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事例,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原命题、逆命题、反例等概念;
2、结合具体事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给假命题举出反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简单语句的判断,得出命题的结论,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真假命题的判断,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 2、通过回答简单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命题的概念及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2、难点: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及反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猜猜看:1、图①中圆环内的线是直线还是曲线? 2、图②中中心的两个圆哪个大一些? 3、图③中的两条线段一样长吗?
① ② ③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予以点评,并告知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仅仅靠观察和测量得到结论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对得到的结论进行推理和演算,而推理是一项思维活动。人们在思维活动中,常常会对事物的情况作出判断。 (二)新知探究
1. 下面这些语句有哪些对客观事物的情况作出判断?
(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 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3)如果∠1与 ∠2是对顶角,那么∠1= ∠2。
(4) 欢迎前来参观! (5)1+1<2。
(6)如果一个整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整数能被3整除。 (7) 以点O为圆心,3cm为半径画弧。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 2.命题的定义
师:形如(1)、(3)、(5)、(6)这样的语句叫做命题。(板书课题) 你能根据上述几个例子的特征给出命题的定义吗?小组活动 命题: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者不正确判断的语句。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
注意:只要是对事物作出判断的,不论判断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命题。 思考:你能说出一个命题吗? 3.真命题和假命题
教师点评学生举例,引出正确的命题和错误的命题,告知学生正确的命题是真命题,错误的命题是假命题。
判断:上述命题中,哪些命题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呢? 4.命题的结构
师:命题一般都可以写成“如果p那么q”的形式,你能把下列数学命题改写成这样的形式吗?小组活动
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②两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 ③对顶角相等。
④若∠ A=∠ B,则∠ A的补角与∠ B的补角相等。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
注:命题还可以写成“若„„则„„”,p是条件,q是结论。 上述命题中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5.原命题与逆命题
你能将上述四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从而得到新的语句吗?它们还是命题吗?小组活动
师:我们是如何得到逆命题的呢?
将命题“如果p那么q”中的结论与条件互换,便得到一个新的命题“如果q那么p”,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判断写出的逆命题和原命题的真假。 思考:逆命题的真假和原命题有关系吗?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 6.反例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7.例题学习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四)作业
课本习题13.2 第1、2、3题 (五)板书设计
13.2.1命题 命题 真命题 假命题(反例) 命题的结构 条件 结论
互逆命题 原命题————逆命题 (六)课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