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三届国际帕金森病暨运动障碍学术研讨会(上海)会议纪要论文

2022-09-16 来源:易榕旅网
主堡煎丝型盘查!Q!!生i且箜堡鲞箜i塑垡!i!』盟!!型:丛!Y;Q!i:!!!:堡:塑!:i・43l・.会议纪要.第三届国际帕金森病暨运动障碍学术研讨会(上海)会议纪要陈晨周晓琳王晓平2014年8月29日至9月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主办,世界(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协会及中国医师协会上海分会协办的2014年第三届国际帕金森病暨运动障碍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得到了世界(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协会发展中国家教育项目(2014)、中国教育部985(上海交通大学)子项目和王宽诚医学教育人才基金(2014)的支持。本次会议由王晓平教授(上海)和陈海波教授(北京)担任大会主席,并邀请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病学和卒中研究所主任MarkHallett、世界(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协会亚太分会主席LouisCSTan和纽约大学医学院运动障碍学部主任IvanBodis—Wollner教授担任荣誉主席,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10余位国际知名专家及国内30余位专家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参会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的专家、临床医生等与会代表共计200余人。大会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王晓平教授主持,上海市卫生局科教处张堪处长、上海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暨华东医院俞卓伟院长及松江区卫生局李正局长分别致欢迎词。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对会议进行了新闻报道。本次会议的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了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肝豆状核变性及其他运动障碍疾病与罕见疾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促进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交流与接轨,参会者获得了较多的收获和体会。以下就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一、帕金森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纽约大学的教授IvanBodis-Wollner介绍了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及最新进展。他认为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是影响传统运动障碍疾病分类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异常折叠蛋白的发现。大多数证据支持a一突触核蛋白(AS)是帕金森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体外干细胞培养提示As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亲和力,但As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组织被发现可以解释多种非运动症状,如As在帕金森病患者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层变薄处的沉积。最新的研究进一步阐明AS的沉积与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层变薄及帕金森病中央毛细血管网重塑有关。传统的按照解剖及临床表现对运动障碍疾病进行分类与治疗相关,然而许多运动障碍疾DOI: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5.05.0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交流合作资助项目(81410308009释)作者单位:20008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通信作者:王晓平,Email:x_p—wang@sjtu.edu.cn万方数据病的临床表现无法简单地对应到相应的解剖结构中。视网膜的研究为帕金森病和其他运动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视网膜相关研究中,关于量化神经及血管的病变可能对运动障碍疾病的临床诊断及随访提供帮助。悉尼大学的Simon教授总结了帕金森病视幻觉产生机制的不同学说,并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认为脑功能无法用单一的区域投射解释,更多是需要依靠脑区间的网络连接及交互沟通来完成日常的工作任务,需要用整体观念去理解与解释。而目前通过事件相关的神经功能影像学研究发现帕金森病视幻觉的产生与注意网络的交互级联障碍有关。新加坡国立大学暨国立神经病学研究所的Tan教授分享了罕见运动障碍症状的视频,并对帕金森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他在报告中介绍了首个在东亚人群中关于已知的家族性及具有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连锁基因的帕金森病患者中非同义编码区突变对预测帕金森病发病风险的作用。该研究对39个与帕金森病相关的基因进行了全外显子测序,并在375例早发型帕金森病和399名对照者中,就罕见的非同义编码区突变进行评估。同时,在710例晚发型帕金森病及9046名健康人中,就782个非同义编码区突变进行评估。结果发现LRRK2突变在早发型及晚发型帕金森病中均明显富集(OR=1.58,95%C/1.29.1.93.P=8.05×10“)。同时发现半数可能造成基因功能缺失的罕见突变也出现在健康人群对照组中。该研究全部的已知家族性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连锁基因的非同义编码区突变对帕金森病发病风险的预测意义有限,提示临床上这些序列的测序对疾病的风险预测及分子诊断意义有限。中国台湾长庚医院的陈柔贤教授分享了关于左旋多巴导致的异动症并从其神经生理角度出发引申到对于临床的意义。近年来,皮质纹状体系统动物模型实验提示左旋多巴相关异动症(LID)可能由于突触可塑性控制异常导致。在长时程增强作用的减弱或缺失可以被长期左旋多巴治疗修复。在同样的实验中,未能观察到LID大鼠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去强化,而在没有发生LID的大鼠中则观察到了这一点。6一羟基多巴造模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观察到皮质纹状体这种去强化能力的缺乏与及时剔除非必要运动信息能力受损相关。然而,动物实验并不能完全代表人类的实际情况,但关于清醒帕金森病患者皮质可塑性及长时程增强作用的研究难度较大。陈教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发明的新方法——TBs,可引发皮质的类长时程增强效应。这种方法首次做到在有或无LID的人类患者中检测到了去极化作用。研究发现无LID的帕金森病患者足剂量使用左旋多巴后可史堡韭丝型苤查!!!!生!旦筮塑鲞箜i塑£!也』盟!!翌!:丛业!!!!:!!!:塑:盟!:!有正常的长时程增强作用及类去极化作用,但当剂量减半后,长时程增强效应消失。相反,存在LID的患者在半量左旋多巴的使用情况下,即可成功观测到长时程增强作用,然而他们对去强化治疗无反应,提示存在LID的帕金森病患者皮质运动区去强化异常及类长时程增强作用的可塑性与临床症状相比更容易被左旋多巴的使用影响。蒙特利尔大学的DoyonJ教授就功能神经影像学对基底神经核团的学习机制进展做了精彩的汇报。另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徐评议教授从人白细胞抗原的基因变异角度探索帕金森病患者中神经免疫炎症的产生及发展机制。复旦大学的郑平教授重点阐述了帕金森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美国罗格斯大学的Richardson教授阐述了改善帕金森病与小胶质细胞异常活化相关的神经炎症的新靶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孙伯民教授对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神经厌食症及其他神经精神疾病做了临床汇报。上海交通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吴云成副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的汪锡金副教授报告了帕金森病相关睡眠障碍及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商慧芳教授主持了部分专场。二、其他运动障碍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徐进教授阐述了ALS及额颞叶痴呆(FTD)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FUS这种与ALS和FLD相关的核蛋白。在病理情况下经常出现FUS不明原因地在胞质中聚集。他应用串联亲和纯化及质谱分析比较了野生型FUS及P525L突变的FUS之间的相互作用(P525L突变可引起最严重的表型之一——少年型ALS的发生),发现FUS突变型保留了RNA代谢中结合蛋白的能力,且突变型FUS与许多代谢酶的结合能力明显增加;进一步研究识别并确定了一些新的FUS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及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如VCP/p97、PSF、UBAI及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12(PSMDl2/Rpn5);同时观察到ATP水平明显下降及多泛素化蛋白在FUS聚集的细胞中浓聚。因此,该研究结果提示FUS聚积通过直接作用于代谢通路中的关键调节因子导致能量代谢及蛋白分解缺陷。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的殷明教授介绍了干细胞治疗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中的研究现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Hallett教授就功能性运动障碍(FMD)的临床特点进行了专题报告,阐述了心因性运动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的进展。报告指出从基本的心理学到神经心理学疾病存在的疾病模式并不相同,许多临床医师更愿意用“FMD”术语来代替“心因性运动障碍”。FMD的诊断基于病史及体检的阳性症状及体征,且对于许多运动障碍的电生理检查可以支持诊断,如功能性震颤及肌阵挛。有研究证实功能性和器质性肌张力障碍拥有共同的电生理特征,说明肌张力障碍姿势的形成方式相似。尽管FMD的治疗存在新进展,神经内科及精神科医生仍需紧密协作,并且这一领域需要治疗措施的前瞻性研究。哥伦比亚大学的PreterM教授就神经科和万方数据精神科对运动障碍症状学的异同之处进行了阐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王晓平教授介绍了中国在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方面的中西医特色及研究进展,包括对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病理和基因检测3者的诊断价值和综合判断进行了探讨,着重介绍了结合医学治疗及国人自主研发的二巯基丁二酸胶囊在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张宝荣教授就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诊治进展做了专题报告。迟发性运动障碍是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多巴胺受体接抗剂)后出现的锥体外系反应,表现为口、唇、面、躯干或四肢的重复刻板持久地异常不自主运动。治疗方案目前提倡分步管理策略,包括多巴胺耗竭剂、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低剂量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非多巴胺能药物、电休克治疗或脑深部电刺激等。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Anderson教授介绍了运动障碍疾病相关的眼征。报告强调了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跟球活动的检查时神经和认知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细致的眼球活动检查在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中占有一席之地,当然就实验室的眼球活动记录结果来为临床确定诊断线索尚需进一步的探索和总结。眼球运动模式的不同,可明确反映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认知及运动症状,这可能成为疾病严重程度及进展的有用的生物标志,尤其在痴呆的诊治方面。帕金森病眼球运动的检查可见细微的眼球活动范围减小及轻度的平滑跟踪受损,而实验室结果提示眼球随意活动异常与认知状态有关。非典型的帕金森综合征有特别的临床表现:如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缓慢扫视、多系统萎缩的下视性眼球震颤以及皮质基底节综合征的眼球运动失用。独特的眼球活动特征可以帮助诊断,如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和7型都有非常缓慢的扫视,脊髓小脑共济失调6型的下视性眼球震颤以及Friedreich共济失调的前庭眼反射的减退。报告同时提出,未来的工作可能需要探索实验室眼球活动检查在健康对照及疾病状态中的可靠性及可重复性。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和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等专业杂志的相关领导出席了本次大会,中华神经科杂志的汪谋岳主任在大会上专门介绍了中华系列杂志投稿的具体要求,并强调优先选用为一线临床服务、具有临床价值的研究论文。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是设置了“国际专家疑难病例讨论”的环节,该环节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神经科专家主持,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及安徽的10家医院提供了10余个运动障碍疾病疑难病例,并与来自美国、新加坡和我国的临床专家就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转归共同进行讨论及意见交流,对1例考虑为多系统萎缩的患者进行现场体检及PPT资料的展示,从而引发了热烈讨论。另外,来自帕金森病友之家的帕金森病患者及家属也一同旁听学习并与国际专家交流患病的经历及治疗心得。本次会议形式活泼、讨论热烈、内容丰富,受到了参会人士的高度赞誉和支持。(收稿日期:2014—10—11)(本文编辑:许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