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7-01-05T15:46:05.583Z 来源:《科技中国》2016年10期 作者: 姚登程[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神经衰弱的中医治疗措施进行分析。
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 湖南 株洲 412300
摘要:神经衰弱是临床中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多发于脑力劳动者群体中,往往病程缠绵、迁延难愈,患者很容易出现疲劳乏力,并伴有睡眠障碍、情绪烦躁、易激惹症状等,症状时好时坏,病理病机复杂,变化多样、多以寒热虚实杂症为主。本文主要针对神经衰弱的中医治疗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神经衰弱;中医治疗措施;研究
神经衰弱是一种长期处在精神高度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的精神兴奋性高,脑力易疲劳的现象,主要特点是患者常感觉无力,很容易出现疲劳乏力。并伴有睡眠障碍、情绪烦躁、易激惹症状等,症状时好时坏。国外发达国家曾将神经衰弱的诊断,从精神疾病诊断手册中删除过,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专家学者主流意见下,我国在神经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一书中保留了神经衰弱章节。神经衰弱属于中医郁症、不寐、狂躁等情志范围疾病。病理病机复杂,变化多样、多以寒热虚实杂症为主。当前无特效的治疗手段,使用的药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本文对神经衰弱的中医治疗进行了分析研究。 1 神经衰弱辨证分型
早在《素问·逆调论篇》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中,亦有“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景岳全书·不寐》对形成不寐的原因作了分析:“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水不涵木,肝阳上亢等均能导致本病,故诊疗本病多不外从调理心、肝、脾、肾四脏的机能方面着手。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是中医的理论核心。我国对神经衰弱的辨证分型尚无统一的要求,专家学者对辨证分型各有不同的说法,有分为五个类型的、四个类型的、六个类型等不同分型。经过对专家学者提出神经衰弱不同分型的综合分析得出,临床上最常见的七个神经衰弱分型: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肝郁化火型、肝郁脾虚型、心肾不交型、心虚胆怯型、痰热内扰型等。
2 神经衰弱不同治法的研究 2.1 中药治疗
中医经过对神经衰弱采用辨证论治,镇静安神调理脏腑、气血的治疗方法,同时与西药进行了对比,提供临床观察发现中医对神经衰弱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如:肝郁化火型,用柴胡疏肝散与丹栀逍遥散加减配伍;心虚胆怯型,用安神定志丸与温胆汤加减配伍;心脾两虚型,用归脾汤加减;心肾不交型,用六味地黄丸与交泰丸加减配伍;阴虚火旺型,用百合安神汤加减;心脾两虚型,用灵芝片治疗,灵芝片对心神不安引起的失眠效果明显;天麻钩藤饮治疗神经衰弱,心肝火旺者用黄连解毒汤,痰热胜者用黄连温胆汤加减;甜梦口服液有益气补肾、养心安神、健脾和胃、滋生津液、清心除烦的作用,对神经衰弱的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乏力效果明显。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
有专家学者经过临床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神经衰弱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采用自制神调液配伍谷维素治疗神经衰弱,结果显示,经济实惠的自制神调液对肝气郁结、心脾两虚的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毒无副作用及药物成瘾性,应得到临床广泛推广。
2.3 针灸和耳穴治疗
经临床专家学者分析表明,通过针灸治疗神经衰弱是最佳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有专家学者采用针刺兴奋的方法治疗神经衰弱,并与另外中药组和针灸镇静组两组对照。对照结果显示,针刺兴奋组有效率达百分之九十四点三,中药组百分之七十四点一,两组有着明显差异。一年内复发情况:针刺兴奋组明显低于针刺镇静组和中药组,可以看出,针刺兴奋治疗神经衰弱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具有复发率低、见效快的优势。有专家学者采用电针配合耳穴压籽治疗神经衰弱;采用六神丸或喉症丸压贴耳穴治疗神经衰弱性失眠;由于耳压疗法简单容易操作,能降低患者的痛苦和费用,很适应于年老体弱者。 2.4 推拿、敷贴、刮痧等其他疗法
运用头部推拿的手法治疗神经衰弱。分抹法;从印堂穴沿眉弓上缘至前额部,将前额部分成三条线分别抹至太阳穴。揉眉弓法:从眉弓上缘分别揉至太阳穴。抹眼球法:自晴明穴抹至眼外角。压三经法自印堂穴压至百会穴。中药敷贴对穴位有物理和化学的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能起到与针灸同样的效果,但作用更为持久。 3 总结与展望
综合以上临床分析显示,中医药治疗神经衰弱,无论在中药方剂、口服液及单味药的治疗方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在改善神经衰弱睡眠质量,减少西药毒副作用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在以往的研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这就给治疗神经衰弱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如将辨病与辩证有效结合,完善神经衰弱分型的统一,是今后专家学者进一步总结、完善、提高研究水平。总之,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出现睡眠障碍,造成神经衰弱的发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近年来,有不少临床报道对神经衰弱治疗有了新的进展,但对治疗机理还有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康玉,沙黑拉·江哈孜. 针灸治疗神经衰弱76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16)
[2]汪新建,何伶俐. 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的神经衰弱与躯体化的跨文化分歧[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3]肖旭曼,梁卫峰,雷素珍.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衰弱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08) [4]咸丽玲,胡月,鲍英善.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观察[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9(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