) 呈呈0} L。 L}己} 里呈吾吉]旦} 口}罟詈人}呈瞀 烈 . 由于是和平的理想的国家,所以他的心马上就被吸引住 了。 (17) 尘己I)}重曼 I]I/,t哥6} L-I]口J虽旦 霉 晋oI王I1]1 譬 毁 歌声开始散乱,就马上变得杂乱无章了。 “吾 ”与“马上”也可以用于未然事实。“吾 ”用 于未然事实时,必须跟表示将来的时制语尾“・ -.-己列(己 旦)”等共现,共同表示一种即将实现或发生的事实、状 态,也可以跟表现在的时制语尾搭配,但是表示的不是现在 正在发生的事实而是表示即将发生的事实。“马上”用于未 然事实时,可以与未然标记词共现,也可以没有未然标记词, 比较灵活。 (18)“ 硎 } I 7I ̄l-a-i oIo}?”“置 王封 [}.’ “让我们等到什么时候?”“马上到。” (19)]7}吾 7} 含Lj[}. 他马上就要走。 (2O) 口1 ^一^} }己j三 I卫量里 1—0 给妈妈准备好饭之后马上就来。 二、句法功能 (一)在句中的位置分布 “吾 ”的位置比较自由,位置移动不受限制。可以 位于动词及动词词组前,也可以位于主语前,没有条件限 。 (21)a.-7 吾 0f亡}. b・ 吾 ]告 0『[}. 他马上走。 (22)a.叫 刘 鲁0I旦旦 ̄--u b暑呈 营牟 芒 五? D・ 叫 鲁ol詈呈 营伞 五? 如何才能让冰马上变成水? “马上”是“状位”副词,主要位于动词前,“马上”的定位 性比较强 J,“马上”的位置不能自由移动,如上述例句: (21)他马上走。 %马上他走。 (22)如何才能让冰马上变成水7 %马上如何才能让冰变成水? 例(21)的“马上他走”句子不成立。例(22)“马上如何 才能让冰变成水?”句子成立,但是“马上”位于句首和位于 句中,句义已经改变,“把冰马上变成水”中的“马上”描述的 是“冰变成水”的“时间短义”;而“马上”位于句首,描述的 是整个行为实现的时间短义,即“如何在短时间内把冰变成 位于句中,“马上”位于句首更能突出承上启下的衔接作 用 。 (23)a.小芹去洗衣服,青年们马上也去洗。 b.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去洗。 (24)a.小芹上树采野菜,青年们马上也都去采。 b.小芹上树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 (25)a.警察马上就来到了现场。 b.马上警察就来到了现场。 (26)a.电话里马上又传来了这种可怕的声音。 b.马上,电话里又传来了这种可怕的声音。 例(25)虽然只是个单句,但是根据话语语境,我们不难 发现警察来到现场的前提语境是“发生了什么事故或者发生 了什么纠纷”;同理,例(26)中的“又”提示在这之前不久“这 种可怕的声音”在电话里晌起过。 “吾 ”在回答“ i(什么时候)”的提问时,可 以单独出现,后面可以省略谓词。韩国语时间副词大部分是 由名词派生而来的,大部分时间副词具有名词性特征 】35,因 此可以单独成句,但是不能单独作谓语。 (27)A:“ l旦 叫?”“什么时候走?” B1:““吾 旦.”/“吾 .””“马上!” B2: “L} 吾 旦”(L} 吾 7} 叫) “L} 吾 旦”句中的作谓语成分的动词“7}亡}”不 能省略,省略谓语此句就因此不成句。 而“马上”既可以单独成句,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主要用 来回答对方的问话或祈求。偶尔也用于接话,但是有条件: 总是在先否定了对方或别人的某种想法或意见之后才可以 用 ”-179。 (28)“你下午走?…‘不,马上!” (29)“快走啊!…‘好,我马上!” (二)句式选择 “吾 ”不能用于祈使句,而“马上”可以用于祈使句 子,表示希望、要求某一动作行为在短时内发生。 (30) 吾 旦人1I旦!( 仝人1I金!) 请你马上来! (31)} I吾吾 7}天}!( J吾 7}天}!) 现在马上走吧! (32)A:皆 叫. 吃饭! B: oq, 车创I I知道了,过一会儿就来。 A:¥吾 !( !)不, ! 从语义角度来解释,“吾 ”只有表示“时间短,速度 快“的语义特征,没有表催促,祈求的语义特征,所以不能用 于祈使旬中。可以用“营 ”来表达。但是例句中的“马上” 可以表示强烈请求语气,突出时间紧迫,因此可以用于祈使 句。 (三)与谓词的选择制约 “吾 ”和“马上”都可以修饰心理动词、状态动词 和行为动词。 (33)“LH 0I 己10} 01人1旱邑7}?” 一73— 话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亏}Oj导吾 口l暑 香 。1旦.” 2010年第3期 [+动态],“作谓语表示暂时的变化”,它所表现的时间结构 是异质的,可以有内在的自然起始点和终结点,所以可以受 短时时间副词“马上”修饰。例(42)中的形容词“脏”是表示 静态性状的持续,同理例(43)“乱七八糟”也是一个表静态 性状的形容词,因此不能与“马上”搭配。 “我的意大利语说的不熟练吗…‘不管你的意大利语说 的再怎么好。我还是能马上知道你是美国人”。 (34) 要oI吾 口} [} 衣服马上就干了。 (35) 彳1暑吾xl王 oh 7l c[}I是0lI量 婪呈牟7}议 [} 我们可以得出:“吾 ”不能跟形容词搭配,而“马上” 可以跟状态形容词搭配,但是不能跟性质形容词搭配。 三、结语 因为你是背靠着出口坐着,所以没能马上找到你。 但是“吾 ”不能与存在动词及关系动词共现 , 韩国语的存在动词主要有“ [}(有,在)”、“o q[}(没 有,不在)”,关系动词有“0l[}”,我们以这三个词为例, 本文从对比的角度探讨了韩汉时间副词“吾 ”与 “马上”的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差异。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通过语料来考察“吾 ”与之搭配情况。 (36) 二二l "-1天}己1 0{l置 亡} .¥他马上就会在那个位置上。 (37){.]芒]要叫I吾 亡}. 他马上就不会在那个地方。 (38 ]告吾 人} L口01[}. 他马上就是董事长了。 “马上”也不能与存在动词(汉语中把这类动词归类为 关系动词)圆搭配,但是“马上”可以与部分关系动词“是,属 于,显得”等搭配。 (39)马上就是老板了,小二想起这好事整晚睡不着觉。 (4o)老爷的话似乎是过火了一点,他马上显得难堪起 来。 我们再来看“吾 ”和“马上”与形容词的搭配情 况。 (41){^} o1日}旦旦 旦 虽鲨旨[}. (42) 詈言}[}呈 吴ol宣 [_ [} (43) {IYl号刈【[;{刚天{早 f 旦 吾 J 旱言}亡} 例(41),(42),(43)都不能成立,形容词“旨[} ”, “ [}”,“天『 导亏}亡}”呈现的是静态性状,它们所表 现的时间结构是均质的,缺乏内在的自然起始点和终结点, 而“詈 ”是时间性的描述,要求动态事件的启动,这与形 容词出现的语义背景正好相反。因此“吾 ”不能跟形容 词共现。如果这些形容词后带上具有“变化”的“一0}( . oj)灭I[}”,“ 一卫 亡} ”等形式,形容词就具备动 态性,那么句子就可以成立。 (41) ^} o1日}旦旦 I 旦 置 旨i管0}旦 人一不忙的话,马上就会老了。 (42) 鲁斟[}呈 吴oI 仁1己1旱J E} 一做事情的话,衣服马上就会变脏了。 (43) 苎到71善列到D{I !早 l 旦 吾 f导刮 叫£} 垃圾不及时清理的话,马上就会变得乱七八糟。 “马上”虽然不能跟性质形容词搭配,但是可以跟状态形 容词搭配,根据[±静态](时相特征)这一组区别特征,形容 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大类(朱德熙, 2003)。下面以例句(41),(42),(43)为例,译成汉语为: (41)人一不忙的话,马上就会老。 (42)}一做事情的话,衣服马上就会脏。 (43) 垃圾不及时清理的话,马上就会乱七八糟。 汉语的“老”是状态形容词,状态形容词的语义特征是 ---——74.-—— 第一,表现在前时和后时上,“舌 ”既表示前时短时 义又表示后时短时义,表示前时短时义时,跟汉语的“刚,刚 刚,刚才”相对应。而“马上”只表后时短时义。 第二,在句子的情态义的表现上,“吾 ”不表示“主 观短时”,只表示“客观短时”,而“马上”既可表“客观短时”, 又可表示“主观短时”。 第三,表未然事实时,“吾 ”必须跟表未然标记语尾 共现,也可跟表现在时的语尾共现,表示的是将要发生的事 实。而“马上”比较灵活,可以与表未然标记的词共现,也可 以没有未然标记的词。 第四,由于语义特征的制约,在句法功能上,“吾 ”比 “马上”在句中的位置移动要自由,没有限制。此外,“吾 ”不能用于祈使句,而“马上”可以用于祈使句;“吾考” 不能跟关系动词、形容词共现,而“马上”可以跟部分关系动 词、状态形容词共现。 【注释】 ①沈家煊(2001)提出:“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 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示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 和感情,“主观化”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 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 ②张谊生(2004)提出:现代汉语的动词,从其时间性的角度 来看,大致可以分为静态动词和动态动词两个大类:静态动 词内部根据其静态的强弱程度,可以依次分为三种:关系动 词,比如:是,向,有,在,等于,属于,适合,显得等;状态 动词,比如:坐,站,躺,躲,放,挂,穿,戴等;心态动词, 比如:爱,恨,怪,愁,佩服,知道,觉得,羡慕等。 【参考文献】 [1]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 究,2001. [2] 甘。].亏 旱人} 早.韩国语副词研究[M].王人J考 0f ,1995. [3]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学林出版社,2004. [4]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语文出版社, 1999. [5] 旦 己.异旦l早人}旦i吾O叫 号 .同义副 词的句法特性[D].仁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6]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