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变革

2022-01-19 来源:易榕旅网
摘要:历经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西方先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科学民主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就这样根植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下完成了它的近代化历程。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变革;近代化

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我们通过近代历史上几次重大的历史事件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怎么一步步地走向近代化的。

一、洋务运动

19世纪40年代,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以及随着而来的西方文化的涌入,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立即做出了积极的反应。林则徐、魏源等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性,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一主张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犹如惊天之雷,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巾唯我独尊的自我文化中心主义,中国人开始“放眼看世界”,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去了解、接受西方先进文化。

19世纪50至60年代,接连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两次事件对清王朝形成了致命的打击。朝廷内的一部分官员接受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发起了以引进西方科技、求强求富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理论纲领,即在保留中国文化之本——纲常名教不变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工艺、器用文物。洋务派先后建立了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福建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_批军事工业,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近代科技。成立同文馆、广方馆等,培养翻译人才,从70年代起又成立了一批民用工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基隆煤矿、开滦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以及铁路、纺织等企业。 在洋务派的积极推动下,“中体西用”成为一代社会思潮,它既反映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时代要求,又反映了当时国人普遍具有的民族本位意识。可以说,“中体西用”论作为回应西方文化挑战的经世谋略,对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而促进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随着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洋务运动宣告失败。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认识到中体西用论的保守性和落后性,于是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从“体”上变革中国的文化结构,

提出了“即体即用”的主张——既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更要改革不合理的政治体制乃至整个社会的管理体制。

维新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失败了,但这次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变法思潮中,一些思想家以进化论、民权为武器,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猛烈的批判,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专制和纲常名教,从而动摇了几千年形成的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维新变法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依靠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改变不了中国,于是革命党人毅然发动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在此之前的中国的历次起义都是以一

个朝代代替另一个朝代而结束,但辛亥革命却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帝制的复辟,但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国体,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

三、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旧的经济基础并没有被触动,旧的上层建筑也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尤其是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意识根深蒂固,于是一场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便展开了。 新文化运动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一方面是指民主政治,反对专制政治;另一方面是指个人要获得政治上、经济上的民主,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认识事物的科学法则。

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科学与民主的观念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一部分。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如果说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标志着以封建意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解体,那么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所代表的是中国新文化的重构。在这一解体、重构的过程中,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这样根植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下,不断地做出积极的文化选择,一步一步地走向近代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