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导学案(M)
2024-04-25
来源:易榕旅网
神木中学高二年级生物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星期 月 日 课题 学习目标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编写者:赵晓莉 考纲要求: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 1. 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 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1.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辽宁西部的章古台地区,由于单一种植樟子松树,使松毛虫因为没有天敌而肆虐一时,使很多地方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说明了( ) A.樟子松树的抗虫能力很差 B.松毛虫的危害性很强,并专一性的侵害樟子松树 C.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D.由于植物种类达单一,导致松毛虫只能侵害樟子松树 2.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 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 B.生态工程 C.清除污染物 D.禁止产出污染物 3.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整理性原理 4.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是 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重难点 3. 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4.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初步形成物质循环利用、协调与平衡、多样性、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预习案 预习自测 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6.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 ) ①建立“原料一产品一原料一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 ②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 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教材助读 ④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7.我国西北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整体性原理 8.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不提倡( ) A.控制人口 B.节约资源 C.保护环境 D.先污染后治理 9.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的的是( )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B.防止环境污染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 1 - 探究案 知识归纳--------生态工程的原理与理论基础、意义、实例的归纳如下: 基本原理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理论基础 意义 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增强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与破坏 统的平衡与稳定 善其功能 保持系统高生产力 定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在营养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实例 无废弃物农业 “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_______问题;珊瑚礁生态系的______________性问题 太湖_______________问题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又被桑和蔗所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植物吸收。 (4)概括地说,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2000年10月开展“南京莫愁湖物理生态示范实验研究”开始,相继引种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共计10余种,在围隔区内已经形成了以沉水植物为优势的水生植物群落。试验区内营养盐的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如试验区内氨氮和总氮仅分别为试验区外的1/13和1/5,有效地改善了水质。 (1)此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利用的能源是____________。 (3)一些发达国家的生态工程建设主要依据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理论,达到了以回归自然为主,________________为辅的程度。而在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中,______________仍起着较大作用,强调按预期目标,因地制宜地调整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1全国)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 问题 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 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统一协调各种关系可保障系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 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 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 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下图所示)。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入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针对训练 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吸收的全部的太阳能 B.该农业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C.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箭头只表示物质循环而不能表示能量流动 D.该农业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1.某地区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特有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如右图,请根据此图回答: (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通过 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植物池中,水生生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 营养级。 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所固定的 能。 )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 和 课后检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能量,各类生物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 2 -
等原理 ) 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课后检测;
1.(1)生产者和分解者 保持相对稳定 (2)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方向,食物链短 (3)分解者, 硝化细菌,亚硝酸盐、硝酸盐,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
2、(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2)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太阳能 (3)人为调控,人为调控 (4)建造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变得高效和谐。 3.(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 一 生产者 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 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课后检测;
1.(1)生产者和分解者 保持相对稳定 (2)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方向,食物链短 (3)分解者, 硝化细菌,亚硝酸盐、硝酸盐,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
2、(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2)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太阳能 (3)人为调控,人为调控 (4)建造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变得高效和谐。 3.(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 一 生产者 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 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课后检测;
1.(1)生产者和分解者 保持相对稳定 (2)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方向,食物链短 (3)分解者, 硝化细菌,亚硝酸盐、硝酸盐,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
2、(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2)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太阳能 (3)人为调控,人为调控 (4)建造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变得高效和谐。 3.(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 一 生产者 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 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课后检测;
1.(1)生产者和分解者 保持相对稳定 (2)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方向,食物链短 (3)分解者, 硝化细菌,亚硝酸盐、硝酸盐,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
2、(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2)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太阳能 (3)人为调控,人为调控 (4)建造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变得高效和谐。 3.(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 一 生产者 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 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