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缬沙坦或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2022-05-08 来源:易榕旅网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7月第14期总第164期China's rural health,July 2019,No.14,Total No.16425

缬沙坦或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孙 华(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同慧医院 274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缬沙坦或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的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以随机分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实验组(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9%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8%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晚期血流速度峰值、6分钟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缬沙坦;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7-0025-01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

[1]

体液潴留等。为对缬沙坦或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予以两种方案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下为具体报告。

1患者数据资料来源与治疗方法

1.1患者数据资料来源

选取的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以随机分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42~71岁,平均(56.5±3.4)岁,病程1~10年,平均(5.5±1.1)年;实验组患者33例,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42~70岁,平均(56.0±3.2)岁,病程1~11年,平均(6.0±1.3)年。将两组患者各项数据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并无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

此组患者实施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贝那普利的给药方式为口服,剂量为10mg d-1;阿托伐他汀的给药方式为口服,剂量为10mg d-1。共治疗3个月。

1.2.2实验组

予以此组患者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缬沙坦的给药方式为口服,剂量为80mg d-1;阿托伐他汀的给药方式为口服,剂量为10mg d-1。共治疗3个月。

1.3观察项目

①判定标准[2]: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心功能改善Ⅱ级;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显著,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改善轻微。②观察项目:两组患者分别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3],利用超声心动图对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晚期血流速度峰值进行测定,对以上数据进行观察。

1.4统计学检验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均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所得相关数据均由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表示,数据对比时分别采取χ2检验和t检验,各数据间差异显著为P<0.05。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对照组33例患者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39.4%(13例)、36.4%(12例)、24.2%(8例)、75.8%(25例),实验组33例患者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2.7%(24例)、21.2%(7例)、6.1%(2例)、93.9%(31例),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X2=4.242,P<0.05)。

2.2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晚期血流速度峰值、6分钟步行距离对比

对照组33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

峰/晚期血流速度峰值、6分钟步行距离分别为(42.5±2.4)%、(0.9±0.2)、(264.5±8.7)米,实验组33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晚期血流速度峰值、6分钟步行距离分别为(49.7±2.8)%、(1.3±0.4)、(347.2±9.4)米,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t=8.731、4.000、28.875,P<0.05)。3讨论

阿托伐他汀不仅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延缓心肌肥厚、心肌细胞纤维化病理进程的特点,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肌炎症因子数量。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兴奋神经系统并阻断神经系统的兴奋,减少心肌耗氧量。另外对于阻断AngII与AT1受体结合来说缬沙坦具有选择性,对醛固醇的释放进行抑制,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予以改变,降低心肌缺血的发生,进而改善心脏功能,起到防治的作用。此外经临床大量研究发现缬沙坦具有安全性高、药效长、副作用少的特点[4]。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服用后在肝内进行水解,将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成为血管紧张素Ⅱ,降低血管的阻力,抑制醛固酮的分解,提升血浆与肾素活性。经研究证实,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较为理想,并提高了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晚期血流速度峰值、6分钟步行距离,说明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要好于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措施,该治疗方式具有一定可行性,缬沙坦经刺激内皮细胞舒张因子的合成从而中断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规程,最终达到改善心衰症状,更是降低了周围血管的阻力,缓解了心脏负荷;阿托伐他汀对调节血脂的作用较为理想,一旦胆固醇水平过高时,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的增高减慢了血流速度,极易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所以降低血脂有着重要的意义,阿托伐他汀对调节血脂的作用较为理想。联合用药起到了取长补短的功效,进而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并改善了患者心功能。

综上所述,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勇钧,唐哨勇,陈姣等.缬沙坦或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22(4):291-293.

[2]赵玉玲.缬沙坦或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0):4106-4106,4107.

[3]刘梓新.缬沙坦或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1):27-28.

[4]于同德,杨艳艳,马丹丹等.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QTd的临床影响[J].健康前沿,2018,27(9):148-148.

(收稿:2018-12-24)

(收稿编辑:董倩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