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青铜乐论之大成开当下研究之新路——读陈荃有所著《中国青铜乐钟研究》有感
2024-05-03
来源:易榕旅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J0URzAL o z》NJ芝0 ARTs乏∽1_lTUTm一音乐与表演 Uslc 8‘PERF0 王》Ncm— o12 o一 统青铜乐论之大成开当下研究之新路 ——读陈荃有所著《中国青铜乐钟研究》有感 张大军(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陈荃有撰写的《中国青铜乐钟研究》从编列角度出发,对我国青铜乐钟的生成、发展及演变进行 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某些存有疑义的问题,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此著的出版,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了学界对青铜乐钟的研究。 [关键词】陈荃有;《青铜乐钟研究》;编列 【中图分类号¨609.2;,]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67(2012)01—0156—03 青铜乐钟作为礼乐重器,在中国历史上 出土,使青铜乐钟研究成为一个社会热点, 具有重要影响,是世界青铜文化中一朵光 诸多音乐学者给予了关注,成果如李纯一的 彩夺目的奇葩。当下各学科领域对青铜乐钟 《关于殷钟的研究》 】、杨荫浏的《信阳出 都有关注,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去探索,但在 土春秋编钟的音律》 l、黄翔鹏的《释“楚 某些问题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陈 商”——从曾侯钟的调式研究管窥楚文化 荃有的《中国青铜乐钟研究》…(以下简称 问题》 ]、童忠良的《曾侯乙编钟的三度音 《陈著》)从音乐学的角度,以中国音乐史 系——兼论中西乐律若干问题的比较》 】、 的发展为基础,结合考古学、历史学、文化 g.G.麦克伦,黄翔鹏,孟宪福的《曾侯乙青 人类学等学科的成果,对中国青铜乐钟进行 铜编钟——巴比伦的生物物理学在古中国》 了全面、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它把青铜乐钟 、方建军的《陕西出土西周和春秋时期甬 的研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书由序言、 钟的初步考察》 ]、秦序的《先秦编钟“双 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构成。序言部分对青铜 音”规律的发现与研究》I8]、黄翔鹏、张振涛 乐钟的概念及研究对象作了框定;正文部分 的《“之调称谓”、 “为调称谓”与术语研 以“青铜乐钟之滥觞”、 “青铜乐钟之发 究——兼谈曾侯乙编钟的乐制》 】,以及崔宪 展”、“青铜乐钟之辉煌”、“青铜乐钟之 的《曾侯乙编钟钟铭校释及其律学研究》 lOl 衰微”和“青铜乐钟之新生”为题,重点从 等。翻阅资料可知,这些就青铜乐钟的音乐 编列角度探讨了古今青铜乐钟。该书对中国 学研究,大多是就某一时期、地区或先秦编 青铜乐钟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综观其 钟等领域的探索。《陈著》不仅把古代青铜 书,笔者认为此著有以下几个特点。 乐钟作为对象进行深层次挖掘,而且对20世 纪青铜乐钟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介绍了 一、考镜源流。贯通古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领域研制、开发青 随着197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编钟的 铜编钟的经历,并以苏州华声乐器厂生产的 收稿时间:2011-0t]-06 作者简介:张大军(1977一 ),安微六安人。安微省淮北市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 民族音乐学。 系列编钟与中华和钟为例,对当代青铜乐钟 乐界也有诸多看法。台湾学者朱文玮、吕琪 的编列进行了评述和构想。 昌从秦朝的覆亡、音乐特质的改变和汉哀帝 尽管该书涉猎的历史跨越大,但逻辑体 罢乐府方面分析,认为汉代应是先秦乐钟的 系很明确,严格按照青铜乐钟的起源、发 衰亡时间。I 《陈著》指出乐钟在战国中期 展、辉煌、衰微、新生这一时间顺序来展开 已走向衰微,秦汉时期乐钟呈现的现象,是 分析、讨论。在结构布局上《陈著》也能轻 合瓦型乐钟的一种残存;分析青铜乐钟衰落 重适度,把“广义之钟” 作为青铜乐钟的研 的原因,不仅要考虑以上台湾学者提到的几 究对象,重点放在“狭义之钟”上,研究内 点原因,也要从文化的更新、礼乐性质的变 容则偏向于编列范畴;在章节的排列上也不 化与异域文化的交流和渗入带来的影响。东 是干篇一律,而是把“青铜乐钟之辉煌”一 汉之后,青铜乐钟从形制上出现了圆形构造 章作为本书的重点来加以论说;此外,为了 的“梵钟”。音乐学界多认为圆体钟起源于 加深读者的印象,在每一章节后面都有一个 印度或西域。《陈著》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和 概括性的小结。 实物论证,提出中国圆体钟出现是自身文化 二、资料翔实,提出创见 变异的结果这一观点,他指出:从乐钟制作 技术上讲,圆体钟的出现是一种倒退;从文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人对青铜乐钟的研 化功能上讲,是一种转型;从青铜钟的发展 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当今学者若探寻青铜乐 上讲,则是一种拓展。 钟的诸多奥妙,就不可避免要对这些资料加 以搜集整理。《陈著》的写作,共参阅了100 三、方法独特,力求全面 多部相关论著,例如在论述我国青铜乐钟发 《陈著》认为对青铜乐钟编列问题的研 展的辉煌时期时,共引用了53部文献资料,详 究,除了需要从乐钟的铭文、形制、音列、 细分析了辉煌期乐钟的发展概况以及春秋至战 音律等着手外,也离不开编钟发展的历时观 国早期编钟的编列等问题。作者并没有囿于这 察及同其它青铜乐钟的比较观察,如果抛开 些资料的堆积,而是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分 编钟发展的整体观察及相关问题的观照, 析研究,挖掘其内涵,寻求新视点、新角度、 这样的探讨结果只会顾此失彼、破绽百出。 新观点。纵观全书,可以用一个“新”字来概 《陈著》在探讨曾钟的编列问题时,就体 括, “新”是该著作的灵魂与生命力所在。独 现了这一方法论。作为鼎盛时期的曾侯乙编 创性的见解贯穿全文,前后近达2O个。 钟,自出土之日起,就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热 关于擂鼓墩二号墓编钟的研究,童忠良 切关注,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 从乐学角度分析认为该编钟“是一套音乐性 果,但关于此编钟的诸多方面还亟待解决, 能良好可供演奏的乐器”,… 并设想它可与 仅编列问题就有多种不同观点。李纯一认为 一号曾侯乙墓编钟同列形成百钟。面对专家 曾侯乙全架编钟由一套加另组构成,上一层 这种大胆的推测,《陈著》没有轻易附和。南京艺术学院学报J0URzAL o1 z NJ芝o AR_r∽乏∞1 编钟是勉强拼凑而成的,上二、三两组钮钟 经过缜密的分析和思考,作者认为此编《陈 .I音列结构十分规则,鼓中音都是依次相隔大 T与m一音乐与表演互UsIc PERF0RM Ncm—N012.0. 1著》钟仅是一套明器,不易做过多的音乐本 三度,鼓旁音都较鼓中音高小三度,但都五 体研究,二号墓编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 音不全,若将这两组合并在一起,正好互补 说明青铜乐钟的衰微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此 所缺,不仅五音俱备,而且十二律齐全,可 外,这套编钟的制作也相当粗糙,在测音上 见它们本来是一组,而被强分为两组, “上 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仅正鼓音重复的钟即达 层三组编钟及其钟架尽非原有,而是后加 15件,侧鼓音之间重复现象也较严重而且显 的;原来的钟架只有上下两层,共悬五组编 得杂乱无章,它已失去一套实用编钟所具备 钟。”ll 马来西亚籍学者李淑芬则从乐律、 的基本条件。《陈著》据此推定:它是一套 铭文角度出发,指出: “这64件编钟除上层 制作粗糙的半成品或仅为随葬所用的明器。 一组6钟为不成套的散钟外,其余58钟原本为 我国合瓦型青铜乐钟何时走向衰落,音 四套编钟。”l l面对这些争议,《陈著》采 ①钟在我国古代即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之钟仅指甬(钮)上、口下悬挂,体外击奏的金属制体鸣乐器,广义钟则如 南朝释智匠《古今乐录》所载诸器外,还包括不见文献记载的旬耀,西南地区出土的羊角钮钟、筒形钮钟等青铜乐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J0URzAL o1 z>NJ芝D AR1.∞乏∽TITu1.m一音乐与表演7己∽lc 8I PERF0 王>NCm— 取“反刍”式的研究,对中一组和中二组两 它是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扎实的文字功底的体 组编钟以及上二组与上三组钟存在的问题进 现,从本书的文风上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较为 行分析,认为在对曾钟研究时不仅要考虑同 深厚的文化功力。 出的编磬,也要注意一些看似无关紧要实则 诚如作者所言,该书在某些方面还有待深 很有必要的问题,如铭文错金等都是不容忽 入。私见以为《陈著》对青铜乐钟所处文化 视的地方。 的探究不够深入和集中。周代有严格的礼乐 四、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制度,对乐器的规模和乐悬的限制都有苛刻 的要求,至于这方面的内容,《陈著》投入 清代戏剧家李渔曾说: “戏文作与读书 的笔墨也相对较少。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于 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 礼的思想体系,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 同看,故贵浅不贵深。”I 实际任何学术论 文的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一本有学术价值 的论著,除了要让专业的学者理解外,如果 能够让更多非专业人士读懂岂不更好?这就 要求我们在著书立说时要注意文章的简明扼 要,语言要平易近人。但今天学术界仍然有 一种“文以难读为高,论以难解为上”的玄 虚之风存在。关于中国青铜乐钟的研究,是 一个理论性很强而又深奥的学术论题,《陈 著》运用简洁的语言,把诸多问题交待的清 楚,但又不缺完整,从而做到了简而不陋,简 而不遗。例如,对于前人认为原始钟铎由竹木 制成的说法,《陈著》认为此结论缺乏必要的 考古学证据和人类学依据,从制器材料、演奏 特点、考古成果和礼制变化方面来看,铃器应 是乐钟之源,陶钟之前难有钟器发生之源的竹 木期存在,通过简短而精要的推理,把要表达 的观点说得明白透彻,了然于纸面,读来无有 让人费解之处。 王子初在对太原金胜村编镩进行乐学分 析时认为此钟出现了以清角、变宫为“二 变”的完备的七声新音阶,在第16、18号 钟上出现了“闰”音。[1州《陈著》对王子初 这种采用平均中声区多次出现的同名音,以 求得编钟标准音高的方法给予了肯定,但认 为某些推论还有待考证,因为编钟是一种相 对稳定的礼乐器,音律设置也应有固定的规 范,一是王子初推断出的“新音阶”形式, 是先秦编钟的首例,也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 例;二是这种具备“清角”、“变宫”的七 声“新音阶”,竟然出现了两个“闰”音。 这里《陈著》并未长篇大论,只是概略地陈 述了不能苟同的理由,寥寥数语,点到为 止。采用平易的语言对深刻的研究给予学术 叙事,说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非易事,有时甚 至比故作高贵姿态而执拗聱牙的文字更难。 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 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诚然,青铜乐 钟作为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含文化、 工艺、考古、宗教和音乐等诸多方面,但我 们也不能苛求一本著作囊括所有内容。反 之,有些不足也为后人留下了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陈荃有.中国青铜乐钟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 学院出版社,2005. 【2]李纯一.关于殷钟的研究U1.考古学报,1957(3). 【3]杨荫浏.信阳出土春秋编钟的音律UJ.音乐研究, 1959(1). f41黄翔鹏.释“楚商”——从曾侯钟的调式研究管窥楚 文化问题U】l文艺研究,1979(2). 【5】童忠良.曾侯乙编钟的三度音系——兼论中西乐律若 干问题的比较 人民音乐,1984年(5)(6). 『6]E.G.麦克伦,黄翔鹏,孟宪福.曾侯乙青铜编钟——巴 比伦的生物物理学在古中国U1.中国音乐学,1986(3). 【7】方建军.陕西出土西周和春秋时期甬钟的初步考察 ⅡJ.交响,1989(3). 【81秦序.先秦编钟“双音”规律的发现与研究Ⅲ.中国 音乐学,1990(3). 【9】黄翔鹏,张振涛.‘‘之调称谓”、“为调称谓”与术语研 究—一_兼谈曾侯乙编钟的乐制田.中国音乐,1995(2). 【10】崔宪.曾侯乙编钟钟铭校释及其律学研究【M】.北 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 【11]童忠良.百钟探寻——擂鼓墩一、二号墓出土编钟 的比较Ⅱ】.黄钟,1988(4):1. 【12】朱文玮,吕琪昌.先秦乐钟之研究【M】.台北:台 北南天书局.1994:146—148. 【131李纯一.曾侯乙墓编钟的编次和乐悬uJ.音乐研 究,1985(2):66. 【14】李淑芬.从乐律铭文看曾侯乙编钟的构成U】.音 乐艺术,1999(3):2. 【15】【清】李渔.闲情偶寄[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32. 【16】王子初.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出土编镩的乐 学研究U1.中国音乐学,1991(1):22. (责任编辑:王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