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预设材料的选择策略
【内容摘要】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课前预设是传统教学的一个典型特征,而动态生成是课改中的一个重要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老师们一味地追求动态生成的课堂,而课前的精心预设却逐渐被忽视。笔者认为,精彩的生成得益于精心的预设,只有课前精心选择预设材料,努力使预设材料生活化、活动化、简约化并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继而在课堂中活用预设材料,才能生成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预设 生活化 活动化 简约化 思维提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成为老师们积极倡导的主流,有老师认为只要适时捕捉课堂契机,营造生成课堂即可,于是淡化了课前预设,甚至不要预设。我认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课程呼唤课堂的有效生成,但更应该关注课前材料的精心预设,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只有课前精心预设,选择简单实用的教学材料,构建弹性的、版块式的教学方案,才能在课堂中机智地用活预设,整合预设乃至放弃预设,从而收获生成,演绎精彩课堂。以下就教学实践谈谈预设材料的选择策略。
一、预设材料的选择应关注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200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201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可见,不论是课改的昨天,今天,还是明天,都非常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倡导让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因此,预设材料的选择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关注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创设富有生活味的教学情境,继而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教师只有把富有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与教学内容具有关联的问题事实借助适当的载体呈现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构建一种真实开放、动态生成的问题情境。可想而知,当学生发现情境内容是自己所熟知的,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那么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会油然而生,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轻松构建数学知识,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例如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以往教学
中我们往往利用几道有关联的算式,根据其得数相等,引导学生得出等式,继而去观察、比较,让学生去发现等式的内在联系,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极其字母表达式,最后让学生去机械记忆并运用。显然,这样的教学材料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关注的仅仅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给数学知识搭建合适的生活原型,这时学生的参与往往是被动的,难以激起探索的热情,缺乏数学思考的空间。于是我们作了改进:
【学习材料】以班级购买校服作为背景,呈现了例题:四(3)班准备买45套校服,每件上衣是65元,配套的裤子是80元,购买校服一共要花多少钱?
1、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2、反馈:解法一:65*45+80*45 解法二:(65+80)*45 =2925+3600 =145*45 =6525(元) =6525(元) 3、分析两种不同解法的思路。
4、两种解法都是求买校服共花的钱且得数相等,你能把这两个算式组合成一个等式吗?
得出:65*45+80*45=(65+80)*45 5、生活中还有类似于这样的等式吗? 6、离开具体的问题,现在你能举例吗? 7、归纳、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分析】这一材料的选择让学生体验到了“乘法分配律”原来是从生活中而来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这一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从计算结果相等来验证65 *45+80*45=45*(65+80),更能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理解它的内涵,为乘法分配律构建了生活原型,从而避免了机械记忆字母表达式而不善于灵活运用的尴尬局面。
当然,我们在选择具有生活味的材料时切不可丢失数学知识的本质,即数学味。需要重视生活化学习材料的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选择生活化学
习材料并非仅仅为了教学的有趣和热闹,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这才是学习材料生活化的本意所在
二、预设材料的选择应有利于数学教学的活动化。
著名教育家庞加莱说过:“数学是依靠逻辑而非观察来作为真理的标准,然而却运用观察、模拟、实验等活动来作为发现真理的手段。”201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将原来的掌握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拓展到现在的四基,即除了使学生“领悟数学基本思想”之外,还要“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而课堂无疑是积累活动经验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选择有利于数学教学活动化的预设材料,把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社会体验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方式生活化,让数学课堂真正“动”起来,唤醒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对于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化、不断丰满、直至鲜活,使学生不仅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比如“基数和序数”的教学中要求孩子学会区分“几个”和“第几”,并通过练习使孩子分清数的两种不同含义。如果说“几个”是可以直观表象一一对应的话,那么“第几”相对一年级孩子而言就显得比较抽象,教材如何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呢?结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我创设了以下的活动化场景:
【学习材料】森林里要举行动物运动会,小花狗、小松鼠、长颈鹿、小狮子、大象作为运动员代表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呈现按以上顺序排列的实物图) 1、有几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运动会? 2、你能分别说出它们各排在第几个吗?
3、你能帮它们排排队吗?(呈现多种方案,在表述中学生自然用上了“第几”)3、4、假如你也去参加运动会,你准备排在第几个?
【分析】这一材料的选择梯度十分恰当,层次性强,让学生在给运动员排队的活动中不仅掌握了“几名”的基数概念,且在多种方案的表述中自然地用上了“第几”这一序数概念,有力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对“第几”内涵的理解,让孩子感受到了“第几”这一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有序性和可变性,体现了学习材料适度的开放性,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预设材料的选择应着眼于数学教学的简约化。
“简洁、有效”是数学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所谓“简洁、有效”,我们的理解是在有限的35分钟之内,让各个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思维水平、不同个性品质的孩子都能获得必须的、必要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达到“人
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然而,我们不妨留意一下身边的课堂,哪怕是公开课的课堂,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一节课35分钟不够用,到最后不是仓促收场就是严重拖堂,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对于预设材料的选择过于繁杂,且容量偏多,教学层次不清晰,重点不突出,目标偏多但却主次不分,无法落实。如我们的一位老师在初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时:, 【教学实践】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忆旧引新
师出示“喜洋洋”图片,每个24元。
师:买5个要多少钱?怎么算?(板书24×5=120(元)及相应的竖式) 师:这里应用什么知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师:.如果买10个,需要多少钱?(板书24×10=240(元)) 师:这里应用什么知识?(两位数乘整十数) 小结: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
师:如果要买12个这样的玩具,该付多少钱?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24×12= (教师板书)
师:这是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前学过吗?(没有)看来这是一个新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环节:互动交流,探究新知
1.估一估:24×12大约等于多少?
学生呈现了三种不同的估算方法:把24估成20,或把12估成10,结果都是240;把24估成20,再把12估成10,结果是200。然后让学生说理。
2、师:24×12到底等于多少呢?那该怎么办? 生:要计算出正确结果。
交流算法:呈现前测中学生出现的几种情况:
方法1: 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88(元) 师:你是怎么算的?(12个24相加)
师:你根据乘法的意义,把乘法转化成了加法进行计算。
师:这样算,你们感觉怎样?(麻烦)有没有简便些的方法呢? 方法2: 24×6×2
=144×2 =288
师:你是怎么算的?2和6是怎么来的?
师:这样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 方法3:24×2=48
24×10=240 240+48=288
师:你是怎样算的?这里的2,10是怎么来的?每一道算式分别求的是什么? 师:如果联系刚才的购买喜洋洋玩具,这里„„(将算式与情境进行沟通) 师:这种方法是用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数数和加法,解决了今天的新问题。 师:除了这些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笔算) 方法4: 2 4
× 1 2 ――――― 4 8 2 4
――――― 2 8 8
师:你是怎么算的?
探究笔算的算理。
3.优化算法
师:这些算法,你最欣赏哪一种?为什么?
方法2:如果有学生喜欢连乘的。教师引导:看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请大家计算23×13,交流中辨析连乘的局限性。
方法3:如果学生只有喜欢拆数或笔算。 4、 沟通联系
师:其实这两种方法是有联系的,引导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笔算是计算的基本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补充课题) (至此,时间已经过了30分钟) 5、 呈现前测中笔算的错例,引导纠错。
6、 练习三道笔算。(由于时间时间关系学生只练了一道,下课铃声响起)
7、教师仓促中执着地打出课件,: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够买12个喜洋洋玩具需要多少钱的问题,如果把12个这样的玩具摆成一排,摆了这样的12排。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演示)借助正方体模型演示,拼摆成长方体。 生:一共有多少个玩具? 学生列式解决。 汇报:12×12=144(个)
追问:把144个看成一层,如果有这样的12层,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玩具吗?
(试图引领学生感悟144*12的数学模型,为两位数乘三位数买下伏笔) 【分析】课后,我们对该班学生进行了后测,除了课前已经会笔算的孩子之外,大约有近2/3的学生会了,仍然有1/3的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教师的预设目标和材料都很好,既想沟通估算、口算、笔算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又想建立数学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算法,又要进行算法的优化。然而,预设材料再好,总得有一节课的主要目标,当任一目标都要实现的时候往往什么都没有落实。每一堂课必须得根据知识点,抓住主线,突破主要目标并落实到位。随着时间的积累,在如潺潺流水般轻快流淌的每一堂课的积淀中,我们追求的整体目标就会悄然实现。于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改进:
第一环节忆旧引新处一带而过,不具体追问算法;不呈现前测中出现的24*12=24*6*2方法,借助另外两种算法来沟通笔算的算理,并在笔算中引导学生质疑每一步过程和方法,当学生初步理解算理之后在呈现前测中的错例,并最终使得更多的孩子在相互纠错,不断探究、师生互评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笔算的算理,最后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进行练习并最终达成本课的预设目标,即经历算法
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培养探索,交流的意识,体验从算法多样到优化的过程;渗透转化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分析】本课之后,我们仍然做了一个后测,事实表明,改进后的教学是简约而且有效的。教师精心选择预设素材,并巧用素材,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使得原本繁杂絮乱的课堂走向凝炼,走向精干,凸显了研
究主题。而学生没有了无关因素的干扰之后收获了更多的对话时间,课堂生成了“无法预约的精彩。”
为此,我们认为,教师在选择预设材料时尽量做到简约而不简单,要选择具有丰富内涵的、有强劲张力的素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凸显简约背后的深刻。
四、预设材料的选择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预设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热情和认知发展,从而影响了数学思维的提升。因此,我们在选择预设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和思维水平,力求使学习材料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有挑战的事情,从而愿意亲近数学,钻研数学。引发数学思考,激发思维冲突,不断提升数学思维。例如朱乐平老师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在课将近结束时,出示了一幅图: ①请你们写出每一份分别占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②比较一下:1/2和1/4谁大? ③思考:几个1/4相加等于1/2?能用乘法表示吗? 1/2-1/4、1/2÷1/4分别是多少?(借助图回答) ④利用这些分数,比一比各个分数的大小,并写一些算式。 多么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啊!他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个性化的答案,在“头脑风暴”中资源共享,提升了自身的思维水平,将材料的内涵发挥到了极致。
当然,精心选择预设材料,努力使预设材料生活化、活动化、简约化并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仅仅是为课堂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实施预设的时候要不拘泥于自己的预设,并能智慧
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达到预设与生成双赢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肖川主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徐正礼:《课前预设与课堂有效生成初探》,载《基础教育》2011/2。
[3]洪丽敏:《弹性预设开启数学解题教学之门》载《数学教学研究》2010/9 [4]胡庆芳 贺永旺:《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教育科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