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书霞 李正森 梁晶
来源:《中外医疗》 2014年第23期
葛书霞
李正森
梁 晶
高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东高州 52520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院内感染患儿的回顾性分析,分析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及感染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10月该院NICU院内感染的98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在此期间该院NICU共收治患儿2056例,有98例发生院内感染,病原菌培养52例阳性,其中革兰阴性菌42(80.8%)例,革兰阳性菌10(19.2%)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9(36.5%)例,大肠埃希菌13(25.0%)例,铜绿假单胞菌6(11.5%)例,鲍氏不动杆菌2(3.8%)例,阴沟肠杆菌2(3.8%)例,表皮葡萄球菌5(9.6%)例,溶血葡萄球菌3(5.8%)例,肠球菌2(3.8%)例,出生时胎龄、出生时体重、住院时间和气管插管是主要的感染因素。结论 NICU中患儿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早产儿、低体重儿、住院时间长和进行气管插管是主要的感染因素。
[关键词] 院内感染;病原菌;感染因素
[中图分类号] R24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b)-0033-02
目前,由于抗生素滥用、病员增多等原因,造成医院内病原菌大量滋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大部分是早产儿或极低体重儿,其抵抗力低下且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该院为了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的感染特点,为进一步做好院感的防护和治疗提供较好的参考,对2009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院内感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病原菌及感染因素,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NICU诊断为院内感染的98名病例,诊断标准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关于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患儿57例,女患儿41例,年龄均<1个月,早产儿72例,足月产26例,体重<1 500 g者44例,1 500 g~2 500 g之间者35例,2 500 g以上者19例,发生院内感染患儿原发病种类:新生儿呼吸窘迫36例,羊水或胎粪吸入性肺炎21例,新生儿窒息13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2例。
1.2 方法
在呼吸机气管插管导管内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取患儿痰液进行痰培养;在彻底消毒的股静脉处抽取患儿血液进行血培养;用消毒棉签提取患儿分泌物进行培养。采用细菌鉴定仪及药敏鉴定仪鉴定细菌及药敏。对所有98例的院内感染患儿进行分析,统计其中出生时胎龄、出生时体重、住院时间和是否气管插管。
1.3 评价标准
院内感染诊断标准: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新生儿入院后48 h后发生的感染应考虑为院内感染;对于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 自入院第1天算起, 超过平均潜伏期后所发生的感染即为院内感染。细菌培养结果确定根据1999 年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进行判断[1]。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患儿病原菌分布情况
98例院内感染中,病原菌培养52例阳性,其中革兰阴性菌42(80.8%)例,革兰阳性菌10(19.2%)例。具体:肺炎克雷伯菌19(36.5%)例,大肠埃希菌13(25.0%)例,铜绿假单胞菌6(11.5%)例,鲍氏不动杆菌2(3.8%)例,阴沟肠杆菌2(3.8%)例,表皮葡萄球菌5(9.6%)例,溶血葡萄球菌3(5.8%)例,肠球菌2(3.8%)例。见表1。
2.2 院内感染感染因素比较
经过统计学检验,出生时胎龄、出生时体重、住院时间和是否气管插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收治的都是病情较为危重的新生儿或者极低体重的早产儿,他们免疫系统没有发育完全甚至是完全没有发育,在医院内极易受到感染的威胁[2]。危重患儿感染后,由于机体基本情况差,储备能力不足,往往病情发展较快,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死亡率非常高[3]。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全部98例院内感染中,病原菌培养52例阳性,其中革兰阴性菌42(80.8%)例,革兰阳性菌10(19.2%)例。肺炎克雷伯菌19(36.5%)例,大肠埃希菌13
(25.0%)例,铜绿假单胞菌6(11.5%)例,鲍氏不动杆菌2(3.8%)例,阴沟肠杆菌2(3.8%)例,表皮葡萄球菌5(9.6%)例,溶血葡萄球菌3(5.8%)例,肠球菌2(3.8%)例。可以看出革兰阴性菌在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中占绝大多数,其中又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最为突出。在其他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革兰阴性菌是院内感染的罪魁祸首,其中又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这与该院的研究相似,在该院中肺炎克雷伯菌占绝大多数,这可能是因为该院收治的患者中肺部感染例数较多的缘故[4]。这对以后的院内感染预防及用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药敏实验结果未明确前,可以预防使用抗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在感染因素方面,胎龄<37周的早产儿为72(73.5%)例,足月产为26(26.5%)例,体重<1 500 g者44(44.9%)例,1 500~2 500 g之间者35(35.7%)例,2 500 g以上者19(19.4%)例,住院时间>6 d者69(70.4%)例,住院时间<6 d者29(29.6%)例,气管插管者62(63.3%)例,未气管插管者36(36.7%)例,出生时胎龄、出生时体重、住院时间和是否气管插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是NICU中院内感染的主要人群,与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相似,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早产儿出生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体液免疫未成熟,体内免疫球蛋白含量较低,细菌侵入体内后不能及时清除。②吞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不成熟,不能及时清除抗原[5]。③早产儿皮肤发育不完全,缺乏角蛋白,皮肤屏障功能不成熟导致对病原菌的防御功能不足,再加上近年来侵入性操作增多,致病菌极易通过皮肤进入患儿体内[6]。住院时间的增长,增加了患儿和院内致病菌接触的机会,同时由于近年来抗生素滥用现象严重,医院内存在有大量耐药菌,这使得患儿感染后对抗生素不敏感,不能及时控制感染[7]。在气管插管方面,危重患儿多存在有呼吸功能障碍,所以呼吸机的使用比较普遍,这一方面改善患儿通气功能,提高了先天呼吸功能缺陷和早产儿的生存率,但在另一方面气管插管作为侵入性治疗,为病原菌的侵入提供了
很好的通道,如果不能及时的对气管导管进行消毒更换,则很容易引起患儿严重的肺部感染[8]。
综上所述,该院通过对98例院内感染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发现NICU中的患儿作为一组特殊人群,感染几率远远大于其他患者,且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我们应在NICU中设置严格消毒规范,确保病房内相对无菌环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同时及时对患儿的气管导管进行更换和消毒,减少患儿院内感染的几率。
[参考文献]
[1] 陈永照.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1):3448-3449.
[2] 周正菊.420例孕妇细菌性阴道病检测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624,3628.
[3] 杨静.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列阵技术对甘肃省儿童医院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的调查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9):688-691.
[4] 王晓明.脐血检测在早期新生儿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3,40(4):375-378.
[5] 张舒.干扰素诱导蛋白10研究进展及其在新生儿感染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4):271-273.
[6] 陈潮青.PCT与hs-CRP在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13(8):26-27.
[7] 张爱民, 徐俊, 王娟梅, 等. 纤维支气管镜在新生儿呼吸道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3): 306-308.
[8] 邱立志.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 当代医学, 2014, 20(1): 86-87.
(收稿日期:2014-05-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