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桃花源记》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1课时 重点 1.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正确无误地默写课文。 难点 2.积累文学常识、翻译文言词句。(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考点 3.把握文章结构线索,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法 互动交流、小组合作 课前 背诵《桃花源记》 准备 一、文学常识(生自做,小组检查) 检测 《桃花源记》作者 ,又名 ,字 , 时期著名诗人。 互评 二、课文背诵 2分钟自由背书,然后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背诵。争当“背书小状元”! 1.检查背诵 2.默写填空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2. 复行数十步, ,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 ,鸡犬相闻。 4. ,并怡然自乐。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遂与外人间隔。 文言词语:(一)解词 随时 纠错 自主 1.缘溪行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学习 3.甚异之 4.豁然开朗 5.捕鱼为业 6.仿佛若有光 7.才通人 8.屋舍俨然 9.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0.阡陌 交通 11.鸡犬相闻 12.黄发 垂髫 13.悉如外人 14.具答之 15.一一为具言所闻 16.皆叹惋 17.便扶 向路 18.诣太守 19.遂迷 20.欣然规往 21.后遂无问津者 22.此中人语云 23.不足为外人道也 24.乃大惊 25.乃不知有汉 2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8.既出 29.处处志之 30.寻病终 (1、学生对照课本自主复习。 2、检查复习情况。) 一、文言词语现象归纳(学生结成小组,归纳总结文中出现的以上词语现象,然后小合作 组内交流。) 展示 (一)通假字:便要还家 “ ”通“ ”, (二)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2、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三)一词多义 舍: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屋舍俨然 志:①处处志之 ②寻向所志 寻: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 遂:①遂迷,不复得路 ②遂与外人间隔 闻:①鸡犬相闻 ②闻有此人 其(1)欲穷其林 (2)其中往来种作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4)得其船 (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之:(1)忘路之远近 (2)闻之,欣然规往 (3)处处志之 由以上的学习过程,你知道如何让自己在复习重点词语时,更能得心应手呢? 二、翻译句子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1、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2、后遂无问津者。 (1、学生自己复习。 2、检查重点句子) 三、把握脉络,理解文意 1、抢答题目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围绕线索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的情节。 2、小组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寄托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 (2)风景优美,环境宁和,民风淳朴,作者如此完美的描述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究竟有何用意呢? (3)有人说最后一段和桃花源关系不大,可以删去,你怎样看待这种说法? (以上三个题目请你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一个问题讨论,整理答案,然后交流。) 3、文中的成语: 检测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反馈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拓展 (甲)晋太元中„„并怡然自乐。 延伸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⑴渔人甚异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羁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文: 3.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 4.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小组讨论,自我总结。 你的收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