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质的量浓度:cB=nB/V 2. 质量浓度:ρB=mB/V 3. 摩尔分数:xB=nB/Σn 4. 质量分数:ΩB=mB/Σm 5. 质量摩尔浓度:bB=nB/mA
6. 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一种或数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容纳分散相的连续介质称为分散介质。
7. 分散相可分为均相分散相和非均相分散相两大类。相指系统中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同的组
成部分。
性质 分散相 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1nm 真溶液 分子、离子分散系 扩散快,能通过滤纸、半透膜 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高分子溶液(蛋白质) 扩散慢,能透过滤纸,不均相 透半透膜 均相,热力学稳定系统,1-100n胶体分散缔合胶体(胶束) 扩散慢,能透过滤纸,不m 系 透半透膜 非均相,热力学不稳定系溶胶(分子、离子、原子统,扩散慢,不能透过滤聚合体) 纸和半透膜 非均相 非均相,热力学不稳定系粗粒分散>100nm 乳状液、悬浮液 统,扩散慢,不能透过滤系 纸和半透膜 8. 热力学根据研究的需要和方便,把一部分物体与其余部分划分开来作为研究对象。被划
为研究对象的一部分称为系统。系统以外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部分是该系统的环境。 9. 根据系统和环境之间交换物质和能量的不同情形可以分为:
开放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的交换,又有能量的传递。 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的交换而无物质的交换。 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的交换也无能量的交换。 10. 可逆过程体积功最大Wemax=-nRTln(V终/V初) 11. 等温等压(理气)We=-p外△V=-△nRT
12. 热力学能又称内能,它是系统内部一切形式的能量总和,用符号U表示。
分散相粒子大小(直径) △U=Q+W
Q:系统从环境里吸收的热量 W:环境对系统做功
13. 等容热效应:△U=QV
等压热效应:△H=QP
△H=QP = QV +△nRT=△U+△nRT
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n=0)的反应或者是反应物与产物都在溶液或者固体中发生的反应,系统的体积变化极小,△V≈0,可以认为:△U≈△H 14. 定义热力学的标准态:
气体:压力为100kPa及标准压力下的纯理想气体。若为混合气体则是指各气体的分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为标准压力且均为理想气体的性质。 纯液体(或纯固体):标准压力下的纯溶液(或纯固体) 溶液:溶液由溶质和溶剂构成,溶质的标准态是指在标准压力溶质浓度(严格应为活度)为1mol/L或质量摩尔浓度为1mol/kg且具有理想溶液性质的溶质;溶剂的标准态则是指标准压力下的纯溶剂。对于生物系统标准态的规定为温度37℃,氢离子的浓度为1*10-7mol/L。
15. △rHΘm=Σv△fHΘm(产物)-Σv△fHΘm(反应物)
=Σv△cHΘm(反应物)-Σv△cHΘm(产物) ΘΘΘ
16. △rSm=ΣvSm(产物)-ΣvSm(反应物)
17. △rGΘm=Σv△fGΘm(产物)-Σv△fGΘm(反应物) 18. △rGm=△rGΘm+RTlnQ 19. Q=(cD/cΘ)(cE/cΘ)/(cA/cΘ)(cB/cΘ)
ΘΘΘΘ
=(pD/p)(pE/p)/(pA/p)(pB/p)
20. 在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系统Gibbs自由能变△
Θ
Q用K表示: rGm=0,根据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此时反应商
0=△rGΘm+RTlnKΘ
ΘΘ
即 △rGm=- RTlnK
21. KΘ =([D]/cΘ)([E]/cΘ)/([A]/cΘ)([B]/cΘ) =[pD/pΘ][pE/pΘ]/[pA/pΘ][pB/pΘ] 22. △rGm=-RTlnKΘ+RTlnQ=RTln(Q/KΘ) 23. lnKΘ=-△rHΘm/RT+△rSΘm/R
ln(KΘ2/KΘ1)=(△rHΘm/R )*[(T2-T1)/T2*T1]
24. 化学反应速率 ν=*=*
αβ
25. 速率方程 v=k*c(A)*c(B)
26. 一级反应 ln 二级反应
=kt k:时间-1
-=kt k:浓度-1*时间-1
零级反应Co(A)-C(A)=kt k:浓度*时间-1
27. 碰撞理论中,能发生反应的碰撞为有效碰撞,不能发生反应的碰撞称为弹性碰撞。 有效碰撞发生条件:反应物分子具有足够的动能;碰撞时有合适的方位(或恰当的取向) 28. 反应物分子中具有较大动能并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称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具有最低能量E’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E平 之差称为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用Ea表示, 即Ea=E’-E平
-Ea/RT
29. 活化分子分数 f=e
30. 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k=A* e31. ln=*(
-Ea/RT
OR lnk=-+lnA
)
32. 凡是反应物分子经直接碰撞一步就能转化为产物的化学反应称为元反应,只由一步元反应就能完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简单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经历一系列的步骤才完成,称为复合反应。
33. 通常复合反应中慢反应步骤限制了整个反应的速率,故称该慢反应步骤为速率控制步骤。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4. 元反应的反应分子数表示需要几个反应物分子微粒同时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35. 当温度一定时,元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成正比,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相应计量数为指数。
36. 复合反应速率方程浓度项幂指数α,β由实验确定。
37. 对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薄溶液而言,与溶质本性无关,只取决于溶质在溶液中的质点数目的性质,具有一定共同性和规律性,称为稀薄溶液的依数性质。
38. 气相和液相达到平衡时,蒸气密度不再改变,这是蒸气具有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简称蒸气压力。蒸气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39. 无论固体还是液体,蒸气压力大者称为易挥发物质,蒸气压力小者称为难挥发物质。 40. 含有难挥发性溶质溶液的蒸气压力总是低于同温度纯溶剂的蒸气压力。 41. 蒸气压力下降 △p=p0xB p0为纯溶剂蒸气压力,xB为溶质的摩尔分数。 △p= p0
bB = K bB K为比例系数,取决于p0 和溶剂的摩尔质量MA。
0
42. 常见温度已经达到或者超过液体沸点时,液体并没有沸腾的现象称为过热现象。 43. △Tb=Tb-Tb=KbbB Kb为溶剂的摩尔沸点升高常数。 44. 与过热现象类似,过冷现象也广泛存在。
45. △Tf= Tf-Tf =KfbB Kf为溶剂的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 46. 沸点升高法和凝固点降低法常用于测定溶质相对分子质量。但由于多数溶剂的Kf值大于Kb值,同一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比沸点升高值大,所以凝固点降低法灵敏度相对较高,实验误差相对较小。特别是凝固点测定法常在低温下进行,一般不会引起生物样品的变性或破坏。因此,在医学和生物科学实验中凝固点降低法的应用更为广泛。 47. 电解质稀薄溶液与非电解质稀薄溶液类似
0
△Tb=iKbBb △Tf=iKfbB 溶液越稀,i越趋近于电解质解离出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总数。
48. 渗透压力:将纯溶剂与溶液以半透膜隔开时,为维持渗透平衡所向溶液上方施加的最小 压力。 49. Π=cBRT ,对稀薄溶液,Π=bBRT
对电解质溶液产生的渗透压力,计算公式校正为 Π=icBRT
定义体液中能够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分子、离子)统称为渗透活性物质,渗透活
性物质的浓度表达可以使用渗透浓度,单位为mol/L,符号记作cos ,渗透压力是稀薄溶液的依数性质,在一定温度下,稀薄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渗透浓度成正比,与溶质本性无关,Π=cosRT
50. 晶体渗透压力:血浆中的小分子晶体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其次是碳酸氢钠和葡萄糖、尿素等)形成的渗透压力称为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力,约705.6kpa。
胶体渗透压力: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核酸)形成的渗透压力,其数值较小,约为2.93-4.00kpa。
51. 电解质的解离程度可以定量地用解离度α来表示,α=已解离分子数/原有分子总数 52. 实验测得的解离度并不代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实际解离度,故称为表现解离度 53. 离子互吸理论:1.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解离
2.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相互吸引,每一个离子都被周围电荷相反的粒子
包围着,形成所谓离子氛
离子氛的存在,离子之间相互作用而互相制约,不能完全自由运动,因而不能100%发挥 离子应有的效能。
54. 活度:电解质溶液中实际上能起作用的离子浓度,也称有效浓度。 aB=γB*bB/b
Θ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55. 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酸释放一个质子后形成其共轭碱,碱结合一个质子后形成其共轭酸。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
+-56. Kw称为水的质子自递平衡常数,又称水的离子积。 Kw=[H3O][OH]
+
57. pH=-lga(H3O),稀薄溶液中,浓度和活度的数值十分接近,可用浓度代替活度,有
pH=-lg[H3O+]
-+
58. Ka=[Ac][H3O]/[HAc], Ka 称为酸解离常数
-+
Kb=[OH][NH4]/[NH3], Kb 称为碱解离常数
59. 弱酸的Ka 和其共轭碱的Kb 之间有确定的对应关系,Ka * Kb = Kw
多元酸和多元碱:Kai * Kbn+1-i = Kw , n为可结合或可释放的质子总数
60. A.弱酸(碱)浓度减小,其解离度α增大,解离平衡向解离方向移动
B.在弱酸或弱碱的水溶液中,加入易溶强电解质,生成与弱酸或弱碱的解离相同的离子
可使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度降低。
C.若在弱酸或弱碱溶液中加入不含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因离子强度增大,溶液中离子
之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增大,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度略有增大。
D.产生同离子效应时,必然伴随盐效应,但同离子效应的影响比盐效应大得多,一般情
况下不考虑盐效应的影响。 61. 一般浓度下,对于强酸HA, [H3O]=c(HA);对于强碱B,[OH]=c(B)。当强酸或强碱
+--6+-的浓度很稀,溶液的[H3O]或[OH]<10mol/L时,此时由H2O解离出的H3O 或OH
就不能忽略。 62. 当Ka*ca≥20 Kw ,可以忽略水的质子自递平衡,只需考虑弱酸(碱)的质子传递平衡。 当弱酸的α<5%,或ca/ Ka ≥500,Ka =ca*α2,α=
,[H3O]=
+
+
-
,
反之 Ka = (ca*α2 )/(1-α)=[H3O]/(ca -[H3O]),[H3O]= 当弱碱的α<5%,或cb/ Kb ≥500,Kb =cb*α2,α=
,[H3O]=
+
+2++
,
反之Kb= (cb*α2 )/(1-α)=[OH]/(ca -[OH]),[OH]=63. 纯溶液中,多元酸[A]≈Ka2 同理可适多元碱。 64. 两性物质溶液,[H3O]=
+2-
-2--
,
+
对于负离子型和氨基酸型两性物质,[H3O]=若Ka接近Kw,不可忽略Kw,例如Na2HPO4溶液,
+--3-由质子守恒得 [H3O]+[H2PO4]= [OH]+[PO4] ,
又∵Ka2= ,Ka3= ,
得[H3O
+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65. 能够抵抗少量外来强酸、强碱,或在有限量稀释时,保持pH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
溶液。缓冲溶液对强酸、强碱或稀释的抵抗作用称为缓冲作用。 66. 缓冲溶液一般由弱酸及其共轭碱组成,组成缓冲溶液共轭酸碱对额的两种物质合称为缓
冲系或缓冲对。 pH=p Ka +lg
等浓度共轭酸和共轭碱可用体积比代替浓度比,pH=p Ka +lg67. 缓冲容量β衡量缓冲溶液缓冲能力大小的尺度
定义式:β
= ,V
是缓冲溶液体积,dna(b) 是缓冲溶液中加入的微小量一元
强酸或一元强碱的物质的量,|dpH|为缓冲溶液pH的微小改变量的绝对值。
推导式:β=2.303
*c总
68. 缓冲比)直接影响溶液的缓冲能力,缓冲比等于1时,缓冲容量最大;缓冲比越
偏离1,缓冲容量越小。 一般认为,当缓冲比小于1:10或大于10:1时,缓冲溶液已基本丧失了缓冲能力。因此,
缓冲比从1:10到10:1是保证缓冲溶液具有足够缓冲能力的变化区间。即pH为pKa -1到pKa +1的取值范围定为缓冲作用的有效区间,称为缓冲溶液的有效缓冲范围。 69. 缓冲溶液配制方法
1. 选择合适的缓冲系。所配缓冲溶液的pH值应在所选缓冲系的缓冲范围内,且尽量接
近弱酸的p Ka ,所选缓冲系的物质必须对主反应无干扰,无沉淀、配合等副反应。
2. 所配缓冲溶液的总浓度要适当。通常使总浓度在0.05mol/L~0.2mol/L范围内为宜。 3. 计算所需缓冲系的量。通常使用相同浓度的弱酸及其共轭碱配制缓冲溶液。 4. 校正。加入强酸或强碱的方法,对所配缓冲溶液的pH加以校正。 70. 标准缓冲溶液常用于校正pH计。
酒石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和硼砂标准缓冲溶液,都是由单一化合物配制而成的。 情况一:化合物溶于水,解离出大量两性离子
情况二:溶液中化合物的组分就相当于一对缓冲对。
71. 血浆中的CO2-HCO3-缓冲系的缓冲比等于20:1,血浆正常pH为7.40.
若pH小于7.35,酸中毒;大于7.45,碱中毒 血浆pH小于6.8或大于7.8,导致死亡
72. 在一定条件下,当沉淀和溶解的速率相等时,便达到固体难溶电解质与溶液中离子间的
平衡,这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73. Ksp=[A][B] ,Ksp 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74. 溶解度:每升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物质的量(或质量),S=
n+a
m-b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75. 胶体分散系包括溶胶、高分子溶液和缔合胶体三类。
76. 分散相在介质中分散的程度称为分散度,分散度常用比面积表示。 S0=S/V 77.表面层分子比内部分子多出一部分能量,称为表面能。 液体表面有自动缩小表面积的趋势,小的液滴聚集变大,可以缩小表面积,降低表面能。 78. 胶粒中的胶核(原子、离子或分子的聚集体)有吸附其他物质而降低界面能的趋势,常
选择性地吸附分散系统中与其组成类似的离子作为稳定剂,而使其界面带有一定电荷。 固态胶核表面荷电后,以静电引力吸引介质中的电荷相反的离子(反离子)。反离子有
因热运动而扩散到整个溶液中的倾向,其结果是越靠近胶核表面反离子越多,离开胶核越远,反离子越少。
79. 胶核表面荷电而结合大量水,且吸附的反离子也是水合离子,给胶粒周围覆盖了一层水
合膜。
靠近胶核的水合膜层(包括存在于胶核表面的离子和被束缚的反离子)称为吸附层 其余反离子呈扩散状态分布在吸附层周围,形成与吸附层荷电性质相反的扩散层 由吸附层和扩散层构成的电性相反的两层结构称为扩散双电层 胶核和吸附层合称胶粒,胶粒和扩散层合称胶团
83
80. 溶胶的光学性质:Tyndall效应 81. 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溶胶的胶粒在介质中不停地作不规则的运动,称为Brown运动。胶粒质量越小,温度
越高,运动速度越快,Brown运动越剧烈。 当溶胶中的胶粒存在浓度差时,胶粒从浓度大的区域向浓度小的区域迁移,这种现象称
为扩散。温度越高,溶胶的黏度越小,越容易扩散。
重力场中,胶粒受重力的作用而下沉,这一现象称为沉降。
当沉降速度等于扩散速度,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这时,胶粒的浓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形成一个稳定的浓度梯度,这种状态称为沉降平衡。 82. 溶胶的电学性质:
在电场作用下,带电胶粒在介质中的运动称为电泳。 在电场作用下,分散介质的定向移动现象称为电渗。 83. 溶胶的稳定因素:
胶粒带电 带有相同电荷的两个胶粒间存在静电斥力,阻止两胶粒接近,合并变大。 胶粒表面水合膜的保护作用 胶团的水合双电层犹如一层弹簧膜,阻碍胶粒相互碰撞合
并变大。水合膜越厚,胶粒越稳定。
胶粒的动力稳定性 布朗运动使其不易沉降
84. 当溶胶的稳定因素受到破坏,胶粒碰撞时会合并变大,从介质中析出而下沉,此现象称
为聚沉。
85. 电解质的聚沉作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电解质聚沉能力大小常用临界聚沉浓度表示,即使一定量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聚沉所
需电解质溶液的最小浓度,单位mmol/L。 反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 同价离子聚沉能力 (感胶离子序) 正离子:H+>Cs+>Rb+>NH4+>K+>Na+>Li+ 负离子:F->Cl->Br->I->CNS-
一些有机物离子具有非常强的聚沉能力,especially表面活性剂 86. 溶胶的相互聚沉 带相反电荷的溶胶有相互聚沉能力 87. 高分子物质对溶胶的保护作用和敏化作用 溶胶中加入高分子溶液,高分子物质吸附于胶粒的表面包围住胶粒,使其对介质的亲和
力加强,增加了溶胶的稳定性。加入少量高分子溶液,高分子物质无法将胶体颗粒表面完全覆盖,胶粒附着在高分子物质上,质量变大引起聚沉。
88. 高分子化合物在形成溶液时,与低分子量溶质明显不同之处是要经过溶胀过程,即溶剂
分子慢慢进入卷曲成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链空隙中,导致高分子化合物舒展开来,体积成倍甚至数十倍的增长。
89. 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往往以离子形式存在,常称之为高分子电解质。 蛋白质分子的特征是在每个分子链上有很多荷电基团,电荷密度大,对极性溶剂的亲和
力强。按照在极性溶剂中解离后所带电荷的不同,蛋白质可以分为阳离子、阴离子、两性离子三类。
90. 使蛋白质所带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净电荷为零)时溶液pH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处于等电点时的蛋白质,在外加电场中不发生泳动,也容易聚沉。 91. 蛋白质的水合作用是蛋白质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
92. 因加入大量无机盐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的作用称为盐析。
除无机盐外,于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与水作用强烈的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醇等)
也能降低蛋白质的水合程度,蛋白质因脱水而沉淀。
93. 温度变化,pH变化等也会破坏蛋白质溶液的稳定性。大多数蛋白质在等电点附近溶解
度最小,利用这一性质,只要调节溶液的pH就容易使这些蛋白质沉淀。
94.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下降或溶解度减小时,不少高分子溶液的黏度会逐渐变大,最后
失去流动性,形成具有网状结构的半固态物质,这个过程为胶凝,所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物质叫凝胶。
95. 凝胶可分为刚性凝胶和弹性凝胶两大类。
刚性凝胶粒子间的交联强,网状骨架坚固,若将其干燥,网孔中的分散介质可被驱出,
而凝胶的体积和外形无明显变化,如硅胶、氢氧化铁凝胶等。
柔性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凝胶一定是弹性凝胶,如明胶、琼脂、聚丙烯酰胺胶等,这类
胶经干燥后,体积明显缩小而变得有弹性,如将干凝胶再放到合适的分散介质中,又会溶胀变大,甚至完全溶解。
96. 将弹性凝胶露置一段时间,一部分分散介质会自动从凝胶中分离出来,凝胶体积也逐渐
缩小,这种现象称为脱液收缩或离浆。
97. 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或表面活性剂。
98. 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一般都含有两类基团,一类是疏水性或亲脂性非极性基团,另一类为
亲水性极性基团。
99. 进入水中的表面活性剂达到一定量时,在分子表面膜形成的同时,表面活性剂也逐渐聚
集起来,互相把疏水基靠在一起,形成亲水基朝向水而疏水基在内的,直径在胶体分散相粒子大小范围内的缔合体,称为胶束。开始形成胶束时表面活性剂的最低浓度称为临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界胶束浓度。
100. 乳状液是以液体为分散相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粗分散系,其中一个
相是水,另一相统称为油(包括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101. 要得到稳定的乳状液,必须有使乳状液稳定的第三种物质存在,这种物质称为乳化剂,
乳化剂所起作用称乳化作用。常用乳化剂是一些表面活性剂。
102. 氧化值是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表现荷电数,氧化值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值降低,
发生还原反应。
103.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称为还原剂,获得电子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104. 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拆分成两个氧化还原半反应,通式写作:Ox + ne⇌Red 符号Ox表示氧化型物质,符号Red表示还原型物质。同一元素的氧化型物质及对应的
还原型物质称为氧化还原电对。
105. 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半电池中的电子导体称为电
极,输出电子是负极,输入电子是正极。由正极反应和负极反应构成的总反应称为电池反应。
106. 当将金属片插入水或金属盐溶液中时,金属表面晶格上的离子由于本身热运动以及受
到极性水分子的吸引,有脱离金属表面进入溶液形成水合离子的趋势,这时,金属表面由于电子过剩而带负电而溶液带正电。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亦有由溶液进入金属相而使电极表面带正电的趋势。金属离子的这种相间转移趋势取决于金属离子在两相中的电化学势的相对大小,即金属离子总是从电化学势较高的相转入电化学势较低的相中,最后由于受相间电化学势差的制约及静电引力的作用而达平衡。金属片与溶液间存在电位差,称为金属在此溶液中的电位或电极电位。金属越活泼,溶解趋势越大,平衡时金属表面负电荷越多,该金属电极的电极电位越低;金属越不活泼,溶解趋势越小,平衡时金属表面负电荷越少,该金属电极的电极电位越高。
107. 电极电位用符号φOx/Red表示,单位是伏特(V).电极电位的大小除了和金属本性有关
外,还与温度、金属离子的浓度(或活度)有关。
108. 在标准状态下测得的某个氧化还原电对所形成电极的电极电位就是该氧化还原电对的
Θ
标准电极电位,用符号φOx/Red 表示,单位是伏特(V)。
109. A. 电极电位越高,氧化还原电对中氧化型物质得电子能力越强,是较强的氧化剂;电
极电位越低,氧化还原电对中还原型物质得电子能力越强,是较强的还原剂。
B. 较强氧化剂其电对中对应的还原型物质的还原能力较弱;较强还原剂其电对中对应
的氧化型物质的氧化能力较弱。
C. 较强氧化剂和较强还原剂作用,生成较弱的还原剂和较弱的氧化剂,这是一个自发
过程。
110. 系统所做的非体积功全部为电功,系统对环境做功,功为负值,有:
△rGm =W电功,最大=-qE=-nFE
n是电池反应中所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转移电子数) E是原电池的电动势;F为法拉第常数,F=96485C/mol 当电池中各物质均处于标准态时,可表示为 △rG
Θ
Θ
Θ
Θ
Θ
Θ
m=-nFE
Θ
Θ
111. △rGm=-nFE 又 △rGm=- RTlnK,得-nFE=- RTlnK或lgK =
112.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有如下规律: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本性有关,即与电池的标准电动
势有关,而与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或分压)无关。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电子转移数(n)有关,即与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Θ
Θ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有关,且lgK与n成正比。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
(4). 一般认为,当n=2,E>0.2V,或n=1,E>0.4V时,K>106,此平衡常数已相
当大,反应进行得比较完全。
Θ
Θ
Θ
Θ
+RTlnQ,∴E=EΘ+
-114. 对于任意一个电极反应(半反应)pOx + ne⇌qRed,其电极电位表达式的通式为
113. △rGm=△rG
m+RTlnQ,∴-nFE=-nFE
ΘΘ
φ(Ox/Red)=φΘ(Ox/Red)+=φΘ(Ox/Red)--
115. (1)电极电位不仅取决于电机的本性,还取决于反应时的温度和氧化型、还原型
及相关介质的浓度(或分压)
(2)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半反应中氧化型与还原型物质浓度发生变化,将导致
电极电位分改变,氧化型物质浓度越大,φ(Ox/Red)值越大,还原型物质浓度越大,φ(Ox/Red)值越小。
(3)决定电极电位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标准电极电位,一般情况下浓度对电极电
位的影响不太大,只有当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浓度很大或很小时,或电极反应式中物质前的计量系数很大时才对电极电位产生显著的影响。
116. (1)在许多电极反应中,介质中的H+,OH-和H2O参加了反应,溶液pH值的
改变将导致电极电位的变化。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加入某种物质使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生成沉淀将显著
地改变它们的浓度,使电极电位发生变化。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氧化型或还原型物质生成弱酸(或弱碱)使其浓度
降低,将导致电极电位发生变化。
117. 电极电位值为定值并可作为参照标准的电极称为参比电极,电位与待测离子的浓
度(或活度)有关,并且它们之间符合某种函数关系的电极称为指示电极。
118. 薛定谔方程
+=0
式中,m是粒子的质量,E是总能量,V是势能,h是普朗克常量。
表示在原子核外空间某点P(x,y,z)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即该点单位体
积中电子出现的概率。 119. 主量子数 用符号n表示。它是决定轨道能量的主要因素,可以取任意正整数的值。
n越小,能量越低。n也称为电子层,n =1,2……的电子层符号分别表示为K,L……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 用符号l表示。它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或轨道角动量的大小,
取值受主量子数n的限制,l取0,1……(n-1),共n个值。原子轨道能量还与角量子数l有关,故l又称为电子亚层。
磁量子数 用m表示。它决定原子轨道的空间取向,或轨道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
(取z方向)分量的大小。m的取值受l的限制,取0,±1,……±l,共2l+1个值。由于轨道能量与磁量子数无关,由量子数n,l决定,故各亚层内轨道能量相等,处于同一能级,被称为简并轨道或等价轨道。
自旋角动量量子数 用s表示。决定自旋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分量的大小。s可以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取+和-示。 120.
两个值,分别表示电子自旋的两种状态,也可用符号“↑”和“↓”表
,φ)=Rn,l(r)*Yl,m(Θ,φ)
n,l,m(r,Θ
Rn,l(r)称为波函数的径向部分或径向波函数,它是电子离核距离r的函数,与
n,l两个量子数有关。
Yl,m(Θ,φ)称为波函数的角度部分或角度波函数,它是方位角Θ,φ的函
数,与m,l两个量子数有关,体现原子轨道在核外空间的形状和取向。
121. 当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发生轨道重叠,其提供轨道的波瓣同号,则成键时发
生波的加强性干涉,效应增强;异号,则发生波的相消性干涉,效应减弱或抵消。 122. Rn,l(r)与r之积定义为径向分布函数,即
2
2
D(r)= Rn,l2(r)* r2
它体现电子在离核r处单位厚度球壳内出现的概率大小。
123. 当n,l确定后,径向分布函数D(r)应有(n-l)个峰。每一个峰表示离核r处,电
子出现概率的一个极大值,主峰表示电子出现在该r处概率的最大值。当n一定时,l越小,则峰越多,而且第一个峰离核越近,或者说第一个峰钻的越深,即常说的轨道钻穿现象。
124. Pauli不相容原理 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2个电子具有四个完全相同的量子数
能量最低原理 在符合Pauli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方式应尽可能使
体系总能量最低,又称构造原理。
Hund规则 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即简并轨道)上排布时,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
且自旋平行。在l相同的简并轨道上,电子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稳定。
125. 原子内层中满足稀有气体电子层结构的部分称为原子芯,原子芯外的电子常被称为价
电子,价电子所处的电子层为价电子层或价层。 126. 能级组和元素周期
127. 主族 包括ⅠA~ⅧA族,其中ⅧA族又称零族。主族元素的内层轨道全充满,最外层电
1226
子组态从ns、ns到nsnp,同时最外层又是价层。最外层电子总数等于族数。 副族 包括ⅠB~ⅧB族。副族元素的电子结构特征一般是次外层(n-1)d或外数第三层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n-2)f轨道上有电子填充,(n-2)f、(n-1)d和ns电子都是副族元素的价电子。 128. 1.s区元素 价层电子组态是ns1和ns2,包括ⅠA和ⅡA族。除H以外都是金属,在化学
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和2个电子变成+1或+2的价离子。在化合物中没有可变的氧化值。 2.p区元素 价层电子组态是ns2np1~6(除He为1s2外),包括ⅢA~ⅧA族,大部分是非金属元素。ⅧA族是稀有气体。P区元素多有可变的氧化值,是化学反应中最活跃的成分。
3.d区元素 价层电子组态是(n-1)d1~8ns2或(n-1)d9ns1或(n-1)d10ns0,包括ⅢB~ⅧB族,都是金属元素,且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表现出很多共性,每种元素都有多种氧化值,都含有未充满的d轨道,易形成配位化合物中不可缺少的中心原子。 4.ds区元素 价层电子组态为(n-1)d10ns1~2,包括ⅠB和ⅡB族。不同于d区元素,ds区元素次外层(n-1)d轨道是充满的。都是金属,有可变氧化值。
0~140~22
5.f区元素 价层电子组态一般为(n-2)f(n-1)dns,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目、次外层电子数目大都相同,只有(n-2)f亚层电子数目不同,所以每个系内各元素化学性质极为相似。都是金属,有可变氧化值,常见氧化值为+3. 129. 过度元素最初指ⅧB族元素,后来扩大到全部副族元素,分布在d区,ds区和f区。
其中镧系和锕系元素称为内过度元素。镧系元素以及与之在化学性质上相近的钪(Sc)和钇(Y)共17个元素总称为稀土元素。 130. 原子半径
同周期中相邻两元素的原子半径减小的平均幅度是:
非过渡元素(~10pm)>过度元素(~5pm)>内过度元素(~1pm) 131. 电离能
通常用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来比较原子失去电子的倾向,它是气态的基态原子失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个电子,变成气态的正一价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
132. 电子亲合势
气态的基态原子结合一个电子形成负一价气态离子所放出的能量,称为电子亲合势,它反映元素结合电子的能力。 133. 电负性
134. 现代价键理论要点: (1)两个原子接近时,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单电子可以相互配对(两原子轨道有效重叠),使电子云密集于两核间,系统能量降低,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2)自旋方向相反的单电子配对形成共价键后,就不能再和其他原子中的单电子配对。所以每个原子所能形成共价键的数目取决于该原子中的单电子数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3)成键时,两原子轨道重叠越多,两核间电子云越密集,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这称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为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
135. 如果共价键是由成键两原子各提供1个电子配对成键的,称为正常共价键。如果共价
键的形成是由成键两原子中的一个原子单独提供电子对进入另一个原子的空轨道而成键,这种共价键称为配位共价键,简称配位键。
要形成配位键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成键原子的价电子层有孤对电子;另一个成键原子的价电子层有空轨道。
136.键能是从能量因素来衡量共价键强度的物理量。对于双原子分子,键能就等于分子的
解离能。
分子中两成键原子的核间平衡距离称为键长。单键键长>双键键长>三键键长 分子中同一原子形成的两个化学键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137. 当成键原子的电负性相同时,核间的电子云密集区域在两核的中间位置,两个原子核
所形成的正电荷重心和成键电子对的负电荷重心恰好重合,这样的共价键称为非极性共价键。当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时,核间的电子云密集区域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一端,使之带部分负电荷,而电负性较小的原子一端则带部分正电荷,键的正电荷重心与负电荷重心不重合,这样的共价键称为极性共价键。
138. sp型杂化:能量相近的ns轨道和np轨道之间的杂化称为sp型杂化,可分为sp、sp2、
sp3 三种杂化。
spd型杂化:能量相近的(n-1)d、ns、np轨道或ns、np、nd轨道组合成新的dsp或
spd型杂化轨道的过程统称为spd型杂化。
139. 杂化后所形成的几个杂化轨道所含原来轨道成分的比例相等,能量完全相同,这种杂
化称为等性杂化。
杂化后所形成的几个杂化轨道所含原来轨道成分的比例不相等而能量不完全相同,这种
杂化称为不等性杂化
140. π键有定域π键与离域π键之分。定域键属双中心键,而离域键属多中心键。不少有
机与无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离域π键,常称大π键(Π)。含有m个电子和n个原子的大π键可用Πn表示。
141.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空间构型的步骤: 1. 确定中心原子中价层电子对数
m
价层电子对数=
规定:(1).作为中心原子,卤素原子按提供7个电子计算,氧族元素原子按提供
6个电子计算
(2).作为配原子,卤素原子和H原子提供1个电子,氧族元素不提供电子 (3).计算电子对数时,若剩余1个电子,亦当作1对电子处理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双键、三键等多重键作为1对电子看待 2. 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孤对电子数为0时,价层电子对构型与分子构型一致;有孤对电子时,分子的空间构型发生“畸变” 理想的价层电子对构型和分子构型 电子对数 2 3 3 杂化类型 sp sp2 sp2 轨道形状 直线形 平面正三角形 孤电子对数 0 0 1 0 4 sp3 正四面体 1 2 0 5 sp3d 三角双锥 1 2 3 0 1 6 sp3d2 正八面体 2 3 4 0 7 sp3d3 五角双锥 1 2 分子形状 直线形例 BeCl2、CO2 BCl3 SO2 CCl4 NH3 H2O PCl5 TeCl4 ClF3 I3 SF6 IF5 ICl4 ClF3 XeF2 IF7 IF5 XeF4 平面正三角形 V字形(角形、弯曲形) 正四面体 三角锥 V字形(角形、弯曲形) 三角双锥 变形四面体(跷跷板形) T字形 直线形 正八面体 四方锥 平面十字形 T字形 直线形 五角双锥 五角锥 五角形 142. 几个原子轨道可组合成几个分子轨道。其中原子轨道相加重叠,核间电子概率密度增大,能量较原子轨道低的称为成键分子轨道;由原子轨道相减重叠,核间电子概率密度很小,能量较原子轨道高的称为反键分子轨道;若组合得到的分子轨道与组合前的原子轨道能量没有明显差别,所得分子轨道叫做非键轨道。 143. 分子轨道理论中,用键级表示键的牢固程度。 键级=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44.n>14,图A;n≤14,图B
145. 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不重合的是极性分子。
146. 分子极性的大小用电偶极矩()量度,等于正负电荷重心距离(d)和正电荷重心或负电荷重心上的电量(q)的乘积。
147. 极性分子具有永久偶极,在外电场作用下,分子的偶极按电场方向取向,同时使正、
负电荷的距离增大,分子的极性因而增强。这种因外电场的作用使分子变形而产生偶极或增大偶极矩的现象称为分子的极化,由此而产生的偶极称为诱导偶极,其电偶极矩称为诱导电偶极矩。
148. 极性分子本身存在的正、负两极称为固有偶极。当两个极性分子充分靠近时,固有偶
极就会发生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取向(或有序)排列。这种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的固有偶极之间的静电引力称为取向力
149. 在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诱导下,临近它的分子会产生诱导偶极,分子间的诱导偶极与
固有偶极之间的电性引力,称为诱导力。两个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在彼此的永久偶极的影响下,相互极化产生诱导偶极,因此对极性分子之间来说,诱导力是一种附加的取向力
150. 分子相互靠拢时,它们的瞬时偶极矩之间会产生很弱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称为色散
力。任何分子都有不断运动的电子和不停振动的原子核,都会不断产生瞬间偶极,所以色散力存在于各种分子之间。
151. 非极性分子之间只有色散力;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既有诱导力也有色散力;极
性分子之间,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都存在。 152. 范德华力特点 1.是静电引力
2.作用能比化学键小1~2个数量级 3.作用范围只有几十到几百皮米 4.不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5.对大多数分子,色散力是主要的
6.一般范德华力小的物质,其沸点和熔点都较低 153. 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154. 分子内形成氢键一般使化合物的沸点和熔点降低。溶质和溶剂间形成氢键可使溶解度
增大;溶质分子内形成氢键则在极性溶剂中溶解度小。
155. 配离子是配合物的特征部分,由中心原子(离子)和配体组成,称为配合物的内层。
配合物中与配离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称为配合物的外层。配合物的内层和外层之间以离子键结合。配位分子只有内层没有外层。
156. 在配离子(或配位分子)中,接受孤对电子的阳离子或原子统称为中心原子,与中心
原子以配位键结合的阴离子或中性分子称为配体。配体中,直接向中心原子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的原子称为配位原子。只含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体称为单齿配体,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的配体称为多齿配体。配离子(或配位分子)中直接与中心原子以配位键结合的配位原子的数目称为配位数。
157. 配位物的命名:
1.阴离子在前,阳离子在后,像无机化合物中二元化合物一样命名
2.配离子和配位分子的命名是将配体名称列在中心原子之前,配体的数目用数字表示,
复杂配体写在圆括号中以免混淆,不同配体之间以原点“·”分开,最后配体名称之后缀以“合”字,中心原子后以加括号的罗马数字表示其氧化值 3.配体命名顺序:
A.既有无机配体又有有机配体,无机配体在前,有机配体在后 B.先列出阴离子,后列出中性分子
C.同类配体中,按配位原子的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列出配体
D.同类配体,配位原子相同,配体所含原子数不同,原子数少的排在前面
E.配位原子相同,所含原子的数目也相同的几个配体同时存在,则按配体中与配位原
子相连的原子的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158. 中心原子全部用最外层价电子空轨道进行杂化成键,所形成的配合物称为外轨配合物。
中心原子用次外层d轨道和最外层s,p轨道进行杂化成键,所形成的配合物称为内轨配合物。 159. 配合物的磁矩 μ=
μB n为中心原子单电子数。
160. 中心原子(n-1)d轨道9-10电子时,形成外轨配合物。 中心原子(n-1)d轨道1-3电子时,形成内轨配合物。
中心原子(n-1)d轨道4-8电子时,若配体中配位原子电负性较大(如卤素原子或氧
原子等),不易给出孤对电子,倾向于形成外轨配合物;若配体中配位原子电负性较小(如CN-中的C原子),易给出孤对电子,对中心原子(n-1)d电子影响较大,倾向于形成内轨配合物。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含有(n-1)d空轨道的内轨配合物不稳定。
161. 配位平衡的平衡常数用Ks表示,称为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配位平衡的移动
(1) 溶液酸度影响 (2) 沉淀平衡影响 (3) 氧化还原平衡影响 (4) 其他配位平衡影响
162. 由中心原子与多齿配体形成的环状配合物称为螯合物。由于生成螯合物,而配合物稳
定性大大增强的作用称为螯合效应。能与中心原子形成螯合物的多齿配体称为螯合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