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如何看待企业公益
作者:
来源:《国际公关》2012年第04期
一、“良好愿景”个体自主化,人们更加关注“我”与“我们”的关联
随着贫富差距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我的个人需求”与“我们的公众利益”在本质上的趋同,这使得“愿景”的涵义变得更加个体化、具象化。随着全球经济挑战愈演愈烈和文化的巨变,消费者更加注重个人价值,他们更加关注“我”(个人需求)和“我们”(社会公益)的关联。消费者希望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个人需求”与“公众利益”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当消费者自身的影响力增强并越来越多地关注公益,企业和政府就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在美国,随着经济挑战不断加剧,价值观也不断变化,公益和社会问题不再是游离在人们生活之外的事情,加之两级分化的日趋严重,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关注“我”(个人需求)和“我们”(社会公益)的关联。提及社会问题,美国的消费者的关注集中在提高医疗保健、解决温饱问题、解决城市流浪现象和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随眷消费者对各种组织机构解决社会问题的信心逐渐丧失,他们更加愿意通过社会媒体,比如微博,把这种抱怨发泄出来。 而在欧洲,年长的一代人已经不再相信政府能够解决社会问题了。大多数欧洲人仍然认为医疗健康和提供就业机会等基础需求应该由各种组织机构设法解决。然而,从欧洲的金融危机看,希腊的经济危机和财政紧缩政策的彻底失败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包括中国、印度、印尼、巴西等国在内的快速增长经济体,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对企业和社会“愿景”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随着消费水平和购买力的稳步增长,快速增长经济体的消费者对于企业支持公益、履行社会责任的期望值不断增强。他们更愿意购买和推介那些拥有社会责任感和支持公益事业的品牌,并对不支持公益的品牌持有“惩戒”的态度。与此同时,消费者的个人公益意识持续高涨。越来越积极地亲自参与公益事业,以自身努力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愿景“牛市”
在那些被称作“快速增长经济体(RGE)”的国家里的消费者在公益方面对公司和品牌有更高的期望,同时他们也更积极、更投入地和支持公益的公司及品牌产生互动。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在“愿景”上的积极程度远高发达国家,消费者不但对企业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抱有较高的期望,并积极参与到公益活动中。随着中产阶层的壮大和其购买力的增长,本次研究发现,这些消费者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显示出对“愿景”的偏好。这些消费者的热情和参与程度与发达国家的“愿景熊市”形成鲜明对照。
三、商业领军的令牌,追求商业利益与支持社会价值并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未来的领军公司和品牌,仅仅局限于商业范畴之内的经营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必须超越商业圭臬,将社会愿景纳入其经营战略中,只有只这样才能获得“领军令牌”。公司的未来表现不f又体现在财务报表上,更要体现在社会行动上。全球87%的消费者认为,企业应该将社会利益和商业利益放在至少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甚至不到1/3的人认为在解决社会问题中商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种角色的缺憾很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企业的不信任。 四、愿景的第5年,重塑品牌营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